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者愛好小友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如何選擇並除錯好一支浮漂是釣好魚的關鍵。(我本人是不喜歡拿一堆專業術語來忽悠人的,常言莫裝B,裝B遭雷劈,奈何講解中確實需要用到,所以首先來了解一下浮漂的構成)一支浮漂由漂腳、漂身、漂肩、漂尾四部分構成。漂腳就是強勢插入漂座的那一截黑不拉幾的棍棍,有長短之分;漂身是浮漂浮力的主要來源,就是浮漂中間最粗的那一段,有長短、粗細之分;漂肩是指漂身最粗的地方到視標的一段漂身,按照收肩方式有緩急之分;漂尾即帶有紅黃黑環狀結構的視標,按材質分為硬尾和軟尾(有空心和實心區別),按示目多少有長短之別。浮漂說穿了也沒有什麼神秘的,你只要記住以下幾點關係:1、漂腳關係浮漂翻身速度,長腳慢,短腳快;2、漂身影響入水速度和浮力,長漂身入水慢,短漂身入水快;3、漂肩影響下沉和回升速率,急收肩下沉快、回升慢(訊號真實穩定),緩收肩下沉、回升速度較均勻(靈敏);4、漂尾長度決定釣深,空心尾帶有浮力較為靈敏,沉降均勻,實心尾浮漂動作大。硬尾漂訊號靈敏,不易儲存,軟尾漂訊號穩定,可適當過濾雜魚訊號,不易損壞。只要記住了以上幾點,根據釣法需要在實踐中注意練習和總結,浮漂的選擇便可得心應手。浮漂材質的選擇上次在群裡聊天時也大概講過了,這裡就不重複了,同樣有個總結:蘆葦(荻類)漂放大訊號,巴木漂(還有桐木漂)穩定浮力大,孔雀羽沒用過(歡迎高手賜教),合成漂是渣渣。

  • 2 # 我愛米小兜

    江河釣魚對浮漂的要求沒有那麼高,而且初學者還真不建議用太好的浮漂。一方面是對浮漂的使用經驗不夠可能發揮不出來好浮漂的優勢,另一方面江河釣魚經常會掛底,斷線。浮漂太貴了損失的時候那叫一個心疼。

    江河釣魚水情相對複雜,應該根據天氣環境,水情魚情來選擇使用合適的浮漂。並且用好一款浮漂,瞭解清楚這款浮漂的特性很重要。回想當年我們釣魚一根竹竿,一條線一單鉤,連鉛皮都是從父輩的網兜底下剪下來自己用錘子砸出來的,浮漂就是一種白茅植物的莖杆。一樣釣的很開心,一樣能搏大物。

    1、購買浮漂不用選太貴,首先自己喜歡看的順眼就行。

    2、初學者購買浮漂不要選擇太大,吃鉛太重的,應用場景比較少,另外漂太重不好甩竿。

    3、選擇一款短腳長尾漂。

  • 3 # 超級人工服務

    你好,第一種辦法你可以讓魚具店的工作人員幫你調一下漂,第二種辦法,你可以多加一點鉛皮到鉛皮座上,把漂往魚鉤的方向調到鉤子附近,找一個水深大於鉤子到魚漂上口的水深,看看魚漂沉入水底了嗎?如果沉入水底,就可以慢慢的剪鉛皮了,剪到你要的目數,就可以了。

  • 4 # 我是阿蘇哥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浮漂的品種和規格 釣魚的浮漂,可謂是各式各樣、品種繁多,足以令人眼花繚亂。

    其實,浮標無外乎從型別上分為三種,即:碳腳軟尾、碳腳硬尾和竹腳硬尾。細分又有:短身長碳腳、長身碳腳、短身碳腳、粗碳腳等等等等。。。。。。

    從材質上分,又分為:孔雀羽、巴爾杉木、蘆葦、奈米等等。

    這些不同的浮標從競技角度來看,各自都有其不同的用途,但作為休閒釣魚,就無所謂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從而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下面,我們從休閒作釣角度上來分析一下這些不同浮標的不同用途:

    碳腳軟尾:長身標:其特點為--下行速度快、抗風能力強,水中穩定性好,訊號比較真實,一般用來釣猾魚。短身標:其特點為--翻身較快、到位快、訊號準確,一般用來釣黑坑的混養魚種比較合適。

    然而另外一款,碳腳硬尾:普通標(短碳腳、11目或13目視標),標準的拉餌釣底浮標。其特點是:翻身稍慢,但下行 速度 及快,訊號誇張,適合釣生口魚。由於其站立、翻身較慢,離底截殺表現得尤為出色,綜上所述!這款漂型比較合適你所提到的江河垂釣鯽魚,鯉魚,還有小白條等都比較合適!

    還有很多不同型別的浮標,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標型,其實都不是釣不好魚的主要原因。一隻很貴的浮標不一定是好標,一隻廉價的浮標在讀懂、用熟之後也不見得不是好標,釣魚好比是一個環鏈,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勢必影響到整個釣魚過程,浮標再好,如果和線組搭配不合理,那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因此在選擇浮漂上不必過於糾結,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就可以啦!

    以下圖片僅供參考!

  • 5 # 愛釣魚的川鍋鍋

    在水庫、江河立漂的選擇不需要區分!但是通常只能在稍靜止的水域裡使用 。在江河大灣水流緩慢的地方也能使用 ,在流動水域立漂是立不住的。

    野釣小個體鯽魚首選拉餌,主攻底層鯉魚則首選搓餌,拉餌自身的比重會比搓餌輕很多,所以釣小鯽魚所使用吃鉛量較小的浮漂可將吃餌訊號迅速傳遞出來。而野釣鯉魚一般選擇深水,選擇吃鉛量較大的魚漂可以輕鬆撐住雙鉤搓餌的重量。魚漂自身的重力也會讓餌料快速穿過垂釣水域的中上層直達底部。

    野釣遇到流水環境時,不管釣點深淺,釣友們都需要根據水流大小來增加浮漂的配重,從而讓釣組可以順利的穩定在流水之中。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使用跑鉛釣法,鉛墜沉底調漂技巧、雙餌躺底的思路來作釣。

  • 6 # 我是釣汪

    針對樓主問題,浮漂選用3~4號的孔雀翎漂最好,這種漂浮力適中,正好與鯽魚微口魚相配,又能正確反映出魚訊,既適用於釣大魚也適用於釣小魚,是一種很好的組合搭配。

    孔雀翎的。硬尾長浮漂。翻身快。穩定性好。魚訊明顯。如果是初學者用2.3塊錢的就可以了漁具店有的是,用太好的也沒必要. 如果你用的是商品餌,最好用鯽魚專用立漂!採用臺釣釣組,也就是懸墜釣鯽法。

    技巧:

    一、傳統立漂沉底釣鯽魚: 這是比較普遍的釣法,中國南北東西都有不少釣友採用此種方法。即用立漂或散漂,鉛墜沉底,魚鉤距鉛墜的腦線大約25毫米。垂釣時魚漂調整到直立,露出部分,便於判斷魚訊即可(散漂則沒入水中兩三粒,浮在水面三四粒)。此法的優點是調整方便,鉤墜漂配比要求不嚴格,便於掌握。但不很靈敏,有經驗的魚常常觸動一下魚餌,發覺較重,即警覺逃走。同時,此法魚餌沉底不動,如不勤動一下魚竿,常不為鯽魚發現。

    二、臺釣鯽魚: 目前較為盛行。其最大優點是靈敏度強,上魚率高。魚鉤下沉慢,易為魚發現。墜懸於水中,鉤輕輕觸底,魚在其旁遊弋,魚鉤即輕輕搖動,對魚吸引力極大。為摘鉤方便,使用無倒刺鉤,摘鉤迅速。漂墜餌配比要求嚴格,魚汛反映極為靈敏。缺點是漂墜調整較費事;各種魚類混養水域,使用釣鯽魚的鉤線,遇到大魚容易跑魚損失工具;初學時不易掌握,常有人半途而廢。但只要樹立信心,勤於實踐,掌握也不是很難,而一旦掌握,即會發現其優點大大過於一般傳統釣法。 三、戳拱釣鯽魚:是一種傳統釣法。常用在天氣炎熱的夏季,有浮萍或水草叢生的水域中。一般採用長竿、硬調、短線、無墜。熱季水中缺氧,魚常在水面浮萍下吸空氣、拱食、乘涼。從而咬草出聲或拱得浮萍形成一個小包。因而應採用聽、看辦法,尋覓魚蹤。聽主要是聽魚覓食發出的嚓嚓聲響;看是看水草晃動和浮萍的鼓包,判斷魚情。發覺有魚直指該處將鉤垂入。一般輕輕將鉤放到拱處,看到水面線向水中拽入,或線牽動竿梢即知有魚咬餌,適時抖竿提起魚來。戳拱一般選安靜處,動作要輕,魚出水時儘量避免驚擾其它魚兒,若有驚擾,魚不再拱,可用嘴模仿魚咬草的嚓嚓聲,起到催魚起拱的作用。

    四、戳孔釣鯽魚:一般用於有荷葉、水草多、葦茬多的水域。觀察荷葉邊、水草孔、葦茬間的魚泡、荷葉、葦子晃動的情況,判斷魚情。工具一般採用硬調長竿、較竿短的魚線,小墜,先觀察魚情,發現後針對有魚動靜的地方,垂竿下鉤,使鉤沉底,同時不斷微微提動魚竿,引魚魚池餌,憑手感覺察魚兒咬鉤,適時提竿。戳孔一般採取走釣,主動找魚下鉤。 五、浮釣鯽魚:鯽魚屬底層魚,一般釣底,但遇炎熱、氣壓低的氣候,魚浮到水面遊動吸氧覓食,則可採取浮釣法,即將鉛墜減輕,使魚鉤懸浮於水面下約0.3--0.5米處,動作要輕,不驚散魚群。有人針對鯽魚甩子期的特點也常採用浮釣法。浮釣不需打窩。

  • 7 # 小魚的世界

    現在很多休閒釣的,都被一些【老師們】忽悠的暈頭轉向,哎!

    沒白條的日子水庫,江河野釣什麼標都行。。。

    談經道漂,簡單實用!

    水庫江河不是專攻大物 , 不用長竿 ,還是能細則細

    不要想著大小兼顧 , 所以什麼樣的漂有什麼用 , 各有各的優勢

    如果說一個夏天全是庫釣,醒目是第一位的,長尾,粗尾,吃鉛量較大,

    但是換成冬天或初春也行,但是相對而言效果是很差的!

    以前剛學臺釣的時候,水庫用X盧,X王,XX眼,吃鉛沒有超過2克的。

    現在玩水庫全是2.5到4克的,能買就買,買不到就定製,反正不再用小號的了,耽誤事兒。

    比如河裡垂釣,慢走水,哪怕只有3標深的淺水,短尺竿子一樣用大標野釣,冬天3米深水,感覺標型還是需要選擇

    結合我個人不多的庫釣(野釣)經驗,簡單談談我的選擇方法。

    首先,根據釣場水情確定釣竿長度,如4.5、5.4或者6.3,再結合釣點水深確定釣手與浮標的距離,看看自己手頭的浮標漂尾亮度,綜合確定漂尾直徑,以可以清晰地看清釣點處的漂尾為標準。再好的漂,再靈敏、再昂貴,到了釣點,看不清一切免談。

    其次,按餌重、釣法確定漂尾直徑。如果大餌、重餌守大物,或浮釣,漂尾過細的肯定不行,因為過細的漂尾產生的浮力有限,也就是承載餌料的重量有限,會失去調釣空間。而小餌、輕餌(如蚯蚓)釣鯽魚等小型魚類,粗尾漂肯定不行,2粒餌重壓不下一點漂尾,同樣不能做到精確調釣,要麼鉛墜到底,要麼實際上在釣浮。

    第三,根據天氣水深和線組確定浮標的吃鉛量。淺水,微風,細線組可選擇吃鉛量小些的漂;3級以上的風、3米以上的水,2#以上的主線,都要選擇吃鉛大些的浮標。

    個人感覺,這三點是我選擇野釣用漂時必須考慮的。至於其他例如材質、漂型什麼的,我認為無需過多考慮,畢竟不是在競技池釣滑魚,要面臨那麼多千奇百怪的魚情;而是否吃水,這是一個浮標能不能用的基本要求,吃水大的漂,還是果斷丟了吧。

    最後,總結一下:當你選擇的漂,配合適當的線組、鉤餌,能讓你舒服地丟擲去,能準確反映出鉤餌在水中的狀態,以你希望的方式確定鉛墜和鉤餌的狀態,並且能讓你清楚地看到,就是正確的選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播求跟柳海龍打一場,誰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