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蕭寒夜閉疏窗
-
2 # 閒看雪雨
我們北方應該叫做鉻渣,吃著香噴噴的,酥脆的帶著焦香!
500克麵粉,10克白糖,1克鹽,280克溫水,一勺色拉油!把配料用發麵水稀釋開,放在面裡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糰,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上半個小時!
這時候切點綠葉蔥花,再盛一勺麵粉放在碗裡,再來一點十三香,一點胡椒粉,澆上燒好的熱油,用筷子攪拌均勻備用!自制的油酥就好了!把發酵至兩倍大的麵糰放在面案上,揉搓排氣後,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面片,把油酥倒入面片上,用刮板刮勻,撒上蔥花和鹽,把麵皮互相粘沾,讓鹽和蔥花勻稱,然後從兩頭捲起來,用刀切成大小相同的面劑,把縫細用手捏死以免流油,按扁擀成大餅!
放入預熱的平底鍋裡,等兩三分鐘翻面,再等兩三分鐘再翻翻,烙至兩面焦黃焦脆,願意吃油汪的就在放鍋裡時刷上一層油!翻各烙至金黃焦色就可以了!
-
3 # 翎霏兒
就知道方言怎麼叫
老家那邊說:餅 luo (三聲)上 乾兒(要連讀)
焦黃的部分就叫 乾兒
-
4 # 愛攝影的IT人
烙餅的時候,被烙的焦黃的部分 ,我們這邊呢叫: “餎餷兒”
就是又香又脆的那個部分, 可以從餅上扣下來,咬一口,又香又脆,小孩子都喜歡吃這個,不喜歡吃烙餅的軟的部分。
烙餅的時候一定要用人水和麵,把面擀成一個大皮兒,然後倒入油,灑上鹽,再把面捲起來, 然後分成幾等份, 再擀成烙餅, 這樣烙出來就容易出“餎餷兒”了。
-
5 # 悠夏宜人
回覆:烙餅被烙糊了的部分叫糊嘎巴。
我們小時候,家長烙餅由於火候掌握的不好把餅烙糊了,就對小孩們說,先把那糊嘎巴給吃了。
那時候家家都是煤球爐子,烙餅的時候把爐圈倒過來,上面壓上火蓋,再把餅鐺放在上面,等餅鐺熱了再放擀好的麵餅,三翻六轉,等麵餅鼓起來了,烙餅就熟了。
現在好了,每家都用煤氣或天然氣,火力可控制。再不濟還有電餅鐺,烙餅太方便了。
-
6 # 看你能囂張到哪一天
我們老家話叫"鍋石",貌似很土的一句話,帶著兒時的味道,奶奶在中午調和著面,放上"糟頭"(土話),現在有酵母,蓋在鍋裡,傍晚前會"發起來"很胖,很肉,很白,像個可愛的胖嘟嘟。懷念老家,懷念奶奶,懷念那個永遠回味的時光。
-
7 # 小閆的生活
烙餅是用麵粉、雞蛋等材料烙制而成並深受百姓喜愛的中國傳統麵食之一,可以配各種肉、蛋、蔬菜一起食用。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充足而豐富。烙餅的營養素損失較少焦黃的那部分應該是和油產生的化學反應。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真有意思,
我家天天吃烙餅,從來也沒關心那個焦黃的地方,脆脆的,像鍋巴,挺好吃的。
我也沒聽過那個叫啥,要不我們給他起個名字?
就叫“餅花兒”你看如何?
好看也好吃,如果你不同意這個名字,你給起個別的名字,發過來我聽聽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