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智戲說
-
2 # 逐鹿遊戲頻道
在最初的三國殺面殺中,基本上以五人局為主,我在大學時宿舍六個人,基本上就是打3V3,少人的時候打的就是五人局。
在五人局中反賊是處於劣勢的,因為五人局中一上來不會有人急著表身份,第一個能表身份的也就是忠臣,比如劉備給牌、郭嘉南蠻掉血給牌等等。
這樣和平發展下去對反賊來說,就是在走下坡路,因為主公狀態越來越好,對反賊們來說並不是好事,這個時候多半要看內奸怎麼玩了,因此五人局中內奸的走向至關重要,因為他不管幫哪一邊都是3打2。
而八人局就不同了,身份配置為8個反賊,一個內奸,雙忠一主公。這個局勢對反賊來說非常好,上來就是4V4,如果內奸猶豫或者不會玩,就是4V3,因此反賊的勝率就會偏高一些。這也就是八人局中首反必跳的原因所在。
總結一下,五人局反賊勝率偏低,主忠勝率較高;八人局反賊勝率較高,主忠勝率則較低。
五人局如果加一個反賊變為六人局,則反賊勝率會上升一個檔次,接近八人局,但反賊的勝率仍然低於八人局。
話說我玩三國殺已經有4、5個年頭了,雖然三國殺一直在推出一些新模式比如國戰什麼的,可我玩下來還是覺得8人軍爭更具有魅力。但也就是我專注玩8人軍爭這段時間裡,也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就是反賊的勝率偏高。我相信很多玩8人軍爭的人都會有個想法,那麼接下來,我就來談談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
首先是,為什麼反賊的勝率偏高? 出於遊戲平衡的角度來看,反賊的勝率應該和主忠的平均勝率相同。但是實際上,本人的反賊勝率高達60%以,而主忠的平均勝率自然也就是40%都沒有達到(我周圍的人也普遍是反賊勝率偏高)。這是否合理?反賊之所以可以一直保持一個高勝率,以我這幾年的經驗感到,反賊所有獲勝的局裡,差不多是有1半(可能更多)是透過直接擊殺主公完成的。
而在8人軍爭裡,主公僅僅多了1點的體力上限,比起反賊4人火力相比,身板顯得太過於薄弱(而且主還是優先選將)。正因為反賊擁有過於優秀的先天條件,即使反賊有擊殺獎勵這一個負面條件在,但是反賊卻擁有一個異常“賴皮”的勝利條件。而就是這個“賴皮”的勝利條件,也讓主忠方產生了一連串的負面效果,更加導致主忠方難以獲勝。
第一個主公的選將範圍非常狹窄(低仇恨會坑內,高仇恨會先死),主公為了不被反賊集火,所以主公往往在選將會首選一些,不會被當作首選目標的一些低仇恨武將,或者可以透過1點血量上限使技能獲得大幅受益的武將。看著很合理,但是裡面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類武將往往很坑內。比如說孫策、王異、鍾會、鄧艾……因為是防禦自身的技能,所以這類技能往往並不會因為人數的減少而被削弱(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求援什麼的)。這也更加導致,這類武將一旦成為主公,內奸會很絕望,然後就會5反(而且5反也不少見)。然後就輸了。。當然了,你可以說內奸素質低,但是對於一個勝率微乎其微的局(而且僅僅是個遊戲而已),內選擇放棄,真的都是內的責任麼?所以主公很尷尬,主公不得不選擇一些能防得住反賊集火,但又要給內一點希望的將才最為合適,有時會選擇透過技能配合,可以掌控全域性的一些將(比如袁紹,當然了這也就等於選擇了拼臉)。
我玩下來這麼久,能符合上訴條件的,貌似只有曹丕比較合適了。但是主公往往又是很任性滴,誰會玩個三國殺,主公把把用CP?其次的連鎖反應就是一旦當反賊制定下集火主公的策略時,遊戲的主導權就會進入反賊的手裡。因為內奸失去了控場的能力,內為了保護主公,不得不去削弱反賊,但是反賊處於自身的角度考慮往往不會選擇半途而廢,去進攻忠臣哪怕只剩下1個人。這也就會導致2個結果,要麼主公死、要麼反賊崩。無論那個內都是毫無勝算的。所以可以看出導致這一系列結果的因素只有1個——反賊有過高的機率去集火主。所以我大膽的假設,就是如果反賊從開局 就只集火主,就會把遊戲帶向一個”不健康“路線。
其次是,如何改變? 我曾經和我的朋友一起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我朋友提出一個想法是強化主公技,他覺得現在主公技能顯得過於雞肋,並不能很好的提升主公的防禦能力。可我覺得不合適,首先強化主公技能等於間接地再次縮小主公的選將範圍(大家肯定會去玩主公技能強大的將),治標不治本,其次在5人軍爭裡,主公作為優勢方,豈不是又被進一步強化了麼?而我覺得,現在8人軍爭不平衡的根源在於,反賊可以透過集火主公,直接,間接獲得的好處實在是太多。所以要做到平衡,必須先讓反變得不能或者不想去集火主。所以我提出的一個修改方案是,把8人軍爭從1主2忠1內4反,改成1主3忠3反1內,並將反賊的擊殺獎勵轉移給忠臣,並提高擊殺獎勵的靈活性,把摸3張牌改成,摸3張牌或者摸1張牌並回復1點體力。首先這樣反賊幾乎不會選擇從開局就集火主公,因為反賊只有3個人,而且如果去集火主,內肯定不幫忙,而且忠臣有擊殺獎勵,反賊更加不會去集火主。
逼迫反賊去從忠臣開始打起,這也提高了內奸的在遊戲中的地位(也可以間接提高內的勝率),由於反賊會先集火忠臣,內就不會遇到由於反賊集火主公而變得尷尬的地步。由於反賊弱勢,內奸初始陣營會到反賊方,雖然主公多了1點血,但是1點血量上限不會大幅提高,主公本身武將強度,而主公如果選擇王異,春哥,以多1點血量上限的技能收益而賣血來提高自身的輸出,輔助能力,自然也冒著,會被反賊轉向集火的風險(並且如果主公做的太過火,也要承擔內撕票的風險),而主公一旦死亡,就都結束了。其次是主公的選將空間會大幅增大,其實我們也知道很多人是不願意玩主公(比如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袁紹),其實有個原因就是主公太無聊,8人軍爭適合主公的就那麼幾個將,無聊也是無可難免的。所以修改後玩主公時,即使選擇一些中高仇恨的將也會成為一些不錯的選擇,主公的自由度提高,大家也更願意和喜歡去玩主公。最後我來說明下為什麼我附加了一個提高擊殺獎勵的設想,因為單純的改變陣容,會發現,主公方仍舊偏強。首先是主、忠,是一個陣營而且主會有 1點血量提升。在人數對等的情況下,你無法保證先死的是忠臣,而如果先死的是反賊,反內方有可能會直接崩盤,因此必須提高反賊在擊殺一個忠臣後的回覆能力。
最後,我作為一個大學黨,也沒有能力去找8個人去大量實測我的設想如何,終究只是紙上談兵。但是我覺得三國殺現在確實很有必要對目前三國殺8人軍爭做出一些改變。。 {:3_59:}最後感謝所有能看完我這篇長篇大論的小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