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羊讀史

    透過韓昭侯的破褲子就可以見到術的影響

    公元前351年,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

    法家三派:法、術、勢。其中同時期的商鞅強調變法之法,以嚴刑厚賞來推行法令;申不害則強調術為法用,君主因透過賞罰各級官員維護權力。這裡透過韓昭侯的破褲子就可以見到術的影響。

    韓昭侯有一條褲子破了,就命人收藏起來。旁邊的人就說了,君主一點都不仁慈,寧可藏起來也不賜給左右。這時候,韓昭侯就說了,賢明的君主連一顰一笑都不輕易做出,皺眉頭有皺眉頭的原因,笑也有笑的原因,現在這麼一條破褲子,我肯定要等真的有功的人才能獎賞呀

    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上位者的一舉一動都被下屬盯著,因此只有看到自己鼓吹的東西高興,看到自己厭棄的東西皺眉,才能真正傳達自己的想法,這也恰是代表了術的最高境界。

    而在《韓非子》中,也有一段是講韓昭侯的,講的是晚上韓昭侯醉了睡著了,醒來時發現有人蓋了衣服在身上,問是誰蓋的衣服,當得知是伺候戴帽子的人蓋的衣服,把伺候帶帽子和伺候穿衣服的人都給罵了一通。該負責蓋衣服的沒蓋,那是失職,不負責蓋衣服的人蓋了衣服,就是越位。所以,都要罵。

    這其實已經是相當於現代管理學的內容了,各司其職,各管一片。除了我們現在覺得一個君主需要這麼多人伺候以外,今人看來,還是得想一想,什麼事情都得有個規矩,壞了規矩辦了好事,也是壞事。

    想想韓哀候怎麼死的,或許我們更能理解韓昭侯的聰明之處。“哀侯以韓廆為相而愛嚴遂,二人甚相害”,領導用一個人,喜歡一個人倒也平常,美其名曰平衡之術,但不知是不是嚴遂想做相了,“令人刺韓廆於朝”,好吧,那也還是人民內部矛盾,結果“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韓廆,兼及哀侯”。這段話資訊量大了,平常人看到殺人了,肯定跑還來不及,結果這韓哀侯還去保護屬下,一來不是更愛嚴遂嗎?二來很明顯韓哀侯已經知道是誰做的了,希望以自己的威望阻止這場殺戮,結果自己還是被殺了。

    所以,其實領導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當的。

  • 2 # 歷史的星空9527

    韓昭侯的破褲子,正是韓昭侯管理的獨到之處,現代管理學的典範!

    韓昭侯有一條褲子破了,就命人收藏起來。旁邊的人就說了,君主一點都不仁慈,寧可藏起來也不賜給左右。這時候,韓昭侯就說了,賢明的君主連一顰一笑都不輕易做出,皺眉頭有皺眉頭的原因,笑也有笑的原因,現在這麼一條破褲子,我肯定要等真的有功的人才能獎賞呀。

    表面上,韓昭侯是個小氣鬼,褲子破了都捨不得送,還非要找個理由!

    其實韓昭侯的一舉一動都被下屬盯著,因此只有看到自己鼓吹的東西高興,看到自己厭棄的東西皺眉,才能真正傳達自己的想法,故而韓昭侯不肯輕易獎賞身邊的人,即便是一條破褲子!

    賞罰分明,各司其職,各管一片。企業才能有序運轉!

  • 3 # 晉人今語

    春秋戰國時期,風雲變幻,百家爭鳴,時局早已由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發展到了戰國時期的兼併戰,也就是滅國戰。

    法家學說主要推崇“法”,“術”,“勢”,而這三種思想各有側重:

    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後世稱道,他主要推崇法家中的“法”,主要是以嚴刑厚賞來推行法令,但凡遵守國家法令的,一定重重有賞,並且立木為信,增加了百姓對變法的信任。凡是犯法違令的人一定重重懲罰,加重百姓對新法的敬畏。

    趙華人慎到,強調法家學說中的“勢”,也就是威權。這一派要把政府的威權儘量擴大,而且集中在君主手裡,使其變成恐懼的物件,以便壓制臣下。

    而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推崇法家中所謂的‘術’,即國君操縱臣下的陰謀,就是那些不露聲色而能辨別忠奸,賞罰莫測而能夠切中事實的方法。

    這樣看來,就不難理解韓昭侯收藏破褲子的舉動了,他要等到合適的時機進行賞罰,才能達到他的預期。這頗有點現代管理學的思想,所以一個人的舉動背後一定有其動機。

  • 4 # 號條頭史歷hhh

    韓昭侯(?—公元前333年),亦稱韓釐侯、韓昭釐侯、韓昭僖侯。

    姬姓,韓氏,名武,韓懿侯(一作韓共侯、韓莊侯)之子,戰國時代南韓的第六任君主,公元前362年--公元前333年在位。

    (中間橙色部分即為南韓)

    韓昭侯在位之時,可以說是南韓國勢最強的時候。

    尋其原因,與韓昭侯實行改革不無關係。

    韓昭侯前期,南韓政治混亂,法律、政令前後不一,群臣吏民無所適從。

    公元前355年,韓昭侯實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推行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體制,主張以“術”治國。

    南韓於是異軍突起。

    在當時,法家學說主要推崇法、術、勢。

    李俚、商鞅就是法治學說的代表人物,重視法律的作用,要求建立完備的法律並嚴格實施。

    慎到是勢治學說的代表人物,重視權力和威勢,要求君主享有足夠的權利和威勢來管理國家。

    申不害則是術治學說的代表人物,重視權術,要求君主透過“馭人之道”來管理國家。

    後申不害被韓昭侯任命為相,韓昭侯便主張以“術”治國。

    (申不害)

    關於韓昭侯收藏破褲一事,《資治通鑑》中便有記載。

    《資治通鑑》:昭侯有弊褲,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賜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聞明主愛一顰一笑,顰有為顰,笑有為笑。今褲豈特顰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意思就是說,韓昭侯有條破褲子,讓侍從收藏起來,侍從說:“您真是太吝嗇了,不賞給我們還讓收起來。”韓昭侯說:“我知道賢明君主珍惜一舉一動,一皺眉頭,一個笑臉,都是有感而發。現在這褲子比皺眉笑臉更重要,必須等到有人立功才能給。”

    至於韓昭侯為何會這麼做,便與他任用申不害為相,主張以“術”治國有關了。

    申不害的改革思想有著他自己的鮮明特點,歸結起來就是“術治”。

    申不害認為,國家最大的威脅不是百姓而是亂臣,這些亂臣能“蔽君之明,塞君之聽,奪之政而專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國矣”,所以為政之要不在於如何去治理百姓,而首先在於有效地治理和駕馭官吏隊伍,“術”就是針對臣子的一種策略和手段。

    申不害強調“行術修道”,突出“術”在治國中的作用。

    韓昭侯時期主張以“術”治國,所以就不難理解韓昭侯收藏破褲子的舉動了。

    韓昭侯作為統治者,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大臣看在眼裡。

    因此韓昭侯要明確自己的行為舉動,才能真正傳達自己的想法。

    賞罰是國君管理國家的武器,自然不可輕易賞賜,賞賜當然要賞有功者。

    所以韓昭侯不肯輕易獎賞身邊的人,即便是一條破褲子。因為他要等到合適的時機進行賞罰,才能達到他的預期。

    而在當代,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去看,這其中就蘊含著管理學的思想。

    只有賞罰分明,企業才能有序運轉!

    昭侯藏弊褲以待有功之臣,就是為了做到賞罰分明,管理好下屬。

  • 5 # 泛領域古月

    【原文】昭侯有弊褲,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賜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聞明主愛一顰一笑,顰有為顰,笑有為笑。今褲豈特顰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譯文】韓昭侯有條破褲子,讓侍從收藏起來,侍從說:“您真是太吝嗇了,不賞給我們還讓收起來。”韓昭侯說:“我知道賢明君主珍惜一舉一動,一皺眉頭,一個笑臉,都是有感而發。現在這褲子比皺眉笑臉更重要,必須等到有人立功才給。”

    唐太宗曾經在《貞觀政要》中表示:“國家大事,不過貨罰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賞罰分明對於國家建設的重要性。那麼對於一家公司來說,賞罰分明同樣重要。當前,社會競爭日超殘酷,工作壓力也日趨增大,如果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賞罰制度,必然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甚至導致他們自暴自棄,從而對公司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在中國歷史上,賞罰分明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比如一代女皇武則天,她的施政風格就是典型的賞罰分明。在她執政的時候,無論擁有多高的功勞和爵位,只要觸犯國家法律,一律嚴懲不貸。

    既然是賞罰制度,就不能只罰而不賞,當員工有良好表現時,賞更要大張旗鼓,更要讓得到獎賞的員工榮耀至極,並且讓其他員工都看在眼裡。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透過許諾獎賞的方法,大力引導員工積極工作,繼而促成所有員工的努力進取。比如中國春秋時期的秦國,就曾利用許諾獎勵的政策,極大地推動了軍事力量的發展。當時的秦國將殺敵數量和封賞力度結合起來,稱為軍功授爵制度,使秦國士兵作戰分外英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錢人會買高仿奢侈品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