回覆列表
  • 1 # 含著糖的週週

    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部分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資訊,國家糧油資訊中心高階經濟師王遼衛3月2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近日越南宣佈暫停大米出口。1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萬噸左右,大體佔世界貿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會造成國際市場大米價格波動。部分糧食出口國為保障國內供給也可能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當然,通常應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現在糧食價格差異很大。普通稻穀和小麥的價格一般在1~1.5元之間,但是我們日常可以購買到的大米一般會在2~3元之間,而包裝精美的品牌大米能夠賣到4~5元,甚至10元。但多數利潤是被中間流轉環節賺走了,實際上農民的到手收入仍然很低很多農民一年的收入主要靠種糧,但是糧食的價格普遍漲幅不大,如果能翻7~8倍,達到10元一斤,農民的收入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解決了嗎?

  • 2 # 多才多藝的成叔

    春節以來,由於受肺炎疫情的影響,居民購買消費能力下降,導致大米需求量不大, 加上交通封閉,大米運輸也受阻,很多企業復工較晚,甚至至今沒有開工生產,使水稻價格仍然維持在保護價之上浮動。隨著近期交通物流通道的恢復,水稻調運,大米運銷也開始暢通,大米是華人的第一主糧,飯不可一頓不吃的,大米是“剛需”,家裡米沒有了,該買的還得買。

    市場上的水稻價格總體上是上漲的,但是農民手中的糧食卻因為疫情的原因賣不出去,所以造成了市場上水稻供不應求的行情。目前好多地方已經解封了,並且取消了高速公路的收費,這使得水稻的成交量大幅度的增加,農民手中的水稻價格會上漲,但是需求市場上的水稻價格就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受疫情影響上升的水稻價格又會慢慢回落。因為現在許多農民要把糧倉裡的糧食處理乾淨,以用來裝今年的夏糧。所以只要運輸暢通了,糧食可以正常上門收購、運輸了,加之農民要出庫存的影響,水稻價格很有可能又會回落到疫前水平。

  • 3 # 美印龍兵過師傅

    應該不會。因為中國的水稻庫存較大,還是以去庫存為主。雖然疫情對糧食的流通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中國糧食庫存充足,自給率高。國際糧價對中國影響不大。

    今年國家又鼓勵南方農民種植早稻,這也填補了晚稻減少的面積,所以,今年糧食產量還是沒有降低。如果糧食充足,就沒有漲價的理由。

    況且,國家會嚴格控制糧食價格,不可能讓糧價有大的波動。如果糧食價格高漲,會帶動其他物質上漲,產生連鎖反應就麻煩了。

    糧食是人們生存的保障,與各方面息息相關,如果糧價上漲,影響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容易出問題。所以,糧食價格不會大漲。

    但是,也要考慮風險,因為市場難以控制,如果掌握不好,賠錢也是轉眼之間的事兒。

  • 4 # 糧小咖

    稻穀市場的購銷及行情變化,與政策扶持、供需基本面都是息息相關的,受到其他層面的因素影響較小,簡單分析如下:

    一、2020年水稻面積預期將會增加,若後期天氣條件正常,總產量或將同比提高。

    近年來,在國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程序中,再加上稻穀種植收益下降、農民主動調減,中國的水稻面積是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其中突出表現在雙改單的情況越來越明顯,早稻的面積下降比較多;非優勢產區及非標準良田的面積減少相對較多。受此影響,再加上近幾年南北產區的氣候條件也是錯綜複雜,依賴於水稻單產的提高或總體維持高位,中國稻穀總產量才沒有出現大的變化,總體上保持在2億噸出頭的水平。

    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全國蔓延,這幾個月,國內形勢好轉,而國際形勢依然嚴峻,各行各業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推到上游發現,在疫情中糧食的壓艙石作用非常重要。為此,中國先後對春耕生產及全年糧食生產、收購等,從國家層面、各級地方,都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措施。體現在稻穀品種,比較明顯的有兩個方面:一是鼓勵恢復雙季稻的生產,提高水稻播種面積,據瞭解,一些雙季稻產區的地方,用了很多辦法來讓農民種植雙季稻,一改前幾年的導向;二是提高了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格,當然主要是秈稻的,比2019年提高1分,雖然幅度不大,但也意味著託市的導向隨勢而動,對市場的信心是有較強支撐的。在此支援下,預計2020年中國水稻播種面積將增加,其中主要是南方產區,如果後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總產量也將高於上年。

    綜上所述,雖然有疫情的影響,雖然2020年產稻穀託市收購底價有了小幅的上調,但國內稻穀供需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多大變化,而且預期全年來看,可能會更加寬鬆,這將會使得今年水稻的價格走勢對託市的依賴會更加明顯,而優質品種雖然是市場化定價,但考慮到今年的經濟狀況和居民收入,估計這部分中高階的消費量也難有多大增長。基於此,對於品種種植結構調整上,還真的需要慎重選擇。

  • 5 # 富溪小高

    這個今年2020年的糧食價格會有一點漲幅,去年的糧食價格在1.2元一斤,今年收購價是1.25元一斤,這個是普通稻的價格,優質稻的價格也會漲0.05元一斤,所以說糧食價格會上漲,只是漲的不多,糧食價格都是國家控制的,不會漲好多,也不會掉很多的。

  • 6 # 微塵微視界

    對於今年的水稻價格,很多人是比較看漲的,原因主要有3個,第一個是提高了2020年早稻和中晚稻的最低收購價,雖然漲幅只有0.01元/斤,但至少也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第二個就是國際糧價仍有上漲的空間,對國內糧價形成一定利好;第三個是種植戶惜售心理增強,後期糧販收糧難度加大,有利於稻穀價格上漲。後期稻穀價格能否走出預期的行情?恐怕只有讓時間去驗證了,先來看看近期的市場行情。

    一、普通水稻價格依然上漲難度較大,集中售糧階段需要託市收購支撐糧價

    稻穀、小麥作為中國的主糧品種,其屬性就決定著價格不能明顯波動,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很大,從2004年開始,每年給出稻穀的最低收購價,實際上相當於給出了市場收購指導價,託市收購價上漲或者回落時,稻穀價格也會有所波動。2020年早稻、中晚稻的最低收購價均上調了0.01元/斤,這樣的漲幅,對於稻穀價格的上漲是很難體現出來的,也側面反映出當前稻穀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並沒有改變。在市場上並不缺糧的情況下,2020年產的稻穀還可能出現豐收,這就使得稻穀價格上漲難度進一步加大。按照往年的情況,在主產區種植戶集中收割時,容易出現集中售糧的現象,糧販在收糧時,往往會在水分、雜質等方面下功夫,使得實際收購價低於當年託市收購價,那麼種植戶就只能期待執行託市收購來提振稻穀價格。

    二、臨儲稻穀去庫存冷熱不均,對後期糧價提升有一定壓力

    當前稻穀價格上漲乏力,很大程度上跟臨儲稻穀有關,臨儲稻穀去庫存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麼市場上稻穀價格就很難向上突破。從今年臨儲稻穀成交情況看,整體形勢依然不樂觀,成交率表現較好的為2014-2015年產的稻穀,綜合成交率基本上在90%以上;而2016-2018年產的臨儲稻穀,綜合成交率不足3%。5月29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出了2014-2018年臨儲稻穀競價銷售情況,2014-2016年產的稻穀,計劃投放量122.41萬噸,實際成交30.33萬噸,成交率為24.77%,其中2014年、2015年產的粳稻,成交率分別為100%和93.27%。2017-2018年產的稻穀,計劃投放量為106.07萬噸,實際成交1.29萬噸,綜合成交率只有1.21%。目前還有2014-2019年產的臨儲稻穀,去庫存進度較慢時,會制約著整體糧價上漲。

    三、優質糧源價格較為堅挺,後期仍有上漲空間

    從各地的收購價來看,同樣的稻穀品種,價格卻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比如說5月25日的收購價,早稻的收購範圍為1.1-1.44元/斤,高低價格差達到0.34元/斤;中晚稻的收購範圍為1.14-1.77元/斤,高低價格差為0.63元/斤;粳稻的收購價為1.17-1.5元/斤,價格差達到0.33元/斤。如果從高的收購價來看,超出了2020年稻穀的託市收購價0.2-0.5元/斤,能有這樣的變化,很大程度上跟糧源品質有關。同樣是中晚稻,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的品種等,都會對稻穀品質有影響,體現出來的就是糧價存在差異,從目前的趨勢看,今年優質稻穀價格還會有所提高,整體價格有望站穩1.5元/斤,少數地區甚至會超過1.8元/斤。

    四、轉變種糧觀念,結合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

    對於很多種植戶來說,現在也挺矛盾,一方面是種糧成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是稻穀價格偏弱執行,如果遇到乾旱、洪澇等現象,稻穀產量還可能明顯下滑,這就容易出現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在普通水稻價格難上漲的情況下,種植戶要減少此類品種的種植面積,儘量種植優質水稻品種,有條件的種植戶,還可以發展訂單化種植。2019年糯稻價格穩步走高,多地收購價突破1.8元/斤,如果當地有吃糯米的習慣,不妨增加此類品種的種植面積,種糧收益會相對高些。另外,種植戶想要提高綜合收益,可以抱團取暖發展合作社,同時打造稻穀品牌,主動拓展銷路,實現產銷結合。如今,很多消費者希望買到品質較高的大米,哪怕價格高些,也一樣銷量很好,這種需求變化種植戶要善於抓住機會。

    總之,2020年的稻穀價格,普通糧源不要抱有很大希望,基本上在託市收購價附近,如果是品質一般的稻穀,種植戶收割後,不宜囤糧惜售,盲目囤糧反而容易錯過售糧時機。當然,如果是優質的糧源,也不要擔心價格難體現出來,避開售糧高峰時,“優糧優價”仍然有很大希望。僅靠種糧,收入上難以明顯提升,但如果當地有相應的基礎,發展體驗式旅遊,將水稻移栽、收割等作為遊客體驗的專案,那麼帶來的收入往往明顯超過糧價本身。

  • 7 # 90後磚家

    春節以來,由於受肺炎疫情的影響,居民購買消費能力下降,導致大米需求量不大, 加上交通封閉,大米運輸也受阻,很多企業復工較晚,甚至至今沒有開工生產,使水稻價格仍然維持在保護價之上浮動。隨著近期交通物流通道的恢復,水稻調運,大米運銷也開始暢通,大米是華人的第一主糧,飯不可一頓不吃的,大米是“剛需”,家裡米沒有了,該買的還得買。

    市場上的水稻價格總體上是上漲的,但是農民手中的糧食卻因為疫情的原因賣不出去,所以造成了市場上水稻供不應求的行情。目前好多地方已經解封了,並且取消了高速公路的收費,這使得水稻的成交量大幅度的增加,農民手中的水稻價格會上漲,但是需求市場上的水稻價格就下跌了。

    三月份只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受疫情影響上升的水稻價格又會慢慢回落。因為現在許多農民要把糧倉裡的糧食處理乾淨,以用來裝今年的夏糧。所以只要運輸暢通了,糧食可以正常上門收購、運輸了,加之農民要出庫存的影響,水稻價格很有可能又會回落到疫前水平。

  • 8 # 使用者遼河人家

    水稻從目前看大幅漲價可能性不大。

    因國儲糧基本近結束,個人糧谷加工企業收取的新陳糧加量己夠當年大米出貨量,加之天氣轉暖,由期南方潮溼增加,不易大量存放,需求量下降,東北南調糧隨也會下降,需求不旺會導致糧食不會上漲,主糧過剩沒有改變,勸農戶手中糧食能出手儘快出手,以免會更大損失。

    個人看法,不同,敬請忽略。

  • 9 # 新三農忙人

    我覺得今年水稻價格上漲基本上很難。原因就是人們對主糧需求不是很大,豐富的副食替代了正常的生活需求。所以農民並不在意糧食價格有多大的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的豬的豬脾都是膿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