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功始於勤奮9

    首先我們來看看安史之亂的起因:

    安史之亂之所以會發生其根本原因就是隨著唐朝國力的增強其政治經濟制度也隨之改變。我們先說說軍事制度的改變,唐玄宗之前唐朝實行的是府兵制沒有職業的軍人,但是伴隨著唐朝經濟的發展府兵制已經無法適應當時的國情,因此唐玄宗開始把府兵制廢除改為職業軍人,並且設立了專門帶兵的節度使,安祿山便是唐朝最大的三鎮節度使。

    節度使的設立雖然增強了唐朝軍隊的戰鬥力,但是也種下了唐朝後100多年的藩鎮割據的惡果。談完軍事我們在說說經濟制度的改變,唐朝經常被我們說成盛唐,因為唐朝經濟的繁榮在當時絕對NO1。城市貿易的繁榮農民生產力的提高必然會把更多的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轉移到城市中來,而國家的稅收也由農業稅慢慢的變為了商業稅。而這突如其來的改變唐玄宗似乎並沒有準備好如何應付,唐玄宗為此設立了大大小小几百個徵稅部門,這些部門相互獨立因為沒有監督合作造成大量的重複徵稅現象,久而久之就埋下了唐朝動亂的禍根。安史之亂後唐朝奇怪的政治現象:潘鎮割據

    雖然安史之亂被平息了,但是唐玄宗時期形成的藩鎮割據卻沒有被除掉,唐玄宗後的十幾個皇帝基本上都只是擁有半壁江山,他們必須和藩鎮節度使相互妥協利用才能維護社會的穩定。宦官專權,出現了宦官立君現象

    唐朝從李淵建國到唐玄宗去世一直沒有出現宦官專權的情況,可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皇帝們卻陷入了宦官專權的怪圈,有的皇帝還被宦官害死了(唐敬宗就是被宦官毒死的),然後由宦官做主又立了一個聽話的新君,真是可悲可嘆啊。唐朝後期之所以出現宦官專政和上面的藩鎮割據是分不開的,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的權威被嚴重削弱,因此唐朝的皇帝們就想利用宦官加強中央集權,沒有想到的是皇帝集權沒有搞好卻被宦官把權利分去了。朋黨之爭

    皇帝權威削弱,宦官勢力崛起,這樣的時代背景為結黨營私創造了優良的生存土壤。伴隨著這種朋黨之爭的愈演愈烈,直至把衰落的大唐帝國推向滅亡。

  • 2 # lyg影片君

    安史之亂是大唐從盛到 衰的轉折點,也由此造就了此後100多年的潘鎮割據。因為安史之亂反叛者主要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因此才以兩人的姓氏來命名為“安史之亂”。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一共兩個人,一個是李光弼,另一個是郭子儀。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詳細經過。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訊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接著任命他的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唐玄宗於十一月十五日派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陽。東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退守潼關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了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755年(天寶十四年)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陽失守之後,聽信宦官監軍邊令誠的讒言,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潼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哥舒翰進駐潼關後,立即加固城防,閉關固守。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命其子安慶緒率兵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安軍主力被阻於潼關數月,不能西進。安祿山見強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將老弱病殘計程車卒屯於陝郡(治今河南三門峽市西),而將精銳部隊隱蔽起來,想誘使哥舒翰棄險出戰。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將崔乾佑在陝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復陝洛。哥舒翰立即上書玄宗,認為:安祿山久習用兵,今起兵叛亂,不會不作準備,一定是引誘我們出戰,如若進兵,正好中計。況且叛軍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憑藉潼關天險,利在堅守。故主張在潼關據險固守。郭子儀、李光弼也認為潼關只宜堅守,不可輕出。主張引朔方軍北取范陽,覆叛軍巢穴,促使叛軍內部潰散。但是,宰相楊國忠卻懷疑哥舒翰意在謀己,便對唐玄宗說,哥舒翰按兵不動,會坐失良機。玄宗輕信讒言,便連續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戰。

      哥舒翰被迫於六月初四領兵出關,初七,在靈寶西原與崔乾佑部相遇。靈寶南面靠山,北臨黃河,中間是一條70里長的狹窄山道。崔乾佑預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於初八領兵與唐軍決戰。唐軍以王思禮等率精兵出戰。兩軍相交,唐軍見叛軍陣勢不整,偃旗欲逃,便長驅直進,結果被誘進隘路。叛軍伏兵突起,從山上投下滾木檑石,唐軍士卒擁擠於隘道,唐軍難以展開,死傷甚眾才知中計。這時唐後軍見前軍大敗,不戰自潰。黃河北岸的唐軍見勢不利,也紛紛潰散。哥舒翰只帶數百騎狼狽逃回潼關。唐軍將近20萬軍隊,逃回潼關的只有8000餘人。初九,崔乾佑攻佔潼關,哥舒翰被部將挾持至洛陽,投降了安祿山。

      唐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正月至十月,唐河南節度副使張巡等率軍民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是抗擊、牽制安祿山叛軍的著名城市攻堅戰,史稱“睢陽之戰”。

      睢陽之戰,張巡從757年1月開始,到757年10月陷落,終因病餓力竭,寡不敵眾,城被叛軍攻破,張巡及其部將苦撐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個月之久,保江淮免於戰亂十個月。而睢陽之戰前後大小四百餘戰,張巡以不足萬人之眾,屢敗賊兵,無一敗仗,殺傷賊兵十幾萬人,而敵首領也非無能之輩,這從尹子奇被張巡射瞎一目,而又因為壯其義、愛其才,欲要招降張巡,可見不一般了。睢陽之戰,尹子奇為報屢敗損目之仇,使安慶緒前後大兵幾十萬人被張巡所牽制。如此方使唐朝能夠反攻、使郭子儀能夠從容收復兩京。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維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僕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 3 # 周朝文DMU

    平定安史之亂的中流砥柱:朔方軍

    說朔方軍是八年抗戰中大唐的中流砥柱,應該毫無爭議,大戰無數擁立有功,從一支地方偏師成長為朝廷唯一可以依賴的軍事力量。但是,隨著叛軍即將被消滅,實力雄厚的這支地方軍也就自然成為了中央的眼中釘,因而有人得交出兵權有人又扯起反旗,此一時彼一時。

    父子關係家庭關係,一旦牽扯到權力繼承、大小老婆等問題,常常會引起一片血雨腥風你死我活,非但李家如此,安史叛軍那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在玄宗肅宗駕崩、代宗即位前整整一年,正在進攻潼關準備再次攻陷關中的史思明,竟然被自己的親兒子史朝義給殺掉了,安祿山史思明兩位叛軍首領統統死於兒子之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自從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復叛的史思明在相州(今河南安陽)大敗唐軍九路節度使,一時局勢逆轉叛軍大盛。史思明逮住安慶緒,責問這個大侄子“爾為人子,殺父奪其位,天地所不容”,就地砍了安慶緒的腦袋,然後宣佈自己是安祿山的繼承人,當上了“大燕”的皇帝,當然那個時候他還沒想到自己這裡也有個“天地所不容”的兒子。之後,史思明留長子史朝義鎮守相州,自己帶部隊回到了老巢范陽進行休整。半年過後,史思明率領兵強馬壯的大軍兵分四路,重新殺向中原大地。

    唐軍這邊,由於九路大軍六十萬人馬在相州慘敗,得有人出面負責背黑鍋,作為皇帝的代表、“觀軍容使”宦官魚朝恩當然不會受到問責,朔方軍節度使郭子儀則在當年七月被召回京師,罷免了領兵的權利,李光弼代為新的朔方節度使。

    郭子儀和李光弼兩個人都是朔方軍的重要將領,但兩個人的為人處世、治軍帶兵的風格則完全不同,以後我們還會專門談到郭子儀這個人,總體上來說郭子儀更善於做官,而李光弼更善於作戰。

    接到擔任朔方節度使的任命之後,李光弼帶領五百人馬“馳赴東都,夜,入其軍”,在很多人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之下,就迅速接管了郭子儀的大部人馬。和郭子儀那種老好人不同,李光弼鐵腕治軍要求極為嚴格,“是時朔方將士系子儀之寬,憚光弼之嚴”,這就為此後朔方軍的內部分化埋下了禍根。

    其中對李光弼最有意見的就是郭子儀一手提拔起來的另一名朔方大將-僕固懷恩,“懷恩從郭子儀為前鋒,勇冠三軍,前後戰功居多”,這樣一名驍將勳臣,對於新來的領導當然一肚子不服氣。

    九月,面對史思明的大兵壓境,鎮守東都的李光弼決定避敵鋒芒,放棄洛陽退守河陽(今河南孟州南黃河北岸),儘管東都再次淪陷,但是史思明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兩軍隔著黃河對峙,在這裡朔方軍準備和強大的叛軍進行一場消耗戰。經過縝密佈置,叛軍果真被拖在了洛陽,而李光弼用兵有方多次渡河襲擊叛軍,一時在戰略上佔據主動。

    可惜的是,幾年前的歷史悲劇再次上演。上元二年(761年),監軍的宦官魚朝恩向朝廷報告大軍畏縮不前,李光弼回覆說“賊鋒尚銳,未可輕進”,但這一次作為李光弼副手的僕固懷恩卻選擇站在了宦官那一邊“言東都可取”。

    這樣朝廷就一道命令一道命令地催促李光弼趕緊收復東都。在重重壓力之下,二月李光弼率領朔方軍主動出擊,與史思明大戰於邙山之下,慘敗。“光弼、懷恩渡河保聞喜”,退回了太行山後面的山西聞喜,“朝恩、伯玉奔還陝”魚朝恩、神策軍兵馬使衛伯玉退守陝州(今河南三門峽),“(李)抱玉亦棄河陽走”,“河陽、懷州皆棄於賊”。

    眼看叛軍就要重演攻克潼關開啟關中門戶的一幕,但也就在此時,史思明家裡面出了大事。史朝義是史思明的大兒子,性格上和他爸不同,“頗謙謹、愛士卒,將士多附之”,因而很受到史思明的猜忌,打算將來某天找個機會殺掉這個兒子,以愛妾所生的另一個兒子史朝清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結果這個想法被左右給走漏了風聲,史朝義和他手下的將領都很緊張。

    在向潼關進軍過程中,史朝義攻打陝州不利,史思明很著急,脫口而出“俟克陝州,終斬此賊”一打下陝州就宰了你個小畜生。史朝義乾脆先下手為強,一群將士突襲了史思明的軍營,當兒子手下到來的時候,史思明正在上廁所,發現情況不對翻牆而出,剛上馬又被箭射中胳膊,一個跟頭栽下馬當了俘虜。

    史思明苦苦哀求“我朝來語失,宜其及此。然殺我太早,何不待我克長安”,我早上說的是氣話,你們不要當真啊,現在殺我太可惜了,還是讓我去攻克長安再說吧。當然,沒人會再搭理這位被五花大綁了的“大燕”皇帝了,很快就給手下縊死於馬廄。

    史朝義在殺掉老爸之後,潼關也不急著去打,而是寫密信回到范陽,讓那裡的將領趕緊殺掉留守的弟弟史朝清和他媽,就這樣本來形勢一片大好的叛軍,在前線在後方內訌一場自己內部先打了起來。

    大唐這邊此時也經歷了一場李輔國張皇后等人的政變混亂,但繼位的唐代宗很快就清理掉了權宦李輔國,使得局面率先穩定下來,這樣代宗就開始謀劃著戰略大反攻。儘管叛軍內訌實力受損,但是邙山之戰後,朔方軍也元氣大傷,單憑這麼一支軍隊想反攻叛軍,看來兵力也是不夠的。

    這個時候,大家又想到了前去回紇借兵。寶應元年(762年)九月,“遣中使劉清潭使於回紇,修舊好”。等劉大使到了回紇營中的時候,大驚失色,原來以前和朝廷關係很好的毗迦可汗已經死掉了,上次帶兵幫助收復兩京的葉護王子也死掉了,現在回紇的最高領導人是葉護的弟弟登裡可汗。

    而叛軍史朝義那邊,早就先派人來聯絡過這位登裡可汗,說是唐王朝已經滅亡了,希望登裡能和他史朝義結成新的戰略伙伴關係,所以劉清潭來訪讓登裡可汗很吃驚,“人言唐已亡,安得有使焉”,不是說唐已經滅亡了嗎,怎麼會又冒出你這麼個大使來?而這時前去援助史朝義的回紇軍已經到達了三受降城一帶(今內蒙包頭、呼和浩特、托克托一線)。

    情況萬分緊急,唐代宗趕緊又派出特使樂子昂快馬加鞭前去山西忻州截住了回紇部隊,勸登裡可汗改弦更張。第一次向回紇借兵的時候,唐的特使就是僕固懷恩,懷恩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給陪嫁了過去,正好有一個女兒嫁給了這位登裡可汗。

    如今登裡可汗被亂七八糟的訊息搞暈了,也不知道唐是真亡假亡,誰的話都不敢相信,說是一定要見他的老丈人僕固懷恩,才能最終拿主意到底是幫誰。

    在邙山戰役失敗之後,李光弼朔方軍節度使的職務也被解除,僕固懷恩成為了新的一任朔方軍節度使,眼下正帶兵在山西汾州(今山西隰縣)作戰,好在離得不算遠,僕固懷恩受命後急忙趕去忻州見這位可汗女婿。老丈人一到,登裡可汗總算是相信了,這樣唐軍逃過一劫,唐、回紇再次結成聯軍,向叛軍殘餘反攻。

    十月,以太子李適(以後的唐德宗)和僕固懷恩為正副元帥,大軍開出潼關,十三日在洛陽城外,唐回聯軍與史朝義叛軍激戰數日,叛軍喪師六萬、被俘兩萬,史朝義帶領百餘騎向東逃竄,洛陽城再次光復。十一月,朝廷命僕固懷恩為河北副元帥,統率朔方精兵,前去收復河北。

    第二年初,史朝義一路逃回了老巢范陽,但這個時候鎮守范陽的節度使李懷仙早就投降了政府軍,“朝義至范陽,不得入”,史朝義大怒,在城下怒斥守軍不忠不孝,結果被人家給譏笑了一頓,史朝義很悽慘地哀求“吾朝來未食,獨不能以一餐相餉乎?”我早飯還沒吃,難道就不能施捨給我一頓飯吃嗎?

    守城將軍李抱忠還算好心腸“令人設食於城東”,當然吃飽飯以後,史朝義還是被請出了范陽,繼續逃竄。最終去無可去,“欲北入奚、契丹,至溫泉柵,李懷仙兵追及之。朝義窮蹙,縊於林中”,上吊自殺,首級被李懷仙取走獻於僕固懷恩,再傳首京城。一場歷時八年的浩劫,總算是有了一個結果。

    廣德元年(763年)三月辛酉,代宗葬祖父李隆基於泰陵,廟號玄宗;庚午,葬父親李亨於喬陵,廟號肅宗。八年時間,物是人非。

    八年前大亂初始,天寶年間設立的十個節度使,除了遠在西域的北庭、安西和南方的劍南、嶺南以外,另外六大軍區,平盧、范陽和河東“東北三師”成為叛軍主力,而隴右、河西“西北二師”主力則在潼關、靈寶戰役中全軍覆沒,從一開始政府方面也就只剩下了朔方節度使可以依賴。

    八年抗戰,朔方軍成為了真正的中流砥柱,大戰無數擁立有功,湧現出了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這樣戰功赫赫的大唐名將。當然,隨著局勢的發展,作為一支地方軍擁有如此功勳和實力,很自然地就會成為朝廷的心頭大患。

    就在最終平定史朝義的前一年,朝廷曾經以各種名義派出鄧景山、李國貞兩位不是朔方軍系統出身的將領,前去接管河中的朔方軍,但是不到半年時間,這兩位朝廷命官就在軍士譁變中丟掉了腦袋。不得已最後朝廷還是重新任命郭子儀為汾陽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澤潞節度行營,前去安撫,並且“發京師絹四萬匹,布五萬編,米六萬石”,才算是穩定下局勢。

    越是快到了最後勝利的關頭,朔方軍的將領們越是發現,如今他們已經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狡兔死走狗烹這個道理誰都懂,勝利之日,也就將是朝廷對自己動手之時。很快,我們就將看到,主動交出兵權的郭子儀享盡榮華富貴一世英名,也是滿門忠烈的僕固懷恩卻無奈走上了反叛之路。

  • 4 # 奮小慶影視突擊隊

    首先,戰爭爆發的背景。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是統治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主要分為,經濟矛盾,內部矛盾,階級矛盾。

    1、經濟矛盾: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達到空前的繁榮,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是農民流離失所。唐朝最好統治者日益腐化,唐玄宗每天縱情於酒色,楊貴妃一家,權勢傾天。據說楊貴妃姐妹幾個,一年的胭脂水粉就要花費上百萬。

    2,階級矛盾:階級矛盾內部日益激化,也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先任用李林甫。後用楊國忠,妒賢嫉能,驕橫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也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楊國忠和安祿山的權利之爭,成為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索。唐玄宗後期,軍與臣,文臣和武將,官和民,矛盾日益激化,尖銳。

    3、內部矛盾:中央統治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就是促成安史之亂的重要因素。唐玄宗開元后期,節度使的權利越來越大,有土地,有人口,有軍隊,有賦稅,儼然是一個國家的配置。當時邊防軍隊佔唐朝總軍隊85%以上,而安祿山所管轄的三鎮,軍隊達15萬人之上,遠遠大於中央軍。而中央軍素質之差,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到天寶末年,節度使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也越來越深,最終爆發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時,中央軍軍事力量差,派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李光弼為大將,出征安祿山,將帥同心,在平判中,戰功卓著。

    安史之亂也是靠藩鎮節度使的力量平定的。

  • 5 # 長安女子唐歌

    當然不是。安史之亂時大唐的中央政府已經潰不成軍,唐明皇為了穩定軍心被迫在馬尾坡。殺了楊國忠、楊玉環及其眷屬,能挽救大廈將傾的頹勢。之後痛失兩京之難。

    危難時刻唐肅宗在岐州和唐明皇分手。唐明皇帶領一眾人,一路向四川蜀地逃去。當時太子李亨,為了安撫當地的老百姓,留下勸慰百姓。在百姓“遮道請留”下,才不得已留下,讓祖宗帶走一部分人!唐肅宗李亨在兩個兒子和太監李輔國的護佑之下。在朔方軍的保護下,靈武倉皇繼位。臨時繼位的唐肅宗在和唐玄宗權力交接時,留下了許多歷史之謎,至今還有許多謎團沒有解開。

    臨時機位的唐肅宗大膽的啟用了朔方軍將領郭子儀。並且向當時勢力龐大的回鶻人借兵4000人。和郭子儀的部隊合力一處收復兩京。像回鶻人借兵不是平白無故的就借的,是付出了唐肅宗親生女兒寧國公主的幸福。

    唐肅宗的女兒寧國公主被迫嫁給回胡可汗。做了回鶻的可敦,就是皇后。這個公主是唐朝歷史上第一個遠嫁的皇帝親生女兒。後來可汗去世,寧國公主被要求殉葬。倔強的寧國公主按照回鶻禮儀在臉上用刀割面,以示勢悲痛。之後回到大唐。安史之亂是在唐肅宗犧牲女兒,寧國公主幸福生活的前提下,才平復的安史之亂!

  • 6 # 蘭陵不算黑

    安史之亂的告終,唐軍事實力還真不是平叛的主要因素。安史之亂之所以被剿滅,既有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引起的反抗行動,又有馬鬼坡兵變,唐玄宗這個老糊塗被趕下臺,楊貴妃一家族被清君側而除,使得大唐頂層人事構架恢復正常。不過,這叛軍內部的窩裡鬥行徑,親爹都殺的兩個好兒子安慶緒和史朝義,也是加速了叛軍的滅亡。

    公元756年,馬嵬坡兵變,唐名臣陳玄禮發動兵變,殺亂國者楊國忠,並逼迫唐玄宗賜死楊貴妃,架空唐玄宗,輔佐太子李亨為登基,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這廝的退位雖不甘心,卻無可奈何,李亨上位後,即任郭子儀為兵部尚書,李光弼為戶部尚書,並著手準備討伐叛軍。

    公元757年,睢陽之戰,安祿山子安慶緒令麾下名將尹子奇攻打軍事重鎮睢陽,睢陽為江淮流域重鎮,處於大運河汴河中段,倘若睢陽失守,唐朝廷賴以支撐的長江、淮河流域賦稅將中途卡斷,後果不堪設想,睢陽太守許遠讓權河南節度副使張巡,率不足一萬軍民殊死抵抗,尹子奇十幾萬大軍足足十月有餘,雖最終淪陷,卻為大唐江淮半壁江山保護十個月,為大唐的國力的恢復到反攻,爭取了充分得時間,這期間朝廷不斷收復西京長安,東京洛陽,使得叛軍再也無力南下。

    正是在此年,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與身邊近侍合謀殺死,安慶緒上位後,叛軍已是節節敗退至鄴城,又被追來的唐軍包圍,無奈之下,與史思明交換以老大位置換你救援,史思明救下安慶緒後,日漸恃富而驕,不滿被安慶緒所節制,於是一口氣殺掉安慶緒,自稱帝為“大燕皇帝,”孰不知三年後,又是一個怪圈輪迴,史思明被自己兒子史朝義殺死,叛軍內部分崩離析,外部屢屢為唐軍所敗。

    公元763年,史朝義范陽失守,部下李懷仙投降,史朝義無路可逃,找了個樹林,自縊而死!歷時七年二月的安史之亂終於終結。

  • 7 # 減水書生

    如果大唐真能憑藉軍事實力平定安史之亂,那就可以繼續再造盛唐帝國了。安史之亂後,大唐朝廷已經沒啥存在感了。甚至,有人直接說大唐已經亡了。因為安史前後的大唐,就是完全兩種不同存在的物種。前一個高光至巔,世界性的大帝國;後一個黯淡無光,只具有區域意義。

    所以,安史之亂,並不是大唐透過軍事實力平定的,甚至也不能說是透過政治手段平定的。因為都不好意思說是平定,河北三鎮就是證明。

    01.安史叛軍是當時的最強軍事存在

    范陽軍雄冠八鎮之首、清河糧倉號天下北庫。這就是安祿山的實力,既有軍事實力又有經濟實力。范陽軍,打遍天下無敵手;河北道,財甲整個大帝國。

    所謂八鎮之首,是指天寶時的緣邊十節度使,分別是范陽、平盧、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劍南以及嶺南的經略使。

    應該是雄冠十鎮才對啊。平盧一直居於范陽之下,范陽節度使往往兼任平盧節度使,所以兩個可以看作一個。嶺南是經略使,比之節度使還差一級,所以說雄冠八鎮之首。

    河北道是經濟中心,就不論了。那憑啥范陽軍這麼厲害?

    能跟范陽比權量力的,也就河西節度使。其他節度使無論是士兵數量還是士兵質量,都沒法比。但是,河西節度使要稍遜於范陽。

    一個原因是河西地區太窮,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所以還得靠朝廷賙濟。但是范陽不需要,因為河北有錢。簡單說,撇開大唐朝廷,河西無法完全支撐河西節度使的這支軍隊。但是,撇開大唐朝廷,范陽軍不僅能活,而且可能會活得更好。

    另一個原因就是河西節度使,從皇甫惟明開始就沒啥好結果,王忠嗣到安思順再到哥舒翰,連續更迭。雖然安思順和哥舒翰也能幹些年頭,但不足以形成對河西軍的絕對控制。安祿山就不一樣了,從公元744年當范陽節度使,一直幹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而且,還被叛軍尊為聖人、宗教領袖。范陽軍這種凝聚力,是河西軍沒法比的。

    所以,安史之亂一爆發,大唐根本就幹不過三鎮安史叛軍,而三鎮安史叛軍主要就是范陽軍。

    02.安史叛軍打遍天下無敵手

    雖然安祿山兼任河北道採訪使,但是河北的地方部隊,也就是團結營,根本就不忠於安祿山。但忠誠在實力面前,可能不值一提。安祿山范陽起兵,河北道的地方部隊只能開城投降,根本就沒法打。

    職業軍人打民兵,不算本事,即便突破洛陽、橫掃河南,也不算本事。因為能跟安祿山較量的,只有河西、朔方這兩鎮職業軍人。但是,潼關血戰的結果卻是:河西節度使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你這還怎麼打?

    那也不能說安祿山打遍天下無敵手,等西北邊軍集結完畢,才能一決高下。這個允許。長安反擊戰,大唐打勝了,而且還把洛陽給收復了,把安慶緒打回黃河以北。

    實際的情況則是:李嗣業的陌刀隊雖然很厲害,但是發揮關鍵作用的還是四千回紇騎兵。大唐藉助外力,才把叛軍趕出兩京。

    然後,就是鄴城之戰,大唐九節度使麾下號稱六十萬大軍圍攻鄴城。結果呢?一個安慶緒死活消滅不了,等史思明的大軍一到,又把大唐打成了至暗時刻。安史叛軍再入洛陽,而且兵向長安。還好史思明死了,所以叛軍停止了進攻長安的步伐。

    之後就是將近兩年時間的休戰,大唐真心打不動了。後來的變數,也不是回紇人再次參戰,而是安史叛軍內部搞起了分裂。這個毒蛇巨蟒,分成了四頭蛇,分別是田承嗣、李懷仙、李寶臣、薛嵩等四支軍隊。但是,這四支軍隊,大唐一個也消滅不了。

    在史朝義戰敗逃跑後,大唐是以一種政治協商的方式平定了安史之亂。不僅一眾安史舊將沒被追責,而且還能擔任節度使。所以,安史叛軍根本就沒被消滅。冊封的四個節度使,也不聽大唐的,自己在自己地盤上搞起了獨立王國,形成了一直驕橫的河北三鎮。

    03.河北三鎮一直讓大唐頭疼

    投降了,但還不服,這就是大唐治下的河北三鎮。那麼,大唐可以軍事手段和政治手段並用啊。換節度使、插地方官,這是政治手段,也得把這夥人給收拾了。政治手段不奏效,那就繼續軍事手段,也就是接著打。

    一個原因是大唐朝廷一直受困吐蕃,吐蕃這個外患比河北三鎮更要命;另一個原因是沒有賣力跟著大唐朝廷打三鎮的地方軍隊;再一個原因就是河北三鎮一直就不好打,根本就打不動,這夥人太厲害。

    但是,到了唐憲宗時代,大唐還是把河北三鎮給收拾服了。三鎮的節度使,要麼主動入朝當官,要麼直接辭職不幹。這時候,大唐朝廷想讓誰當河北三鎮的節度使都行。但是,無論誰當這三鎮的節度使,也搞不定已經形成軍事利益集團的三鎮職業軍人。

    “長安天子,魏博牙兵”。魏博牙兵,就是三鎮之一的魏博節度使的親兵部隊。天下就兩類人最牛,一個是長安的大唐天子;一個是魏博節度使的牙兵。就是這種局面,三鎮節度使是誰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問題不在節度使而在三鎮軍事利益集團。

    五代十國的亂象邏輯,就是皇帝聽將軍的、將軍聽士兵的。而這個亂象邏輯,就是從大唐的藩鎮演變而來的。

    所以,安史之亂被平定,並不是建立在大唐的軍事武功之上,而是一種政治上的不得已。大唐朝廷以及天下兵馬加在一起,也幹不過安史叛軍,最後只能形成河北三鎮或服或叛的局面。這夥人高興了,就聽命朝廷;不高興了,就造朝廷的反。

    所以,結論就是大唐根本就不是透過軍事實力平定的安史之亂,甚至也可以說安史之亂就一直沒被平定,只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人死了。

  • 8 # 心向青山

    安史之亂的平定,其實只是名義上的,或者說只是安史父子四人死了而已,而河朔三鎮依然是安史降將把持。

    從另一方面來看,河朔三鎮雖然在安史之亂後事實上獨立於中央政府之外,但畢竟不再造反,所以也可以說安史之亂平定了。

    安史之亂的平定,以下五方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1,安史集團內部的自相殘殺

    安慶緒殺安祿山,史思明殺安慶緒,史朝義殺史思明。

    若非如此,唐朝能否平定安史之亂還真的不好說。

    2,回紇助兵

    安史之亂的平定,回紇功勞很大,這是唐肅宗透過和親換來的。回紇三次出兵,助大唐收復兩京。

    3,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朔方軍

    安史亂前,大唐兵力集中在安祿山的東北三師(幽州、盧龍、河東)和哥舒翰的西方二師(河西、隴右)。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便以哥舒翰的西方二師在潼關抵抗安祿山。然而哥舒翰戰敗被俘,西方二師全軍覆沒。

    之後,由於安西、北庭兵在西域,過於遙遠,從此大唐便只剩下朔方軍可以抵抗了。

    於是,在靈武即位的唐肅宗李亨便令在山西河北作戰的郭子儀、李光弼回師護駕,二人遂成為對抗安史叛軍的主力。

    4,張巡守睢陽

    張巡固守睢陽,避免了大唐江淮財賦之地落入安史叛軍之手,而這一點為大唐在後來的反攻提供了經濟上的保證。

    5,僕固懷恩對河北地區的懷柔

    只殺史朝義,其餘只要歸順便一概不論。

    這一政策使史朝義陷入了四面楚歌之局,最終被逼自殺。而河朔三鎮也在名義上歸順了大唐。

    因此,安史之亂的平定,並非簡單的依靠中央政府的軍事力量,而是各方面的合力所促成的,有回紇的助兵,也有安史集團的自相殘殺,更有對安史降將的安撫。

    同時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大唐中央政府失去了對地方藩鎮的真正掌控,藩鎮割據的時代到來了。

  • 9 # 碼字先鋒

    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時,什麼都亂糟糟的,沒個朝廷的樣子。後來,唐肅宗請來了從前自己當太子時的一個老朋友李泌為他出謀劃策;不久,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領著5萬人馬也趕到了靈武,這才組成了一支平定叛亂的基本隊伍。

    李泌為唐肅宗擬訂了一個反擊叛軍、收復失地的計劃:先不忙打長安,而派郭子儀、李光弼分兩路進軍河北,去攻打安祿山的老巢范陽。使叛軍進退兩難,首尾難顧,然後再發動各路官軍圍攻,一舉消滅叛軍。

    第二年春天,叛軍發生了內訌,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了安祿山,取代父親做了“大燕皇帝”。安慶緒是個昏庸無能的人,連話都說不好。這本來是消滅叛軍的一個好時機,可是唐肅宗急於回長安,便不用李泌的計劃,而讓郭子儀領軍去打長安,結果吃了一個敗仗。郭子儀長期鎮守西北邊境,威望很高,吃了敗仗之後,就從回紇(我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紇音hé)借了4000精兵,然後會同唐軍主力,再次發動了攻勢,才把長安攻下來。接著郭子儀又收復了洛陽,安慶緒就逃到河北去了。叛軍大將史思明出於無奈,便投降了唐軍。

    安慶緒逃到河北之後,佔領了一些城市,繼續為非作歹。唐肅宗得了些勝利,信心也有了,就想一鼓作氣消滅叛軍,於是調集了九個節度使共60萬大軍來圍剿安慶緒。

    郭子儀是著名大將,為收復長安、洛陽又立下了赫赫戰功。唐肅宗為此曾親自去慰問郭子儀的部隊,並感激萬分地對郭子儀說:“這國家雖然是李家的,但實在是將軍為我重造的啊!”唐肅宗表面上極度稱讚郭子儀,其實對郭子儀很不信任,生怕他手握兵權對自己不利。因此,九鎮大軍元帥的要職,既不給郭子儀擔任,也不讓另一大將李光弼擔任,卻派了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太監魚朝恩做監察官,九個節度使都得聽從他的指揮。

    唐軍開始攻打安慶緒所在的鄴城,這時已經投降的史思明又舉兵反唐,從范陽趕來救援安慶緒。60萬唐軍擺開陣勢,要與史思明的叛軍決戰。突然一陣狂風,颳得風沙彌漫,天昏地暗。沒有統一指揮的唐朝大軍,驚慌失措,稀裡糊塗地就敗下陣來。

    吃了敗仗,魚朝恩把責任全部推到了郭子儀身上。唐肅宗也不管什麼曲直分明,就信了魚朝恩的鬼話,立即撤了郭子儀朔方節度使的職務,並命李光弼代替他。

    這時,叛軍的內訌又起。史思明兵多勢大,根本不服安慶緒,就寫信告訴安慶緒,要與他各立門戶,成立什麼兄弟之國。安慶緒知道自己管不了史思明,分開倒對自己有利,就帶著些親兵興沖沖地來到史思明大寨,準備與史思明結為盟友。哪知史思明用的是調虎離山的詭計,把安慶緒和他的幾位大將和大臣都殺了,自立為“大燕皇帝”。然後他整頓兵馬,向洛陽方向進攻。李光弼接替了郭子儀,領兵來到洛陽。他見史思明來勢兇猛,就把兵力轉移到了有險可據的河陽(今河南孟州),佔據了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形。

    李光弼領兵轉移時,下令洛陽的軍民全部撤離,並把能吃的全都帶走,不給叛軍留下一顆糧食。史思明佔了洛陽,得到的不過是座一無所有的空城,要人沒人,要糧沒糧,待在城內又怕李光弼偷襲,只好帶兵出城,在河陽南面築好陣地,同唐軍對峙。

    李光弼是與郭子儀齊名的另一位唐軍大將,很會用兵。他知道目前的兵力尚不如叛軍,就決定與史思明鬥智,以消耗叛軍的力量。

    史思明為了同唐軍決戰,從河北帶來了1000多匹戰馬。他叫士兵們每天在河裡給馬洗澡,想在唐軍面前擺威風,以顯示他人強馬壯,兵力雄厚。李光弼一看這情景,計上心頭,他命士兵把軍中的500匹母馬和馬駒集中起來。第二天,叛軍又來河邊放馬洗澡,唐軍就把馬駒拴在城內,把母馬都趕出城去。母馬一離開馬駒,都蕭蕭地嘶叫起來。叛軍的馬一聽到對岸馬群的叫聲,就都浮水泅過河來,等馬伕們發覺去拉時已經來不及了。唐軍一下子就白賺了1000多匹好馬。

    史思明白白丟了這麼多好馬,氣得要命,就派部將連續攻打河陽,但都被李光弼用計打敗了。最後,他發了狠心,把所有的兵力一起用上,派叛將周摯打河陽的北城,自己領了一部分精兵攻打南城。

    叛軍在城外站了黑壓壓的一大片,一隊一隊向北城逼近。唐軍將士看了,心裡不免有些著慌。

    李光弼看出了大家的心情,就安慰、鼓勵道:“叛軍雖多,但並不可怕。我保證,不到中午,就能擊敗他們,你們都要有信心。”

    李光弼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叛軍陣勢,就問身邊的將領:“叛軍陣勢哪面最堅固?”將士們都說是西北角。李光弼命部將郝廷玉率領300名騎兵去抵擋。

    然後又問敵陣還有哪面比較堅固,將士們回答說東南角。李光弼又派部將論惟貞帶領200名騎兵去抵擋。

    兩位部將走後,李光弼把留下的將士都集中起來,當眾宣佈他的命令:“進攻時大家都看我的旗子行動,旗子晃動慢,你們就各自選擇有利的地方出戰;如果旗子三次急速倒地,就是總攻的訊號,你們就必須奮勇上前,決不能後退。誰後退,立即斬首!”說著,他拿了一把短刀插在自己的靴筒裡,接著說:“打仗就是拼命的事,我是國家的大臣,決不能死在敵人手裡。你們如果在前頭戰死,我就在這兒自殺,與你們一道為國捐軀!”將士們聽了都十分感動,人人都激起一股奮勇殺敵的勇氣。

    將士們都勇氣百倍地殺出城去。沒多久,部將郝廷玉轉過馬頭,朝城內奔來。李光弼大吃一驚,心想:“勇將都逃下了陣,這仗可就難打了。”於是傳令:“將郝廷玉斬首示眾!”

    一個兵士帶著李光弼的令劍迎了上去,郝廷玉忙說:“是馬中了箭,不是我要後退!”於是他換了馬匹,重新殺向前去。李光弼見將士們鬥志旺盛,越戰越勇,就命旗手把帥旗倒地三次。將士們看見了總攻的訊號,爭先恐後,拼死衝向敵陣,喊殺聲震天動地。叛軍擋不住這猛烈的進攻,一下子就崩潰了,被唐軍殺死1000多人、俘虜500人,被水淹死1000多人,還有兩名大將被活捉,只有周摯帶領幾名騎兵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進攻南城,得知周摯已全軍崩潰,便不敢再戰,連忙帶著兵馬逃回了洛陽。

    史思明逃到洛陽之後,李光弼從雙方實力考慮,認為暫時不能輕易攻城。這時宦官魚朝恩就在唐肅宗面前大進讒言,非要逼李光弼去力攻洛陽。面對唐肅宗接二連三發來的詔令,李光弼抗不過去,只好冒險進攻,結果吃了個大敗仗,攻城失利,李光弼的主帥職位也被撤掉了。

    762年,唐肅宗去世,他的長子李豫即位,這就是唐代宗。此前一年,叛軍發生了第三次內訌,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殺死,史朝義又做了大燕皇帝。

    唐代宗即位後,一方面調集兵馬,又借了些回紇兵,便開始討伐史朝義。唐軍在懷州(今河南沁陽一帶)大敗叛軍,然後逼近洛陽,史朝義把他的十萬精兵全部調出,在洛陽北郊擺下一副決戰的架勢。唐軍幾次進攻都沒有成功。在這關鍵時刻,鎮西節度使馬璘一馬當先,獨自衝入敵陣。他右衝左突,猶如猛虎下山,把敵陣衝開了一個缺口。大隊唐軍跟著殺了過去,把叛軍殺得七零八落,被殺和自相踐踏而死的叛軍就有6萬多人,被俘2萬人。

    唐軍收復了洛陽,史朝義領著幾百個殘兵敗將逃跑了。不久,走投無路的史朝義就自殺了。

    鬧騰了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得到平定。可是,安祿山、史思明帶頭搞起來的分裂、割據勢力,卻一直在往後的100多年裡興風作浪,使唐王朝再也擺脫不了它的擾亂和破壞。

  • 10 # 歷史摸黑人

    安史之亂確實是唐朝中央政府憑藉實力平定的。但是在後期又借了回紇的力量。安史之亂總共持續了近八年,給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直接將盛唐從巔峰拉下,從此唐朝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安史之亂的起因複雜,即有嚴重的社會深層問題,又有安祿山個人的自身問題。總之安史之亂是併入膏肓的唐朝一次發病,是對後期過度自信的唐玄宗的一次警醒。從這次叛變可以看出唐朝孱弱的實力,以及高層的腐敗。

    叛亂前期,唐朝本可以迅速平定,但是由於玄宗的胡亂指揮和過度自信導致叛亂迅速擴大,終至長安淪陷。肅宗繼位後,統一指揮全國叛亂,但是他擔心掌權的將軍成為第二個安祿山所以一直不將唐軍至於統一指揮下,進行分兵作戰,這樣就造成唐軍不協調,容易出亂。事實也證明這樣平叛效率低下,本來叛軍的內亂已經嚴重削弱叛軍實力,但是唐軍的指揮系統更加混亂,所以才導致安史之亂持續了近八年之久。

    後在唐朝的不斷努力之下,終於平定了安史之亂。然而唐朝也因此由盛轉衰,各地出現大量節度使,他們幾乎不受中央約束,這種局面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 11 # 莫名其妙XP

    不完全算是。

    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安史之亂並沒有被真正平定。

    為了平叛,唐中央政府把邊疆的節度使制度移植內地,導致內地遍設節度使。隨著戰事的進行,節度使的權力又不斷擴張。當時唐朝有一個叫做採訪史的行政官職,主演職能是巡查諸道,這個職務通常是不與節度使兼任的,以確保軍政分開。安史之亂前,只有安祿山等少數幾個節度使兼任過。

    但是隨著節度使的增設,節度使的管轄範圍和採訪史的巡查領域大量重疊交錯,使職開始侵蝕政職,雙方在地方行政事務上的衝突越來越多。有鑑於此,李隆基做出決定,廢採訪史而另設觀察處置使,並且一改採訪史以“道”來設立,在每一個節度使的管轄範圍內都設立一個觀察處置使,觀察處置,顧名思義,該職務擁有對地方行政人員的任免權。

    再後來,出於對平叛的需要,李隆基做出了最後一個改變唐朝命運的決定:令節度使兼任觀察處置使。

    至此,兩使合併,軍政合一,藩鎮成型。

    寶應二年(763年),隨著安史叛軍最後一任首領史朝義走投無路,於林中上吊自殺,安史軍諸將先後降唐,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自此結束。

    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了,但是安史叛軍的勢力依然非常大,而此時的唐中央政府也已經打得精疲力盡,沒有能力對投降的安史諸將進行處理,得以讓他們盤踞河北老巢,接受唐中央政府冊封,最終形成魏博,盧龍,成德三個割據型藩鎮。俗稱河朔三鎮。

    為了防禦安史叛軍死灰復燃,唐朝又在河朔三鎮的周圍遍設藩鎮,其中某些藩鎮擁兵自重,尾大不掉,很快便形成了新的割據藩鎮。

    自此,唐朝進入藩鎮割據時代。而而割據藩鎮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安史叛軍餘孽組成的河朔三鎮。

    有唐一代發生的一百八十七起藩鎮叛亂事件中,河朔三鎮這樣的割據型藩鎮佔了將近四成

    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唐中央政府並沒有一勞永逸得將安史叛軍的勢力連根拔起,安史之亂其實並沒有完全平定。

  • 12 # 大漠文哥

    唐朝平定安史之亂不是依靠其藩鎮力量,而主要依靠漠北外族力量:

    1.回鶻的力量,唐玄宗將公主嫁給回鶻可汗,回鶻成為大唐的關係戶,在安祿山入侵之時大唐向回鶻借兵,並容許回鶻在戰爭中的劫掠行為,所以回鶻出兵。

    2.僕固和拔野古的參與,在唐滅突厥以後,僕固和拔野古人內遷漠南成為大唐屬民,僕固懷恩領軍參與剿滅安祿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做攝影師,是想拍人像還是風光?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