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工愛歷史三國
-
2 # 情商第一課
古代傳遞訊息的方式有烽火臺、魚傳尺素、飛鴿傳書、風箏、急腳遞等。
1、烽火臺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訊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
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衝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臺,俗稱烽火臺,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
高臺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
一臺燃起烽煙,鄰臺見之也相繼舉火,逐臺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2、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相傳古時用絹帛寫信而裝在魚腹中傳給對方,後來改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裝書信,於是,就形成了“魚傳尺素”這句成語。“魚傳尺素”成了傳遞書信的又一個代名詞。
3、飛鴿傳書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
鴿子對地球磁場的感覺很靈敏,而且特別戀家,這是它們先天具備的優勢。但要成為一隻信鴿,主要還在於訓練。
飼養信鴿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放翔、競賽與使用。要想獲取理想的信鴿,除了精心選育良種與科學飼養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訓練。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4、風箏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的產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
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臺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臺城淪陷,梁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5、急腳遞
急腳遞,中國宋代創制的一種傳送公文的驛傳。由軍興所需而置。
這種通訊方式的特點是:由御前直接發下,不經樞密院或門下省,減少了不必要的交接手續,又可保守機密,沿途接力傳送,晝夜不停,而且不入遞鋪交接,減少了在遞鋪的停留時間。
-
3 # 藍白貓看歷史
古人傳遞資訊主要用以下方法: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
1、烽火臺
“烽火”是我國古代人們為了傳遞邊塞緊急軍情而設定的,古代有烽火連天的描述。據史可考,烽火臺使用始於商周,一直延伸到清朝。大家比較熟悉的典故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了,雖然幽王出發點比較好,為了贏得美人褒氏一笑,最後卻被趕走了,落下個不好的名聲。烽火臺裡面有專門儲存柴薪的空間,白天放狼煙,晚上用火光,針對不同時間採用不同報警形式,由此可見古人的智慧非常強大。而且烽火傳遞資訊是非常快速的,可以讓朝廷很快知道戰事。
2、信鴿
信鴿傳遞訊息出現的具體時間還沒有出現統一的說法。信鴿的用處有很多方面:比如朋友間的書信,親梅竹馬情侶之間的書信,也有關於戰事的。
3、驛站
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八百里加急文書,就是透過人力蓄力來完成通訊的,任何人見到了都得給快馬讓道。
4、暗號、手語
這個我們在水滸傳,三國演義裡面經常見到。比如在使用裡應外合的計謀時,當事人雙方約定一個暗號,用來傳遞資訊。
5、書信
這個方式就不多說了 ,和我們以前的書信通訊的情景差不多,但是書信傳遞主要靠人力。
6、旗幟
用旗幟傳遞訊息主要用於排兵佈陣,讓手下的兵丁按照既定方案進行行動。
其實古代應該還有其它方面的傳遞資訊的方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信鴿傳遞,因為信鴿傳遞訊息不實很保險,有可能回在路上被其他動物抓住,可能餓死在路上。影視劇裡最多的出現形式是被人們拿來紅燒了。
-
4 # 碼字先鋒
古人傳遞資訊主要用以下方法: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
主要有飛鳥傳(飛鴿傳書、鴻雁傳書、飛雁傳書),驛傳(快馬加鞭),烽火,狼煙,旗語、燈光(三打祝家莊、孔明燈)等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代資訊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烽火通訊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資訊的方法,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聲光通訊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臺。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訊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臺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檯傳遞資訊,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臺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資訊聯絡網路。
竹簡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也使用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後,即成為簡片。然後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刻寫或書寫文字。
竹簡是我國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冊"字,象徵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桌几上。
相傳在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朔向皇帝上了一個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簡,派了兩個大力士才抬進宮,所以竹簡使用起來非常麻煩,而且時間長了會受蟲蛀、腐爛,不能長時間儲存。
旗報、牌報、揭帖旗報源於我國古代的“露布”,通常由專人扛著,騎在馬上,賓士傳送,供沿途軍民閱覽,鼓舞士氣。牌報則是寫在木牌上的新聞傳播工具,而揭帖則是類似傳單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處散發。
報房起於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內就有以私人名義從事抄報活動的人,多為低層文吏,以刊刻抄邸報為自己的副業,到清代中、晚期演變成私營報紙。
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古時候。人們修築高高的烽火臺。當發現敵人入侵時,便立即點燃烽火臺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煙,來傳遞敵情資訊,召集軍隊前來援助。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騎馬傳送資訊的方法,在全國各地設定很多驛站,有專門的人接力傳遞信件,這樣,可以騎著馬把資訊傳送到很遠的地方。再以後,人們又發明了用旗語、燈光傳遞資訊的方法。
早在公元968年,中國便發明了一種叫"竹信"(Thumtsein)的東西,它被認為是今天電話的雛形。歐洲對於遠距離傳送聲音的研究,卻始於17世紀。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資訊的辦法。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他賜給這種通訊方式的一個名字--Telephone(電話),卻一直延用至今。
-
5 # 風雲之誓
古代傳遞資訊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飛鴿傳書、百里加急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算是用烽火傳遞資訊,比如歷史上最有名的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丟失了天下,雖然很荒謬可笑,但是也不得不說烽火傳遞資訊的重要。除此之外,狼煙一起,戰爭硝煙瀰漫,狼煙又被認為是戰爭的開始,是不詳的徵兆。
-
6 # 王大牛樂談
特意整理了一下古代較齊全資訊傳輸方式,彙總如下:
1.鴿子、飛雁:信件系在腿上。
2.烽火臺:狼煙升,警報起。
3.內有乾坤:包子、饅頭、雞鴨鵝、牛馬羊等食物內部。
4.聲波:鑼聲、鼓聲、鞭炮聲
5.光波:燈光、火光
6.標記:記號、擺設
7.旗語:搖旗傳令
8.驛站:最常用人傳人
9.雞毛信:多用於民間
10.傳竹筒:類似於信封
11.急腳遞:類似神行太保戴宗
12.啞語:專業人士特有
13.書信:蔡倫完善紙張後開始使用
14.唇語:高技工專屬
15.風箏:操作條件苛刻
印象最深的當然是信鴿傳遞。因為最常用,影視劇中出現也最多。
-
7 # 高臺民俗博物館鄭
飛鴿傳書,選擇出來優良的信鴿進行培訓,讓它快速準確的傳遞資訊。驛站快騎也是一種傳遞資訊方式!從第一個出事地點出發,到第二驛站換一匹快馬繼續傳遞,一次次到驛站換快馬休息,送到終點站為止!
還有一種傳遞方式就是烽火臺傳遞,有事時烽火臺點起火為號,
我最好笑記憶深刻故事,就是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
周王有一個王妃心情不好不高興,為了引笑王妃點起了烽火臺,諸侯看到了馬上都來京城。諸侯們以看沒什麼事生氣的都回去了!
有一天真的有事了點亮了烽火臺,諸侯們一個也沒來!
-
8 # 濤濤歷史屋
驛站傳書,這是我最印象深刻的。
古時候,交通條件落後,但是為了完成資訊的上通下達,古人發明了驛站制度,真實高明。
根據信件的輕重緩急還分加急不加急,這就是完完全全的現在郵政、快遞物流,驛站就是以前的招待所,所以,這是一個很全面和完善的制度。
-
9 # 雪丶夜
在古代有信鴿,燈塔驛傳,烽火臺等等傳送方式,其實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資訊,最早當在原始社會250末期。 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訊逐漸完備起來。 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郵驛令》。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誌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 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 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併。 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
10 # 磐龍觀史
古人傳遞資訊主要用以下方法: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 主要有飛鳥傳(飛鴿傳書、鴻雁傳書、飛雁傳書),驛傳(快馬加鞭),烽火,狼煙,旗語、燈光(三打祝家莊、孔明燈)等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代資訊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烽火通訊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資訊的方法,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聲光通訊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臺。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訊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臺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檯傳遞資訊,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臺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資訊聯絡網路。 竹簡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也使用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後,即成為簡片。然後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刻寫或書寫文字。 竹簡是我國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
-
11 # 哇哦你好美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代資訊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烽火通訊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資訊的方法,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聲光通訊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臺。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訊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臺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檯傳遞資訊,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臺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資訊聯絡網路。 竹簡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也使用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後,即成為簡片。然後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刻寫或書寫文字。 竹簡是我國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冊"字,象徵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桌几上。 相傳在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朔向皇帝上了一個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簡,派了兩個大力士才抬進宮,所以竹簡使用起來非常麻煩,而且時間長了會受蟲蛀、腐爛,不能長時間儲存。 旗報、牌報、揭帖旗報源於我國古代的“露布”,通常由專人扛著,騎在馬上,賓士傳送,供沿途軍民閱覽,鼓舞士氣。牌報則是寫在木牌上的新聞傳播工具,而揭帖則是類似傳單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處散發。 報房起於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內就有以私人名義從事抄報活動的人,多為低層文吏,以刊刻抄邸報為自己的副業,到清代中、晚期演變成私營報紙。 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古時候。人們修築高高的烽火臺。當發現敵人入侵時,便立即點燃烽火臺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煙,來傳遞敵情資訊,召集軍隊前來援助。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騎馬傳送資訊的方法,在全國各地設定很多驛站,有專門的人接力傳遞信件,這樣,可以騎著馬把資訊傳送到很遠的地方。再以後,人們又發明了用旗語、燈光傳遞資訊的方法。 早在公元968年,中國便發明了一種叫"竹信"(Thumtsein)的東西,它被認為是今天電話的雛形。歐洲對於遠距離傳送聲音的研究,卻始於 17世紀。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資訊的辦法。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他賜給這種通訊方式的一個名字--Telephone(電話),卻一直延用至今。 有人說,電話是一支唱了100多年的歌。它至今依然是聲音繚繞,響徹寰宇。100多年來,電話作為傳遞人類話音的基本功能雖無多大變化,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卻經歷了"磁石-共電-自動"的發展過程。 1753年2月17日,《蘇格蘭人》雜誌上發表了一封署名C.M的書信。在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電流進行通訊的大膽設想。他建議:把一組金屬線從一個地點延伸到另一個地點,每根金屬線與一個字母相對應。在一端發報時,便根據報文內容將一條條金屬線與靜電機相連線,使它們依次透過電流。電流透過金屬線上的小球便將掛在它下面的寫有不同字母或數字的小紙片吸了起來,從而起到遠距離傳遞資訊的作用。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裡設一驛站。
-
12 # 鳳凰涅磐228
古代的人們交通不發達,通訊不先進,但依然難不倒智慧無窮的勞動人民,他們想出了許多傳遞資訊的方法,有些方法至今還被採用,那古代的人們大概有哪些傳送訊息的方式呢?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概括:
1.距離不是很遠,但由於人聲鼎沸或其他原因無法用人的聲音傳遞資訊時,人們就用其他物品傳遞資訊。如擊鼓鳴鑼,這個往往用於古代戰場比較多,古代兩軍打仗,通常都是面對面擺好陣勢,然後一方擂鼓叫陣,另一方擂鼓應戰,還可以用三通鼓表示開始進攻,在戰鬥中也可以用鼓聲激勵士氣。鳴鑼就表示收兵了,著名的典故鳴鑼收兵已說明。還有暮鼓晨鐘傳遞的佛教資訊,唐代李鹹中的“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掛情”說的就是這事。還有更夫夜半三更的竹梆聲等。除了聽覺上的資訊傳遞,還有視覺的資訊傳遞,那就是令旗。古代的令旗也是多在戰場上用做指揮和傳達命令,如有些古裝的影視劇都有用不同的令旗指揮士兵攻擊或後退,不同顏色的令旗所含意義不同,傳令兵在報軍情時也會拿著令旗。在通訊系統很發達的今天,還在使用的旗語也是古代令旗的延伸吧!
2.距離很遙遠的古代傳遞資訊方式就有大家熟悉的飛鴿傳書,鴻雁銜信等,中外很多古裝影視劇裡都有這樣的鏡頭,這也是還原古代生活的一種方式。還有驛站,驛站一般都是官方設立的,用於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相當於現代的郵差、快遞和旅店等。每個驛站都養有馬和配上一些人專門傳遞資訊,傳遞資訊也是又快有慢的,木心先生所寫的“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也許靈感也來源於此吧!但遇到緊急軍情和檔案,每個驛站的人都不會停歇,用最好的馬一站傳一站的快速傳送,“八百里加急”說的就是傳遞資訊的故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資訊的國家之一,有長達3000年的郵驛歷史,現在蘇州的高郵孟城驛是全國規模最大、儲存最好的古代驛站。最後的就是烽火狼煙了。這是戰爭緊急情況需要通知各處兵馬的一種特殊方法,一般在邊界。遇到外敵入侵時點燃火把火堆,以煙火為號,逐個烽火臺相距點燃,須臾千里,萬里長城上的烽火臺就是用來報告敵情的。
古代除了這些傳遞資訊方式還有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周幽王為了博取褒姒一笑,竟把傳送軍情的烽火當道具,以致最後國破家亡人喪生。故事不知真假,但在那個閉塞的時代,人們還是想出了各種交流、傳遞資訊的方式,真是智慧無窮哦!
-
13 # 雲居隨筆
古代傳遞資訊的方式有驛路傳遞、狼煙峰火、信客商人等,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朝的八百里紅旗奏捷。
驛路傳遞是古代最主要的資訊傳遞方式,由官府來經營管理,其工作人員屬政府編制。為了使保證全國資訊暢通,驛路如網路般遍佈全國。驛路上設驛站,一般幾十裡一個。比如在清朝,全國有兩千多個驛站,相關工作人員超過十五萬人。
烽火狼煙主要用於軍事上的通訊。烽火臺一般設在地勢險要處、或交通要津。比如長城上的烽火臺,就是十里地設一個。這個距離,在天氣正常時,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警報的。報警時,白天用煙,晚上用火。
信客主要存在於偏遠的地區,是民間行為,不受官府的管理。在這些地區,因為沒有官府設定的驛站,就只能靠這些私人信客。信客需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健康的體魄,以及一點文化知識。
古時的商人也充當信使的角色。商人走南闖北,歇腳住宿首選同鄉會館。在同鄉會館裡,可以聽到鄉音,吃到家鄉風味的飯食,還可以為老鄉傳遞口信、家書。
在所有的通訊方式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朝的八百里紅旗奏捷。清朝自康熙帝開始,對西疆的用兵基本沒有間斷過。西疆距離都城有幾千裡之遙,每當清軍打了大勝仗時,為了儘快把勝利的訊息上奏朝廷,便採用最快的傳遞方式:八百里紅旗奏捷。
-
14 # 盛淮南的洛枳
鴻雁傳書,總感覺這個詞背後帶著異地男女的愛意。古時候,用文字傳遞愛意的方式,真的是讓人很感動,“雲中誰寄錦書來”?是帶著期待在等著書信啊。
-
15 # 滕飛她爹
古代傳送訊息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若理性的給它梳理一下,無外乎有以下幾種。
一、八百里加急式的“驛馬”傳送。
二、空中快遞式的“飛鴿傳書”。
三、以戴宗為祖師爺的“神行術”傳送。
四、輕舟飛渡式的“江河信舟"傳送。
五、烽火狼煙式的“烽火臺"傳送。
在以上眾多的傳送方式當中,暫且排除書信形式的傳送,僅從軍事情報而言,餘以為“如果用驛馬、飛鴿傳書、神行術、江河信舟均達不到快捷的目的,唯有烽火臺傳送訊息最為節省時間。”諸位知道,如果傳送訊息的話,往往一條及其重要的敵情訊息從邊關呈報到朝迋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使得訊息失去了它的及時性,同時也制約了決策者的決斷。
鑑於此,古代軍事家就發明創造了一種“智慧傳遞”的方式,這便是非常實用且快速的烽火臺傳遞方式。從邊關到京城相距往往在數千裡之間,他們則從邊關開始一路修築烽火臺至朝廷所在地,每座烽火臺間距在五至十里不等,待到邊關受到來犯之敵大兵攻入時,守關士兵就會把事先準備好的狼糞點燃,生成直衝雲霄的狼煙,於是下一關計程車兵看到軍情後,便會用同樣的方法傳遞給下一關,於是關關“相鏈”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危情及時的傳送過去,為朝廷的出兵抵敵提供了寶貴時間。
所以說,用烽火臺傳送訊息要比其他方式更加快捷、高效、安全!
-
16 # 爾安說史
“訊息”的概念很廣,可泛指新鮮的事物及其他。而現代“資訊”的概念更廣,有指音訊、訊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物件,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有什麼訊息嗎?”一句簡單的日常語,就能聽到萬千種的不同回答。可見訊息及它的傳送方式,是包羅永珍的。
我國很早就建立了有組織的信(消)息傳遞系統,觀之可見識先人智慧,又能啟迪後人。訊息是區分類別的,如政治、軍事、財經、教育、民生等等,各類別及其傳送,可相互重疊或交叉,不同的人對訊息的需求各異。
先列出幾條廣為人知的古代傳送訊息的方式:
①驛站:陸路可八百里加急;水路有“江河信舟”。
②烽火臺(狼煙、火光報警),古長城或其它軍事要塞均存遺蹟。
④旗報、旗語,多用於船艦通訊;陸軍的搖旗傳令,又用於排兵佈陣。
⑤日常家書、口信:可透過信客、商人傳送;古人將魚看作傳遞書信的使者,並用魚素、魚書、鯉魚、雙鯉等作為書信的代稱;還有神行太保戴宗式的“急腳遞”,等。
由中央、地方政府,軍隊為主體(遠距離、廣範圍)的訊息:講求快速傳送,除上①②③④經常使用外,還有口頭宣旨,張貼皇榜告示、公文奏摺一類;在西漢初期,已有一種《邸報》,是專門用於傳送朝政的新聞報抄(紙),基本一直沿用至清代,還衍生出《京報》、《申報》等。乾隆五十七年(1792),出版了最早的中醫雜誌。此外,鑼聲、鼓聲(擊鼓升堂),弓箭傳(戰)書、或直接派遣使者等,這些傳送訊息的方式,都不乏使用。
最早的訊息傳送少不了使用圖文,或刻寫在龜板殼(甲骨文)、竹簡(留下汗牛充棟、罄竹難書的成語)、甚至山岩碑石上。東漢蔡倫造紙術改良推廣之後,紙張成了最重要的資訊傳媒載體。資訊傳送是要講速度的,所以以上遠距離廣範圍的傳送,人們比較熟悉;而對時刻發生在身邊的,反習以為常而疏於總結了。
其實,較近距離、較小範圍或家庭、私人間的訊息傳送:除上列⑤的家書外,用語言直接交流是見慣不怪的了。聚坐一起聽族人說事、或私下促膝談心、或家中言傳身教,免不了都有訊息的傳送。見面時遞上名片(古稱謁、刺、帖、片),也是在傳送一種身份資訊。還有各種商業廣告,如店鋪名、門聯、商標、模型、實物、幌子、搖串鈴、敲打竹板,以及呼喊、吼叫、鑼鼓、打更、吹哨,器樂、鞭炮聲……等,時刻不停地為周邊的人,傳送種種類別的不同訊息。
再有,拋繡球的信物、髮型一類,也可視為傳送資訊,如某些地方的女性將頭髮盤成各種髻型,可表示其婚否或喪偶。眉目傳情、舉手投足的肢體語言,乃至妝容顧盼,當中也可能資訊無限,需要去解讀罷了。此外,即便是生病時的一些變化,如發熱、咳嗽、出汗、面紅等,也可理解為患者傳送給外界的健康狀況新“訊息”,所以有症狀、體徵之稱,當然,這種傳送是全自動化的。
還有蓄意傳播謠言等不實訊息者,需作甄別。如佯裝敗退、誘敵深入時,以丟盔棄甲、減少爐灶而誤導對方;或應用各種反間計等。為了防備敵偽,古人又使用了口令、暗語、核對兵符、印信(現代衍生為檢查證件、臉譜,或輸入密碼、驗證碼)等方法。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了表明她“順應天意”,借佛僧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又偷使人鑿石為文,刻上“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字,讓人獻上,說是從洛水中得來的“天授神物”,武則天親率文武百官“拜洛受圖”等。儘管是虛假資訊,卻刻意傳送,助其登基。
還有大張旗鼓地傳送貌似“虛假”的真實訊息者。如商鞅變法時,把一根木杆豎立於國都南門,宣佈有能把它搬到北門者,賞給十金;人們覺得奇怪,不敢搬動;接著又懸賞說:“有能搬去者,賞給五十金。” 有一個人把木杆搬到北門,商鞅立刻賞給五十金。結果宣示了信用,為變法立威。
訊息有輕重緩急、遠近真偽、好壞常異之分,傳送的載體媒介、方式途徑因之各異,其終端以人的感覺器官能接納為至要。除特殊人群(如瞽者靠盲文,聾者賴手語、唇語)外,人通常主要依賴耳目,故訊息靈通者有耳聰目明、千里眼順風耳之說。古人曾透過將陶甕埋於地下,以“聽甕預警”。而口舌、鼻和面板等感官,傳送訊息時則比較少用。
古人的訊息傳送,如孟母三遷,在當時就是一則訊息,傳記下來,成了典故。人死留下的遺言遺囑,大至帝皇藏於“光明正大”匾後的秘密,也是傳送訊息的一種方式,只不過要到特定的時間才揭曉吧了。對於新婚夫婦來說,古人還巧妙地透過歡喜佛、春宮圖等形像來傳送資訊。古代的資訊不斷記載下來,或存於史冊,或形成口碑,久之積澱成今日的歷史,成了五千年文明古國的見證。
從秦始皇一統江山,書同文、車同軌,從竹簡到西漢時期發明紙張……斗轉星移,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從電報、電話、相機、膠捲,到五花八門的網路多媒體平臺,迅猛地加快了資訊傳播的廣度和深度,能活在今天的人,無不感慨不已!
至於傳送訊息印象最深刻的,當數“為贏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了。另外,“柳毅傳書”儘管是神話,也有相當的閱讀欣賞價值。
回覆列表
有飛鴿傳書,選擇出來優良的信鴿進行培訓,讓它快速準確的傳遞資訊。驛站快騎也是一種傳遞資訊方式!從第一個出事地點出發,到第二驛站換一匹快馬繼續傳遞,一次次到驛站換快馬休息,送到終點站為止!
還有一種傳遞方式就是烽火臺傳遞,有事時烽火臺點起火為號,
我最好笑記憶深刻故事,就是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
周王有一個王妃心情不好不高興,為了引笑王妃點起了烽火臺,諸侯看到了馬上都來京城。諸侯們以看沒什麼事生氣的都回去了!
有一天真的有事了點亮了烽火臺,諸侯們一個也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