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勾畫不出的柔情

    李唐皇室先祖是武川鎮人,跟北周、隋的皇室是老鄉,李家和隋皇室還是近親,李淵得管楊堅叫一聲姨夫,楊廣得管李淵叫一聲表哥。也正是因為李淵和隋室這層關係使得他後來在起兵的過程中很輕鬆,至少比李密、竇建德輕鬆多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李淵的創業過程,在《大唐創業起居注》裡是這樣寫的:李淵在隋朝的時候襲封了他父親唐公的爵位,其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山西省。所以李淵當得知自己為太原留守的時候,開心得不得了,對李世民說:“唐本來就是我的封號,現在我又來到了太原,這就是古唐國所在,這真是天賜我也!”由此可見,李淵心裡的小算盤老早就開始打了。

    一、做好輿論工作,騙過隋煬帝的眼線

    造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陳勝吳廣都知道造反得先做好輿論工作,當然李淵不可能直接喊“大唐興,李淵王”。恰好此時天下流傳一個童謠,大意是說大隋將亡,李氏當興,這是不是李密傳播的我們就不知道了。隋煬帝聽到這個童謠之後,把身邊一個叫李金才的拉出去斬了。李氏當王的預言在隋末是如此流行,以致於當時出現了三個姓李的爭天下。除了李淵之外,還有李密、李軌,個個都認為童謠裡說的是自己。在輿論工作外,李淵還要對付隋煬帝安排的眼線,那就是王威和高君雅。這倆人幾乎可以被認為是隋煬帝安排過來專門監視李淵的,李淵只要不老實,立刻上報。此外,當時北方的突厥時不時過來騷擾一下,搶完東西就跑,這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所以說造反不是那麼容易的,要考慮的問題非常多。

    那麼李淵是怎麼辦的呢?首先對王威、高君雅這倆眼線,李淵使了一招欲擒故縱,他故意說:“北方的突厥總是來襲擾,我能力有限,幹不了這活,你們另請高明吧。”王高二人一聽急了:“別啊你撂挑子,我們上就是白給啊。”李淵這時露出了他的真實面目,他說:“現如今皇上遠在江都,過於遙遠,如果事事稟報,只會貽誤戰機。”王高二人不知不覺已經入套,趕忙說:“好好,那軍事上的事以後就都聽你的。”就這樣,李淵兩句話就把王高二人兵權奪了。隨後又藉口突厥來犯,誣告王威和高君雅內外勾結,引突厥入侵,把兩個人殺掉了。可見李淵不僅會忽悠,心也是非常狠的,該殺人的時候毫不手軟。

    二、忽悠突厥,解決起兵時的後顧之憂

    對於突厥,李淵的表現就是一個字——慫,不慫不行呀,人家兵強馬壯,況且北邊已經扶植起來個劉武周,自稱定楊天子。如果不慫,那麼之後南下關中就始終有後顧之憂。李淵給突厥的始畢可汗寫了一封信,讓劉文靜帶過去,信裡說:“現在天下大亂,我想發兵為國解優,等天下安定了,您想要啥就有啥。”李淵畫的這個餅非常有吸引力,始畢可汗看完信,點點頭,覺得李淵是個潛力股,可以投資一波,但是始畢可汗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李淵必須要和劉武週一樣自稱天子。

    始畢可汗為什麼會提出這個要求呢?這得看李淵這封信中所寫的出兵理由。李淵這個老奸巨猾的人在信中所寫的出兵理由可不是要稱帝,要知道越早稱帝的人死得越快,因為樹敵太多。隋煬帝雖然是跑到了江都,但是大隋王朝餘威尚在,願意為隋朝效忠的人仍然有很多,對於這些人,能團結就不要放棄。所以李淵在信中說了許多漂亮話,具體是說如今大隋一片動盪,我舉義兵,目的是拯救大隋,使天下安寧,迎立隋煬帝還都長安,同突厥重修舊好,恢復和親。接著李淵彷彿一個老者諄諄教導般跟始畢可汗說:“是,煬帝跟您是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雁門之圍),但是請您念在隋文帝的榮恩上,不計前嫌,幫我一把。”李淵把自己起兵的理由說得很清楚了,我可不是造反,我是匡扶隋室,是正義之師。

    不過始畢可汗不吃這一套,始畢可汗認準了自己曾經幹過隋煬帝,隋煬帝如果哪天回到長安一定會幹自己,所以李淵一定要當皇帝,必須跟隋朝撕破臉。所以當劉文靜回來,說起突厥的這個要求時,李淵猶豫了,他猶豫的不是起不起兵,而是稱不稱帝。此時裴寂獻上一計,改易旗幟,雜用絳白,這裡的雜用絳白不是一面旗幟上既有紅色也有白色而應該是很多面旗幟,有的是紅色,有的是白色,看見隋朝打紅旗,看見突厥打白旗,這樣突厥就會認為李淵是自己人。李淵說:“你這是在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但是現在沒有辦法,只能如此了。”就這樣,李淵又一次忽悠了一把突厥。始畢可汗表示願意發兵相助,此後李淵南下關中的後顧之憂就被消除了。到這裡,在晉陽起兵前,李淵的準備工作基本就做完了。

    三、《舊唐書》裡李淵的創業故事大不一樣,李世民成了主導

    當然,這是起居注的版本,接下來我們看看舊唐書裡是如何描寫晉陽起兵的。首先是李世民想起兵,但是他不敢和李淵說,於是想了個辦法接近裴寂,因為裴寂跟李淵關係好。李世民讓人跟裴寂賭錢,而且老是輸。這樣裴寂每天都贏好多錢,高興壞了,然後李世民也天天帶他遊山玩水,伺候好了之後,李世民跟裴寂說了自己的心思。正所謂拿人手軟,裴寂便答應李世民去試探李淵的意思。

    當時裴寂是晉陽宮副監,他利用職權帶了幾個宮女去服侍李淵,李淵不知道這是宮女,然後就寵幸了。這一寵幸不得了,裴寂就以此要挾李淵,勸他起兵,李淵於是答應下來。不久,李淵因為抗擊突厥不利,被隋煬帝下令抓了起來。李世民跟裴寂、劉文靜一起勸說李淵趕緊起兵,李淵答應下來,但是很快隋煬帝又把李淵給放了,於是李淵又把起兵的事放下了。這下把李世民急的,他趕忙讓劉文靜寫了一封假詔書,就說征伐山西兵員,準備討伐高句麗,一時之間人心惶惶。在半推半就之間,李淵終於下定決心起兵,同時,他以謀反罪把王威、高君雅這兩個人抓了起來。就這樣,李唐正式從晉陽起兵。

    結束語

    看完舊唐書的李淵起兵過程,可能大家都會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李淵這個人是怎麼成為大唐開國皇帝的,他如此優柔寡斷,還好色,根本不像一個創業君主的樣子,反倒是李世民總是在後面推著他走。

    其實《大唐創業起居注》的記載應該要更加真實客觀一些,其描寫的李淵有勇有謀,忽悠起人來水平很高。在晉陽起兵事件當中,李淵應該是佔據主導地位的,畢竟兒子英雄爹好漢,李世民是何等雄才偉略的人,他老爹必然也不簡單,哪怕從李淵的其他幾個兒子來看,個個都俱有君王之才,李淵就不可能是個慫人。但是由於某種不知名的原因導致《舊唐書》裡李淵的形象被打了折扣。

    不過好在史官們為後人留下了蛛絲馬跡,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真正的李淵。有“四方之志”的李淵不可能是一個成天吃花酒,因為睡了幾個宮女就嚇得要起兵的懦夫。他的行為一定是有詳細的規劃與明確的目的的。

  • 2 # 書史煙雲

    李淵的祖父李虎和父親李昞是北魏、西魏以及北周的大功臣,號為“八柱國家”,李淵自小襲爵“唐國公”的稱號,又由於李淵的母親和隋文帝楊堅的妻子是姐妹,所以憑藉著這一層關係,李淵受到了隋文帝的重用,仕途一帆風順,很快便成為了隋王朝的高官。

    隋煬帝繼位後,由於窮兵黷武和濫用民力,以致天下大亂,各地起義不斷,於是李淵便起了野心,暗地裡廣結天下豪傑,其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也在暗中作好了隨時響應李淵起兵的準備。為了麻弊隋煬帝,李淵故意沉湎於酒色,並大肆行賄朝中大臣,所以楊廣減輕了對李淵的防備,並且委以李淵平叛重任。

    隋煬帝逃往江都前,命李淵為太原留守以防備突厥,這給了李淵積蓄力量的機會。楊廣逃往江都後,天下形勢越來越糟糕,於是李淵在其子李世民和一幫心腹的勸說下舉起了反隋大旗,李淵先是以突厥南下和討伐高句麗為由廣招士兵,然後藉故除掉隋煬帝安插在他身邊的王威和高君雅兩位大臣,最後與突厥結盟並召集在外面任職的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女婿柴紹等人來到太原共舉大事。

    李淵帶領著招募的幾萬大軍從太原開拔,先破宋老生,後擒屈突通,最終在女兒平陽公主和叔父李神通的策應下攻破了長安。李淵進入長安後,以楊廣之孫楊侑為帝,自為大丞相,遙遵楊廣為太上皇。楊廣被殺後,李淵廢楊侑,自立為帝,建國號為唐,隨後逐一滅掉各地割據軍閥,統一了中國。

    所以,李淵此人也是一個頗有謀略、老謀深算的人物,並非像歷史上所記載的那樣軟弱無能,之所以會造成李淵的形象在歷史上很差的樣子,完全是因為李世民在政變中當了皇帝后,為了顯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在史書中有意誇大自己在建立大唐時的功績,進而有意識的貶低父親李淵的形象,好似李淵起兵是靠著李世民推動的結果。

  • 3 # 青史文集

    李世民做皇帝沒得說,對於唐朝開國也是功勳卓著,唯獨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與篡改歷史沒得洗。說到李淵起兵是被李世民和劉文靜、裴寂密謀推動的,其實就是李世民篡改歷史的結果,這最有利於李世民繼承皇位的合法性,但說到底李世民並不是嫡長子,繼位是靠兵變,就缺少這樣的依據,李世民才會炮製了自己最早密謀起兵的理論。

    而實際上李淵作為開國皇帝,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唐朝最先謀劃舉兵的就是李淵。李淵祖上與隋文帝楊堅都位列北周八柱國,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所以隋文帝是李淵的姨父,李淵父親早逝,所以隋文帝對李淵特別照顧。先是禁衛軍,後來是刺史、郡守,隋煬帝時期已經做到了太原留守,妥妥的封疆大吏。

    雖然是表兄弟,隋煬帝也感到李淵逐漸成為威脅,留下了幾個官吏監視李淵。不過李淵盡心盡力平定叛亂,又收買朝廷大臣,總算是穩住了隋煬帝。同時在平叛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他深知隋朝必亡,於是和裴寂商議在合適的時機起兵。李世民找到李淵說起兵的時候,李淵已經謀劃了好幾年了。

    儘管如此,李世民還是為唐朝開國建立了很大的功勳,李淵起兵進入長安建立唐朝之後,剩下的統一戰爭大部分就交給了李世民和李靖、李勣這些將領。玄武門之變開了唐朝宮室政變很不好的先例,為了掩蓋殺兄逼父的事實,李世民這才篡改歷史。

  • 4 # 薩沙

    李淵是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並不亞於著名的李世民。

    李淵本來就是隋朝重臣。他的妻子,是隋文帝皇后的姐姐,雙方屬於姻親關係。

    在隋煬帝時代,李淵也在朝中頗有權勢。著名的楊玄感之亂時,隋煬帝命令李淵為弘化留守。由此可見李淵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

    李淵也很有遠見的拉攏朝中大臣,籠絡人才,卻被隋煬帝猜疑。

    於是李淵立即選擇以沉迷於酒色金錢而迷惑隋煬帝,直到起兵為止。

    隋末天下大亂,李淵認為隋朝必將滅亡,隋煬帝已經無法控制國家大局。

    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是太原郡留守,是掌握山西的軍閥之一。

    在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情況下,李淵在617年起兵,打著勤王定亂,迎回隋天子的旗號。

    李淵軍政能力很強,實力迅速擴大。同時,他讓楊侑做傀儡皇帝,在政治上獲得很大幫助。

    沒有多久,李淵就成為國內最大軍閥之一。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李淵認為時機已到,稱帝建立唐朝。

    隨後,在李淵的率領下,僅僅用了7年時間,唐軍就消滅了薛仁果、薛舉、李軌、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蕭銑、杜伏威和梁師都等割劇勢力,統一全國。

    這是相當迅速的勝利,尤其是敵人都頗為強大。

    同時,李淵時代利用東突厥和西突厥的衝突,維持了邊境的穩定。

    李淵還是一個優秀的君王,他廢除了隋煬帝的很多暴政,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統一後就停止大規模軍事行動,讓人民休養生息。

    在李淵時代,為大唐的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不然也不會有李世民時代的輝煌。

    李淵最大的問題,在於選擇繼承人上面猶豫不定,傾向於才能稍弱但性格寬厚的長子。

    然而,選定了長子李建成後,李淵卻不廢除李世民的兵權和黨羽,最終出現了宣武門之變。

    其實李淵不存在被李世民推動反隋,反而李世民只是執行老子的命令。

    由於唐代史學家一味歌頌李世民,導致李淵的光芒被刻意減弱了。

  • 5 # 燕趙節度使

    李淵是一個被史書掩埋的雄主。

    在許多人認知裡,李淵比較窩囊,無論是他反隋時的猶豫不決,還是他在決定繼承人時的難以取捨,以至於最後被逼宮。

    但其實歷史真相是這樣嗎?

    恐怕未必,很有可能是李世民即位後為了標榜自己,下令史官篡改史書!

    李淵的歷練非常完整,能力非常強。

    他出身於關隴貴族。李淵於北周天和元年十一月丁酉(566年12月21日)生於長安。父親李昞,北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李淵七歲,父親去世,李淵世襲為唐國公。

    李淵善騎射,曾有在“雀屏”(繪有孔雀的屏風)上射箭,成功射中“孔雀的眼睛”,而娶得貴族竇氏。

    因為李淵是皇親國戚,李淵母親為隋文帝獨孤皇后姐姐,所以在隋朝時期很受重用。

    581年,隋文帝逼迫北周靜帝禪讓,李淵任千牛備身(皇帝的禁衛武官)。

    589年隨隋文帝滅陳,後累任譙、隴、岐三州刺史,滎陽郡太守。

    604年,隋文帝駕崩,遷樓煩太守。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遷殿內少監;

    大業二年,除鄭州刺史 ;

    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是年隋煬帝徵高句麗,李淵在懷遠鎮(今遼寧朝陽附近)負責督運。

    楊玄感之亂,煬帝詔李淵為弘化留守,知關右諸軍事。

    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任山西河東郡慰撫大使。

    大業十二年(616年)升為右驍衛將軍。

    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遷太原郡留守

    以上可以看見,李淵在隋朝很受重用,最後擔任封疆大吏,掌握山西一帶的軍政大權,從而奠定了他反隋的根據地。

    隋煬帝的胡折騰,隋朝滅亡已成定局,所以李淵也開始決定反隋自立。

    根據《舊唐書》和《新唐書》記載,李淵是受到次子李世民的唆擺才起兵反隋。根據這兩部史書的記載,李世民透過裴寂把李淵引進隋煬帝的晉陽行官,灌醉了李淵,使得李淵酒後與宮女發生了關係,迫使李淵起兵。

    但其實後人懷疑這是李世民下令篡改了史書,提高自己的形象。

    因為當時李世民才18歲,對於這個小青年來說,根本不具備決定在反隋這種大事上的掌控能力,一切決定當當要遵從李淵的意志。

    太原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在李淵手裡,李淵說反隋才能反隋,李淵說勤王就會勤王,跟李世民這個18歲的小孩子沒什麼關係。

    即使李世民能力再強,手下沒有什麼力量,也根本無濟於事。

    所以反隋,是李淵看到了天下烽煙四起,隋朝滅亡在即而做出的決定。

    當然也不排除他身邊的劉文靜、裴寂等人的勸說。

    但這些人的勸說,也是建立在隋朝即將滅亡的基礎上的。

    李世民在李淵反隋這件事上的左右並沒有史書中說的那麼重要,很可能是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篡改了史書,拔高了自己的形象,貶低了自己的 老爹。

    大業十三年(617年)7月,李淵殺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打著勤王定亂,迎回隋天子的旗號正式開始於晉陽起兵。

    李淵一邊招降叛軍、流寇擴充自己的軍隊,一邊派迅速南下進兵,並且藉助突厥始畢可汗的騎兵,很快就從太原打到了陝西,於12月攻克隋朝首都大興城。

    他擁代王楊侑做傀儡皇帝,遙隋煬帝為太上皇,受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進封唐王,不久進位相國,加九錫。

    這一切都是李淵所為,與李世民沒有太大關係。

    建立唐朝後,李淵也很有作為。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6月18日),隋煬帝在四月被叛軍宇文化及所弒後,隋恭帝禪讓,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隋朝滅亡。

    但當時中原地區,隋朝舊官僚、農民起義勢力很多,如薛仁果、薛舉、李軌、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蕭銑、杜伏威和梁師都等。

    李淵開始著手消滅其他諸侯、軍閥,展開唐朝統一戰爭,用了七年,統一全國。

    同時他又利用東突厥和西突厥之間的分裂,維持了北方的邊界,攘外必先安內,逐步統一全國,然後在進行抗擊突厥,而不是相反。

    在內政上,李淵也很有作為。

    在農業方面他於武德七年(624年)頒佈均田制,廢除隋朝的苛捐雜稅,減輕了受田農民的負擔。

    在法律上他廢棄了隋煬帝的許多苛政,頒佈了武德律,安撫人心。

    李淵對唐朝的措施,對恢復隋末天下大亂給全國造成的損失起到了恢復作用,為唐太宗“貞觀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所以說,李淵的功績被後世史書篡改了,而下令篡改的,就是他兒子李世民!

  • 6 # HuiNanHistory

    當然不是。

    現有的唐初史料大多經過了李世民的篡改,將李淵對於唐朝建立的作用給抹殺掉了,留給人的印象就是李世民扛起一切。

    就說李淵太原起兵這件事。

    在大業十二年(616),隋煬帝派王威、高君雅擔任太原副留守,監視李淵的動向。李淵後來的起兵,就是以誅殺這兩個人為先導的。

    但是,在不同的唐初史料中,關於誰是誅殺這二人的主使者,卻有不同的記載。

    在《舊唐書·高祖本記》中,這件事的記載如下:

    高祖乃命太宗與劉文靜及門下客長孫順德、劉弘基各募兵……晉陽鄉長劉世龍知之,以告高祖,高祖陰為之備。五月甲子,高祖與威、君雅視事,太宗密嚴兵於外,以備非常。遣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威等謀反,即斬之以徇,遂起義兵。”

    但在《舊唐書·劉文靜傳》中,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太宗遣文靜及長孫順德等分部募兵,以討武周為辭……晉陽鄉長劉世龍以白太宗太宗既知迫急,欲先事誅之,遣文靜與鷹揚府司馬劉政會投急變之書,詣留守告威等二人謀反。”

    同樣都是《舊唐書》,但是一個把起兵的謀劃過程歸給了李淵,而另一個完全就把起兵說成是李世民策劃的。

    總而言之,這是李世民改史的結果,把自己吹成了千古第一明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禪讓制到世襲制怎麼看出是生產力發展的進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