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剛看到【江蘇一教師掌摑高三學生並砸碎其手機,教體局:已停職檢查處理】,這又引發大家開始討論“這個老師的行為”,到底這個老師這樣做值不值?出於什麼心理去這樣做的?
10
回覆列表
  • 1 # 臨湘大黃

    我認為老師肯定是該管學生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希望孩子受教育,教育和管理是分不開的,如果老師任由孩子胡鬧而不去對其進行管理教育那是在誤人子弟。但是管理也是有方法的。1、老師是一個值得讓人敬重的職業,所以在為人師表的時候更應該注重自己的修養和品性。2、再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時候應該更有耐心一點,而不是覺得管理不了或者懶得管理就對學生進行放養式,任由他只要不影響其他學生就行。3、管理學生應該有多種方法,絕對不可以簡單粗暴,這樣會在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傷害,導致孩子叛逆。4、老師應該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感化自己的學生,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和老師交朋友,這樣孩子們才會敞開心扉的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老師,老師知道孩子們的想法了也就便於管理了。以上是我認為的幾點觀點,說的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包含。

  • 2 # 蘭姐家常菜

    剛剛瀏覽“悟空問答”網頁,看到了題主提的問題,我十分驚訝!高三剛剛開學一個星期,就出現了教師掌摑學生事件?驚訝之餘,我迅速搜尋網頁查詢。果然有這個事件。我真的有很深的感慨,有太多的話要說。但在這裡,主要目的是回答題主的問題,別的就不多說了!

    題主提到,“老師到底該不該管學生?”這個問題。本來,這個問題是很容易回答的,是常識性問題。老師應該管學生,這是不容置疑的。可是,題主你提出了這個問題,說明你對這個問題有疑惑了!這也難怪!因為在網頁上不難看到教師因管學生而被處分的事件,給人們的感覺是,教師與學生產生矛盾,教師處罰學生,最終教師就要受處罰。因此,你的問題“老師到底該不該管學生?”就難回答了。正常的情況,從教師的職業道德來講,老師應該管學生。不管學生,任其為所欲為,是教師不負責任的表現。可是現實是,教師管學生,學生不接受,勢必產生矛盾。產生矛盾,為了維護師道尊嚴,問題可能激化(除非教師知難而退)。問題一鬧大,沒有例外的教師倒黴。教師還能管學生嗎?

    這有關社會輿情的導向!這有關某些方面的社會責任!這裡不變評說。

    如何管學生,卻是每個教師要慎重考慮的問題。既要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負責,又要保護好自己,使教育有效果,能讓學生聽得進去。我覺得:

    首先,老師要轉換觀念。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要與學生交朋友,特別是那些調皮淘氣的學生。師生感情融洽了,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不會擴大。

    其次,教師要寬容,要有教育的智慧。要寬容,就是要教師要包容學生的錯誤與不足。十個手指伸出有長短,你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優秀。學習成績優秀,不是學生髮展的唯一。有智慧,就是教師在感覺學生不理睬你的教育行為時,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及時找臺階,緩和矛盾,避免激化。畢竟學生是孩子,容易衝動;教師是成人,能預測後果。

    第三,真誠關心學生。教師最忌用尖刻的語言傷害學生的尊嚴。大多學生,能知好歹。如果老師是真心為其好,學生是不會把問題激化的。雖然他聽不進老師的教導,也不至於給教師難堪。

    總之,教師要管學生,要用寬容的心態,要有智慧,保護好自己!

  • 3 # 我是李lin

    看了題主的問題,震驚於現在這類事情的頻繁發生。我以一個3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來看這件事,這個問題,不能用“該不該管”簡單回答。作為老師,無論是出於職責還是道義,對學生進行“管理”“管教”,也就是教育孩子是必須的,否則,這個老師是不稱職的,是違背職業道德的。但是老師的“管”一定要“管得到位,管得得法”。

    教師必須有責任感和責任心。教師的職業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這不是說什麼大話,這是實實在在作為教師應該做的。

    當你看見學生犯了錯,老師不管就是失職。

    當然,時代不同,學生特點也不同,那麼老師“管學生”的方式也需要有變化。

    從我30多年的教學經歷來看,教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教育方式也隨著發生不小的改變。老師需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適應新時代的學生。

    早在八九十年代,社會經濟不那麼發達,物質基礎不那麼豐富,家長整天忙於為生活奔波,對孩子並沒那麼嬌慣。不少家長在把孩子交到學校的時候,就明確表示:老師我的孩子你可以隨意管,他要錯了,你就打,就當是你自己的孩子一樣!

    所以很難想象,我一個女老師,年輕時候也是打過學生的。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孩子們的個性發展越來越強,他們本身有思想,自尊心強,也有法律意識。老師和學生交流溝通、管理教育的方式,也需要有改進,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

    尤其近年來,因為管教學生而發生老師最後給學生道歉、賠償,乃至被打、被告甚至被殺等惡性事件時有發生,不由得引起教育界的震動:“這學生還能不能管了?”

    老師怎麼管,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要求。但有一點沒變,那就是“愛學生的真心”!有人說,“老師最強的武功是真心”,這不無道理。

    面對一個個活蹦亂跳,個性各異的孩子,老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做學生的“榜樣、朋友、知己”的角色,要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師高尚道德品質的表現。

    老師不能用一個模子來看學生,甚至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學生,在“管學生”這點上,必須帶著愛心,也要因材施教。首先,平日與學生相處,對調皮,搗亂,“不聽話”,不守規則的學生,要多談話,多瞭解,深入學生當中,瞭解不同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特點,多給予關注與關心,讓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道”,這樣,學生就不會給老師出難題,遇到問題也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如果不是班主任或課任老師,遇到這樣的學生,老師千萬不要和學生正面衝突,以免碰到莽撞不聽話的學生,讓自己當眾下不了臺,甚至出現像題主所說的,因為拉扯而導致最後老師道歉賠償的結局。只要你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與愛相結合;關心學生,理解、包容學生,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學生是不會漠視這樣的老師的。說到底,“油鹽不進”,“耍橫充愣”的學生還是很少很少的。不知道我的回答會不會讓有的老師反感,但的確是“愛是化解一切的良藥”,因為我們做著這樣的工作,要不怎麼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呢?

    如果你有什麼話說,請給我留言,我們再一起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能夠接受婚後把經濟大權交給女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