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像中原
-
2 # 戶外老宋
肉兔流產多發生於妊娠中後期, 是兔場常見的繁殖障礙疾病之一, 給養兔業造成較大的損失。一般情況下, 肉兔的流產率可達3%以上, 存在隱患時, 流產率急劇上升。嚴重時, 流產率達100%。母兔流產的原因很多, 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1 流產原因
1.1 疾病因素
(1) 普通病。
中暑、高熱時易發生流產;生殖器官發育不全 (如宮頸過短、宮頸松馳、子宮內膜炎) , 患惡性陰道炎、子宮炎等生殖器官疾病時, 不容易交配受精, 即使受精也常因胚胎中途死亡而致流產。
(2) 中毒性疾病。
發黴、腐敗、變質的飼料, 如菜籽餅、黴玉米;有黑穗病、鏽病的飼料;苦、辣的飼料;酸度過高的飼料;含農藥的飼料, 腐敗的動物飼料, 如魚粉、蠶、蛹糟等, 均能引起中毒, 直接刺激子宮, 或造成消化紊亂, 胎兒發育中斷, 引起死胎和流產。
(3) 傳染病。
妊娠母兔患流感、兔瘟、痘病、流行性乙型腦炎、巴氏桿菌病、魏氏梭菌病、細小病毒、大腸桿菌病等可造成母兔流產、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
(4) 寄生蟲病。
梅毒及消耗性病寄生蟲病, 均可導致流產。
(5) 治療不當。
投大量的瀉劑、利尿劑、子宮收縮劑或一些烈性藥, 甚至注射疫苗的應激反應也會引起流產。
1.2 營養不良
主要是飼料搭配不當、過於單一、營養價值不全或營養不足, 影響胎兒發育, 降低母兔的適應性和抵抗力, 引起死胎、流產。
(1) 蛋白質缺乏。
不能滿足胎兒生長需要, 胎兒發育受阻, 甚至中斷, 造成死胎。
(2) 維生素A缺乏。
失去促進上皮組織再生作用, 往往導致子宮黏膜和絨毛膜上皮細胞角化、脫落, 造成死胎。嚴重缺乏時, 胚胎髮育前期即死亡、吸收, 俗稱“化崽”。後期缺乏則易早產。
(3) 維生素E缺乏。
妊娠後期缺乏維生素E, 容易發生早產或流產。
(4) 鈣、磷或硒、鋅、銅、鐵缺乏。
形成胎兒營養補給不足, 產弱胎、畸形胎。
(5) 妊娠期飼料驟變。
影響胎兒營養吸收, 也易引起死胎和流產。
1.3 遺傳性流產因素
近親繁殖容易使後代體質下降, 導致品種退化, 嚴重時可終止妊娠, 有時會產出死胎、畸形胎。
1.4 環境因素
急劇降溫, 兔舍保溫不良;低溫時飲涼水、吃冰凍飼料;夏天, 用涼水衝妊娠母兔或妊娠母兔暴飲涼水;持續高溫天氣, 兔舍防暑降溫條件差;舍內氨氣濃度超標等, 都能反射性引起子宮收縮, 引起流產。
1.5 機械性傷害
(1) 摸胎粗魯。
妊娠檢查不熟練, 不能正確辨別胚胎和糞球, 長時間揉捏胚胎, 胚胎受損, 甚至會捏死胚胎。
(2) 過度驚嚇。
散養的懷孕母兔過度驚嚇時, 會四處奔逃, 拼命向牆角、陰暗處躲藏, 若腹部受到撞擊, 容易損傷胚胎, 輕者流產, 重者產出死胎。過強的噪聲也會引起流產。有的初產母兔高度神經質、母性差, 也會造成流產。粗暴打兔、冷鞭打免、打飛針等都可引起流產。音響刺激、狗、貓等動物突然竄入、陌生人強行撲捉等, 都可引起母兔精神高度緊張, 腹肌強直收縮, 腹壓增大造成流產。
(3) 捉兔、保定方法不當。
隨意捕捉懷孕母兔, 抓提不當, 也容易引起流產。
(4) 孕後再配。
混養時, 孕後長時間被追逐、交配, 會導致流產。
(5) 打架撕咬。
群體過大時, 出現打架、撕咬、碰撞、跳躍等現象, 傷及腹部, 會引起流產。
(6) 年齡過大。
老年公兔、母兔交配, 會影響仔兔的體質, 降低仔兔抗病力, 也容易造成胚胎死亡或早期流產。
(7) 孕兔外傷。
木籠毛刺外露, 飼槽邊緣不整, 木板釘頭突出, 籠板網格過大, 籠邊鐵絲翹起, 均可造成面板外傷、腳部骨折、細菌感染等, 受害嚴重時會引起流產。
此外, 產箱過高, 洞門太小或籠臺狹小使腹部受擠壓等均可造成流產。
1.6 習慣性流產
有流產史的母兔, 流產的機率更大, 特別是受到冷、涼刺激、腹瀉、便秘等, 連續造成流產後, 可能成為週期性或習慣性的流產。
2 防治措施
(1) 加強母兔的管理。
精心設計兔舍、兔籠、產箱, 及時檢修飲水器、水管。
(2) 喂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飼料。
特別要多喂優質青飼料, 但不要喂露水草。防止喂發黴變質、有毒的飼料。被泥漿、糞尿汙染的飼草要洗淨晾乾後飼餵;貯藏過久的乾草、草粉, 經曝曬、除淨雜物及黴變;餅粕要用開水浸泡鬆軟, 生黃豆要熟化後飼餵。最好配製各階段的全價日糧。
(3) 搞好籠舍衛生, 做好疫病防治。
對兔籠舍每天都要打掃, 清除糞尿汙物, 並定期進行消毒;經常洗刷、消毒飼餵用具, 冬季勤換墊草, 保持籠舍衛生。其次, 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 做好兔病的預防工作。在治療孕母兔疾病時, 要優選藥物, 嚴禁使用縮宮和孕激素拮抗類藥物。
(4) 嚴格選種選配。
防止早配和近親交配;採取定期引進或調換公兔的辦法, 儘量避免近親交配。
(5) 選擇品質優良的種母兔。
優良種兔不僅受胎率高, 抗病力強, 而且保胎好、產仔多、母性強。品質不好的母兔堅決淘汰。
(6) 減少應激。
懷孕15 d後要儘量減少撲捉、打針、疫苗注射等;不隨便捕捉懷孕母兔;嚴禁在懷孕母兔產箱附近大聲吵鬧;特別要防止突然意外的聲響;嚴防狗、貓等襲擊母兔。
(7) 保胎。
有流產預兆的母兔, 肌肉注射黃體酮15 mg。習慣性流產的母兔應及時淘汰。
(8) 避免在孕期採毛、免疫、更換籠位等。
儘量減少捉兔次數, 實行單籠飼養;冬季要經常檢查兔舍門窗, 堵塞漏洞, 防止賊風侵襲。
(9) 流產母兔的護理。
流產後的母兔, 應保持安靜休息, 喂營養充足, 易消化的飼料, 並加3%食鹽;及時應用磺胺、抗生素類藥物, 區域性清洗消毒, 控制炎症, 以防繼發感染。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兔舍安靜, 找出流產與死胎的原因並加以排除。
引起妊娠母兔死胎流產的原因雖然很多, 查明流產原因, 有針對地採取措施, 可大幅提高養兔的經濟效益;只要按標準飼養, 就能從根本上防止流產。
-
3 # 老周說三農
引起母兔流產的原因有哪些?怎樣預防流產?
引起母兔流產的原因可以分為三類,即機械性流產、營養性流產和疾病性流產。
機械性流產:主要是由於不正確的捕捉和摸胎,母兔就是緊張而掙扎,突然巨大的聲音,採毛或者從高籠上跌下等因素引起。
營養性流產:主要是由於飼料營養價值比較低,突然變換飼料以及飼餵發黴變質、冰凍的飼料和冰凍的水所引起。
疾病性流產:主要是感染李氏稈菌、沙門氏稈菌等病原微生物而引起。
一般母兔在懷孕15—25天容易發生流產。為了防止流產,不要無故捕捉母兔或者摸胎。避免母兔被籠低板夾傷或者跌傷,保持兔舍及環境的安靜,嚴禁大吵大鬧、開動機器或者鳴鑼、燃放煙花爆竹,懷孕期不要採毛,不要喂發黴變質或者冰凍的飼料和飲水。喂一些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飼料,冬季飲水要喂溫水。兔舍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李氏稈菌、沙門氏稈菌等疾病。在母兔懷孕期間如果必須捕捉檢查或者注射藥物等,要用兩隻手操作,一手抓頸部,一手託臀部,並且保持兔體不掙扎,離地也不要太高,輕抓輕放。摸胎時一定要加倍小心,方法一定要正確。
-
4 # 小王來鬥地主
為防止母兔流產,應及時摸胎(配種後第8~10天)。摸時動作要輕柔,不得隨意亂摸,不得捏、數胎數。斷定受胎後,就不要再觸動腹部,並單籠飼養。要保持環境安靜,禁止在兔舍附近大聲喧譁和有突然響聲。籠舍要保持清潔乾燥,防止潮溼汙穢。夏季飲清涼井水或自來水,以利於防暑降溫。冬季最好飲溫水,以防水溫過低引起腹痛而流產。不得隨意追趕或無故捕捉母兔,特別是懷孕15~20天以後更應格外小心。若因故必須捕捉時,應首先給一個訊號,使其安靜,有個精神準備,然後一手抓住頸皮部,隨即用另一掌托住臀部,穩穩提起,並使兔體不受衝擊,做到輕抓輕放。
-
5 # 養兔秋
第一點一般最好不要開音響裝置,第二點用鑽機切割東西保持的兔舍乾淨,第三點孕期營養加強餵魚肝油維生素E提高成活率跟兔仔發育。如果使用燈帶催情把燈帶關掉讓懷孕母兔休息好,懷孕母兔不要隨便亂抓打針吃藥,一般母兔懷孕屁股後面肚子肉會往下的,可以使用摸胎法跟稱重法來確定母兔是否懷孕。
回覆列表
懷孕母兔產出未足月的胎兒或死胎,就叫做流產。(1)引起母兔流產的主要原因①各種機械性因素。如捉兔時不小心把兔掉在地上,母 兔從高籠上跌下來;摸胎檢查時用力過猛;過響的鞭炮聲和 噪聲、貓狗竄人等使母兔受到驚嚇。
④母兔過早配種或近親繁殖。⑤懷孕母兔發生生殖器官疾病或各種傳染病以及內服大 量瀉下藥、利尿藥等。母兔流產前一般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行動不安、停止吃 食等輕微變化,不易注意到,常常是在籠舍內見到母兔產出未足月胎兒(像個肉餅子)或死胎時才發現。
(2)治療。對流產後的母兔及時用0。1%高錳酸鉀水清 洗陰道,安靜休息一段時間後才能再次配種。餵給流產母兔 充足的飼料,並加3%食鹽。(3)預防。要儘快找出來產的原因,以便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配合全價飼料餵養懷孕母兔;捉兔或檢查胎兒時要小心謹慎;保持兔舍安靜;防止早 配和近親交配,同時做好平時的清潔衛生和疫病防治工作。 連續2次發生流產的病兔應及時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