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極大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徹底崩潰,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影響著戰後的國際秩序。但對戰敗的德國來說,此時就像“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歷時半年的巴黎和會,以協約國與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而宣告結束。從表面上看,法國成為了一戰結束後的大贏家,不僅報了普法戰爭的仇,而且一舉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但事實上,法國的安全形勢比一戰爆發前更加險惡。

    《凡爾賽和約》,德國人對法國更加仇恨。

    1918年,27個國家出席巴黎和會,商討對一戰戰敗國的處理,雖然對和會施加影響的有美、英、法、日、意五大國,但真正決定戰後世界秩序的,只有美、英、法三國,其他的國家也只是聽憑安排,並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處置德國最嚴厲和堅決的,當屬法國。自普法戰爭後一直生活在德國的陰影下,割地、賠款,被孤立了20年,受盡了屈辱;又付出了慘重代價贏得了戰爭,可謂是“新仇舊恨”。於是,法國不但極力主張對德國進行制裁,而且還要對其進行羞辱。

    一是,肢解德國。不僅收回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還將大片的領土割讓給波蘭,特別是“但澤走廊”,硬是將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隔開,極大傷害了德國人的感情。這也是二戰爆發首先從波蘭開始的原因,因為這裡面有著極大的民族情緒在其中。

    二是,鉅額賠款。法國的主導思想就是透過鉅額賠款,從經濟上徹底削弱德國,賠償總額高達1320億金馬克,相當於現在的13萬億人民幣,按照當時的水平,德國需要“勒緊褲腰帶”200年,才能還清。這分明就是“不讓人活”的節奏。

    更讓德國接受不了的是,法國對德國人的羞辱。1月18日對德國人來說,是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1701年的這一天普魯士正式立國,48年後的這一天德意志帝國成立;而法國故意在這一天正式舉行巴黎和會,無疑是對德國的刻意羞辱。

    而且和會舉行的地點選在凡爾賽宮的鏡廳,正是威廉一世加冕稱帝的地方。言外之意就是,法國就是要在德意志帝國誕生地對其進行審判,所謂的“生於不義,自當死於恥辱”。這讓德國人對《和約》的憤恨,全部轉嫁到法國人身上。

    對其他國家的處置,加重了各國對法國的仇恨。

    1919年,《凡爾賽和約》苛刻的條文,在德國引發了反對《合約》的狂潮,他們不僅要承受精神上屈辱,還要承擔鉅額賠款。每一個民眾把自己的不幸,經濟不景氣,全部歸咎於“可惡的法國人”,而將魏瑪共和國看作是賣國賊和叛徒。

    隨著東歐各國紛紛獨立,奧匈帝國也隨之崩潰,成為一個領土只有8.4萬平方公里的奧地利。這些獨立起來的小國,看似是對德國勢力的瓦解,但事實是,英、法兩國必須對這些小國承擔保護的義務和責任,反而加重了他們的負擔。

    不過,協約國並沒有放過這些新興的小國,也簽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一樣承擔戰爭賠償。匈牙利損失了70%的領土,保加利亞、土耳其也被割地、要求戰爭賠償。這種仇恨,致使他們在二戰中繼續成為德國的“跟班”,或者保持中立。

    而作為戰勝國的義大利,也十分仇恨英、法等國,這是為什麼?原來,義大利在一戰中的表現實在是糟糕透頂,不僅不能支援,反而成為英、法、美軍隊的累贅。說就不好聽的,如果沒有盟友的救援,義大利早就不存在了。

    如今,居然厚著臉皮要求分割匈牙利的土地,自然遭到英、法、美三國的拒絕。但義大利依然死纏爛打,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徹底激怒了美國總統威爾遜,指責義大利不要太過分,否則原先的許諾也不做數。

    結果是,義大利所獲最少,從此對英、法等國極為不滿、懷恨在心,併成為二戰中選擇加入軸心國的主要原因。作為戰後歐洲唯一的大國,法國不“善待”戰敗國,甚至是戰勝國,讓其在戰後的與他國關係,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漸行漸遠。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2 # 肥肥大狗熊

    凡爾賽和約 即《巴黎和約》。全稱《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條約。1919年6月28日,英、法、美、日、意等戰勝國與戰敗國德國在巴黎西南凡爾賽宮簽訂。1920年1月20日生效。和約共分十五部分,四百四十條。國際聯盟盟約為第一部分。其他部分主要規定:德國將阿爾薩斯—洛林交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薩爾區由國聯管理十五年,期滿後經公民投票決定歸屬。萊菌河左岸由協約國佔領十五年,右岸50公里為不設防地區。德國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其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交日本。德國須支付鉅額賠款,並可保留十萬官兵。美國代表雖在和約上簽字,但美國國會未予批准。中國代表因中國人民抗議,未在和約上簽字。由於凡爾賽和約是在帝國主義大國反對蘇俄、宰割戰敗國和犧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礎上訂立的,它本身就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根。

    全稱《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以戰勝國英、法、美、日、意等為一方和以戰敗的德國為另一方,於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爾賽宮簽訂,1920年1月20日生效。主要內容:德國將阿爾薩斯-洛林交還法國,薩爾謀礦歸法國;德國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德國向美、英、法等國支付鉅額賠款;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限制德國軍備,並規定萊茵河以東50公里為非軍事區。美國代表雖在和約上簽字,但美國會未予批准。1921年8月,美國單獨同德國簽訂了一項內容幾乎相同的條約。中國是戰勝國之一,但和約卻規定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交給日本,中國政府未簽字。

  • 3 # JieDai不相等

    凡爾賽條約的賠款幾經變動,最後的數額與開始相比已經不值一提 (實際上在最開始計算的1320億金馬克總賠款中,也只是500億要求賠錢),而且希特勒上臺之後就都作廢了,直到二戰之前,德國實打實賠的,不過就是一部份國內的商品稅、交通稅等財政收入和對外發行的債券利息。可稱為世界上最虎頭蛇尾雷聲大雨點小的條約之一,而且外被經濟學家批評指責,內被納粹利用蠱惑群眾,枉擔了不少虛名。

    《凡爾賽和約》簽訂之後,本來就風雨飄搖的德國經濟立馬休克,這段歷史是大家都知道的20年代超級通貨膨脹,但這場災難並不是條約的直接後果,而是戰爭與革命後社會信用體系崩潰的自發反應。反而因為經濟崩盤,反正德國也賠不起,愛咋咋地,大不了死給你看——1923年因為賠不上款,法國和比利時上門武裝要債,佔了煤礦,爆發了“魯爾危機”。

    魯爾危機極大助燃了德國的超級通貨膨脹,英美一看逼死德國也不行,這樣大家誰都拿不到錢了,就組織了一個盟國委員會坐下來商量解決辦法。由美國主導提出了《道威斯計劃》,把以金錢結算的賠款目標定在200億馬克,頭一年10億,五年之後每年25億,盟國從魯爾區撤軍,德國同意在盟國監督下重組帝國銀行整治超級通脹,上繳部分交通稅、關稅收入為賠款專案,最重要的,美國以華爾街發行債券的方式,借給德國大約兩億美元緩解財政危機。這個委員會主席的道威斯因為解決了魯爾危機還得了1925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1930年,道威斯計劃又被更寬鬆的《楊格計劃》代替,把剩餘全部賠款1120億馬克(270億美元)總額分58年做了計劃,大部分賠償都可以延期十年以上,只有小部分是“無條件賠款”,延期的利息由JP摩根主導的美國投資銀團借給德國,同時在華爾街發行楊格債券。現在的國際清算銀行就是當時為了複雜的賠款結算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

    到了1932年大蕭條高潮的時候,德國又賠不起了,盟國在洛桑會議上同意不要求德國立刻賠款,並且直接免除了90%的賠款金額!(當然胡佛說危機之後還是要按楊格計劃的基本法來)。為什麼這麼慷慨呢?很大程度因為楊格債券眼看著要違約,給德國續命就是救華爾街。另外隨著道威斯、楊格計劃,美國托拉斯沒少向德國資本輸出,杜邦、福特、通用這些公司在德國有大量投資,還有IG法本這樣受美國資本滲透很深在美國業務也很多的德國公司,現在投鼠忌器了。

    再後面就是希特勒上臺,《凡爾賽和約》被全面廢除了,賠款當然也就涼了。

  • 4 # Rvolta

    因為1月18日是當時德意志帝國居民的國慶日啦。1701年勃蘭登堡-普魯士公爵腓特烈一世透過支援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統領帝國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而換取的國王稱號,藉此普魯士才稱為王國。往後看19世紀德意志鐵血宰相—俾斯麥,透過及其強硬的外交手腕與三次王朝戰爭統一奠定了德意志的疆域。色當一役擊潰拿破崙三世的軍隊,俘虜法皇,進軍巴黎。碾壓了法國的名族自信。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的鏡廷威廉加冕稱帝。凡爾賽宮是法國舊時的皇宮,也是軍神拿破崙的加冕原址。德國人又一次的踐踏噁心了法國人,讓本來就割地賠款,顏面盡失的法國人民極度仇恨和痛惡。

    一戰後德法不僅是主戰國,又是主戰場。德國懷著擴張的野心,法國爆發出40多年的仇恨,玩命打了4年。加上中間又積怨好幾百年,咱們不妨設想一下,一個跟你幾十年的鄰居,互相看不上眼,打了好幾次架,上一次打架還沒打過,鄰居這個人還不要臉的拉上親戚朋友一起來揍你(參照五次反法同盟,以及羅馬帝國時期),敲詐錢財,搶佔你的土地。結果鄰居越來越壯,越來越富有。這次好不容易打贏了一局當然要好好勒索,把過去吃過的虧全部加倍奉還給德國。

    不僅要在你的國慶日舉行巴黎和會,還要在鏡廳舉行。巴黎和會里法國吃掉了德國的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奪回阿爾薩斯—洛林兩省,要求賠款千億金馬克,代管德國命脈魯爾區,甚至提議肢解德國。簡直要把德國人的尊嚴踩在地上踏的稀碎啦!如今的德法從最早的煤鋼共同體到歐盟帶領著一眾歐洲人進入到非常高水平的區域一體化程序。淡化衝突,突出合作共贏才是德法乃至全球進一步發展的正確的道路。如今新冠病毒全球爆發歐洲以及全世界都應該尋求合作,擱置爭議,放下偏見,拯救生命。

    下圖依次為腓特烈大帝 俾斯麥 凡爾賽宮鏡廳

  • 5 # 樊寶寧

    普法戰爭使普魯士戰勝了歐洲傳統強國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威廉一世之所以選在凡爾賽宮舉行加冕典禮,這也是對拿破崙三世的報復和諷刺,從此以後德國翻身了,不再受法國的欺凌。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要清算戰敗國德國,法國選中了1919年1月18日,還是在凡爾賽,48年前,德國在這裡誕生,如今,要在這裡被審判,就是要羞辱德國人。

    這是歐洲人常用的手段,比如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德國在貢比涅森林與法國簽署停戰協定。

    當時法國人選擇靜謐的貢比涅森林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法軍總司令福煦元帥擔心在城市裡舉行投降儀式,德國代表會遭遇不友好舉動。可是投降儀式在一節專列車廂中舉行就有些深意了。

    這列專車是法國特意安排的,上面有一節為2419D的特殊車廂,據說是拿破崙三世的御用車廂。拿破崙三世在1870年普法戰爭中被俘,成為法國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如今在這節車廂裡進行對德作戰勝利簽字儀式,是無聲地宣示法國慘敗之後的崛起。

    可是時隔22年,勝利的天平又倒向了德國,希特勒希望在貢比涅一雪當年之恥,選擇那節車廂,更是為了加重對法國人的羞辱。希特勒要求將那節原本放在博物館慶祝法國人勝利的車廂拉回原地,分毫不差。據說當時,由於博物館根本就是拉不出這東西,德國工兵們乾脆將博物館的牆給推倒了拉了出來。

  • 6 # Microphone吳

    《德法停戰專約》簽訂現場

    1940年6月22日,福煦車廂,法國代表亨茨格和德國代表威廉·凱特爾在《德法停戰專約》上簽字,標誌著法國正式投降。

    對此希特勒興高采烈地宣稱到:“當初我要求在斐迪南·福煦的車廂上籤署投降協議,是告訴法國我們一定會捲土重來,讓你們嚐嚐失敗投降的滋味,也就是今天這個偉大的時刻。”

    可以這麼說,此次簽字儀式頗具復仇成功的意味。

    這不禁讓人要問:為什麼德國要特地選在福煦車廂接受法國投降這樣的方式來複仇?到底德法兩國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歷史恩怨?

    查理曼帝國分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德法的矛盾是孃胎裡帶出來的

    843年,查理帝國皇帝路易一世去世3年後,洛泰爾、日耳曼人路易、禿頭查理三方簽訂《凡爾登條約》,查理曼帝國分裂為東、西、中法蘭克三個部分。

    870年,禿頭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簽署《墨爾森條約》,瓜分中法蘭克王國。禿頭查理試圖佔領整個中法蘭克王國,但在日耳曼人路易阻撓下沒有成功,雙方結下仇怨。

    9世紀末,西法蘭克的波索公爵自立為王。為換取東法蘭克中立好騰出手對付波索,東、西法蘭克於880年初簽訂《利貝蒙條約》,割讓洛林給東法蘭克。從此德、法兩國為了洛林展開了長期爭奪。

    三國形成

    911年,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駕崩,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推選康拉德為國王,此舉被德國曆史學家視為法蘭克帝國的徹底崩潰和德意志史的開端。

    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加冕為羅馬皇帝,後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987年,法蘭西島公爵雨果·卡佩建立起卡佩王朝,西法蘭克王國終由法蘭西王國所取代。

    國王被取代,恩怨卻流傳了下來。德法兩國登上歷史舞臺,為了爭奪歐洲霸權開始了長達千年的恩怨情仇。

    神聖羅馬帝國疆域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後,為了霸權大肆擴張,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帝國的實力,中央權利衰落剩下一副空殼,皇帝由七大選帝侯推舉,國內邦國林立,可爭奪霸權的心一點沒減。

    而在1453年,法國獲得英法百年戰爭的勝利,民族獲得統一,成為當時歐洲強國。

    1494年,法國入侵義大利,與神聖羅馬帝國為爭奪歐洲霸權爆發大規模戰爭,持續65年,雙方在義大利本土大打出手,最終法國霸權夢想落空。

    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

    1618年,三十年戰爭爆發,神聖羅馬帝國幾乎遭到了以法國為首的整個歐洲的反對。

    戰爭結束後,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滅了25-40%的人口:維滕貝格3/4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亞65%的人口陣亡,西里西亞1/4的人口陣亡;柏林以北的魯平地區人口幾乎滅絕,只剩下4個村子;紐倫堡只剩下原有人口的2%,柏林只剩下7500人;普法爾茨從原來的10萬人減少到2000人;

    帝國1300萬的人口只剩下不到2/3,大約有400萬以上的德國人在戰爭中喪生,德國失去了將近一半的男人,12000個城鎮村莊遭到破壞。

    邦國林立的神聖羅馬帝國

    已經邦國林立的神聖羅馬帝國原有390個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騎士領地等,三十年戰爭結束後誕生了314個邦國和1475個騎士莊園領地,總計1789個獨立政權。如威斯特伐利亞地區面積僅1200平方英里,卻存在著52個邦國,簡直稀碎。

    恩格斯指出:三十年戰爭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使德國有200年不見於政治積極的歐洲國家之列。”

    神聖羅馬帝國被再次削弱,所有戰爭帶來的痛苦都由德意志人所承擔,這極大刺激了德意志民族建立統一強大國家的渴求。法國藉此獲得歐洲霸主的地位,並且得到了阿爾薩斯和洛林。

    阿爾薩斯和洛林

    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人戰爭爆發,這一回波旁王朝得到西班牙王位,但是法國損兵折將,法國統一法國、西班牙和尼德蘭(荷蘭和西屬尼德蘭)的計劃被摧毀,普魯士建國。

    1733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爆發,神聖羅馬帝國與法國、西班牙以及兩西西里王國爆發大戰,法國重建巔峰時期的歐洲霸權,神聖羅馬帝國再度削弱,普魯士開始崛起。

    1754年,七年戰爭爆發,法國力圖吞併漢諾威,以阻止普魯士崛起,結果法國大敗,聲望一落千丈,而普魯士穩住了自己第五列強的席位。

    拿破崙加冕

    拿破崙時代

    法國大革命開始之後,歐洲各國為了對抗新興的資產階級法國而結成同盟,前後總共7次,每次都能見到德國(神聖羅馬帝國與普魯士)的身影。

    第一次反法同盟,神聖羅馬帝國與普魯士戰敗,1795年法國兼併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

    1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再次戰敗,1803年,德意志內部邦國召開了一個全帝國代表會議,取消了112個邦國,使邦國數減少到30幾個,德意志在統一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1806年8月1日,再次被拿破崙打敗後,神聖羅馬帝國議會宣佈自行解散,8月6日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根據拿破崙的要求,宣佈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始建於公元962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滅亡,普魯士開始直接與法國爭霸。

    耶拿戰役後拿破崙進入柏林

    1806年10月,耶拿-奧厄施泰特戰役爆發,拿破崙大勝,普魯士和薩克森幾乎全軍覆沒:傷亡2.5萬人,被俘者10萬人,其餘兵力完全瓦解。

    10月27日,拿破崙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柏林,普魯士投降。恩格斯說:“拿破崙吹了一口氣就把普魯士給吹翻。”

    1807年7月9日,法普簽訂《提爾西特和約》。普魯士只留下了“舊普魯士”、波美拉尼亞、勃蘭登堡和西里西亞四個省,其餘領土全部丟失,軍隊裁減到4萬人,賠款1.5億法郎,在賠款沒繳清前,法軍駐紮普魯士境內。

    普魯士失去了一半以上的土地和人口,領土支離破碎,不再是歐洲強國,淪為德意志一個小邦,拿破崙踏著德意志的屍骨登上了歐洲獨裁者的寶座。

    普魯士軍隊

    但是對普魯士而言其實也是一件好事,普魯士痛定思痛,推行了大規模改革,終於在第六次和第七次反法聯盟中打敗了法國,普魯士走上真正的強國之路,為了獲得霸權,與法國的矛盾也不斷激化,向法國復仇的情緒開始不斷瀰漫。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擊敗法國,萊比錫戰役促使德意志民族不斷覺醒。

    1815年,第七次反法同盟徹底擊敗法國,普魯士疆域擴大到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佔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奠定了統一德意志的基礎,法國再次遭到削弱。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

    1862年9月22日,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著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

    1866年普奧七星期戰爭,普魯士以快而驚人的勝利攪亂了歐洲均勢,確定了其在德意志聯邦中的領導地位。

    此時法國竭力恢復歐陸霸權,維持一個分裂的德意志,普魯士統一將會嚴重威脅法國利益。

    1870年,法國要求普魯士把萊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部分領土割讓給法國,並要求普魯士不準染指西班牙王位,但被普魯士拒絕,法國對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爆發。

    威廉一世在凡爾賽鏡宮加冕

    最終普魯士大獲全勝,割佔阿爾薩斯和洛林,獲得賠款50億法郎,排除法國對普魯士統一的干擾。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聯邦的俾斯麥與南德四國政府締結聯合和約,南德四國與北德意志聯邦合併,成立“德意志帝國”。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正式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完成統一,一躍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強國,這改變了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的歐洲格局,使德國在歐洲的霸權地位上升,踩著法國成為強大的“中歐帝國”。

    而失去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法國則直接暴露在德軍面前,如果德國繼續入侵,法國幾乎無險可守。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在敵國皇宮內登基稱帝,這種赤裸裸的羞辱令德法矛盾愈演愈烈,德國擔心法國報復,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1879年與奧匈帝國結為盟友,1881年與法國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的義大利主動尋求與德國結盟,以德國為核心的同盟國集團建立。

    法國卯足了勁要報仇雪恨,但是也意識到光靠法國的力量很吃力,1892年,法國與俄國締結軍事同盟,1904年法國與英國締結協約,1907年英俄又締結協議,以法國為核心的協約國集團成立。

    最終圍繞德法兩國的矛盾衝突,兩大帝國主義集團形成。

    《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署現場

    法國在凡爾賽的復仇

    一戰時期,德法兩國在西線爆發大戰,法國人拼死作戰,德國大敗。

    1918年11月11日,德國在一輛停在貢比涅森林內的火車上籤署投降書,向協約國投降。而這節車廂也被稱為福煦車廂,並且在戰後停入博物館收藏展覽。

    為了向德國復仇,法國特地將巴黎和會的開幕式選在了1919年1月18日,談判地點在凡爾賽宮鏡廳,也就是德國皇帝威廉一世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的日子和地點。

    《凡爾賽條約》簽訂現場,就在凡爾賽宮鏡廳

    同時作為東道主的法國總統龐加萊在當天的開幕式上說了這樣一句話:“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國就在這個大廳裡誕生,由於他生於不義,必將死於恥辱!”

    在停戰協議中法國便制定了苛刻的條款。在《凡爾賽條約》談判中,法國不僅提出割地賠款,徹底削弱德國軍力,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控制德國的進出口,甚至處死德國皇帝等更加苛刻的條件,還將德國排除在外,直到簽約時才通知。

    在德國拒絕簽字的時候,法國強勢地稱如果德國不同意簽訂和約,那麼盟軍的部隊將進入德國本土。

    苛刻的條件,各種侮辱性的言行,令仇恨的種子深深地埋在每一個德國人的心中,德國成為法西斯主義興起的溫床,歐洲大陸深埋戰爭危機。

    英國騎兵

    英國攪混水

    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爭霸的接連失利,開始將爭霸的目光投向海外。同時為了防止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強大的政權,對英國的利益造成威脅,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開始出臺。

    簡單來說,“只有當某一國過於強盛,或是威脅英國對英吉利海峽的控制,或是威脅他的海上霸權,英國才積極地堅決地干涉歐洲政治。”

    1618年,三十年戰爭爆發,信仰新教的部分德意志諸侯國與丹麥等國得到了英國支援,最終導致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衰落,神聖羅馬帝國分裂愈加嚴重。

    但是三十年戰爭導致了法國、瑞典的崛起,而荷蘭的海上力量也日漸壯大。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的英國陸軍

    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英國聯合普魯士、葡萄牙、荷蘭等國結成反法同盟。

    最終荷蘭因為戰爭衰落;法國海軍幾乎全滅,陸軍遭受重大打擊,儘管勉強維持住霸主地位,但是無法獨霸歐洲;西班牙亦因此戰開始跌出一等強國地位。

    同時為了避免過分削弱法國,導致他國得利,英國又揹著同盟提前與法國議和;而普魯士也藉此機會在歐洲崛起。

    七年戰爭中的普魯士軍隊

    1754年,七年戰爭爆發,英國扶持普魯士在歐洲與奧地利等國為敵,牽制歐洲的力量,自己則在海外與法國等國作戰。

    1757年1月,英國與普魯士簽訂第二次盟約,並答應給予他援款,並派軍隊保衛漢諾威。但是由於一直主張聯合普魯士的英國國務大臣老皮特被免職,導致普魯士在歐洲孤軍奮戰,面臨亡國的危險。

    幸而俄國臨陣變卦,與普魯士結盟。七年戰爭最終導致了法國與普魯士的衰落,英國獨贏的局面。

    法國大革命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英國出錢出力,接連七次組成反法同盟,終於擊敗拿破崙,打破了拿破崙帝國的美夢,不過神聖羅馬帝國也在拿破崙的打擊下覆滅,普魯士遭到法國毀滅性打擊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重新在歐洲崛起。

    在戰後舉辦的維也納會議上,英國獲得了名正言順插手德意志事務的機會,為了防止俄國、普魯士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在歐洲建立霸權,阻止普魯士統一德意志,英國又同法國和奧地利於1815年1月3日締結了一個秘密條約。

    同時由於維也納會議,最終德意志地區分成了39個邦國組成了一個鬆散的德意志邦聯,英國同時又為了防止奧地利徹底掌控、統一德意志邦聯,開始扶持普魯士。

    一戰漫畫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在1866年七星期戰爭的時候吞併了與英國共主邦聯的漢諾威王國,並於隨後的普法戰爭打敗了法國,真正成為歐洲大陸的強國。

    英國意識到德國的崛起勢不可擋,轉而再次尋求與歐洲大陸國家的結盟,加入協約國集團。

    一戰後的英國為了防止法國過分削弱德國,再次在歐洲大陸崛起,又開始攪混水,導致德國既沒有徹底懲罰也沒有足夠安撫,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禍根。

    英國這種攪混水的行為確實讓英國得利,也致使德法矛盾愈演愈烈,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愛麗舍條約》簽訂現場

    正是基於以上的種種原因,使得德法兩國之間矛盾叢生,戰爭不斷,恩怨糾纏千年,相互想著報仇雪恥,也就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

    不過二戰後,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轉變,千年的恩怨在美蘇兩國的現實威脅下,在歐洲經濟開始復甦、渴望脫離美國掌控、建立經濟政治共同體的願望不斷加強下,1963年1月12日,時任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與法國總統戴高樂在巴黎簽訂了《愛麗舍條約》,正式宣佈了德法兩國全面和解,千年恩怨至此終結。

    從世仇到和解,不斷引發世人對“戰爭與和平”的深刻思考的同時,也給予我們極大的啟發:只要達到一個特定的時機,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化不開的仇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入職,不想幹了,是人要適應環境還是開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