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錄歷史人生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599 649 )。唐太宗即位後,便為收復遼東做了一系列的準備。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高麗東部大人泉蓋蘇文殺其王武,立武弟藏為王,自為莫離支,專擅朝政,引起內訌。唐太宗便利用此機會,於貞觀十八年十月,派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戰艦500艘,載士兵4.3萬人,自山東萊州泛海趨平壤,派李世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步騎兵6 萬及西北方部分少數民族軍隊向遼東進發,水陸兩軍合勢並進,並令新羅、百濟、奚、契丹配合唐軍分道向高麗進擊。貞觀十九年(645年)初,唐太宗親統六軍從洛陽出發,至幽州誓師。《舊唐書.太宗紀》:“十九年二月庚戌,上親統六軍發洛陽,三月壬辰,上發定州,四月癸卯,誓師於幽州城南。”李世績所統六軍之師,先渡遼水,破玄菟,迫新城。《資治通鑑》(197卷):“李世績發柳城(今朝陽市),多張形勢,若出懷遠鎮(今遼中縣)者,而潛師北趣甬道,出高麗不意,夏四月戊戍朔,世績自通定(今遼濱塔)濟遼水,至玄菟(今瀋陽市柏官屯古城),高麗大駭,誠邑皆閉門自守,壬寅,遼東道副大總管江夏王道宗將兵數千,至新城(今撫順高爾山山城),折衝都尉曹三良引十餘騎,直壓城門,城中驚擾,無敢出者。”李世績、江夏王道宗又率軍南下攻蓋牟城(今撫順勞動公園古城),拔之,“獲二萬餘口,糧食十餘萬石”。五月,李世績進至遼東城下與高麗兵大戰十二日。唐太宗率大軍繼發,逾遼澤,渡遼水。《新唐書.太宗紀》:“五月庚午,次遼澤”。《資治通鑑》(197卷):“庚午,車駕至遼澤,泥淖二百餘里,人馬不可通,將作大匠閻立德布土作橋,軍不留行,壬申渡澤東,丁丑,車駕渡遼水,撒橋以堅士卒之心,軍於馬首山。”會李世績軍,攻遼東城可之,以其地置遼州。同年六月,唐太宗率勝兵進攻白巖城(今遼陽城東燕州山城)。烏骨城(今鳳凰縣東南鳳凰山山城)主派兵萬餘來增援。《資治通鑑》:唐“將軍契瑟何力以勁騎八百擊之,何力挺身陷陣,槊中其腰,尚輦奉御薛萬備單騎往救之,拔何力於萬眾之中而還,何力氣益憤,束瘡而戰,從騎奮擊,遂破高麗兵,追奔數十里,斬首千餘級。”然後加緊攻打白巖城,右衛大將軍李思摩中弩矢,太宗親為吮血,將士聞之,莫不感動。白巖“城主孫代音密遣心腹請降,臨城授刀鉞為信,且曰奴願降,城中有不從者,上以唐幟與其使曰:必降者宜建之城上,代音建幟,城中人以為唐兵已登城,皆從之。”唐便以其地置巖州。仍任命孫代音為刺史。這時,唐水軍也有了很大進展。張亮水軍在遼東半島南端登陸,攻佔了卑沙城(今金州東大黑山山城)。又引軍到達建安城(今蓋縣東北青石關山城),與別部陸軍張儉大敗高麗兵,斬首數千級。接著,太宗指揮諸軍進圍安市城(今海城市東南的英城子山城)大破高麗援軍。同上:“丁末車駕發遼東,丙辰至安市城,進兵攻之,丁巳,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太宗“命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爾將突厥千騎以誘之,兵始交而偽走”,將高麗軍引“至安市城東南八里”的伏擊圈。太宗登上山頂指揮,“與長孫無忌等從數百騎,乘高望之,觀山川形勢,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並“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績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峽谷,以衝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而高延壽等獨見嶺西李世績佈陣,故勒兵欲戰,“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譟並進,延壽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在戰鬥中,有一穿白衣的下級年輕軍官薛仁貴衝鋒陷陣,所向無敵,太宗發現後甚為高興,戰後立即把他提升為遊擊將軍。太宗對薛仁貴說:“朕的諸將都老了,常想到年輕驍勇的將軍,現在沒有誰能趕得上你,我對得到遼東不怎麼高興,而得到你卻是高興的事。”此戰高麗兵死2萬多,高延壽、高惠真率殘兵36800人投降。此戰役後,將太宗駐軍之山改名為駐蹕山,因而也稱此戰為駐蹕山之戰。七月,太宗督諸軍攻安市城,至九月不下。《資治通鑑》(198卷):“世績遂攻安市安市人望見上旗蓋,輒乘城鼓鈔噪,上怒,世績請克城之日,男女皆坑之,安市人聞之,益堅守,攻久不下”,“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赦班師。”唐太宗親征遼東,雖然沒有收復全部遼東土地,但也取得了很大勝利。同上:“凡徵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從此,高麗勢力大大削弱。-------這一仗確實讓唐太宗遺恨無窮,他死前正準備再次親征呢,結果.不過不出奇兵是他自己的主意,當年隋煬帝先鋒三十萬長驅直入平壤不克,回途遭到高麗軍襲擊幾乎全軍覆滅的教訓太深刻了,所以寧可穩紮穩打了.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太宗“命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爾將突厥千騎以誘之,兵始交而偽走”,將高麗軍引“至安市城東南八里”的伏擊圈。太宗登上山頂指揮,“與長孫無忌等從數百騎,乘高望之,觀山川形勢,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並“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績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峽谷,以衝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而高延壽等獨見嶺西李世績佈陣,故勒兵欲戰,“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譟並進,延壽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在戰鬥中,有一穿白衣的下級年輕軍官薛仁貴衝鋒陷陣,所向無敵,太宗發現後甚為高興,戰後立即把他提升為遊擊將軍。太宗對薛仁貴說:“朕的諸將都老了,常想到年輕驍勇的將軍,現在沒有誰能趕得上你,我對得到遼東不怎麼高興,而得到你卻是高興的事。”此戰高麗兵死2萬多,高延壽、高惠真率殘兵36800人投降。此戰役後,將太宗駐軍之山改名為駐蹕山,因而也稱此戰為駐蹕山之戰。這一段在整個遼東戰局高麗從沒有動員這麼多軍隊和中國軍隊野戰,結果全軍覆滅.看看數量就知道唐軍總計不過三萬加上圍困的軍隊和沿途防禦的部隊還有預備隊總計不過六七萬的架勢.而當時高麗內部有反對這種野戰的意見,而高麗統帥之所以敢於和幾乎一生戰無不勝大唐皇帝率領的精兵野戰原因就在於自恃兵力優勢,如果算高麗十萬雙方兵力3:1,結果再次證明了李世民的戰爭天才,還有就是高麗野戰部隊一掃而空了.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從此,高麗勢力大大削弱。戰馬死的多是因為氣候,估計回途大量宰殺也是原因.戰士死的數量少的微乎其微.1唐太宗兵力多少陸軍六萬,海軍四萬。總計十萬。在決定性的圍點打援戰役中唐軍不會超過4萬。和歷史上以眾凌寡的印象相反,這次唐太宗實際上是用精兵來彌補數量的不足。2為什麼就這麼點軍隊吸取隋煬帝的教訓,太多的軍隊後勤補給問題太大。3為了確保後勤唐太宗採取了哪些措施?吸取教訓採用各種方法表現與將士同甘苦,鼓勵士氣。吸取拉夫過多導致叛亂的教訓準備了大量的馬匹和牲口來運載軍糧。4為什麼早不出兵晚不出兵時機選擇原因?高麗內部發生叛亂,機不可失。5在戰法上如何做?為什麼不快速深入平壤?吸取上次隋煬帝派大軍孤軍深入平壤導致慘敗的教訓,這次穩紮穩打。另外由於氣候必須速戰速決。6高麗方面戰略是什麼?利用在遼東的山城防禦體系堅守。7安市戰役楊萬春表現?楊萬春本來是反對蓋蘇文的人,蓋蘇文派兵進攻沒能取勝因此容許楊萬春自治。而當唐軍進攻楊萬春沒有站在唐軍這一邊反而堅決抵抗說明高麗的內部凝聚力比唐太宗估計的要強的多。可以說唐太宗充分吸取了隋煬帝的失敗教訓。他自己總結是1政治混亂2高麗上下一心頑強抵抗3出動軍隊太多行動遲緩,隋煬帝本人還在花天酒地,把由於氣候必須速戰速決的戰爭變成了緩慢的武裝大遊行。4運糧多靠抓夫,不但弄的國內造反而且壯丁需要雙份糧食。5戰術上輕敵冒進,30萬大軍孤軍深入,而攻城不下拖到秋季倉促撤兵全軍覆沒。你可以看到唐太宗吸取了隋煬帝的每一個教訓1政治上貞觀是中國少見的政治清明時代2高麗內部變亂時發動3用少數精兵快速進攻,本人親歷一線,看看他一路上為穩定士氣進行的種種表演。4因為部隊少,不用民夫改用牲口,而且牲口可以宰殺的。5戰術上反而穩紮穩打,確實保障後方才前進。其中唐軍內部也有多次長驅直入的建議(如在進攻安市不下時,唐太宗都沒采納,你可以看到30萬大軍的覆滅對他有多大影響。而這一仗雖然沒有滅亡高麗,不能稱為成功。但遼河防線是被摧毀了。本身損失e68a84e79fa5e9819331333335333032不太大,結合前面兵力少牲口多穩紮穩打的情況可以看出為什麼牲口馬匹損失多而軍隊損失極少。另外這一仗我認為高麗主力已經被摧毀了。就是來救援的十幾萬軍隊。其實他們之所以敢於和唐軍野戰原因正在於唐軍兵少。高麗有兵力優勢。(2:1,看看戰爭記載唐軍所有軍力就明白了)但唐軍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可以說看到了李世民在洛陽戰役中那種精彩指揮。個人結論不能算慘敗3,另外也正因為這一仗讓唐朝明白以自身國力還是不具備一戰滅之的能力於是持久戰和包圍戰都出場了。

  • 2 # 老王頭談歷史

    遼東這一地區,漢魏時期就是中國的郡縣。自從晉朝分崩離亂之後,中國北方各地出現了很多割據政權,遼東地區也便從此失去,被高麗佔據。後來,隋煬帝雖曾多次征討,但均以失敗告終。大唐建立後也欲早日將這一地區收復,怎奈時機不夠成熟,只得暫時擱置。

    到了大唐貞觀十八年,李世民認為唐王朝已經具備了奪回遼東的條件,於是計劃“徵東”。而且,李世民決定御駕親征。自李世民即位以來,掃漠北、平西壤,但從未親自出徵過。此次親征,不僅表示了他不勝不休的決心,也有為隋朝的“徵東”失利挽回面子之意。 李世民御駕親征 (劇照)

    一、徵東之役的主要過程

    出征以前,李世民向曾追隨楊廣出征遼東的鄭元譸徵詢作戰意見。鄭元譸說:“遼東道遠,糧運艱阻;東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顯然,這是鄭元譸征戰遼東的親身體會。然而,李世民卻認為當時的大唐國力之盛、甲兵之強,都是隋朝所不能比的,自料必勝,根本沒有把鄭元譸的話放在心上。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率大軍進至遼東後,一邊派兵攻取遼東城鎮;一邊分兵阻隔高麗增援遼東之路。 進軍中的大唐軍兵(劇照)

    戰爭之初,唐軍先後攻取了蓋牟城、卑沙城、遼東城、白巖城,可謂勢如破竹。六月二十日,唐軍到達安市城,高麗出動十五萬大軍救安市。六月二十三日後,遼東大部被唐軍攻克,只有安市城還在頑強據守。

    七月五日,當唐軍圍攻安市城時,安市人登城辱罵李世民。李世民聞聽大怒,決定:安市城破之日,將所有民眾盡數坑殺。安市人聽到這個訊息後,為了保住身家性命,反而豁出去,拼死守城。 高麗軍兵堅守安市城(劇照)

    李世民見安市一時間難以攻取,就問計諸將。李道宗、高延壽均認為應派兵遠襲平壤,以斷高麗軍隊的後路,然後予以夾擊。 李道宗獻策(劇照)

    李世民欲採用此計,可是長孫無忌卻說:“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繳幸。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我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隨之,李世民聽取了長孫無忌的意見,繼續圍攻安市,但仍無法攻取。 長孫無忌諫言(劇照)

    東北地區無霜期短,十月前後草木已經枯黃,河水已經結冰,加之糧草耗盡,軍隊難以久留。無奈之下,李世民只得於9月18日下令放棄安市城,班師回國。這樣,李世民親征的遼東之役草草收場。

    回國後,李世民曾慚愧地對李靖說:“吾以天下之眾,困於小夷,奈何。”李道宗聽聞後,坦率地對李世民說,當時若採用自己與高延壽的“遠襲平壤之策”,一定不會有此結果。李世民聽後悵然,追悔莫及。

    二、徵東之役功失利的主要原因。

    其一,李世民對遼東戰場的形勢不明,沒有做全面深入地瞭解和研究,忽視鄭元譸的經驗之談,低估了高麗的軍事力量,未能做到知己知彼。

    其二,自恃強大,犯了“驕兵”大忌。

    其三,圍攻安市成,以硬碰硬,缺乏變通,不夠靈活。

    其四,他臨陣擬定的軍事策略,雖然為遼東戰役的區域性勝利起了軍事指導作用,但是在重大決策上卻狐疑不決,沒有以前那種“死則死耳”的魄力,以致貽誤戰機,不能“出奇致勝”。

    三、徵東之役的不良影響和積極意義。

    1、不良影響: 當時有很多人反對李世民的征伐遼東之舉,認為征伐遼東勞民傷財。譬如,有的朝臣就認為李世民此舉是“矜功恃大,棄德輕邦,圖利忘危,肆情縱慾”。房玄齡、魏徵等名臣,也都認為不應該。

    魏徵勸諫(劇照)

    遼東之役中唐軍死傷甚多,國家財力損耗極大。這不但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影響了國內政局的穩定,而且引發了西北個別少數民族的再次背叛。

    2、積極意義:

    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攻取遼東應該說是一個正確的決策。這是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封建統治者來說,奪取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地域,是無可非議的。因此說,徵東戰爭是為奪回本國固有領土的主權而發動的正義之戰。

    為此,國內百姓對徵東戰爭引發的勞民傷財、軍兵傷亡的情況也表示了特有的寬容和諒解。回國後,李世民“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在祭禮上,李世民表達了對死亡將士的哀悼和對戰爭失利的痛悔。陣亡將士的父母聞知後深受感動,說:“我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 應該說是對國土統一的責任感促使李世民發動了徵東之戰。他雄心勃勃,想收復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領土,值得讚許。況且,當時的高麗野心極大,已成為足以威脅唐王朝的勢力。從這一方面來說,徵東也是勢在必行。

    另外,李世民的徵東之戰雖無功而返,但他此後所採取的系列騷擾戰術和軍事準備,都為唐高宗李治成功平定遼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3 # 香洲謝霆鋒

    失敗原因:戰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句麗。

    此戰雖重創高句麗,但是戰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句麗。因此,唐太宗認為這戰屬於戰敗了,痛心地說:如果魏徵還活著,肯定不會讓我進行這次遠征。但這戰的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這是自三國時期毋丘儉攻破高句麗屠王城以來上百年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戰勝高句麗人,收復了今天遼寧一帶很多南北朝時期被高句麗奪取的土地,為今後唐朝徹底征服北韓打下了基礎。

  • 4 # 玉潤萬古

    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高句麗榮留王九年),在高句麗世襲貴族高量的府邸裡,一名男嬰誕生了。他被命名為“高質”,字“性文”。

    高句麗貴族子弟姓漢姓、取漢名,還很講究地取表字,對此,我們不用大驚小怪。高句麗長期吮吸中華文化的乳汁,吸收中原文明的甘霖,其國運興衰更是與中原王朝息息相關。

    在高質出生這一年的六月初四日(公曆七月二日),高句麗西邊五千多里之外的大唐帝都長安,發生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逼父讓步,奪得皇位繼承權,並於當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即位為帝,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小嬰兒高質的個人命運,就將在高句麗與唐朝、與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後代的交流、碰撞中沉浮轉折,演奏一曲扣人心絃、蕩氣迴腸的華彩樂章。

    對高質家鄉,隋唐人有好幾種稱呼,包括“高麗”、“北韓”、“高句麗”等。高質家族世代顯赫,但原本並不姓高。據墓誌銘記載,東漢末年,董卓的部下、遼東太守公孫度建立地方政權“燕”,發兵攻打高句麗。高質的第十九代祖(名“密”)領兵擊破燕軍,保全了高句麗的疆土,因功獲封為王爵。“密”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堅辭不受。於是,國王改封他食邑三千戶,賜姓高,代代世襲。

    高質的曾祖父高前官至三品位頭大兄,祖父高式曾擔任二品“莫離支”,大致相當於兵部尚書兼宰相,父親高量官居三品柵城都督、位頭大兄兼大相。高質投胎技術好,完全不存在升學、就業、買房的壓力,但從他的人生軌跡來看,他並沒有把自己封閉在象牙塔裡。對於國內和國際事務,他應該都保持著密切的關注。或許從記事起,他就逐漸意識到一個嚴峻的問題:和西邊的中原唐朝人相比,高句麗人的日子過得太苦、太難了。

    【1.《隋書》:高麗之先,出自夫餘……硃蒙建國,自號高句麗,以高為氏。2.墓誌銘原文:公諱質,字性文,遼東北韓人也。青丘日域,聳曾構而凌霄;滄海谷王,廓長源而繞地。白狼餘祉,箕子之苗裔實繁;玄鱉殊祥,河孫之派流彌遠。十九代祖密,後漢末以破燕軍、存本國有功,封為王,三讓不受,因賜姓高氏,食邑三千戶,仍賜金文鐵券曰:宜令高密子孫,代代承襲。自非烏頭白,鴨淥竭,承襲不絕。曾祖前,本藩三品位頭大兄,祖式,二品莫離支,獨知國政及兵馬事。父量,三品柵城都督、位頭大兄兼大相。並材望雄傑,匡翊本藩,聲芬暢遠,播聞中國。】

    高句麗人主要難在以下四點:一是自然環境差,農業生產力低下,人民常年節衣縮食。高句麗天寒地凍,地貌以山地、森林為主,耕地貧瘠,用水困難。農民一年四季辛勤勞作,糧食和布帛的產量仍然很低,甚至無法達到自給自足的標準。為了維持族群生存,百姓勒緊褲腰帶,減少飯量,節省糧食,迫使人體生理機能適應飢餓,把飢餓改造為一種世代相傳的風俗。習慣成自然,高句麗人餓慣了,似乎覺得肚子也沒那麼餓了。

    【《太平御覽》引范曄《後漢書》曰:高句驪國,節於飲食……《魏略》曰:多山林,無源澤,其國貧儉土著。《魏略》曰:多山林,無源澤,其國貧儉土著……土田薄瘠,蠶農不足以自供,故其人節飲食。】

    二是國君好大喜功,大興土木,百姓勞役繁重。高句麗國君注重生活品質,重視居住條件,崇尚奢侈浮華,熱衷於修建宮殿。出於防禦中原王朝的需要,有時還要勞師動眾,修築長城,興建國防工事。

    【1.《太平御覽》引范曄《後漢書》曰:高句驪國,節於飲食,而好治宮室……其王好修宮室……2.《三國史記》:春二月,王動眾築長城,東北自扶余城,東西南至海千有餘裡,凡一十六年畢功。】

    三是等級森嚴,底層稅負沉重。據《魏略》記載推測,高句麗下層平民承擔全部賦稅,地位卻很卑微,如同奴婢,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另以隋朝時期為例,高句麗人頭稅為每人繳納五匹布,五石谷。佃戶稅負分為三等,一次為一石、七鬥和五斗。無業遊民也要繳稅。高句麗規定失業者每三年納一次稅,十個失業者共同承擔一匹細布。至於這種吃飯都成問題的人群怎樣才能湊齊一匹細布,官府就不管了。

    【1.《太平御覽》引《魏略》曰:下戶給賦稅,如奴。2.隋書:人稅布五匹,谷五石。遊人則三年一稅,十人共細布一匹,租戶一石,次七鬥,下五斗。】

    四是以嚴刑峻法實施高壓統治,重刑氾濫。這種高句麗特色聲名遠揚,在中原不同朝代的史料中都能找到記載。例如中國三國時代記錄曹魏歷史的史書《魏略》記載,高句麗不設監獄,犯罪者不分罪行輕重,經評議定罪就處死刑,妻子一律籍沒為奴婢。犯盜竊罪者還要處以贓款十二倍的罰金。另據《隋書》、《舊唐書》記載,高句麗對犯有叛逆罪的犯人處刑異常殘忍,先捆在柱子上,眾人舉火把輪流燒烤犯人的身體,燒到遍體焦爛,再斬首示眾。

    【1.《太平御覽》引《魏略》曰:無牢獄,有罪者即會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奴婢;盜一責十二。2.《隋書》:反逆者縛之於柱,爇而斬之。3.《舊唐書》:有謀反叛者,則集眾持火炬競燒灼之,燋爛備體,然後斬首。】

    嚴酷的生存環境在客觀上造成兩個效果:第一,高句麗社會治安極好,犯罪份子絕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第二,高句麗人吃苦耐勞、抗寒耐餓,服從性強。這樣的民眾組成高句麗的軍隊,戰鬥力當然很彪悍。再加上山高林密、陸路險峻,冬長夏短、天氣酷寒,在航海技術還有待提高的隋唐之交,造就了一個窮而不弱、易守難攻的高句麗。

    也正因此,面西邊的中原王朝,高句麗統治階層的心態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們仰慕中華文化,就連國都平壤也取別名叫“長安城”。關於這一點,大家還可以去翻本系列的另一篇文——《自古“床”事無小事,千萬不要“上”錯“床”》,看看高句麗國王夫婦的那張坐床。【《太平御覽》:都平壤城,亦曰長安城。】

    另一方面,他對中原王朝的霸主地位口服心不服,一邊稱臣納貢、接受中原的冊封,一邊覬覦中原的財富,不時對邊地開展侵擾劫掠。例如隋文帝開皇年間,高句麗國王高元率領一萬多名靺鞨騎兵襲擊遼東西部,被營州總管韋世衝擊退。

    高質肯定聽家裡老人們說過,那一年,隋文帝真的怒了,下詔廢黜高元的王爵,大興問罪之師。但由於山高路遠、補給困難,中原將士又無法適應東北地區的高寒天氣,隋軍還在出徵路上就陷入糧草不濟、瘟疫流行的困境。而高元也沒有做好情報工作,誤認為隋軍兵強馬壯,早早地遣使謝罪,上表中不惜說出“臣就是遼東的一坨屎,請陛下不必跟這坨屎計較”這種自辱的話。務實的隋文帝借坡下驢,同意雙方言和,避免了一場干戈。

    之後,理想主義者隋煬帝繼位。他對高句麗缺乏耐心,不想再陪它玩“鬧了又好、好了又鬧”的遊戲,無視中原民力的承受限度,發動三次征伐高句麗的戰爭。結果三戰三敗,損失慘重,這也是隋朝二世而亡的重要肇因。

    高句麗卻透過這三次戰爭中樹立了對中原王朝的心理優勢。可以想象,家裡的老人經常自豪地教導小高質:“是我們推倒了大隋!”

    高質卻慢慢開始思考:缺少經濟基礎和民心擁戴的強悍會不會是“外強中乾”?對於這個深層次問題,當時的國王——榮留王似乎也有自知之明,對唐朝採取恭順+防範的兩手措施。

    榮留王名叫高建武,又名“高成”(有點眼熟……)。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高句麗榮留王二年)、621年,榮留王兩度遣使入唐朝貢(注:相關史料在王氏高麗金富軾編修的《三國史記》中均能找到印證,部分見截圖,可證明中國史書的可信度);622年,榮留王遵照唐高祖李淵的敕旨,找到一萬多名困居高句麗的前隋朝士兵,送還唐朝,同時接回一些流落中原的高句麗人。【李淵敕書:在此所有高麗人等,已令追括尋即遣送;彼處有此華人者,王可放還,務盡綏育之方,共弘仁恕之道。】

    自626年八李世民坐上大唐天子寶座起,唐朝上升的勢頭愈加明顯。630年(唐太宗貞觀四年、高句麗榮留王十三年),唐軍大破突厥,生擒頡利可汗,覆滅東突厥。榮留王受到極大震動,立即遣使朝賀,並進獻高句麗疆域圖,以示臣服。實際上,榮留王對唐朝的戒備心也加深了。631年,他下令修築長城,加強防禦。

    然而,兒童高質那雙清澈明淨的眼睛想必看見了另一個現象:大唐天子李世民不修長城;在榮留王高成啟動高句麗長城建設的同一年,李世民派遣廣州都督府司馬長孫師訪問高句麗,此行不為耀武揚威,只有一個要求:隋朝徵遼將士很多戰死在高句麗,大唐天子要把他們的骸骨接回中原安葬。

    榮留王遵旨辦理,無數隋朝戰死者魂歸故土,唐朝還為亡靈舉行了祭奠儀式。【《資治通鑑》:秋,八月,甲辰,遣使詣高麗,收隋氏戰亡骸骨,葬而祭之。】

    高質或許問過父親:“唐天子如此敬重為國征戰、捐軀的將士,不因他們是前朝軍士就有所輕視,一定深得三軍愛戴;把子弟送進軍隊的黎民百姓應該也很欣慰。國力必定蒸蒸日上吧?”不知父親高量是否回答這個問題,但歷史給出了答案——唐朝先後於635年、640年攻滅了吐谷渾和高昌。榮留王心驚膽戰,派遣世子入唐朝貢,隨後又派遣高句麗貴族子弟赴唐留學。

    641年,唐朝兵部職方郎中陳大德奉詔出使高句麗。他遵照李世民的指示,沿途不露聲色地調查高句麗的山川風俗。每到一座城池,就向守城官員饋贈綾羅綢緞,讓守城官員高高興興地充當導遊。唐朝使團深入高句麗國土,順利探訪到許多情況。可是,當陳大德隱晦地建議討伐高句麗時,李世民的回答依然冷靜理智:“我如果發兵數萬征討,高句麗必然傾全國之力自救;假如另派海軍從海路奇襲平壤,倒是不難攻克。但山東各州縣在隋朝末年所受創傷尚未痊癒,我不想勞役當地百姓。”

    中原連年豐收,糧價親民,三、四文錢就能買到一斗粟,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李世民卻保持戒慎恐懼的心態,注意愛惜民力。年滿十六歲的高質得知這些情況,也許暗暗羨慕:“我們高句麗也有這樣賢明的天子就好了……”

    【《資治通鑑》:1.上曰:“高麗本四郡地耳,吾發卒數萬攻遼東,彼必傾國救之。別遣舟師出東萊,自海道趨平壤,水陸合勢,取之不難。但山東州縣凋瘵未復,吾不欲勞之耳。”2.比年豐稔,長安鬥粟直三、四錢。】

    令人惋惜的是,這段相對友好的時期很快走到盡頭。公元642年十月(唐貞觀十六年、高句麗榮留王二十五年),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弒君篡權,擁立寶藏王——高(寶)藏為傀儡國王,對內大搞恐怖統治,以懾服人心;對外聯合百濟,侵略新羅,新羅善德女王派人向唐朝求援。李世民仍舊保持著耐性,沒有干預高句麗內政,於643年依例冊封高藏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順便遣使赴平壤,勸誡淵蓋蘇文不要進攻新羅,竟遭到拒絕。

    淵蓋蘇文的舉動觸犯了唐朝的底線。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看: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原王朝陽奉陰違,態度陰晴不定,本來就不夠老實;如果再放任淵蓋蘇文肆意妄為下去,將損害唐朝在東亞的霸主權威,進而動搖北方部族對大唐的忠誠,可能導致邊疆不穩。所以,高句麗已是釘在唐朝東北方的一根大毒刺,必須儘早除之而後快。至於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是本質。

    在對雙方實力進行充分評估的基礎上,李世民作出了決策:以滅亡高句麗、擒殺淵蓋蘇文為目標,御駕親征。同時,他吸取隋煬帝的沉痛教訓,只徵發中原士兵十萬三千人,且以身作則,徵遼期間起居及出行儀節一概從簡,飲食只需充飢,不準備御用美食,但凡能涉水通行的河流就不造橋、能走的路就不做額外修繕,儘量減輕百姓負擔。

    【《親征高麗手詔》節選:高麗莫離支蓋蘇文,弒逆其主,酷害其臣,竊據邊隅,肆其蜂蠆。朕以君臣之義,情何可忍。若不誅翦遐穢,無以澂肅中華。今欲巡幸幽薊,問罪遼碣,行止之宜,務存節儉,所過營頓,無勞精飾。食唯充飢,不須珍膳。水可涉度者,無假造橋;路可通行者,不勞修理。御營非近縣學生、老人等無煩迎謁。】

    公元644年(唐貞觀十八年),李世民率領十萬餘名唐軍將士踏上了征程。應戰的高句麗野戰部隊超過二十萬人。這是李世民軍人生涯中又一次以寡擊眾的戰役。

    【《資治通鑑》雙方兵力對比史料:1.甲午,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又以太子詹事、左衛率李世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2.貞觀十九年(五月)乙亥,高麗步騎四萬救遼東,江夏王道宗將四千騎逆擊之……丙申……烏骨城遣兵萬餘為白巖聲援,將軍契苾何力以勁騎八百擊之……(六月)丁巳,高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在高麗、李氏北韓王朝的史料中找不到反證。】

    此時,十九歲的高質在想些什麼呢?應該在祈禱高句麗軍隊重演三破隋軍的奇蹟吧!即使對大唐天子有一份崇敬之情,高質畢竟還是高句麗人。但是,戰役進行過程中發生以下事件,極有可能震撼了他年輕的心。

    一、唐軍每攻佔一地,都會廢除高句麗嚴苛的刑罰,改用唐律。為此,李世民專門頒佈《禁遼東重刑詔》(節選):所以陳兵伐罪,兼暢皇風,使懷附之徒,同霑聲教,息彼貪殘,除其弊俗。今遼東之野,各置州縣,或有舊法,餘風未殄。宜即禁斷,令遵國憲。

    二、遵照李世民的敕旨,唐軍一路收埋隋朝徵遼陣亡將士的骸骨。【《收瘞徵遼士卒詔》:日者隋師度遼,時非天贊。從軍士卒,骸骨相望,遍於原野,良可哀嘆。掩骼之義,抑惟先典。其令並收瘞之。】

    三、唐朝科技昌明,武器先進。李勣用“拋車”(可理解為唐式大炮)攻打遼東城,可從一里地以外丟擲重達三百斤的巨石。遼東城在城樓上堆積木材,以阻擋“拋車”襲擊,卻於事無補,一觸即潰。唐軍又用“撞車”(可理解我唐朝式坦克)撞擊遼東城的樓閣,獲得碾壓性的勝利。這可是高質聞所未聞的神秘武器啊!

    《舊唐書》:李勣已率兵攻遼東城。高麗聞我有拋車,飛三百斤石於一裡之外者,甚懼之。乃於城上積木為戰樓以拒飛石。勣列車發石以擊其城,所遇盡潰。又推撞車撞其樓閣,無不傾倒。

    四、大唐天子身先士卒,和將士同甘共苦,用兵如神。李世民親率一萬多名披甲重騎兵,與李勣會師,合圍遼東城。見南風強勁,李世民果斷命令唐軍火燒西南城樓。大火蔓延全城,唐軍趁勢攻克遼東城,改為“遼州”。

    【《舊唐書》:帝親率甲騎萬餘,與李勣會,圍其城。俄而南風甚勁,命縱火焚其西南樓,延燒城中,屋宇皆盡。戰士登城,賊乃大潰,燒死者萬餘人,俘其勝兵萬餘口,以其城為遼州。】

    五、唐軍中的“夷狄”將士享有公平的待遇,李世民對他們“愛如一家”,他們也甘願為唐朝奮勇效命。譬如唐軍兵臨白崖城(又作白巖城)下,右衛大將軍李思摩——突厥人阿史那思摩中箭負傷,李世民親自為他吮血,將士們倍受鼓舞。再如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率領千名突厥騎兵冒險誘敵。

    【1.《舊唐書》:師次白崖城,命攻之,右衛大將軍李思摩中弩矢,帝親為吮血,將士聞之,莫不感勵。2.《三國史記》:帝恐其低徊不至,命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將突厥千騎以誘之。3.延壽、惠真率十五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太宗引入轅門……授高延壽鴻臚卿,高惠真司農卿。】

    六、李世民自掏腰包犒賞唐軍將士,制止唐軍對高句麗城池的報復行動。事情發生在白巖城。該城城主孫伐音降而復叛,李世民震怒,口頭答應以城中人口財物分賜將士。但在孫伐音二度請降時,李世民後悔了。李勣不能理解,執意要求天子拒絕孫伐音投降,允許唐軍將士燒殺擄掠。李世民下馬,親自給他做思想工作:“將軍所言有理,然而我實在不忍心縱兵殺戮平民、擄掠他們的妻子。我自己出錢賞賜將軍麾下有功將士,保全這座白巖城。”唐朝最終接受了白巖城的投降,俘獲士女一萬人及具備入伍條件的男丁二千四百人,設定巖州行政區劃,任命孫伐音為巖州刺史。假設李世民不阻止李勣開展報復行動,孫伐音和兩千四百名男丁必死無疑,那些士女的也一定很不妙。

    【1.《舊唐書》:初,遼東之陷也,伐音乞降,既而中悔,帝怒其反覆,許以城中人物分賜戰士。及是,李勣言於帝曰:“戰士奮厲爭先,不顧矢石者,貪虜獲耳。今城垂拔,奈何更許其降,無乃辜將士之心乎?”帝曰:“將軍言是也。然縱兵殺戮,虜其妻孥,朕所不忍也。將軍麾下有功者,朕以庫物賞之,庶因將軍贖此一城。” 遂受降,獲士女一萬,勝兵二千四百,以其城置巖州,授孫伐音為巖州刺史。2.《冊府元龜》照搬太宗實錄原文,記載更詳細:帝下馬而謝曰:將軍言是也……庶因將軍贖此一城。”】

    七、善待高句麗歸降民眾,迅速收服當地人心。在遼東城,原本有一萬四千名高句麗軍民罰沒為奴婢,先行押送幽州,將要分賞給唐軍將士。李世民憐憫其家人離散,詔令有司以布帛為他們贖身,赦免為良民。

    那一次,高句麗人歡呼鳴謝,一連熱鬧了三天;在蓋牟城,李勣俘獲七百名來自加屍城的守卒,準備驅使他們隨營效力,俘虜也願意效勞。李世民答覆:“我也希望你們為我效力,但這樣會導致你們的家人被高句麗處死,我不忍心。”於是把這批俘虜全部放回加屍城;在水渚,兩千多名高句麗投降軍民列隊參拜大唐天子。李世民派人慰勞,賞賜食物,對城中高齡人士和進貢土產的父老僧尼賜予布帛,並向高句麗守城者分發糧食和防身武器,釋放他們各自回家。當時,高句麗人舞蹈雀躍,聲震山谷,拜謝說:“真沒想到大唐天子向我們施以如此博大的仁恩!”

    【1.《舊唐書》:我軍之渡遼也,莫離支遣加屍城七百人戍蓋牟城,李勣盡虜之,其人並請隨軍自效。太宗謂曰:“誰不欲爾之力,爾家悉在加屍,爾為吾戰,彼將為戮矣!破一家之妻子,求一人之力用,吾不忍也。”悉令放還。2.《冊府元龜》:帝御旌宮於水渚,高麗降眾重列而拜者二千餘人,優勞之。高麗舞躍叫呼,聲震山谷。命太官賜冫食……城中人年八十以上,賜帛各有差,及諸城堡人,帝悉加慰諭,給以糧仗,任其所往。城中父老僧尼貢夷酪昆布米餅蕪荑豉等,帝悉為少受,而賜之以帛。高麗喜甚皆仰天下拜曰:“聖天子之恩,非所望也。”……初,攻陷遼東城,其中抗拒王師,應沒為奴婢者一萬四千人,並遣先集幽州,將分賞將士。太宗愍其父母妻子一朝分散,令有司準其直,以布帛贖之,赦為百姓。其眾歡呼之聲,三日不息。】

    高質應該深刻地理解了唐天子李世民之所以被尊稱為“天可汗”的原因。他也可能意識到,以上舉措還是唐天子對高句麗實施的攻心戰。事實證明,上述戰術很成功,是唐軍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無往不利的重要原因。

    戰爭後期,李世民在突襲平壤和穩紮穩打圍攻安市城之間選擇了後者。這也許是一個戰術失誤。他終究不再是年輕的秦王了。九五之尊的身份不允許他犯險,以免把國家和尚顯稚嫩的太子置於突如其來的危機中。

    安市城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頑強抵抗,唐軍的拋車、撞車在當地獨特的地勢中也無法有效發揮威力。安市城的堅守把戰事拖進了冬天。李世民顧慮遼東軍糧所剩無幾,士卒難耐當地的嚴寒天氣,詔令班師。沒有達到滅亡高句麗、斬首淵蓋蘇文的目標,在事業上一向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的李世民認為自己失敗了。

    但高句麗人高質必定驚愕地看到兩個事實:一是唐軍在整場戰爭中僅有數千人戰死,只是戰馬死亡率較高,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二是李世民在撤軍前,大度地賞賜一百匹絹給安市城主,對其忠貞事君的精神表示嘉勉。而安市城也在唐軍收兵時偃旗息鼓,城主登上城樓,拱手拜辭。

    【1.《資治通鑑》: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2.《舊唐書》:太宗以遼東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歷其城,城中皆屏聲偃幟,城主登城拜手奉辭。太宗嘉其堅守,賜絹百匹,以勵事君之節。凍,乃詔班師。歷其城,城中皆屏聲偃幟,城主登城拜手奉辭。太宗嘉其堅守,賜絹百匹,以勵事君之節。】

    事實上,根據中國《資治通鑑》和高麗《三國史記》互相印證,可確認唐太宗親征之役斬獲下列戰果:

    一、攻佔高句麗城池十座;

    二、獲得高句麗七萬人口,遷入中原,補充唐朝勞動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勞動力是極其重要的生產要素,在某種程度上,勞動力大致等於生產力;

    三、消滅高句麗軍隊四萬人以上。

    如果一定要說城池隨著唐軍主動撤離而回到高句麗手中,不算戰果,那麼,從殲敵有生力量的角度來看,前述第二、三項相加,高句麗共計損失青壯人口十一萬人以上。據資深唐史研究者、作家森林鹿研究,高句麗總人口約三百萬。對於三百萬人口的高句麗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慘痛的損失。

    【1.《資治通鑑》:凡徵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驆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2.《三國史記》見截圖。】

    高句麗當權者蓋蘇文對戰爭雙方的得失和實力對比心知肚明。646年(貞觀二十年),他遣使入唐謝罪,進獻美人二名。李世民直接予以退貨處理,暗示自己不會善罷甘休。兩年後,應新羅的求援,李世民派遣右武衛將軍薛萬徹等出青丘道,對高句麗實施區域性討伐。薛萬徹渡海進入鴨綠江,攻破泊灼城,俘獲眾多人口。

    【《舊唐書》:二十年,高麗遣使來謝罪,並獻二美女。太宗謂其使曰:“歸謂爾主,美色者,人之所重。爾之所獻,信為美麗。憫其離父母兄弟於本國,留其身而忘其親,愛其色而傷其心,我不取也。”並還之。二十二年,又遣右武衛將軍薛萬徹等往青丘道伐之,萬徹渡海入鴨綠水,進破其泊灼城,俘獲甚眾。】

    這個結果,淵蓋蘇文大概沒有想到。不但如此,他恐怕還忽略了另外一個更加可怕的隱憂:唐軍在高句麗的各種表現對於高句麗人的心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高句麗研究專家劉矩、姜維東在《唐徵高句麗史》中所寫的,唐太宗李世民徵遼之役有以下戰略成果:

    1、極大地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

    2、消滅了高句麗人自隋麗戰爭以來對中原的心理優勢;

    3、瓦解了高句麗人的鬥志,為唐高宗李治滅亡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4、遏制了高句麗南侵新羅的圖謀;

    5、提高了唐朝的國際威望。

    唐太宗徵遼對高句麗人心態的影響在高質身上也有明顯的體現。或許正是從李世民嘉獎安市城主的那一刻起,“大唐夢”在高質心裡播下了種子。

    大概在666-667年(唐高宗乾封年間),已官居三品位頭大兄兼大將軍的高質對高句麗無休無止的內鬥和沉淪徹底絕望,斷然放棄權位和財產,率兄弟、家人涉險投奔唐朝。總章二年(668年),唐高宗任命高質為明威將軍、行右衛翊府左郎將,加雲麾將軍、行左武威衛翊府中郎將。同年,唐軍攻滅高句麗。

    【高質墓誌:在藩任三品位頭大兄兼大將軍。屬祲起遼東,釁萌韓壤,妖星夕墜,毒霧晨蒸。公在亂不居,見幾而作。矯然擇木,望北林而有歸;翽矣搏扶,指南溟而獨運。乃攜率昆季,歸款聖朝,並沐隆恩,俱沾美秩。總章二年四月六日,制授明威將軍、行右衛翊府左郎將。其年,又加雲麾將軍、行左武威衛翊府中郎將。】

    697年(武周萬歲通天二年),高質以中原“左玉鈐衛大將軍、左羽林軍上下”的身份,攜兒子、壯武將軍兼行左豹韜衛翊府郎將高慈與契丹軍隊作戰,被俘不屈,父子同時殉國,為自己的“大唐夢”畫上了壯烈的句點。

    18世紀,李氏北韓有一本題為《三淵集》的小說橫空出世,yy出一幕在高麗、李氏北韓史料中都找不到任何依據的場景——唐太宗在安市城下被射成獨眼龍。這種歷史性自卑導致的自大心態延續至今,炮製出一部部韓式抗唐神劇。還有部分中國網友對韓式神話信以為真,誤認為唐太宗徵遼軍在高句麗“打得滿地找牙”。孰是、孰非?我想,高質一定知道,心明眼亮的讀者們也會做出合理的判斷。

    參考資料:古籍《三國史記》、《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隋書》、《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唐代海東藩閥志存》、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新藏》,劉炬、馬焰《論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與高句麗滅亡之關係》,劉矩、姜維東《唐徵高句麗史》、森林鹿《飲馬出長城——簡述貞觀外戰史》等

  • 5 # 心繫清歡

    疆域遼闊,導致兵力分散

    唐朝在李世民的統治下國力蒸蒸日上,對內以文治天下,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漠北東突厥與薛延陀,在西域攻滅高昌設立安西四鎮,為唐朝盛世奠定基礎。使得唐朝兵力分散,而遇到氣候轉冷,草枯水凍,糧草不繼,兵馬難以久留,只得下詔班師。

    高句麗自身實力

    高句麗立國至唐朝已歷400餘年,乘著中原政局混亂不堪,無暇顧及遼東以及漢武帝在北韓設定的四郡,被高句麗不斷侵蝕,到唐朝時,高句麗已過渡到二元政治制度(遊牧,農業)的地方性大國,因而滅亡高句麗拼的是國力。

    隋朝煬帝三徵高句麗

    前隋之鑑,隋文帝以及隋煬帝都曾遠征高句麗,尤其是隋煬帝煬帝時期,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決意征討高句麗。隋煬帝下詔集結天下的軍隊,都要匯合於涿郡。除了軍隊以外,另外長期來往在路上的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導致百姓困窮,百姓的物資與民力都衰竭了,使得隋朝在農民起義以及貴族的征討中走向滅亡。

    總結

    唐太宗在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句麗,雖未取得成功,但也嚴重打擊了高句麗,使得高句麗國力大損,為其子李治滅高句麗,設定安東都護府奠定了基礎

  • 6 # 萬事問唐郎

    唐太宗李世民徵遼東也就是現在的北韓一帶失利的原因很多,本文接下來就一一和大家分析如下,但問到其歷史意義倒是可以先行回答回答,徵遼東的失敗可以說是意義深遠,至少停滯了大唐東進的步伐,影響了唐帝國擴張的戰略。

    一,遼東複雜的地區形勢是李世民東征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時的遼東實際上正處於群雄逐鹿的時代,高麗,百濟和新羅三國演義,王高建武在加緊攻打百濟和新羅,想把唐朝在北韓半島上的盟國全部平定,以免除後患。 為了消除唐朝的戒心,高麗王派人在武德胃二年(公元619年)、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遣使朝貢,並和唐朝相互遣返了俘虜,主動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高麗又獻上封域圖。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高麗在中斷朝貢近十年後,派遣太子高桓權來唐朝貢獻方物。 唐朝對高麗採取安撫政策,於次年派遣職方郎中陳大德回訪高麗。

    陳大德此行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任務,即偵察其地形地貌,天氣水文,風土人情等情報,為將來用兵做準備。唐太宗對陳大德的彙報十分滿意,形成了從海陸兩路夾擊高麗的計劃。

    高麗開始對唐持有強硬立場,上臺之後與百濟結成同盟,全力攻打新羅。新羅在危急之時,遣使入唐求救。唐太宗派使臣出使高麗,勸說其罷兵。這樣的事情在唐朝曾多次發生,每次都是高健武在唐朝使者到來後虛與委蛇,寫個謝罪表了事。

    但高麗以東方盟主自居,對唐朝的勸說不理不睬。不僅如此,高麗還派遣使臣前往漠北,用“厚利”挑唆薛延陀汗國與唐朝的關係,以牽制唐朝。

    當時,唐朝與周邊許多國家都建立宗藩關係,透過冊封和朝貢來體現政治秩序。高麗的敵對行為不僅給東亞地區的穩定帶來危險因素,動搖了唐帝國宗主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成為唐朝東北安全的巨大隱患。

    二,李世民的唐軍準備不可謂不充分,但仍然低估了東征的困難程度也是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唐太宗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決心討伐高麗,以絕後患。唐太宗吸取了隋煬帝東征高麗的教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為了解決後勤問題,唐軍攜帶了大量的食用牛羊,這些牛羊沿途還能揹負輜重,大大減輕了士兵和沿途州府的負擔。

    此外,採用募兵法徵兵,即“皆取願行者”,徵兵工作取得了全國上下的大大力支援。詔令下發後,“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共募得10萬大軍。一切準備就緒後,大軍就踏上了征程。

    公元645年,唐太宗親率大兵討伐高麗。在征討高麗的戰爭中,唐太宗不僅親上前線,而且在修築攻城的工事等方面親力親為,極大地激發了將士們的鬥志。 唐軍自太原起兵後,就建立起強大的騎兵,連生活在馬背上的突厥也敗在唐軍的鐵蹄之下。

    唐軍還擁有當時最強大的武器,在攻打高昌時就大顯神威的拋石車和撞車。面對唐軍的強大攻勢,高麗軍實行堡壘戰術,依託險要的要塞進行長期堅守,不得不承認,高麗人的守城倒是很有心得。

    隨著戰爭的進行,唐軍為了保障後勤而人數過少的弊病在此時暴露無遺。經過艱苦戰鬥而攻下了的城池,均需分兵防守,以防反覆。而唐軍的總兵力只有10萬,其中陸軍6萬,水軍4萬。其中,一部分負責後勤運輸,一部分負責把守已攻下的城池,能夠直接作戰的兵力十分有限,再加上又是在境外作戰,局面日益嚴峻。

    實際上,高麗當時為東北第一強國,面對僅僅10萬的唐軍,從軍隊人數來看,反而變成了強的一方。再者高麗國不是草原汗國,只憑軍隊戰鬥力強就可以解決一切。高麗國擁有大量的軍事要塞,當戰爭進入後期往往就演變成攻城戰,而對於攻城戰而言軍隊人數要遠比戰鬥力更為重要。

    三,缺乏名將和未充分考慮到遼東惡劣的氣候因素是最後的原因。

    太宗此次出兵,因為體恤名將李靖年邁而沒有帶他出徵。歷史證明,這顯然是個重大的失誤。李靖不僅是唐朝,而且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全能將才,對高原戰、平原戰、沙漠戰、攻城戰、守城戰、水戰都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並且百戰百勝,戰績驕人。

    對於攻打高麗這樣的國家,李靖的適應力要遠勝於其他的將領,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隨著戰爭的進行,高麗地區惡劣的氣候條件也給唐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攻打安市城時,高麗軍堅守不出。

    沒帶冬衣的唐軍在寒風中被凍得瑟瑟發抖,這和很多年後德軍入侵蘇聯的情形真地很相似,強大的入侵部隊水土不服陷入了困境,遼東基地的存糧也很有限,繼續屯兵攻城只能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唐太宗不得不下令班師回國。再者,在外交方面,太宗對於東北局勢的複雜性認識不足,對百濟防範不足。

    最壞事的是百濟表面上雖對唐朝畢恭畢敬,但實踐上則暗藏鬼胎,在戰爭後期百濟嚴重阻礙了太宗親征的總體戰略,甚至起到了絆腳石的作用。

    但最後,功敗垂成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此後,高麗的越發無禮,不僅即系侵犯新羅,還對唐朝的使節甚為無禮。 兩國的關係日益惡化,公元646年,唐太宗下令與高麗斷絕了外交關係。之後,唐太宗消滅了薛延陀後,解除了後顧之憂,開始謀劃第二次東征高麗。

    唐太宗總結了第一次東征的經驗,在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前先派遣小股部隊不斷侵擾,使其士兵無法解散務農,只能龜縮在城中,幾年下來國力必定衰退。 公元647年,唐太宗就派出兩路小股隊伍,深人敵境進行襲擾戰,使高麗疲於奔命。

    同時,唐太宗還進行各方面的準備,計劃在公元649年以30萬大軍東征高麗。只可惜,這看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再次征討卻又因唐太宗突然去世,使東征計劃胎死腹中。

    所以,高麗這個地方自隋朝以後再一次成為了唐帝國的心病,這也使得大唐東進的戰略戛然而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甄嬛傳》裡的淳兒是誰演的?你覺得她演技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