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魔86
-
2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們看看當時的情況。
公元1125年,在強大的女真軍隊的打擊下,遼國最後一位皇帝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兵敗被俘。強大的遼國至此滅亡。遼國被滅亡的最後階段,北宋與金國的“海上之盟“,違背宋遼澶淵之盟,與金國南北夾擊,對滅亡金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幫助金國將遼國滅亡的北宋,僅僅在遼國滅亡兩年之後就被金軍攻破了都城汴梁,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位皇帝也被擄到北方,皇室貴胄慘遭凌辱,後世把靖康之難的發生多歸罪與徽宗君臣的目光短淺,為了短期利益而忽視了虎狼一樣的女真人。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在北宋滅亡八十多年後,宋寧宗君臣不但沒有吸取徽宗的教訓,反而在蒙古伐金的關鍵時刻,聯合蒙古滅亡了金國,最後在金滅亡的45年後,也被蒙古吞併。是什麼讓大宋君臣再一次的重複當年的錯誤呢?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六年,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 這一年的金宣宗過生日,按照慣例前來拜壽的宋朝使臣餘嶸走到涿州就發現前方道路已被金軍封鎖。
很快,餘嶸得知蒙古軍隊正在大舉進攻金國,並且也知道了金國接連失敗,國內兵力已消耗殆盡。得勝的蒙古軍隊已經進入居庸關,包圍了金國中都,金國被迫宣佈戒嚴。忙於對付蒙古大軍的金國君臣,根本顧不上照顧來祝壽的南宋使團,餘嶸等人只好返回。並將金國蒙古開戰,並且被打的潰不成軍的訊息,帶回了南宋朝廷。
此時的南宋君臣立即意識到當年遼國滅亡的歷史在重演,蒙古滅掉金國之後就會成為南宋的鄰國,此時如何處理與金國和蒙古的關係顯得非常的重要,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再來一次“靖康之恥”。朝堂上迅速分為了兩派,一派是以丞相史彌遠為首的扶持派,主張金國與南宋有唇亡齒寒的關係,如果金國滅亡,則南宋不保,應當扶持金國;另一派是起居舍人真德秀為首的強硬派,他主張停止對金國的歲貢,用節省下來的錢犒賞軍隊,整修武備。真德秀的主張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建議停止通好女真,不再繳納歲幣,同時派駐軍隊防備淮河沿岸。
就當兩派爭論不斷之時,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九年三月,蒙古集兵於中都(今北京)城下。金國一時無法抵禦,遂遣使求和,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無數,成吉思汗大軍同意了金國的乞和,引兵退出了居庸關。金宣宗完顏珣顯然是嚇破了膽,不顧左相徒單鎰反對執意將首都由中都遷往汴京,成吉思汗非常生氣,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發兵攻打金國。同時派遣使者到南宋相約南宋一併攻打金國。
宋寧宗最終還是採用了強硬派的做法,表明不斷絕兩國的關係,但是確口頭上對金國要求減少歲幣,到隆興二年和議的數目:即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為什麼宋寧宗會做出這樣的決議,這就要追溯到1194年宋寧宗趙擴繼位的時候,身為國仗的韓侂冑(tuō zhòu)獨攬朝政, 此人是當年北宋仁宗時期堅決抵抗西夏的大將韓琦之後,大概受家風影響,對侵略大宋的金國一直是強硬態度,他追封岳飛為鄂王,追削秦檜官爵,發動“開禧北伐”可惜最後因為軍事準備不足而失敗,不得已向金國求和,而就算那個扶持派的史彌遠當年為了達成合約,竟然把韓侂冑的人頭送給了金人,並且增加了歲幣的金額,最終達成合約,史稱“嘉定和議”。
而隆興二年的和議指的是隆興元年南宋最有理想和抱負的皇帝也就是宋寧宗的爺爺宋孝宗趙昚在位時繞過三省與樞密院,直接向張浚和諸將下達了北伐的詔令,南宋雖然不宣而戰但最終無法取得收復中原的目的,但是與紹興和議相比,南宋在隆興和議中的地位有所改善。皇帝不再稱臣,歲貢改為歲幣,數量也有所減少。讓金國重新承認隆興二年的和議,意味著不再向金國稱臣。有趣的是在自己被蒙古人打的滿地找牙的情況下金宣宗完顏珣不但不答應,反而因此震怒,竟然下令攻打南宋,於是第四次宋金戰爭爆發了。
這一次的結果與前三次截然不同,金國軍隊損兵折將,根本無法取得進展。四川方向,名將完顏阿鄰戰死蜀口,京湖方向,猛將黃摑阿魯答被俘。兩淮方向,時全更是“一軍全沒”。正如《金史》評價:“宣宗南伐,士馬折耗十不一存”,“國家精銳幾近喪”,“樞府武騎盡於南”。最終,迫於兩線作戰的壓力,只能放棄進攻南宋。
而金國軍隊的進攻,徹底把南宋推到了強硬派一邊,連“扶持派”的史彌遠丞相也同意了聯蒙伐金的策略,不僅堅決抗擊金軍南下,而且公開招納有相當實力的山東忠義軍,同時與西夏會師夾擊秦州、鞏州。此時的金國陷入了內外交困之中,四面為敵的境地,金宣宗最終於1224年12月去世,傳位給了兒子金哀宗完顏守緒,他的兒子總算是醒悟過來,嘗試改善與西夏、南宋的關係,可是已經完全來不及了,1234年在蒙宋聯軍重重包圍之下的蔡州城中,金哀宗完顏守緒傳位於東面元帥完顏承麟,自己則自縊於幽蘭軒,時年三十七歲。至此,立國一百二十年的金朝宣告滅亡。
所以縱觀來看,金國的最終滅亡的原因與其最後階段的外交政策沒不可分,金宣宗盲目自大,在蒙古來勢洶洶的情況下依然與西夏斷交與南宋結仇,實在是不明智的決定,但是那個時代決定了蒙古強大的戰鬥力,就像當年女真族那樣,2500人就消滅了契丹幾萬軍隊。一個民族的上升期是歷史不可逆的。即使南宋和金聯合抵抗,又能夠抵擋多少年呢?
而南宋之所以做出聯蒙伐金,而不是與金國一同抵抗蒙古的決定,除了因為北宋滅亡的仇恨之外,多次的金國南侵,尤其是在金國末期的南侵舉動,根本讓南宋無暇去思考旺季仇恨。這與當年的遼國還不一樣,遼國與北宋澶淵之盟後一直和平相處平安無事,但是金國滅亡南宋的心思一直沒斷過,就好像有一直狼要吃你家的羊了,一隻老虎要吃狼,你即使明知道老虎吃完狼也會吃羊,但是你第一反應只能是先打狼,而不是等著老虎先吃狼。所以南宋與金不存在聯合的可能性,與其於金國一起陪葬,不如趁機撈一點好處,走一步看一步了。
本期倫語說歷史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遼史》《金史》《宋史》《蒙古秘史》
-
3 # 萬平柳樂
我覺得可能性不大,不足一成。
為什麼這麼說呢?
蒙古大軍絕不會懼怕宋金聯合,事實上先後透過三次西征佔領和消滅了數十個國家,鼎盛面積332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俄羅斯✘2!那麼宋金聯合跟那幾十個亞歐國家相比又如何呢,當然遠遠不足了,他們都不是對手,所以宋金聯軍幾乎不可能翻盤,再說宋金相互無信任可言,反而最後是宋元聯合滅了金。從公元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個世紀中,蒙古帝國以蒙古大汗為中心,透過三次西征,先後征服了今鹹海以西里海以北的欽察、花剌子模和東起阿爾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遼、畏兀兒,建立察合臺汗國;鄂畢河上游以酉至巴爾喀什湖的乃蠻舊地,建立窩闥臺汗國;伏爾加河流域的梁贊、弗拉基米爾、莫斯科、基輔等公國,建立欽察汘國兩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敘利亞,建立伊利汗國;形成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國所以,在13世紀這100年中,蒙古鐵蹄,幾乎踏遍亞歐大陸。
再者,歷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遼、金、宋常年紛爭,人民苦不堪言,期望和平,天下一統是人心向背,所以說是歷史是人民選擇了統一,宋雖為漢族正統,但南宋末年統治階級昏庸腐敗,沉溺於紙醉金迷的偏安生活,金人滅遼後迅速腐化,沾染了很多南宋惡習,最終被歷史所淘汰。所以我認為,宋金聯合不能改變天意!
-
4 # 前程似錦12
南宋和金國聯合起來對抗蒙古也是沒有勝算的,大概有以下四點原因。
⒈三國之間的地理位置不合適,三國之間的位置從北到南依次是蒙古,金國和南宋,不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果是蒙古處在中間就好了。
⒉ 南宋和金國各懷鬼胎,即使聯合了也不會一心一意的對抗蒙古。兩個不同國家的聯合,雖然最終目的是一樣的,但在戰鬥戰役過程中,可能互相計較得失,傷亡情況,而出現出賣隊友的情況,可以參考二戰時期緬甸戰場上的中英聯軍,英國為了自己能夠逃跑,將中國的側翼暴露給日軍,致使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
⒊ 當時南宋和金國內部已經腐敗不堪,戰鬥力羸弱,就算聯合了戰鬥力也不會變強,該輸還是會輸。
⒋ 南宋和金國的結盟必然失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蒙古鐵騎超強的戰鬥力,中蒙古軍隊來自草原,善騎射,行動迅速,民風彪悍,巔峰時期曾打下半個歐洲,絕對不是處於末期的南宋和金國可以抗衡的。
-
5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若南宋和金國聯合對抗蒙古。蒙元就不可能出現了!
金滅國有三大失誤,其中就攻打南宋,因南宋不交歲貢也加上想找損失。
其結果是偷雞不成反拙一把米,南宋戰鬥力比北宋強的多,加上南宋在漢地也有一定的號召力。
在金國攻打南宋的時候,山東紅袍軍鬧事,契丹人也跟著鬧事反叛。
南宋還是很重要的,不然成吉思汗也不會使人送來文書地圖等物。
南宋戰爭力比北宋滅遼時,不可同時而語攻蔡州時孟珙就表現的相當不凡,能力在蒙古軍之上,若無宋兵相助蒙古未必拿的下蔡州。
若他們兩個聯手的話,至少能夠保住中原到南方一帶。
蒙古人雖強悍,但是對南方水網並不熟悉,人民也並不對也不熟悉。
而女真人不移都,不攻宋並說動南宋中立,至少也能保半壁。
若和宋聯手抗蒙古人是完全抗的住的,女真人有騎兵,南宋有號召力和後勤並擁有先進的軍工
蒙古人滅金飲馬長江邊時,面對長江防線和名將孟珙,還不是連吃敗戰。
蒙古人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南宋也不是軟柿子,看女真人最後的掙扎也是強悍的。
但是歷史是不容人去想象的,南宋也不可能和女真人一起聯合,最多中立。
這和當初幫金滅遼不一樣,畢竟遼和北宋是兄弟,關係一直和諧,幽雲十六州又不是搶宋的,北宋這麼做,從道德到戰術國策全錯。
而女真人是世仇,又加上女真人先來打南宋,是佛也有火,這怪不得南宋。
南宋中立,女真金也不過延遲一下滅亡時間而已,完顏也不會團滅!
-
6 # 藍刀魚2
南宋和金聯合抗蒙,若要取勝,這要看什麼時候,誰帶兵,皇帝是誰。
蒙古攻金,並非大家想的那樣順風順水,勢如破竹。就是蒙古軍在內蒙野狐嶺大破金軍,攻破金都大都(今北京)之後。金將完顏陳和尚等率軍在陝甘一帶也多次擊敗蒙古軍,就是蒙古滅金的三峰山之戰,金軍也能一度佔優勢。著名的蒙古王子拖雷指揮,加上碰上冰天雪地的好天氣,蒙軍才徹底把後勤不繼,飢寒交迫的金軍打敗。
金蒙作戰的中期,金軍還能屢次擊敗蒙軍,如果宋軍早點出力來救,蒙古軍根本不是金宋聯軍的對手。就是到了後期,如果宋朝和金朝結盟,派孟珙這樣的名將,以傾國之力也一定能將蒙古軍打敗。
打仗,最忌就是大勝之後,分兵據守,立足未穩,而大股敵人又來攻。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勝利的喜悅讓人鬆懈,部隊得不到休整,將很快被敵人大軍衝散衝亂。由勝轉敗,局勢極難收拾。
如二戰德軍在蘇聯,韓戰美軍在北韓……。就是今天的烏克蘭頓巴斯戰爭,烏政府軍節節勝利,眼看就將親俄武裝分子殲滅,但己方兵力暴露無遺,被換裝俄軍一頓猛揍,幾乎被團滅。金蒙之戰尾聲,如果宋朝皇帝像蘇聯斯大林一樣,以舉國之力起兵,蒙古兵再牛也被大舉殲滅在河南、陝西、山東、河北。
殲敵一千,自損八百,大勝利後,真的很怕又一波敵人強力反攻。一旦失敗,將會一潰千里。
當然金宋聯合是個假設。
-
7 # 歷史的天空好精彩11
勝算不大。試著分析一下
先說金國。金國末年,朝政腐敗,遇到事情,推諉塞責,活脫脫是複製版的北宋政府。1124年,金國遷都開封后,做出了兩項錯誤的決策。一是黃河以北土地被蒙古攻佔,他們便想攻打南宋,作為補償。但是這個時候女真人已習慣於享受,戰力低下。宋國雖敗,金國仍不能進,到最後不得不自行停止。二是下令分田。金國朝廷認為,女真人戰鬥力下降是因為家務恆產,於是下令分田。結果大批漢人被驅逐,遂使金地漢人怨憤不已。
南宋政府依舊昏聵不已,以史彌遠和賈似道為代表的道學家掌握了大權,昏招百出,絲毫沒有吸取北宋聯合異族自取滅亡的故事,總是懷著搭順風車、打便宜仗的心理,輕率背盟,毫無章法。
兩個病入膏肓的人,再怎麼聯合也不是新興強權的對手,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續命,不可能有什麼勝算。
-
8 # 青青河邊草兩邊撈不到
歷史沒有假設,金是要滅南宋,雙方纏鬥不休,當雙方精疲力竭時,蒙古大軍興兵,所向披靡,無堅不催滅掉金,再揮師南進,金和南宋就是有機會聯合,也無法阻擋蒙古大軍,因南宋和金一樣,本身都處沒落之勢。
-
9 # 追尋多巴胺的旅程
這種可能性不存在。南宋偏居東南一隅,對當時的國際形勢資訊上比較隔絕。不知道蒙古大軍橫掃歐亞大陸的形勢。而靖康之恥是宋朝舉國上下之國恥。金對南宋的威脅並未消失。南宋皇室缺乏宏圖大略。農耕民族缺乏征服擴張的需要和意識。而當時不征服就要被征服不進攻就亡國,這是當時上到朝廷下到百姓們所意識不到的。
最後說一下,假如不可能變成可能兩個國家聯合起來。宋金聯盟大機率也不是蒙元對手。蒙古兩次西征鍛造了一支身經百戰,紀律嚴明的軍隊。蒙古帝國是個高效率的戰爭機器。是冷兵器時代對外軍事征服的巔峰。(沒有之一)以它當時所控制的地區之廣闊各種戰爭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宋金即便聯盟也打不起這場消耗戰。
回覆列表
南宋與金國聯合起來對抗蒙古大軍仍然沒有勝算,有以下原因:一是南宋和金國在地理位置上對蒙古不佔優勢,西夏已經被滅國,蒙古的主攻方向也是對金國,南宋若出兵援助金國也必然存在後勤及越境作戰的壓力問題。二是從外交上看南宋和金國是世仇,就算一時聯合也是貌合神離,一旦暫時抗擊蒙古大軍小勝,隨著時間推移,宋金也必會齟齬不斷,最終也會被蒙古各個擊破,三是金國和南宋都處於守勢,兩國的戰略方針都是保土守城,蒙古大軍來攻,宋金只是一味的防守也只是延緩了被滅國的時間。四是從軍事角度,在同時代蒙古大軍無論從騎兵為主的機動力,還是蒙古弓箭的殺傷力,還是醃肉馬奶等後勤補給的持續力都遠勝宋金。所以南宋和金國聯合對抗蒙古大軍仍然沒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