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的荷爾蒙之風2
-
2 # 臥龍三國殺
主要是蜀漢領導劉備寬厚仁德,忠君愛民,手下將佐關羽、張飛、趙雲皆忠勇無比,諸葛亮雖然有些神話,但他嘔心瀝血,一心為蜀漢著想,所以歷朝歷代都以蜀漢人物為典範就不足為奇了。
-
3 # 青一色
主要還是《三國演義》這本書,本來就是以桃園三結義為主軸,說白了,就是以劉備帶領關張創業為主線,對劉關張趙、諸葛亮做主要的描述。這本書都是四大名著之一,蜀漢將領的故事寫的非常詳細,生動。在民間廣為流傳。所以很多人能記住了蜀漢這些人物。
-
4 # 送歷史個放大鏡
滾滾長江東逝水,在歷史的長河中能留下濃墨重彩的,往往都是有一些非常成就,或者有一方面具備非常強烈的教育意義的,或者犯下了一些不法之事,影響歷史程序的都會在留在歷史上,透過文字傳遞給我們後世。
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但是很明顯蜀漢的人物在歷史上特別出名,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連國內著名的遊戲王者榮耀裡面,蜀漢的著名的人物,比如五虎,諸葛亮、劉備、龐統(後改為元歌)、孫尚香(嫁給了劉備)、劉禪,相比其他王朝來說,蜀漢的人物就佔了9個。可見蜀漢人物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結果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1、蜀漢的人物的品質更加符合儒家思想的需要
中國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三國之中,劉備的仁義、諸葛亮的智絕、關羽的義絕,其他蜀漢人物的忠心耿耿來說都是非常顯著的。相比曹操,曹操就顯得狡猾,後世稱之為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沒有顯得很仁義,有篡位的嫌疑;劉備雖說是皇室N代之後,但是起碼也是擁有皇室血液,也被天子成為劉皇叔;孫權雄霸江東,當時在那個時候來說,普天之下都是漢朝的土地,漢朝還沒有完全滅亡,但是孫權已經佔據了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蜀漢的人物相對於其他兩個國家來說,更加符合儒家思想的傳播,中國的儒家思想為歷代君主所提倡,作為儒家思想教化的工具,蜀漢的人物就愈發的鮮明透徹。
2、歷代君主對於統治的需要
中國古代是封建主義國家,君主對人民的思想進行了一系列禁錮,為了統治的需要。中國四大名著中其實有一本書曾經是禁書,就是《西遊記》。為什麼?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因為《西遊記》孫悟空曾經大鬧天空,說了這麼一句話: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皇室覺得這句話太過於犯上,不允許人們去讀。可見,在古代,上層社會對於統治區域的人們的思想是實行了多麼殘酷的禁錮。
他們需要的臣民是對自己的絕對的忠誠,並且把守衛國家、天權神授、天子至高無上等等都要灌輸到人們心中,這樣有利於統治。如果一個國家的臣民過於個性化,具有完好的獨立思想,受到的束縛較少,就容易引發暴亂和社會動盪。
3、《三國演義》取得的巨大成功
在中國古代浩瀚無際的歷史圖書當中,《三國演義》無疑是其中流傳度最廣、最深入人心的作品之一。它擁有非常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情節,比如著名失空斬(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劉關張桃園結義、關二哥過五關斬六將、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義釋嚴顏、劉備白帝託孤、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等等。這些故事都深入民心。
《三國演義》是非常推崇蜀漢的,作者在描寫上甚至將很多人物功績和特點都放在了蜀華人物身上,比如羽扇綸巾歷史上是屬於周瑜的;華雄是被孫堅打敗並且斬首的;顏良確實是關羽斬殺,但是文丑卻是曹操的部下殺害等等。
蜀漢人物的鮮明的特性,很受市井人們的喜愛,加上《三國演義》這類大家都能看的懂、喜歡看的歷史小說的不斷流行,最終三國的人物在人們心中很吃的開。而三國中濃墨重彩的蜀漢,當然更加受到推崇。像關羽除了被稱為武聖,也有財神爺的稱號,至今廣東地區很多做生意的老闆還供奉著關羽。
回覆列表
因為蜀漢這些人都有忠君愛民的精神 比如劉備忠於漢室 以光復漢室為己任 所經六處 愛民如子 比如諸葛亮 關羽 張飛同掙忠於劉備 忠於漢室 善待百姓 君愛民 民忠君 這是歷代百姓和君王共同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