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0
回覆列表
  • 1 # 青檸不萌

    散文體小說以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為主,以對話為輔;有的作品以描寫生動的環境為主,以描寫人物對話為輔。

    這類作品不以具體的描寫情節見長,甚至很少有情節,也沒有更多的細節描寫。而記敘體小說的表述方式會比散文體相對更多一點,並且個人認為散文體的難度比記敘體要大。

    散文詩文字會偏向精簡、內容朦朧些;

    有詩性的散文篇幅較長,內容易理解和完整。

  • 2 # 林中長嘯

    散文化小說是指此類風格的小說敘事風格和結構形式較為鬆散,"形散而神不散”,"神”是貫穿其中的情節線索及作者所表達的主題思想。詩化小說則是指此類風格的小說在具備小說各要素的同時,其語言具有詩意的優美,其內容具有詩韻的意境。兩類小說各有側重,有時也合二為一,如"荷花澱派”創始人孫犁的小說就同時被稱作散文化小說和詩化小說。

  • 3 # 江詠詩草

    主要區別在於,散文化小說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而詩化小說語言更具有詩意的優美,內容更具有詩韻的意境,兩類小說各有側重。有時也合二為一。

  • 4 # 仰望徽州

    可能本來是想當散文發表的,結果讀著讀著形也散了神也散了,於是就當小說發表的文章,稱為散文化小說。

    發表在《小說某刊》上的,四個字就排一行,幾個字就排一行的,意思要靠連猜帶蒙的小說,稱為詩化小說。

    我也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這是你研究生的論文嗎?

    小說就是小說,我說老兄,能不能不要這麼矯情?

    好好寫你的散文,好好寫你的詩,好好寫你的小說,不要糟塌文學[害羞]

  • 5 # zwK我愛中國

    散文則隨意境灑脫,無韻轍拘束,只要題目顯注,內容豐富,段落清晰,內容扣題,前後乎應就行。

    而小說化詩意,不同於散文化小說,有格式,優默,畫意,充滿情調,使讀者見景生情,有轍有韻,有情有畫。

  • 6 # 莊戶人家引風入林

    首先,早期散文詩是從詩歌中發展而來的,是詩歌大類中的一員,是介於詩歌與散文中間的一個文體。所以有人說它非馬非驢,是騾子,是雜交。有人考證說,這種文體是五四期間從西方國家引進的,是泊來品。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已經有了這種文體。比如莊子《南華經》中的許多片斷,就具備散文詩的特點,屈原的《漁父》也是散文詩。 到了唐代,王維的《山中與裴秀才》是散文詩,宋代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可以說是日記體的古典散文詩。

    但是,作為散文詩正式提出來,還是歐洲法國的詩人波特萊爾,他出版的《巴黎的憂鬱》,自稱為小散文詩。因此說,散文詩是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產物,誕生於十九世紀中葉。後來法國詩人貝爾特朗大量使用散文詩這一文體。

    俄羅斯最著名的散文詩作家是屠格涅夫,他寫有《愛之路》。高爾基的《海燕之歌》也是散文詩。在亞洲,最早寫散文詩並卓有成就的是印度的泰戈爾,他的《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等也是散文詩。

    紀伯倫是黎巴倫著名散文詩大家,出版有多種散文詩集,如《笑與淚》《暴風集》等。在中國,五四時期寫散文詩最有名的是魯迅,他的《野草》就是散文詩集。 冰心寫有《繁星》《春水》兩部散文詩集。

    當代較有成就的是柯藍,郭風、耿林莽等。 其次,散文詩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全從詩歌中脫離出來,具備了更多散文的特徵。其一是不押韻,當然也有押的,屬於可押可不押之類。這就與詩歌有了區別,詩歌一般是要求押韻的。

    其二是較多寓意和哲理。 其三是散體化趨勢越來越大,短小精悍。所以,有人在寫文學理論文章時,多把它歸類為散文的一種。但是它與散文還是有明顯區別。 再次,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散文往往求全,完整敘述事物過程,詩和散文詩則取其一點、一線、一角,以點代面,以一當十,作簡約性勾勒;散文多取塊狀結構,洋洋灑灑,鋪敘成篇,每有冗長拖拉、煩瑣羅嗦之弊。

    而散文詩多取跳躍流動、輕捷靈活、多節段的結構,既適應語言精煉簡潔、節奏起伏跳蕩的要求,也體現了建築美的視覺快感。散文詩的構思是詩化的,講究詩的情緒,詩的精魂,講究鑄煉意境 。

    散文詩的另一個特徵是大都追求寓意和哲理,散文詩的語言具有以一當十的張力,是壓縮餅乾。另外,散文詩多是可以朗誦的,如高爾基的《海燕之歌》,歷來是朗誦的必選篇目。 詩歌與散文詩的區別是:詩歌是格式化的,古典詩詞講究五言絕句或五言律詩,七言絕句或七言律詩

  • 7 # 千年蟲1672

    幾十年前,我讀過一本《西沙兒女》那就是一本散文化的小說,注重辭藻華麗,句子格式,參差不等,讀起來有一種韻味。至於詩化小說,中國的我沒有讀過,但俄羅斯的有不少,如普希金,還有英國的拜倫都寫過詩化小說。就是一部長詩,關於遊記的較多,年代久遠,其情節也想不起來了。《荷馬史詩》也可以說是詩化小說。僅供參考!

  • 8 # 文化傳承在路上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

    散文化小說抒發感情,小說講述故事。側重點不同

    其次

    散文體小說以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為主,以對話為輔;有的作品以描寫生動的環境為主,以描寫人物對話為輔。這類作品不以具體的描寫情節見長,甚至很少有情節,也沒有更多的細節描寫。

    而詩話小說的表達方式會比散文體小說相對多一點,並且個人認為散文體的難度更大一些。

  • 9 # 言奚如

    我們可以結合兩個代表性作家的作品來談。

    這兩個作家呢,一個是汪曾祺,一個是他的老師沈從文。

    散文化小說

    散文化小說,是小說中的一種型別。這樣的小說不特別表現矛盾與衝突,也不刻意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一種將散文抒情性的藝術特質,審美特徵和創作筆法滲透到小說創作當中之後而形成的小說文體樣式。汪曾祺的作品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別具一格,往往帶著一股天然的抒情氣質,被人們稱之為的“汪氏散文化小說”。

    他的老師沈從文談寫作時,曾反反覆覆提到一句話,“要貼到人物來寫”。

    汪曾祺對這一教誨身體力行,他的這一主張後來也對當代小說和散文作家的創作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我的小說似乎不講究結構。我在一篇談小說的短文中,說結構的原則是:隨便。有一位年齡略低我的作家每談小說,必談結構的重要。他說:“我講了一輩子結構,你卻說:隨便!”我後來在談結構的前面加了一句話:“苦心經營的隨便”,他同意了。我不喜歡結構痕跡太露的小說,如莫泊桑,如歐·亨利。我傾向“為文無法”,即無定法。我很嚮往蘇軾所說的:“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我的小說在國內被稱為“散文化”的小說。我以為散文化是世界短篇小說發展的一種(不是惟一的)趨勢。——汪曾祺《自報家門》沈從文的詩化小說

    與之相對的,我們把沈從文的小說稱之“詩化小說”。相較於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更加追求詩歌審美效果,善於營造意境,渲染詩情,暈染出濃濃的詩情和詩意。學者楊義對詩化小說更有一番詩意的表達,說詩化小說“拆除了傳統小說的情節的堤壩”,“把它引入詩意的清池”。

    作為詩化小說的《邊城》,可以使用詩歌閱讀的基本方法閱讀。對意象之“象”進行“解碼”,分析其中的象徵、隱喻,這樣才能準確獲得意象之“意”。

    二者的區別

    因此說,當我們讀詩化小說的時候,需要對小說中的“人物、情節”,以及“環境”進行詩歌閱讀一樣的隱喻“解碼”,方能體會到小說更為深刻蘊藉的情感內涵。但散文話化小說則更傾向於用閒淡、自然的散文的筆法,體現一種抒情的氛圍。所以你看,在汪曾祺的作品裡,就沒有隱喻的世外桃源,河邊白塔……有的只是鮮活、真實、自然、散淡的日常。

    總體來說,二者顯然有著不同的體系。

  • 10 # 長生酒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趣,可以從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來分析;這個問題也問得很有意義,因為現在有的學者認為出現了一種新的體裁就是散文化、詩話小說,那這個回答我將從以下4個方面說一下自己的理解:

    散文化小說概念和代表作;詩化小說概念和代表作;詩化小說和散文化小說的異同;現在的發展情況;

    (完全手打原創,如需搬運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散文化小說概念和代表作

    散文化其實是針對我國傳統小說來來說的,大家應該知道我國傳統小說就是章回小說,類似於《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這些小說的共同特點是講故事,專業點說就是重在敘事。但是散文化不同,這是一種從西方引過來的文體,它重在抒情,也沒有固定的章節結構,很靈活所以能記錄和描述的東西就很多,實際上魯迅等一系列的新文化代表作家,都可以歸到這個裡面,這種記錄方式因為擴大了範圍,也讓小說更加生活化,現在的言情小說實際上可以算合格的延申。

    (水滸的故事性就是典型的傳統小說)

    因為敘事弱化了,作者的情感會得到更加深刻的體現,不需要刻意製造矛盾,就可以用人物情感變化來表現故事豐富的層次性,就像如果你描述一個故事,只是用情節描寫的化,很多跳轉會很奇怪,這就導致很多古代小說很冗長,因為要寫的真實就會贅述。但現在的散文化小說不一樣,就算是跳轉描寫加上了人物情緒描寫,會銜接的很自然,而且也不會很突兀。

    (獵人筆記是最典型的代表)

    這種描述更加類似普通人的生活,讀者的接受程度就更高,不像原來的小說,我們可以發現,很大程度上普及是需要靠說書的。它採取兼小說與詩歌力一爐的寫法,將人物的心理情感描寫與客觀環境的意象創造結合起來,講究一種筆致自然,言近目遠,韻味悠然的詩的語言規範,強化對社會風俗的描寫,加深人物置身的生活環境之真實感,在人物主觀情緒與客觀氛圍融貫如一中組織畫面、組合形象。

    (言情小說實際上就受到了很大的散文化小說影響)

    從創作實際看,散文化與藝術典型化並不相悖。它主要透過情理或情物合一的意象組合使文學形象凝聚著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從而昇華為典型。孫犁就是把散文化的意象組合作為典型化的補充手段的。他認為,小說中文學形象一旦遜色神態和環境的自然結合”,就能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2. 詩化小說概念和代表作

    詩化小說有有些不一樣,它追求文字和描述要具有觀賞性,就是我們讀詩時候說的意境,所以我們對比詩歌及很容易找到它的特點,要不然是結構上具有明顯的意境感,像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這樣,流暢又有架構;或者就是描寫很有意境,景物或者人物和劇情描寫要很有畫面感,這個的話我們早期的武俠小說就是典型代表,是不是讀武俠時候那種衝出文字的意境就很有詩意。

    (汪曾祺的畫作,實際上詩化小說的很多作者都很注重審美表現)

    它是作家經過精心提煉而創造的某個獨特形象、細節、特定氛圍、場景的描寫,充滿濃郁的抒情氣息,凝聚豐蘊的哲理意味。這類小說不注重敘事功能,不以情節衝突來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視創造意境。它憑藉詩的隱喻、象徵和主情性,讓時間、心理變得交融渾然,情節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詩意美。

    詩意小說很有感染力,能夠帶動讀者衝出理念本身,把人物和情感都具象化,古龍小說就是典型代表,讀完蕩氣迴腸,寓意深遠,把藝術和文學很好的結合到了一起。既有生活的具體實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豐厚、博大的思想內涵。我們可以找一個古龍小說的描寫來看一下:

    “江湖中有耳朵的人,絕無一人沒有聽見過‘玉郎’江楓和燕南天這兩人的名字;江湖中有眼睛的人,也絕無一人不想瞧瞧江楓的絕世風采和燕南天的絕代神劍;只因為任何人都知道,世上絕沒有一個少女能抵擋江楓的微微一笑,也絕沒有一個英雄能抵擋燕南天的輕輕一劍!”(《絕代雙驕·第一回·名劍香花》)

    (絕代雙驕的開場)

    (史鐵生也是詩化小說的代表人物)

    3. 詩化小說和散文化小說的異同

    從上面其實可以明顯看出來,都是淡化了敘事,重在作者的情感表達,都包含“第一人稱的主觀抒情”的特點。但詩化與散文化小說在情節結構,環境營造,人物刻畫,語言表達上都有著明顯的區別。散文化小說有明顯的框架。而“詩化”小說,其結構框架無論如何是要“規整”的;就環境營造而言,詩化的意境與散文的所營構的氛圍還是有著差別,詩的意境應該更濃、更朦朧,而散文化的環境則清新淡雅的多;詩化中的人物更多的是輕盈灑脫,虛無縹緲的寫意山水畫,散文化中的人物更像的是白描式的簡筆水彩畫;詩化的語言應該是典雅凝練,而散文化的語言則可以是樸素活潑生動。

    (古龍和金庸對比,古龍小說就是典型的結構自由的詩化小說)

    4. 現在的發展情況:

    遊離於時間和空間之外,把作品具象化,留足想象空間是中國現代散文化、詩化小說在視野選取方面的創新之處。在廢名、沈從文、蕭紅等創作的頗具特色的散文化、詩化小說中,我們很難看出歷史變化的痕跡或標誌,作品所敘述的時間狀態往往是向後看的,是面向過去的,是--種穩定的、封閉的、與現代生活相隔離的存在狀況。而這樣一種時間的敘述狀況與小說家在作品中所投注、滲透的情緒、思索與理想是相契合的。這個我們在魯迅的小說中也可以看出來,魯迅小說就是典型的新式小說了。

    其實文體就是為內容服務的,如果不是搞學術研究,把重心放在創作上就行了,你寫得好了,並不拘泥於格式,甚至你得文體還會被用來研究和借鑑,hhh,網路小說就是典型的例子

  • 11 # B梅朵

    1、散文主要在抒情。小說主要是敘事。

    2、散文一般比較真實。小說大多都是虛構。

    3、散文以第一人稱為居多。小說多抄種人稱均有。

    4、小說必須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重在細緻襲塑造人物形象,要給出具體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散文沒有那麼突出。

    5、小說接近戲劇,故事中人物直接給讀者看,情節安排巧妙。散文裡的景物,人物,對話描寫,大都比較簡單,更不會細緻地去構思故事情節和細節。

  • 12 # 馬衛東隨感

    其實這是文學界的好事者的一種“茴香豆故事”罷。

    我的看法

    我覺得,這應該叫“中國小說”更好。

    這不過是小說在與人類共同發展進步中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變化而已。是小說的升級版2.0而已。與時俱進嘛!

    1.傳統小說

    傳統小說只單純為講述故事而設,也是時代和當時生活的一種自然現象,為了餬口和上座,為了儘快抓住讀者聽眾(傳統小說很多是從評書勾欄界生髮的),必須先以故事為主,誰有那麼多閒心吟詩唱歌抒情呢?

    所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這其實從後來明清小說中多了許多的開場詩和加楔詩可以看出,這是為了適應人們生活多樣化、藝術化的一種表達和改進。

    2.散文化小說

    3.詩化小說

    詩化則更進一步,直擊人的心靈和意向甚至幻想,更加深入和刻畫書中人物尤其書的作者他們本身內在的思想感情,達到作者與讀者和書中主人公互相交流、印證、共鳴的藝術效果和閱讀體驗,大大增加又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

    進一步分析

    這事應該說,從魯迅的《狂人日記》大量意識流的寫作方法的運用,就已經開始了。我覺得,這也是中國文壇有散文、詩歌、散文詩的大量存在(尤其中國先秦諸子散文和樂府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等等多種中國詩化的文學作品)的影響有關。

    中國詩歌文學的大量存在和西洋小說的外來進口文學,二者結合,必然會產生新的衝撞,新的結合,產生出新的文學和文體。果不其然吧,我們的研究家“好事者”牛啊,就大膽滴歸納、命名了新的文體,名之曰“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其實,我看不如就叫“中國小說”最好。這也是相對於“你們”說的“西洋小說”來命名的,非常合理、好聽!實至名歸,名副其實啊!

    那麼,我貼一下我自己的詩歌日記,以與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討。我竟然不知道它就是詩化小說、散文化小說呢!中國人隨意來寫,自然是“中國小說”!您覺得我寫的算不算中國小說呢?

    20200410 週五 雨

    上午九點正輸文,爹地自己來開門。洗了鞋子又出去,小雨正下水淋淋。問妹怎麼一回事,下去小屋看沒人。見有一個新水泵,中午已回到新城。下午都來超去送,拿了許多的東東。某某就是一個套,真的引人太難曉。閱讀點贊動手腳,還有負數的報道。現在檢查點裡躺,地上有水很荒唐。門口人來又人往,我倆不知為啥忙。聲音挺吵肚右疼,疑心闌尾出症狀。寫詩蔫蔫無有詞,身心空空難接長。發出文章又兩篇,武林外傳即審烊。還有那邊農機廠,他們有的又分了。小李買個小雨靴,他說咱膽沒大些。他們也是誰敢告?有人長期不上班。其實單位都如沙,形式主義成了家。真有美國打進來,不知多少笑話呀。

    2020411 週六 晴

  • 13 # 軒軒9447

    散文和小說的主要區別有如下幾點:

    1、散文重在抒情,小說主要是敘事;

    2、散文一般比較真實,小說多數是虛構;

    3、散文以第一人稱為多,小說多種人稱均有;

    4、小說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重在刻畫人物形象,而散文沒有這麼突出。

    小說的主要特徵:

    1、必須細緻地塑造人物形象,

    2、必須有完整的故事情節,

    3、必須給出具體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

    散文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1、直接表現作者強烈的主觀感受,根據主觀感受的需要選擇人物的一些活動和生活事件的某些鏡頭進行描述。

    2、緊緊圍繞主題,廣闊而靈活地選用生活側面,一篇文章中可以古往今來,展開充分的聯想,抒發感情表現主題。

    3、語言優美,勝過推敲,達到一定的美學境界。

  • 14 # 三世安然

    其實二者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角度。詩化小說指的是文章的抒情性,從內容方面而言;散文化小說則從章法結構和語言方面而言。通常詩化小說兼有散文化小說的特徵,這方面的代表作家有蕭紅、沈從文、孫犁、汪曾祺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前輩幫忙看一下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