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人建工
-
2 # 舒的生活記錄
遇到這種天氣小麥定會減產,我們河南這邊就是小麥種植基地處,今天是4月10號,突然變天,昨天有的人還穿這短袖今天就裹上棉襖,天氣一下回看冬天,老農民們就頭痛著說今天的小麥要大大減產,因為現在小麥正是抽穗揚花的時期,遇到這種天氣有一定的影響。小麥正常抽穗揚花需要適宜的溫度,據多年觀察,大部分的小麥品種,最低的抽穗揚花溫度不能低於10度左右,而最高的溫度不能高於30度左右,也就是說,低於10度或者高於30度時,會導致小麥不能正常開花授粉,導致不抽穗的情況會大大增加,如果處於10度的時候,可能會導致抽穗不良的現象,遇到下小冰雹小麥會收到凍害和拍打,要是嚴重凍害,小麥不論是中部還是上部和下部,都不能正常開花,基本上就出現絕收的情況。像這種減輕的凍害,這種情況下,中部和下部基本都正常,麥穗有粒,上部會出現無粒的現象,導致一定的減產,一般減產幅度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所以這次的惡劣天氣也正是農村犯愁的事。
-
3 # 鄉村螢火蟲
冰雹屬於災害性天氣,麥田遭遇冰雹襲擊,肯定會對最終的產量造成影響。至於說影響的大小,就要看不同地方雹災的程度具體是怎樣的。
4月10日,也就是今天上午9時左右,河南省鄭州市下起了類似冰雹的冰粒。氣象部門的解釋是,冰粒不同於冰雹,冰粒也叫做冰丸,直徑小於5毫米,是天空中的雪花在降落的過程中,遇熱融化又遇冷凝結的緣故。同樣是4月10日,雲南省瀘西和建水也分別於15時35分和17時釋出了冰雹橙色預警,貴州省黔西南州和六盤水市也分別於10日16時22分和17時08分發布了冰雹橙色預警。
像河南以北地區的冬小麥現在正是打包抽穗期或打包抽穗前期。此時遭遇冰雹襲擊的話,一方面會導致部分小麥植株倒折,另一方面就是突遇的冰雹冷害,會對小麥正常的花芽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對隨後的授粉受精有重要危害,因此導致小麥產量下降是肯定的。
為了抵禦雹災的影響,增加受災小麥的抗逆性,麥農可考慮在天氣放晴後,為小麥噴施1次0.3%磷酸二氫鉀和0.1%硼砂溶液。
-
4 # 地中海v
大家都知道小麥是前一年秋天播種,第二年春上的時候收穫,這中間夾雜著一個冬天,雖然小麥的抗寒能力比較強,但在露天裡面經過一個冬天的霜打、低溫,也是很不容易的,種植戶們都在第二年一開春的時候就追肥,讓小麥儘早返青。但很多時候小麥還沒有緩過勁兒來的時候,遇到了突然降溫的情況,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倒春寒,這對小麥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要及時採取措施才能保證產量。
春天溫度不穩定,很容易出現低溫突降的情況,這種氣候對小麥的影響很大。開春後全國各地的溫度都在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很快,但溫差還是挺大的,有時候白天和晚上的溫度相差十幾度,一兩天的時間倒也無所謂,但持續的時間長了,白天的溫度有時候也會低於10度,有時候甚至還會下小雪,會出現短期的結冰情況。
而對於小麥來說,這個時候是最關鍵的,開春後溫度上升,小麥快速的長高,有的早熟品種已經開始長麥穗了,如果在這個時期遇到了低溫天氣,它們新長出來的葉子會被凍傷變黃,嚴重話還會枯萎死亡,這個時候是小麥最脆弱的時候,抵抗力不強,很容易得病生蟲,讓大家最擔心的枯萎病就容易在這個時候爆發。由此可見,倒春寒對小麥的影響還是很大、很嚴重的,大家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補救,避免減產。趕緊澆水,讓小麥的根部強壯起來,這樣可以讓受損的小麥恢復的快一些。
這個步驟其實在一開春的時候就進行效果會更好,冬天雨水較少,小麥的消耗很大,開春了找一個晴天給小麥澆水,這樣在降溫之前讓它們的根部發育好,就算遇到大降溫天氣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其實大家觀察一下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地方冬天都不怎麼下雨,而冬天正是農民們休息的時間,他們也不怎麼重視給小麥澆水,這就顯得開春後澆水更為重要。其實這個時候澆水除了能夠提高小麥抵抗力之外,還能給小麥拔高、抽穗提供必要的水分,還不用成天操心下雨的問題,提前澆水了,也不會害怕後期不下雨。
小麥成長中把握時機,及時鬆土、追肥。鬆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耕,大家不要覺得麻煩,中耕不僅可以鬆土,而且還能很好的消除一些雜草,讓土壤更加蓬鬆,提高土壤溫度的升高,從而提高小麥根部的吸收能力,有助於小麥更快的生長。但是現在很多人在種植小麥的時候,對這個工作不是很重視,覺得麻煩,而且很多人在種植小麥之前就用了除草藥,地裡面的雜草並不是很多,這樣對小麥抵抗倒春寒的能力是不利的。大家之所以會忽略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沒有發現中耕鬆土的好處。
-
5 # 8小時外的人生
4月9-10號,天氣反常,先是大風、下雨,降溫,再飛雪、下冰雹,一頓操作如同回到了冬天!
按照往年,這個時節應該是春雨貴如油,乾旱,溫度升溫快,對於小麥猛漲,出穗甚至開花養花的時令,遭遇這種鬼天氣,減產是肯定的!
-
6 # 浪裡一礁
今年不少地區在小麥拔節後期至出穗期,大幅降溫導致麥田幼穗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和花粉粒減少,因此許多麥田出現了嚴重的“光桿”和“禿尖”現象,大幅減產早已成為定局。雖然早就知道今年小麥會大幅減產,但是把小麥收回家後還是不免黯然神傷。

對於一些受災害嚴重的地塊,一畝地只能產三五百斤糧食而已,產量不如去年的一半。老農種了20畝地,去年收了兩大堆足足有二萬多斤糧食,而今年僅有一小堆預計最多有七八千斤糧食。今年小麥減產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性的減產,即便一些看起來還不錯的地塊,一畝地的產量也難超過800斤。
收下來較乾的小麥可以賣到1.2元/斤,一畝地產500斤小麥的情況下則能賣600元,如果除去成本農民辛苦一季反而要倒貼錢。

老農給大家算算種小麥的賬
整地:深耕1遍、旋耕2遍、耙地1遍,部分地區深耕會有補助,即便如此一畝地至少也需要100元。
播種:我們這邊一畝地需要播種35斤,市場上麥種價格很少有低於1.7元/斤的,一畝地僅麥種便需要60元,另外還需要20元的播種費用。
施肥:小麥一般多施2次肥,底肥和追肥,兩次施肥一畝地至少需要150元。
噴藥: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及葉面肥等,小麥整個生長週期至少噴藥3~4遍,不算人工僅算藥的成本一畝地便需要30~50元。
灌溉:播種一遍水,入冬一遍水,開春一遍水,最少灌溉3次才可以,每次灌溉一畝地至少需要30元,三次下來一畝地則至少需要90元。
收割:現在收割機越來越多,收割費用比前幾年便宜了一些,小地塊一畝地需要60元,大地塊一畝地需要40元。

種一畝小麥不算人工的情況下至少需要510元的成本,如果算上人工成本怎麼也得700元以上,然而今年一畝小麥僅能賣600元,農民朋友辛苦一季反而倒貼不少錢。
-
7 # 拉板車抽中華
發生“倒春寒”凍害的麥田,一般發生在兩個生長期:一是返青後拔節前,此期主要是葉片受凍,受凍葉片似開水浸泡過,經太陽光照射後便逐漸乾枯。二是拔節後麥苗處於小花分化階段,小花分化期或二稜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凍後仍呈透明晶體狀,輕者使小麥形成半邊穗、兩段穗等多種畸形穗,重者導致死亡。
每年春季倒春寒是小麥一大“殺手”,為確保小麥豐收,做好倒春寒的預防和補救措施尤為重要。
補救措施
1、補肥與澆水。小麥是具有分櫱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凍害的麥田不會將全部分櫱凍死,還有小的櫱芽可以長成分櫱成穗。只要加強管理,仍可獲得好的收成。受到早春凍害的小麥應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澆水,氮素和水分的協同作用會促進小麥早分櫱、小櫱趕大櫱、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每畝穗數,從而減輕凍害的損失。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或者噴施每畝液體氮肥~穩收500克。
2、中耕保墒,提高地溫,增加分櫱數,獲得好的收成。
3、噴施葉面肥。小麥受凍後,及時葉面噴施,對小麥恢復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表現為中、小分櫱的迅速生長和潛伏芽的快發。建議畝用量噴施蕓薹素內酯20毫升。
回覆列表
今年不少地區在小麥拔節後期至出穗期,大幅降溫導致麥田幼穗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和花粉粒減少,因此許多麥田出現了嚴重的“光桿”和“禿尖”現象,大幅減產早已成為定局。雖然早就知道今年小麥會大幅減產,但是把小麥收回家後還是不免黯然神傷。

對於一些受災害嚴重的地塊,一畝地只能產三五百斤糧食而已,產量不如去年的一半。老農種了20畝地,去年收了兩大堆足足有二萬多斤糧食,而今年僅有一小堆預計最多有七八千斤糧食。今年小麥減產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性的減產,即便一些看起來還不錯的地塊,一畝地的產量也難超過800斤。
收下來較乾的小麥可以賣到1.2元/斤,一畝地產500斤小麥的情況下則能賣600元,如果除去成本農民辛苦一季反而要倒貼錢。

老農給大家算算種小麥的賬
整地:深耕1遍、旋耕2遍、耙地1遍,部分地區深耕會有補助,即便如此一畝地至少也需要100元。
播種:我們這邊一畝地需要播種35斤,市場上麥種價格很少有低於1.7元/斤的,一畝地僅麥種便需要60元,另外還需要20元的播種費用。
施肥:小麥一般多施2次肥,底肥和追肥,兩次施肥一畝地至少需要150元。
噴藥: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及葉面肥等,小麥整個生長週期至少噴藥3~4遍,不算人工僅算藥的成本一畝地便需要30~50元。
灌溉:播種一遍水,入冬一遍水,開春一遍水,最少灌溉3次才可以,每次灌溉一畝地至少需要30元,三次下來一畝地則至少需要90元。
收割:現在收割機越來越多,收割費用比前幾年便宜了一些,小地塊一畝地需要60元,大地塊一畝地需要40元。

種一畝小麥不算人工的情況下至少需要510元的成本,如果算上人工成本怎麼也得700元以上,然而今年一畝小麥僅能賣600元,農民朋友辛苦一季反而倒貼不少錢。
對於種植大戶來說,他們的日子更加不好過,農村土地租金價格居高不下,一些好的地塊至少需要1000元/畝,按照種植兩季計算,平均每季租金為500元/畝。種植成本、人工成本及土地租金等,一畝地下來至少需要1200元,算下來一畝地要賠600元,即便秋季玉米或大豆收成理想,賺的錢也不夠麥季賠,相信現在不少種植大戶已經淚流滿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