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車界微視
-
2 # 色彩車圈
車型的安全效能如何,在車輛生產透過中保研之後,都有一定的安全評級,每一款車型的安全效能不同,MPV車型也一樣,但是相對來說,MPV車型整體的安全效能與轎車和SUV相比,要欠缺一些。
豐田alphard豐田alphard是頂級的商務MPV,車型定位為中大型MPV,這樣的車型主要用於商務領域和保姆車,前排大部分是司機的活動空間,MPV車型有很大的特點,車頭車尾都比較短,整體的碰撞緩衝距離非常短,前方衝撞和後方衝撞,直接會涉及到駕駛人員和乘坐人員,即使是頂級的豐田alphard,也避免不了這種情況包括家用MPV車型本田ODYSSEY,也是這種設計格局,在發生巨大沖撞時,很快就能涉及到車內人員安全,其次,MPV車神的麋鹿測試,相比轎車和SUV都要欠缺一些,因為MPV車型,車身高,車身窄,整體的比例協調性相比轎車和SUV,整體缺乏優勢。總結:MPV車型整體的安全效能還是達標的,但是相比SUV和轎車整體的安全性要欠缺一些,車頭短,車尾短,在發生事故時會更快的接近乘坐人員。
-
3 # 道遠說車
先說結論:普遍來說,目前國內MPV的碰撞測試成績都不怎麼好,但不代表就一定沒有安全的MPV。
從主動和被動安全上來說:
1、被動安全上,MPV車身結構先天劣勢;
2、主動安全上,MPV操控不佳;
MPV為空間最大化,背離最優車身結構由於MPV的主要訴求點是儘可能增大乘員艙空間,所以相對轎車和SUV而言,為了最大化內部空間,MPV的橫截面更加接近於一個方形。我們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是大於正方向的,所以要達到與轎車相同的結構強度,MPV的設計難度更大。在加上 MPV的垂直空間較大,所以它的B柱要比轎車長很多,我們知道越長的東西越容易折彎。以上主要說的是對側碰的影響。
如果對於正向碰撞,則車身前部的吸能區域的長度以導力結構設計直接決定前排乘客安全。還是因為空間最大化的緣故,MPV的車頭一般較短,而且它的A柱相對轎車更加的垂直,所以從吸能和導力兩方面,MPV前碰撞都不佔優。更極端的是一些麵包車,吸能區域更短,A柱更垂直。
同樣的道理,MPV較長的車身對於整車扭轉和彎曲剛度很不利,所以一般來說MPV的車身響應和跟隨就會差很多。這對於車輛安全也很不利。
MPV操控不佳,車身穩定性不如轎車就像SUV容易在高速急轉彎側翻一樣,MPV由於“臃腫”的車身拖累,造成車輛容易甩尾(漂移)失控,在應對緊急情況躲避危險的能力變差,長度更大的貨車甩尾機率更高。此外,MPV的整備質量普遍來說都比較重,以本田ODYSSEY為例,雖然它車長不如Accord,但是它的重量卻達到了1.9噸。越重的車越不靈活,剎車距離越長,反應越遲鈍,在主動安全上,MPV也是處於劣勢。
如果要獲得較好的安全性,MPV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從國內熱銷的MPV車型別克GL8的中保研測試成績來看,讓人大跌眼鏡,而失分最多的當屬最嚴苛的25%偏置碰撞,GL8只得了一個“P”的成績,跟Passat一個水平。造成這樣的結果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一是MPV屬於比較冷門的車型,“寡頭”效應明顯,GL8在30萬級別幾乎沒有對手,這樣就造成廠家並沒有在安全性提升上投入足夠多的成本。
MPV中也有安全性很不錯的,比如說雷諾的Espace,這款MPV擁有“雙A柱”設計,整個車更像是一個加長的SUV模樣,底盤較高。所以雷諾Espace在歐洲的E-ncap測試中拿到了五星成績。
總的來說,雖然MPV車身結構先天劣勢,但是我覺得只要用心,還是可以彌補劣勢,做出安全的MPV。
回覆列表
理論上來說,相較於SUV和轎車,MPV的安全性普遍比較差,原因在於先天的車身結構。MPV追求的是絕對的大空間,為了給乘員艙的空間讓路,發動機艙、行李艙往往設計得比較短,發生撞擊的時候潰縮空間相對較小,所以車內乘員受到的衝擊就會更大。特別是前排乘客和第三排乘客,在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的時候,危險性較高。
從碰撞測試的結果來看,不管是中國的中保研,還是美國的IIHS,MPV的結構安全性都是不如轎車和SUV的。比如中保研目前測試了兩款MPV車型,比亞迪宋MAX和別克GL8,一個車內乘員安全性得分為P較差,另一個得分為M一般,都難以拿上臺面。再看美國IIHS的結果,獲得全優評價的也只有美版ODYSSEY一款車(和國內的ODYSSEY不是一款車),其餘MPV的安全性都不太出色。
很多人會說,MPV的整備質量比較重,在實際碰撞中會比碰撞測試更有優勢,但需要注意的是,同價位下的SUV並不比MPV輕。舉個例子,別克GL8 ES售價29.99-39.99萬元,整備質量兩噸左右,同價位可以買到合資中大型SUV,比如別克自家的昂科旗,整備質量也在兩噸左右。也就是說,MPV的實際碰撞能比碰撞測試好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價位你能買到結構更安全的產品。
綜上,MPV的安全性並不出色,購買價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