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朝文DMU

    曹操對孫策的評價是:“猘兒難與爭鋒也。”這句話是在孫策平定了江東,擁有了江東之地後說的。當時,曹操準備招撫孫策,但孫策不聽招撫。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感嘆了上面那句話。這裡的“猘兒”,是小瘋狗的意思。曹操這話是說,孫策這隻小瘋狗,真是難以和他“爭鋒”啊。

    曹操對孫權的評價是:“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評價這句話,是在曹軍進攻濡須口,與孫權對峙的時候,看到孫權軍容整肅,感嘆而說的。

    曹操對孫策孫權的評價,看起來都是讚揚。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曹操並不欣賞孫策,而是更欣賞孫權。因為他說孫策是“小瘋狗”,而願意他的兒子向孫權學習。

    曹操為什麼會是這樣一種情感取向呢?

    咱們得從曹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曹操的理想是什麼?是掃六和,平天下。因此,他最欣賞的,同時也最忌憚的,就是能平定天下的人。曹操在劉備勢力還很弱小的時候,就對他很防範很忌憚,就是因為劉備是一個和他一樣,有大志向,而且可能平定天下的人。

    在他眼中,孫策雖然打起來很厲害,但是僅僅是一員戰將,是一個項羽似的戰將,當不了君王。就算他把江東打下來了,但那是以力服眾,這並不是君王應該採用的方式。項羽最終沒有獲得天下,同樣的,可以預料,孫策也可能坐不穩江山。

    這種看法,不僅曹操,郭嘉也是這樣看的。當時曹操和袁紹準備官渡大戰,大家都害怕孫策從後面偷襲。當時郭嘉就說:“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郭嘉預言孫策這樣的人會死於“匹夫”之手,最後果不其然。

    就算孫策最後沒有被仇殺,對付這樣的人,只需要派得力戰將就能解決問題,並不值得重視。

    而孫權就不一樣了。孫權是當君王的。當孫策去世,他當權後,結交豪傑,禮賢下士,察納雅言,勤政愛民。很快,他就消除了江東人民對孫家的仇恨,江東的人才都雲集到他身邊,積極為他出謀劃策。可以說,最終他能夠打贏赤壁大戰,就是勝在群策群力,眾志成城。

    作為想統一天下的曹操來說,很顯然,孫權這樣的人,是他又欣賞又忌憚的。

  • 2 # 文文情感故事

    小編認為孫權有哪個實力,不管是哪個方面。孫權的,本身都是在孫策之上的,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孫權

    孫權第一個做人之本是,廣納忠言,孫權非常喜歡喝酒,酒喝多了,往往會耽誤大事。不過,他有個特點,能虛心聽取別人勸說,改正錯誤。這裡介紹他能聽諷納諫的兩則小故事。

    孫權當了吳王之後,就大擺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將要結束的時候,他親自起身,向大臣們行酒。走到騎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裝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孫權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於是孫權大怒,手持利劍要殺他。當時在座大臣都嚇得不敢勸阻,只有大司農劉基上前抱住了孫權,說:大王在飲酒之後,殺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當的。

    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誰知道呢?正是因為大王能廣招人才,容納賢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風而至,現在一下子廢棄了自己的好名聲,這樣做值嗎?孫權說:曹操尚且殺掉孔融,我為何不能殺虞翻呢?劉基說:曹操輕易害死賢人,天下人都反對他。而大王施行仁義,當與堯舜這樣的賢君相比,怎麼可以與曹操相提並論呢?孫權聽罷,怒氣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於死罪。酒席後,孫權對手下人說:從今天起,我酒後說要殺人,你們都不要去殺。

    又有一次,孫權在武昌臨釣臺飲酒,酩酊大醉後他叫人用水灑席上的大臣,並對大家說:今天飲酒,一定要醉倒在這裡不可。當時,任輔吳將軍的張昭板起臉孔,一言不發地離開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車內。孫權派人叫他回去,說:今天只不過是共同飲酒,取樂罷了,你為什麼要發怒?張昭回答說:過去紂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長夜之飲,也是為了快樂,不認為是壞事。孫權聽了,一句話也不說,臉上露出慚愧的神色,立即撤了宴席。

    孫權

    孫權第二個做人之本是:孫權勸學,最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手握權柄,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辯護說,不是他不讀書,而是軍中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孫權說:“我豈是要你研究儒家經典,去當教書匠?只不過希望你大略有個印象,知道歷史就夠了。如果說沒有時間,誰能比我更忙,我還常常讀書,自以為大有裨益。”呂蒙才開始求學。

    後來,魯肅路過尋陽,跟呂蒙談論,不由大吃一驚,說:“你今天的才識智略,已不是當年吳郡時代的呂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發現得未免太遲!”魯肅遂拜見呂蒙的孃親,結交成為好友,然後告辭。

    孫權

  • 3 # 針灸推拿許大夫

    大家好我是針灸推拿許傑,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何孫策開創江東,孫權繼承父業,卻被稱讚?

    曹操曾稱讚道。

    “生子當如孫仲謀”。

    出自《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裴注:《吳歷》曰:“……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能夠說孫權少年掌權,卻能穩定江東,擅長用人,博得赤壁之戰,還不時開疆拓土,最終成就帝業。

  • 4 # 甲申十七年

    208年,曹操南征。那時的曹操剛剛平定了河北,打敗了自己在創業之初最強大的敵人,放眼四海無敵於天下,準備一舉統一全國。

    此時孫權26歲,之前沒有大規模作戰的經驗,面對曹操的壓迫,他能頂住內部壓力,毅然決定抗曹,並把全部兵力交給周瑜,自己不亂指揮,不瞎操作,這份氣魄,就比絕大多數人強了,想想我們26歲的時候,敢像孫權那樣嗎?

    213年,赤壁慘敗後的曹操捲土重來,進攻濡須口。戰爭初期孫權派甘寧率100人去劫營,殺敗了曹軍的銳氣,孫權自己也在一個霧天乘船去觀察曹軍水寨,曹操令放箭,這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

    之後曹操看孫權軍陣整齊,自己很難佔到上風,於是明白前面的赤壁之戰孫權獲勝不是偶然,這才有了這句感慨。

    曹操兩次進攻孫權無果,第一次是輕敵,第二次是真刀真槍的打,孫權用結果贏得了曹操的尊重,確實當得起“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讚譽。

  • 5 # 最愛萌寵動物

    曹操稱道孫權而非孫策,主要有以下幾點,很好理解:

    1、曹操稱道孫權

    曹操公開稱道孫權最早的時候來自於他的名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當時只有九歲左右的孫權看破董卓聯姻的詭計,看穿漢朝玉璽的危害等,擁有超前的前瞻意識和軍事頭腦,而這些事當時是公開的,曹操是個陰謀家,軍事家,所以對孫權尤為喜愛,覺得他非常對自己胃口。

    2、曹操對孫策反應不大

    其一、當時孫策以個人勇猛著稱,在曹操眼裡其實並不是很大威脅,由於當時呂布威望更高,所以相比之下,孫策也就相當於一員猛將而已,也就能夠自保無虞。

    其二、十八路諸侯攻打董卓,孫策部可以說損失是最大的,他和孫堅一樣急功近利,孤軍深入最後被甚至被董卓一度擊退,可以說是軍事上指揮有誤,在袁氏兄弟的操控下,孫策更是缺兵斷糧,可以說他沒有給自己留退路,消耗了江東的基業,這是軍事戰略上的失誤,當然主責是父親孫堅。

    其三、孫堅最後拿到的僅僅是一身傷病和殘兵敗將,以及一枚傳國玉璽,但是我們知道就是這枚傳國玉璽要了孫堅的命。

    而當時孫權公開反對持有玉璽,孫策則是支援持有玉璽,反觀曹操,更是無視了傳國玉璽,直接救天子,最後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孫策不具孫權的那種前瞻性,因小失大,墮入袁術之流,害死了自己的父親。

    其四、在曹操眼裡,孫策除了個人武力,其實並無太大出眾之處,在會盟前後雖然戰績是有的,但是於己不利,損兵折將,連劉備都知道十八路諸侯爾虞我詐,孫策部卻貪功冒進,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孫策孫堅在董卓一戰中有所成績,但依然保不住自己。

    其五、孫策自己親口承認智謀方面不如孫權,再加上他自己被敵政刺客偷襲至死,最後搞得武不能敵,文不如弟。

    綜上分析得出,曹操更喜歡文臣,更注重有韜略的人,而孫策空有一身勇猛,實乃莽夫。

  • 6 # 肆草堂主人

    關於曹操所謂的稱讚孫權,其實是在他進攻濡須口的時候,因為孫權陣前臨危不懼,說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子,犬豚耳”。而曹操評價孫策則是“猘兒難於爭鋒也”

    兩相比較之下,給人的感覺就是高度評價孫權。而實際上,曹操對於孫氏兄弟都是看不上的,不提將孫策比作瘋狗,評價孫權的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實際上是把孫權放在了子侄輩的地位上。

    雖然實際上,曹操確實是與孫權的父親孫堅同一輩分的,都是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之一,而且曹操的地位比孫堅略高。但是在赤壁戰後,曹操再攻江東的時候,孫權已經實際上變成了與曹操爭衡天下的諸侯了,而且曹操吃了出道以來最大的敗仗赤壁之戰。

    我們可以再思索一下,“生子當如孫仲謀”,兒子對於父親來說,最重要的作用是什麼?光宗耀祖當然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想法,但是還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守住家業。而曹操的這句話實際上說,孫權真是一個好兒子啊,能夠把家業守住。換句話說就是,根本不擔心孫權反過來滅了自己,孫權守業有餘,開拓不足。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反過來,孫權評價曹操說,生子當如曹阿瞞。我們會覺得這是高度評價曹操嗎?

    而實際上,看不清江東孫氏,幾乎是當時的天下英雄們的幾乎一致的看法。關羽不也說過,“虎女焉配犬子”,說孫權的兒子是狗兒子,不就是說孫權是狗嘛!狗的作用不就是看家嘛!

    之所以,時人看不上江東孫氏,後來的《三國演義》中,東吳也是小透明,根本原因就是沒人覺得江東孫氏能夠成就大事,而不能成大事的原因在於,江東政權本質上是一群軍閥門閥的聯合體,在江東的各方勢力一起搭夥過日子。等到天下局勢大定,江東孫氏也就覆滅不遠了。孫策打服了江東的地頭蛇,做了老大,但也就這樣了,根本治不了地頭蛇的問題。孫權依舊如此,孫權在位時間很長,但是也絲毫處理不了地頭蛇而且也沒有處理的意思。

    真實歷史中,孫權應該是一個和劉禪差不多的人,而且還不如劉禪仁義,為人為君過於冷酷。只不過孫權更加幸運沒有遇到天下大局抵定的時候。

  • 7 # 隨心隨意性情中人

    首先雖然孫策開闢了江東基業,但是他死的太早。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孫策的父親孫堅任長沙太守,後來破孫堅兵敗而死,並失去了原先佔據的地盤。孫策只好帶領他父親孫堅的幾個老部下投靠到袁術手下當武將。孫策為袁術立過許多戰功,但是一直得不到袁術的重用。雖然袁術知道孫策是一個人才,但是袁術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他擔心孫策得到重用掌握兵權之後就控制不住孫策了。所以袁術才一直不重用孫策。

    孫策是一個文武雙全,胸有大志的人。怎能甘心一輩子在袁術手下當個小兵?他想奪回他父親江東地盤,但是他手中沒有軍隊,光靠他自己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就以協助舅父吳景為由向袁紹討要兵馬。因為當時他派遣吳景也去和揚州刺史劉繇作戰與他將此久攻不下。以此點擊向袁術討要兵馬。為助戰時,為趁機奪取江東。後來他又遇到兒時的好友周瑜,孫策說服周瑜協助他幹一番大事業。後來孫策擊敗劉繇附許多州縣。地方豪強也知道孫策是孫堅的兒子,紛紛到孫策手下效勞。沒幾年,孫策就將江東各縣各郡全部佔領。

    正當孫策準備幹一番大事業的時候,他一次外出打獵受到刺殺。你當時的醫療水平但受到感染必死無疑。後來孫策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又將他的部下通通叫到身邊,我將他的弟弟孫權也叫到身邊。

    親自把將印交給孫權,囑咐周瑜輔佐孫權。孫權我文習武-任用賢才-發展經濟,後來又趁曹操與劉備相爭的時候攻下荊州,佔據長江上游,這樣江東就可攻可守。江東的勢力也逐漸壯大起來。

  • 8 # 子正尋道

    導讀:在逐鹿中原的許多諸侯中,能夠被曹操所看上的,還真不多。就連家境優越,實力雄厚的袁術,曹操也只是把他看做“冢中枯骨”。對於劉備,則是大加稱讚,尤其是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曹操直接說出了:天下英雄,就只有你我二人。至於孫權,曹操起初也不放在眼裡,自從赤壁之戰結束以後,對他逐漸重視起來。可以說,孫權透過自身的優秀表現,獲得了曹操的認可。

    那麼問題來了,江東的基業,明明是孫策所開創,可曹操反而稱讚孫權。其實曹操對孫堅父子三人的印象,都還不錯,尤其是江東猛虎孫堅,其在討伐董卓之時的卓越表現,差不多整個十八路諸侯,都給予了稱讚。之所以曹操對孫權也充滿了誇獎,接下來對此分析一下。

    其一:孫權作為孫堅的兒子,孫策的親弟弟,完整地守住了父兄留下的基業。

    在東漢末年的混亂局勢中,開創出一片天地很難,但要守住父兄留下來的基業,同樣很難。諸侯之間常常進行合縱連橫,然後互相攻伐,來擴大自身的地盤。以至於一些豪傑“早上還可以雄霸一方,晚上就成了階下之囚”。最典型的就是呂布,佔據徐州沒過多久,就被曹操聯合劉備給除掉了。孫權從孫策手中接過江東統治權時,地盤還不是特別穩固,需要勵精圖治。不說別的,倘若孫權表現很差,江東的一些將領,或許不會服從他的領導。可是孫權不僅穩固了江東的基業,而且還奪取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

    與袁紹的兒子們相比,曹操不得不對孫權豎起大拇指。袁紹的兒子們互相爭奪,目光短淺,導致全被曹操除掉了。而孫權作為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牢牢地佔據了江東之地,讓曹操不敢覬覦江東的土地。

    其二:孫權與劉備達成了聯盟,並贏得了赤壁之戰。

    趁著劉表病故的時機,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輕而易舉就取得了荊州,然後寫信恐嚇江東的孫權,逼其就範。面對曹操咄咄逼人的氣勢,孫權沒有屈服,拒絕了張昭等人投降的建議,積極佈置軍隊來迎接曹操的進攻。除此以外,孫權還採納了魯肅提出的與劉備聯盟的提議,此舉可謂是相當英明。另外孫權對自身的能力非常瞭解,把東吳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周瑜,體現出了知人善任。經過周瑜的仔細謀劃後,採取了讓黃蓋詐降,然後趁機火攻的方式,把曹操打得大敗。此戰結束之後,讓曹操對孫權刮目相看,覺得他的本事,不亞於昔日的猛虎孫堅與小霸王孫策。

    總之,曹操作為東漢末年最厲害的梟雄,能夠獲得他讚許的人,也都是能夠與他平起平坐的人中龍鳳。孫權憑著優秀的表現,讓曹操心服口服,想到孫堅有如此厲害的兒子,他也期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像孫權那樣,守住基業的同時,不斷開拓。

  • 9 # 白龍赤子

    比起孫權,孫策在三國的歷史不具有足夠的優勢。主要有一下原因:

    首先,在東吳的歷史上,孫策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但是由於他的英年早逝而草草收場;

    其次,在東吳邁向強大的路上,孫權的作用更加突出,在他手上,守住了父兄留下的基業,利用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為東吳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再次,孫權統治東吳時期,贏得了赤壁之戰,另外,在後期,更對蜀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複次,孫權在位時期,比較成功地處理了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為東吳的發展掃清了不必要的障礙;

    最後,在孫權在位時期於221年正式建立了吳國,這是其父孫堅、其兄孫策不可想象的。

  • 10 # 公明淏

    在曹操的眼裡,孫策與孫權都是晚輩。曹操雖然稱道孫權,對孫策也很佩服!

    ”猘兒,謂難與爭鋒。”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孫策用短短三四年的時間,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據勢力,佔有了吳郡、會稽郡、丹陽郡、廬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揚州的廣大地區,為孫吳立國奠定了基礎。

    他不僅是當時幾大政治軍事集團中實力發展最快的一個,而且是魏、蜀、吳三國創業者中最年輕的一個。他之所以能有如此迅速的發展,與他所面臨的對手是有著極大的關係的。

    諸葛說:“劉繇、王朗,各自佔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輒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去伐戰,明年不去征討,讓孫策安然強大,終於併吞了江東。”正是由於他的對手不敢打仗、不想打仗、不善於打仗,才使得孫策有機可乘。

    其實也用不著像曹操、袁紹、劉備那樣熊虎之將。孫策委身於袁術就可以看出,他未必就有稱霸江東的野心?而是,後來一步一步地發展到了他自己都莫名其妙的感覺到“太容易了”!“太簡單了”!沒有對手???好不容易碰著個對手太史慈,劉繇還不完全信任,導致太史慈反水。

    這樣的經歷也讓曹操為之無奈!嘆息說:“難以與他爭鋒了!”就打算對孫策實行安撫。於是把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小弟孫匡,又為兒子曹彰迎娶孫賁的女兒,用禮徵召孫策的弟弟孫權、孫翊,並令揚州刺史嚴象舉薦孫權為茂才。

    可見,曹操還是比較認可孫策的。但是,有人就不把孫策放在眼裡!郭嘉就認為:”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歌曲聽了還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