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老師xixi

    正史中沒有,姜維大戰鐵籠山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情節。

    《三國演義》中姜維升任蜀漢大將軍後,為實現諸葛亮未盡之業,起兵漢中,屯兵鐵籠山,司馬昭親自率軍抵禦姜維,最終司馬昭被逼上鐵籠山,無處逃生,司馬昭仰天長嘆:“吾死於此也”,後來郭淮拼死救援,司馬昭才得以逃脫,但郭淮卻被姜維反殺戰死。

    在正史當中,司馬昭並沒有在一線戰場,對於鐵籠山也無任何記載,如果你仔細看《三國演義》,你會發現姜維的九次北伐(正史為十一次),包括諸葛亮的六次北伐(正史為五次),次次都是各種優勢,打了魏軍到處亂竄,就是出不了祁山,然後不是缺糧,就是劉禪搞事,每次都被魏軍打殘血,被迫撤軍。這個套路今天看來太不合理了,在正史中,蜀軍之所以出不了祁山,是因為打不過魏軍,比如姜維北伐,重來就沒打敗過魏軍,但演義裡就給杜撰成每次都逼的魏軍退無可退,幾乎完滅,還給郭淮射殺了,人家郭淮明明是病逝的。

    鐵籠山的遺址目前有兩個說法,一是在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二是在甘肅省隴南市禮縣。

  • 2 # 執古之道

    在三國志中並沒有關於姜維大戰鐵籠山的記載,記載的和曹魏戰役有段谷,漢城,沈嶺等,其實姜維面對曹魏敗多勝少,尤其是鄧艾可謂一生之剋星。姜維戰役更多的功績在於安定西地等眾多少數民族,以及接過了蜀國的爛攤子繼續北伐以硬撐局勢。

    鐵籠山所在之地,第一種說法位於今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縣城南十幾公里處。姜維為實現諸葛亮之志,起兵漢中,屯軍隊於鐵籠山,打算再攻祁山,以挺近中原,大戰司馬昭於此處。鐵籠山因其絕壁聳立,雲高山險,山狀若鳥籠,故得名鐵籠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第二種說法鐵籠山位於今天水市武山縣西南70裡處的高樓鄉境內在武山縣西部,據傳鄧艾拒姜維於武城山,圍困於鐵籠,故得其名。

    後人武山賢人李克明還有《鐵籠山》一詩“蜀川炎運等寒煙,渡隴惟餘伯約賢。試看青青山上草,春來猶獻五銖錢。”

  • 3 # 捕視望影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查了一下資料,確實有鐵籠山這個地方,出土的資料上記載得有,歷史上應該是正歷史吧

    2.鐵籠山,位於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石橋鎮境內,距縣城15公里。其山狀若鳥籠,故稱鐵籠山,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 4 # 億莎影視

    鐵籠山,位於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石橋鎮境內,距縣城15公里。其山狀若鳥籠,故稱鐵籠山,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姜維受任蜀漢大將軍後,為實現諸葛亮未盡之業,起兵漢中,屯兵鐵籠山,以圖再攻祁山,向中原進發。姜維在鐵籠山修築城堡、地道,山前設營盤、中軍帳,拉開張弓之勢,等待魏軍前來交戰。最終魏軍無路可退,被逼上鐵籠山。司馬昭被困山上後,又被姜維斷了水路,軍中死者不計其數,盡棄在鬥底峪峽谷。司馬昭仰天長嘆:“吾死於此也”,幸得主簿王韜獻上一計,上山拜泉,始得泉水湧出,方反敗為勝。在鐵籠山,當年魏軍將士困死後墜落的深谷猶在,陰森襲人,懸空而下,當地人稱“萬人坑”。在鐵籠山的一眼枯泉中,村民發現了刻有“軍司馬印”的方銅印一枚,鐵籠山上群眾耕作時出土了大量戟、戈、箭鏃等文物。

  • 5 # 香洲謝霆鋒

    是正史沒問題。

    鐵籠山,位於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石橋鎮境內,距縣城15公里。其山狀若鳥籠,故稱鐵籠山,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姜維受任蜀漢大將軍後,為實現諸葛亮未盡之業,起兵漢中,屯兵鐵籠山,以圖再攻祁山,向中原進發。姜維在鐵籠山修築城堡、地道,山前設營盤、中軍帳,拉開張弓之勢,等待魏軍前來交戰。最終魏軍無路可退,被逼上鐵籠山。司馬昭被困山上後,又被姜維斷了水路,軍中死者不計其數,盡棄在鬥底峪峽谷。司馬昭仰天長嘆:“吾死於此也”,幸得主簿王韜獻上一計,上山拜泉,始得泉水湧出,方反敗為勝。在鐵籠山,當年魏軍將士困死後墜落的深谷猶在,陰森襲人,懸空而下,當地人稱“萬人坑”。在鐵籠山的一眼枯泉中,村民發現了刻有“軍司馬印”的方銅印一枚,鐵籠山上群眾耕作時出土了大量戟、戈、箭鏃等文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20畝葡萄幾年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