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肥肥大狗熊
-
2 # 邇冬TL
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就是約束自己,使言行符合於禮的意思。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為西周之禮。
克己復禮出自:
《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意思就是: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顏回又問:那麼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孔子強調隨時注意不失禮,不是希望弟子都變得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孔子認為:禮的本質是仁愛。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麼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也就是說,克己復禮是“為仁”。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和領悟,所以顏回對孔子說:我雖然不大聰明,但會依照先生說的去做。
如果人能約束自己的話,那慢慢的他就會成為一個“仁者”。
正是因為孔夫子所處的時代不好,所以他希望所有人都能約束自己,成為“仁者”,使得世界變得更美好。
-
3 # 墨非699
”克己復禮“是孔子學說的一個重要概念,出自《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顏回又問:那麼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從《論語》中的記載看來,孔子所處的春秋末年在孔子看來是“禮壞樂崩”的時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隨之發生変化,原來的“公田”,逐漸轉化為“私田”,奴隸制開始瓦解,私有制廣泛興起。政治上,諸侯兼併土地的爭霸戰爭日益頻繁,奴隸主貴族的權威勢力也大大地削弱,新興封建勢力日益興起。在思想意識和文化上,孔子的家鄉魯國仍舊保留著最多的周文化傳統,以致到春秋未期還享有"周禮盡在魯”的名聲。孔子的願望就是把西周以來奴隸主貴族思想,改造推廣成為以"仁"為核心的社會政治、倫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學,從而創立儒家學派。孔子所以十分推崇禮樂 因為禮樂有等級尊卑, 維護了社會秩序。孔子說的“克己復禮”只是在說一種具體的學習和修養方法;這裡說的“禮”,就是指當時社會生活中實行的各種禮儀規範,而學習各種禮儀,正是孔子教學的重要內容。孔子在這裡強調的,不是應當按禮儀規範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說,學習禮,不僅僅是要依禮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做到這“四勿”,就必須“克己”,也就是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克服種種不良習性和私心,這其實也正是今天我們常說的“戰勝自我”。當然,孔子強調隨時注意不失禮,不是希望弟子都變得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孔子認為:禮的本質是仁愛。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麼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也就是說,克己復禮是“為仁”。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和領悟,所以顏回對孔子說:我雖然不大聰明,但會依照先生說的去做。孔子能夠在晚年走出一生所追求恢復周禮的主張,是因為孔子心中的仁道不依附於周禮而存在。孔子解釋自己推行周禮是因為人們在使用這樣的禮儀,僅僅是這樣。而不是把周禮擱置在所有行為規範之上。孔子自己的解釋是:“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孔子說明自己不學夏禮,也不學殷商之禮,而單單學周禮,是因為如今人使用。孔子以遵循社會行為準則為人生目標,對形成華人特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重要作用。那種以獻身社會放棄自我為榮的信念,使很多傳統的華人在為家庭、親友和社會獻出自己的勞動、財富甚至生命的時候,不是體會到了痛苦,而是感到了自豪。從這方面講,這種人生觀、價值觀對傳統華人在困境中保持心身平衡有著積極的意義。
-
4 # 杜語論天下
如果說,以有道伐無道體現了中國謀略中戰而勝之的進取精神的話,克己復禮,仁者愛人則主要體現了中國謀略中不戰而勝的另一種進取精神。如果說,透過以有道伐無道可以達到拯救黎民和社會的目的,從而再造乾坤的話,透過克己復禮,仁者愛人,則可以極大地調整社會各階級之間的矛盾,使社會各階級、各階層之間的矛盾不至於達到不可控制的程度,從而危及整個社會的安全。克己復禮,仁者愛人的本質不在於戰勝對方,而在於雙方共贏,也就是矛盾雙方透過鬥爭,調整共處於同一體中。
孔子是克己復禮,仁者愛人的發明者,這兩個詞是互為補充的,透過克己復禮,實現仁者愛人,進而治理天下。《論語》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那麼,怎樣愛人呢?孔子從人和物,人和人二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關於人和物的關係,孔子主張人比物更重要,一次孔子家的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目睹焦土斷垣,急切詢問的不是物質的損失,而是人受傷了沒有。即使把人和普遍受到崇敬的鬼神相比,孔子也認為應當注重人。如學生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表現了孔子對人的極大尊重。
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孔子強調的不是人和人之間的鬥爭和勝敗,而是強調人和人之間應當和平共處。
那麼怎樣才能實現人和人之間的和平共處呢?孔子認為應當從道德修養上下工夫。那麼,怎樣從道德修養上下工夫呢?孔子認為一個人在寬、敬、信、敏、惠這五個方面貫徹始終,就能達到克己復禮,仁者愛人的境界。而對那些主要體現個人性格而與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聯絡不大的品質如剛、毅等,孔子只是稱之為近仁,而不直接把這看作仁。
孔子不僅規定了仁愛表現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具體品德,而且提出了在人與人之間如何實行仁愛的方法,這就是著名的忠恕之道。所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又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有要求需要滿足,他人也會有這種要求需要滿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所不希望得到的,也是他人所不希望得到的。前者為忠,後者為恕,這兩條為人與人之間架設仁愛的橋樑提供了藍圖和手段。
但僅有忠恕是不夠的,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社會是有其固有的秩序的,為了和這個有秩序的社會和諧,就必須講究禮,禮的重要原則是親之和尊之。所謂親之,即親愛自已親族的宗法原則;所謂尊之,即區分尊卑長幼之序的等級制原則。人不能率性而為,應剋制自己,只有如此,才能達到仁的最高境界。孔子曾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提出這套學說是在禮樂崩壞,天下大亂的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雖十餘年,但毫無所獲,不得不迴歸故里以教書編書為業。
雖然如此,由於孔子的學說具有從根本上消除天下紛爭,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維護社會穩定的功能,以後就逐漸被歷代有識之君主採納,並巍然成為封建社會萬世立國之聖經。
-
5 # 小王愛歷史
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為西周之禮。“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修養方法。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
何謂“克已復禮”?《論語集註》曰:“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慾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在禮崩樂壞的時代,看著身邊之人個個飛黃騰達,賺得盆滿缽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瞧著他開豪車,蓄美女,前呼後擁,侍者如雲,不禁長嘆一聲“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心裡難免失衡失落失意,繼而眼紅變態,在這“笑貧不笑娼”的歲月裡,人往往不能自已,這時就更需要剋制住個體內心的慾望。這就需要一種規範來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社會與道德的要求,所以“克已復禮”的倡導是多麼迫切啊。
孔子這裡的“禮”特指周禮,因為孔子對周禮十分讚歎,其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公羊傳·隱公七年》曰:“中國者,禮義之邦也。”很早之前,一些公序良俗就被約定俗成,在實踐中加以實行,再經過夏商兩代不斷地損益之後,到了周公手裡“製作禮樂”,使之變得更加完備豐富。從其中流傳下來的《周禮》(原名《周官》)看,其記述了三百多種王室職官的職掌及制度,系統地闡述了社會政治制度的架構與設想,此書體例嚴整,內容豐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既有關國家大典方面的,又有如服飾、用鼎等具體的規範。而“三禮”中的《儀禮》又對“冠婚祭喪”等事關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制定了相關的禮儀制度。(關於“周禮”內容整理自百度百科)所以“禮”,大到朝廷廟堂,小到家庭瑣事、飲食男女,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又無聲地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因此,孔子強調的“禮”既指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形式,它從政治層面以強制性的規定來約束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同時,“禮”又是一種潛在的道德力量,從倫理層面無形地干預規範人們的言行舉止,來維護社會制度。
-
6 # 緒風徒糜
周王朝的統治時間長達七百九十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王朝。其統治基礎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即孔子推崇的“周禮”。
什麼是周禮
周朝的制度核心是等級,表現為禮樂制度,天子九鼎,諸侯七,諸侯五;天子八佾(yì),諸公六,諸侯四。不論是祭祀還是出行天子諸侯之間都有不同的禮儀,以此來區分等級。君臣、父子、上下身份有異,不可僭越。於是社會等級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朝政紛爭減少,相對穩定。
同時宗法制下使人們對血緣關係更看重,形成對民族血脈的認同感,使國家更有向心力。這種影響延續千年,直到現在也在影響華人。
孔子面對的社會現狀
孔子生於春秋末期的沒落貴族之家。此時生產力發展,諸侯開墾荒地佔為己有,實力越來越強大,甚至不朝見天子,周天子式微。沒有強大的政治中心,社會開始混亂,諸侯攻伐不斷,百姓深受其苦。
孔子周遊列國,試圖勸諸侯實行仁政,重視禮教。
克己復禮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當其弟子顏淵問他什麼是仁時,他回答“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復禮”即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達到禮的要求。
孔子推崇有等級的仁愛,強調親疏有別,強調守禮,可見其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周禮的影響,同時其自身便是禮崩樂壞的受害者。
他希望透過恢復周禮,使周王朝恢復到以前的繁榮,諸侯來朝,百姓安定,形成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人們有規矩可循,從而實現仁。
但是恢復周禮在當時是不現實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階級的桎梏越來越弱,諸侯與周天子的血緣關係也越來越弱,不願再維護周天子的統治。血緣政治最終一定被官僚政治取代。
-
7 # 我的17號書桌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開篇孔子作為儒家的鼻祖,“仁”一直是他強調的價值核心。
“禮”是外在的表現,“仁”是內在的本質。克己復禮是達到“仁”這種效果的途徑。
孔子畫像
什麼原因導致孔子對“克己復禮”那麼重視呢?在下面,我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春秋亂世,諸侯爭霸,民心渴望和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正式開始了東周時期,史稱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時代,周朝天子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原本維繫通知秩序兩大法寶:分封制和宗法制,也就是禮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分給諸侯,諸侯代天子管理地方。宗法制就是按血緣關係繼承爵位。這兩種制度化等級分明,維持周朝的統治。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結構
現在諸侯互相吞併,無視周天子的權威,大國爭霸,戰亂紛飛。諸侯內部,權力也出現被重要大臣把持,大臣殺國君的叛變不時發生。
春秋爭霸
整個春秋時期,相對於西周,陷入了無秩序的狀態,人民苦不堪言。
孔子對此現象深惡痛絕,覺得這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諸侯貴族們沒有遵循禮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所以孔子認為恢復社會的秩序,只有諸侯貴族們,克服自己的貪慾,自覺遵守禮制,共同尊崇周天子的統治,天下就可以恢復和平。這就是“克己復禮”。
二、克己復禮的現實缺陷。雖然孔子的“克己復禮”主張反映了民心向往和平的渴望,但這種復古的思想,明顯不會符合當時春秋戰國那種亂世。
對於弱國來說,希望強國高抬貴手,放它們一馬。不過還是那個道理:獅子不會在乎綿羊的想法!
沒有人會自願放棄到手的好處,更何況自己已經佔盡優勢。周朝的禮制崩潰了,證明它已經無效。除了孔子等少數人,沒有幾個人還對禮制還有半分尊敬。
孔子周遊列國圖
孔子為了復興周朝禮制,周遊列國,結果鎩羽而歸,儒學一度陷入了危機。如果不是孔子大力興辦私學,培養儒家人才,儒家可能會在春秋戰國就消失了。
董仲舒畫像
三、克己復禮的思想價值。克己復禮雖然不符合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現實,而且它後來成為一種封建統治思想。
不過“克己復禮”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克己”,可以理解為克服自己的慾望,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復禮”,可以理解為做事謹慎,有禮貌,講文明。所以,“克己復禮”雖然是孔子在古代的復古思想,但在現實社會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後記孔子在春秋末年,為了解決諸侯爭霸而產生的社會問題,提出“克己復禮”的主張。
這種主張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沒有任何作用,但是在現代社會,它還是可以鼓勵我們克服慾望,盡心盡力做好自己。
由此可見,孔子還沒有完全過時。
-
8 # 達文有話說
孔子之所以提出要“克己復禮”,其目的是為了救世,為禮崩樂壞的春秋亂世開出的一劑治世良藥。
孔子遭遇了什麼樣的時代困境?上古時代,由於生產力水平有限,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解釋能力有限,但又想給一切現象都找出一套自洽的因果關係,就發展出了神鬼迷信。所以,古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他們敬畏的天。祭天,就是為了解老天是怎麼想的。
到了周代,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天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周人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天命,也就是老天爺的意志是常變化的,商紂王暴虐,老天爺就拋棄了商朝,而周文王愛護百姓,有功德,老天爺就天幫助周。
天的意志跟人的行為有了聯絡,這時候,人的能動性就開始凸顯了。
所謂的周公制禮,就是在這一套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新的社會制度,也就是後來的周禮。孔子總是說“吾從周”,他畢生的理想就是讓這整個社會恢復到周禮的秩序中。
然而,到了周朝的末期,大家都不怎麼再遵循周朝的禮制了。諸侯拋棄了周禮,不但沒有受到天命的制裁,反而越來越強大起來。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既然遵循周禮並不是老天的意志,人為什麼一定要遵循周禮呢?
沒有了順應天意的這個外在動力,禮的基礎就動搖了。社會就進入了孔子認為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禮崩樂壞的時代。
孔子認為,世道這麼亂,都是世人不認周禮造成的。所以,他給這個亂世開出的救世良藥是恢復周禮。
“禮”到底是什麼?我們都說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宴賓、會客、喪葬、嫁娶等一切行為,都有一套程式式的禮儀。這樣,我們就想當然的以為,所謂的“禮”,就是人們在交往活動中的一套禮節和儀式唄?周禮也不外乎如此。
是的,其實周禮就是一套禮儀。然而,禮儀卻也只是周禮功能的一半。
為何這麼說?先看一個典故: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論語·八佾》
孔子談到魯國正卿季氏(季平子),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季平子用64人奏樂舞蹈究竟有何不妥,能把咱們的老夫子氣成這樣呢?
佾(音yì),是行列的意思。一佾為8人,八佾就是64人,據《周禮》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則用二佾。季氏為正卿,按照《周禮》只能用四佾。
雖然周代禮、樂並稱,但樂其實也是禮的一種表現形勢而已。季平子在自己家欣賞奏樂舞蹈,孔子這麼氣憤,就是因為季平子私自使用周天子的規格奏樂舞蹈,他僭越的行為違背了《周禮》。
因此,周禮在古代可不僅僅是一種禮儀規範,它更是一種政治制度的具體表現。周禮維持的是一種“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的宗法制度。
周朝的分封制社會,是建立在血緣的基礎之上的共同體政治模式。天子、諸侯、卿大夫,既是親戚,也是君臣,整個國家就像一個宗法制社會的大家庭。
所謂,“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為長子三年,不繼祖也。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禮記·大傳》(《禮記·大傳》中宗法社會的結構,由於篇幅原因,詳細的結構關係不在此展開介紹,有興趣請自行檢視。)
這樣家國同構的宗法制度下,確定血緣關係的遠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政治關係與親戚關係是一體的。因此,如果你在禮法上對大伯和表叔一視同仁,那麼天下就大亂了。這就是所謂的“定親疏”。
所謂的“決嫌疑”,就是將人的地位按照等級嚴格劃分。即使是你的親兒子,也不能一視同仁。如果你對待二兒子和大兒子是一樣的態度,那麼就會產生“嫌疑”。因為,你的“平等”讓別人看不出你兩個兒子哪個地位更高,將來誰才是你的繼承人。“平等”的後果是,將來發生繼承人問題後,老二會跟老大爭鬥個不可開交。因此,同樣是兒子,也要區分長幼尊卑,嫡庶貴賤。
所謂的“別同異,明是非”,就是透過周禮來區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而相同和差別,用是否遵從周禮來明辨是非。
所以,在宗法制社會中,要想保持社會穩定運轉,就需要所有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職,誰也別做非分之想。所以,在宗法社會中,“一切皆有可能”這樣的口號是最不能出現的,孔子會給它加上一個限定語:“在禮制給你規定好的角色裡,一切皆有可能。”
這就像你對著籠子中的鳥說:“在這個籠子裡,你可以盡情地展翅高飛。”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大聲疾呼:禮制社會下,人生的一切可能性都被剝奪了,這樣的制度太反人性了。為什麼孔子還有後世的儒生要追捧這樣的周禮呢?這樣的周禮,怎麼可能會是救世良藥呢?
“克己復禮”如何救世?我們現代社會中,“人人平等”早就已經深入人心。我們習慣了這樣的口號,然而,卻可能忘記了“自由平等”等概念是近代工業文明的產物。進入工業社會,人們可以不再被栓在土地上,可以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在城市中生活,才有了所謂的自由與平等。
而在古代,尤其是社會生產力極其有限的西周時期,自由和平等是極其奢侈的,甚至當大地主們給農民自由,他可能反而會感到恐慌呢。為什麼?
因為,社會生產方式,生產力水平決定社會形態與社會制度。宗法制度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這可以說明,這套制度是農耕社會中最有效的組織形式。
試想一下,在古代,如果你一個人或者你一個家庭,獨自生活在一片田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作為當代人,我們可能覺得,這樣自由,愜意的生活挺好的。然而,你要真是生活在那個年代,肯定就不會這麼想了。先別說遇見什麼洪水猛獸,就連一場秋霜就可以將你地裡種的糧食全部毀滅,讓你沒有生存的希望。經過這些災難後,你就會收起“自由平等”的口號,懷著思念的心情,再次返回到那個人人不平等,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社會。
為何?因為,只有那個尊卑有序的宗法社會,只有大宗族的族長,才能整齊劃一的領導大家,開溝渠疏導水患,生煙火驅霜。因為,面對這些災害,靠一個人,幾個人,甚至幾十、幾百人根本就不能克服困難,渡過難關。必須依靠組織人們進行大規模的協作,這些組織者,就是家長、族長、仕、卿、諸侯、國君。
人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而穩定的生活狀態與安全感高度相關。因此,在宗法社會中,雖然你不能逾越自己的階位,但突然有危機發生也不是孤身一人,甚至在宗法大集體中人的生老病死都會有人照料。這樣的熟人社會關係中,人們含情脈脈(至少表面上是),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具有高度的穩定性。
看到這裡,你一定明白了,為何孔子等人要費那麼大的勁,想要回到那個嚴格遵從周禮的宗法社會了。因為,在家國同構的宗法社會中,家族領袖就是政治領袖,族長就是村長,調解糾紛,解決問題靠的不是法律,而是家族倫理,“齊家”與“治國”是一脈相承的。
如果你堂弟跟你借錢不還,你不但打了欠條,事後還對薄公堂,不但大錯特錯,還是一件“醜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看到兄弟拮据,在他張口之前就把接濟的錢物送過去,不用提還錢的事情。因為,在你有事的時候,你堂弟也會這樣來接濟你。
族長要以身作則,提升自己的道德來感化身邊的親人,身邊的親人再去感化他們身邊的親人。道德的力量就這樣像光波一樣,慢慢地向四周擴散,直到道德之光照抵達世界的邊緣,點亮整個天下,這就完成了天下大治。沒錯,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邏輯。
要保證這樣一個高度穩定的宗法社會,就必須依靠那一套規範親疏遠近,長幼尊卑的儀式和制度,就是周禮。怎麼恢復周禮?孔子給出的途徑就是“克己復禮”。
何為克己復禮?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顏淵》
“克己復禮”經常被人解釋成“剋制自己,壓抑自己的慾望,才能恢復禮的秩序”。很多人覺得這很反人性,因此覺得儒家迂腐。然而,這其實完全是後人們對孔子他老人家的一種誤解。“克”在古代漢語中其實是“做到”的意思。所以,“克己復禮”是說,每個人應該做自己,人人各安其位,盡到自己的本分,也就建立起了一個社會的禮。
所以上面《論語·顏淵》那段翻譯成白話應該是,“顏淵向孔子請教仁道。孔子說:“每個人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一切行為都合乎於禮的要求,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人就都歸向仁了。實行仁德,完全依靠自己,難道還需要靠別人嗎?”
顏淵又問:“請問實行仁的條目有哪些啊?”孔子回答:“不合於禮的事情不要看,不合於禮的話不要聽,不合於禮的話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事情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不夠聰敏,我一定會按照您的話去做。”
顏淵這一問,就涉及了儒學的核心概念——“仁”。對此,孔子給出了明確的回答“克己復禮為仁”。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
孔子認為,之所以禮崩樂壞,是人們不知道為何一定要遵從周禮,也就是沒有一個遵從周禮的內在動機。因此,孔子必須為“周禮”找到一個內在的道德動機,那就是“仁”。仁是德性之根本,是人對這一套道德規範的內在自覺。“仁”也並不僅僅限於眾多的道德條目之一,而是一個具有統御功能的基礎性的道德概念。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給出了四個具體的可見可聞、可以具體把握的標準。這四個具體的標準,解釋了什麼叫克己復禮,為什麼說“為仁由己”的理由。
一個人的視、聽、言、動,幾乎包括他的全部行動,如果都能做到,你就已經符合仁道的條件了。由此可見,為仁之事完全在於自己,是自己行為的內在動機。
禮是規範人的社會行為,主要涉及公共事務和政治。最終是要透過執禮來提倡一種清明政治,改造不合理的政治,讓百姓信服,從而像百川歸海、四水歸堂一樣,歸附仁德。
天下,是天下的人,是我們在普遍意義上經常掛在嘴邊的“人”、“人心”。正所謂是人同此心,人心所向。進一步說,孔子與顏淵的對話也包含了如何去勸使、教導、輔佐君主,讓他們做到克己復禮,達到天下歸仁的效果和目的。
孔子雖然沒有明說,但後世儒生普遍是這麼理解的。“天下歸仁”這句話,開啟了後代孟子的思想,他多次闡發這個命題,並針對戰國時代的社會亂象,明確提出了“仁者無敵”的口號。
仁和禮的關係,是孔子儒學思想中的重大問題,也是核心問題,貫穿於孔子思想體系的始終。
孔子為何會失敗?或許你已經認識到了,周禮所維繫宗法制社會必定是一個小規模的熟人社會。也只有這樣的社會中,親疏遠近、尊卑長幼才能夠各安其位、秩序井然。正像是我們中國的很多偏遠農村,還保留著宗法社會下的鄉土氣息。
在宗法社會的體系下,權力是自上至下逐級行使的,自下至上逐層恪守自己應盡的義務。正所是謂“領主的領主不是我的領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諸侯雖然地位高,但他管不了手下貴族、大夫們養的門客。這樣一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是相當微弱的。周天子對與不聽他調令的諸侯,只能表示無可奈何;而諸侯國君的命令調不動大夫,諸侯國君往往也只能表示無能為力。
人對權力的慾望是無限的,周代搞分封制是文明的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有限下的無奈選擇。而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水平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宗法制社會對中央集權政治的制約,顯然是那些想大有作為的諸侯們所不能忍受的。他們要的是變法,要編戶齊民,實行郡縣制,打造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地方官員的中央集權式官僚體系,能將自己的權力一竿子插到底,這樣才能有效地組織和動員基層社會,實現自己富國強兵的夢想。
因此,為什麼“仁”最終勝過了“禮”,道理也就不難理解。因為,諸侯們不斷地擴張,社會變大了,宗法封建制不再適應統治者的政治需求就逐漸瓦解掉了,這也就意味著周禮的生存土壤也不復存在了。這也就是為何周遊列國,四處推行仁政的孟子,雖得到了諸侯們的禮遇,但事後諸侯們還是該幹啥幹啥的真正原因。因為,歷史洪流滾滾向前,你再退回宗法制的小社會,在弱肉強食的戰國時代就是自取滅亡。
所以,即使到了漢武帝儒學獨尊之後,人們就算真心誠意地想要用儒家學說治理國家,但理論和現實也真的合不上拍了。過去的周禮下的宗法社會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漢武帝后就變成了“刑上大夫,禮下庶人”。因為統治者要用法來鞭打不聽話的官員,用禮來約束和規範地方的百姓。
因此,“外儒內法”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務實的“禮”在尷尬的處境中屢屢變身,務虛的“仁”漸漸的開始大行其道。
-
9 # 小明論壇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 克:剋制; 己:自己;
復:合乎;
禮:西周之禮,即禮節。
意思:剋制自己的私慾,是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禮節。
克己復禮是出現在哪裡的?
出自《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
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顏回又問:那麼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
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
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由此可知,這是孔子學說的一個重要概念,“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孔子以遵循社會行為準則為人生目標,對形成華人特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種以獻身社會放棄自我為榮的信念,使很多傳統的華人在為家庭、親友和社會獻出自己的勞動、財富甚至生命的時候,不是體會到了痛苦,而是感到了自豪。
從這方面講,這種人生觀、價值觀對傳統華人在困境中保持心身平衡有著積極的意義。
另一方面,當這些傳統的華人不能實現這種人生理想時,就經常把問題歸結於自身,或陷入深深自責之中,從而引發了華人特有的心身疾病傾向。
這一點,則是研究華人心身疾病所不能遺漏的,這就是“忠恕之道”。
-
10 # 以筆書心
個人淺見:老夫子想以禮治國、齊家、平天下!
老夫子所生活的年代,周王室逐漸衰微、天下都亂了綱常,老夫子認為這都是人們不遵守禮、不依禮行事造成的。所以他倡導每個人都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依禮行事,試圖復興周禮達到國泰民安的目的!
-
11 # 從日出之地飛來
因為社會亂,要恢復社會秩序。這個禮就是社會的秩序。什麼年代什麼國家都需要安定和平的環境,有一定秩序。每個社會的秩序,都需要剋制自己。只有剋制自己,才有禮。所以,自有人群一來,凡亂時都要克己復禮。克己守禮。自有人煙以來,每個人都生活在克己守禮中。每個人都不希望別人對自己無禮,所以不獨是孔子要。
回覆列表
古人的話,一定要放到古人所在的時代背景中去看,而不是用現代人的思維,現代語彙圖解古人的意思。這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實事求是的觀點。
孔夫子是春秋時人,時值周王室衰弱,舊體制分崩離析,也就是孔聖人說的,禮崩樂壞,人心不古。所以,孔子此時說的禮,不是一般的禮儀,禮數,而是專指周禮。即,周公旦逆天道而定的周禮。
周禮是為了維護周王朝的社會秩序而定的階級劃分規格。是人分九等,尊卑貴賤的禮制,並加以嚴格的道德,法制束縛。禮制,任何人都不得僭越,越矩就是大不敬,就是犯上作亂。而恢復這一套維繫周王朝統治的禮制,也就是儒家著書立說,遊說天下的根本,克己復禮,惟此唯大。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因此,孔子的一切言論,都是圍繞克己復禮進行的,包括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仁義道德。都是周禮的外在表現,核心還是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