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菜九段的酒

    超級有文化。

    與漢高祖結緣大風歌(劉邦解碼 代後記) 三十年前菜九從醫學院畢業不想從事醫學工作了,轉行到出版社,為此寫了個言志打油詩,道是: 窮經十載終成空 揮師異路謀奇功 何日得施經綸手 揚鞭凱旋唱大風 這是生平第一次有意識地用到《大風歌》。如果說接觸《大風歌》的話,還要再上溯十四五年,那時正在鬧文革,沒書可看,也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冊臺灣的高中國語課本,其一開篇就是項羽的《垓下歌》,接下來就是劉邦的《大風歌》,並且評價極高,是不是還有什麼詩歌之祖之類的評語。後來知道朱熹說過:《大風歌》,正楚聲也。亦名三侯之章。自千載以來,人主之詞未有若是壯麗而奇偉者也(《史記會注考證》引)。菜九不懂文學鑑賞,但對《大風歌》裡“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特別心儀,覺得比項羽那個衣錦還鄉要大氣很多,如果人生能達此境界,那得多爽啊。菜九打油詩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就是鍾情於此。 但菜九從中學時代就知道,劉邦的評價一向不好,他那個“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常常被人詬病——人都被你殺光了,沒人守四方怪誰?所以菜九也以為劉邦此作未免心口不一,咎由自取嘛。 後來為了寫晉升職稱用的論文,就選擇了與事實考據成色居多的歷史研究,鬼使神差地進入秦楚之際研究,此方面研究的第一篇論文就是《劉邦趙高聯絡始末考論》,一下子發現,原來與劉邦相關研究居然有如此之多之大的空白。從此在田秉鍔先生的不斷引導下,菜九在此領域越走越深,知道了越來越多的接近真實的事實,也知道了原先對劉邦的負面認識基本上是出自誤解。即以久負盛名的殺功臣一事來說,還真與劉邦扯不上什麼關係。且不說一百四十多高祖功臣絕大多數都活到劉邦身後,即使是真正死難的韓信、彭越、黥布三人也是各有各的賬,劉邦不能為他們的最終結局負全責。如果剝去對劉邦的不當指責,再來回看《大風歌》,或者真的能有朱夫子般的感受——真的是風格豪放、震爍古今。 自從菜九明瞭劉邦身上堆積了太多的誤解之後,為劉邦正名就成了菜九的一個使命。菜九是學自然科學出身,重實據是一種本色,所以即使對劉邦充滿好感,也要一切從事實出發,要讓所有的評價都能完全站得住腳,不論有多難,這個標準絕對不能動搖。所幸,劉邦確實當得起司馬遷大聖之譽,在研究劉邦的過程中,益發感受到劉邦的偉大與天才。於是乎,解民倒懸的漢高祖,也開始嘉惠菜九段了——對劉邦的正確認識,奠定了菜九正確的學術走向,從而提升了菜九的學術功力,開闊敏銳了菜九的學術眼光,看到了更多尋常人看不見的東西,催生了成批的學術成果,並且是非常過硬非常要害的成果。不知不覺間,打油詩鐘情的唱大風境界似乎漸漸顯現了。 更有趣的是,大學同學書法家祖金林兄相中了菜九的那個打油詩,用他酣暢淋漓的書法弄了幾個上佳條幅,不但非常養眼,也非常拉風。現作高祖研究,將祖兄不朽之作《大風歌》相關墨寶穿插其間,於是乎,菜氏打油詩居然也能堂而皇之地與漢高祖的“千古人主第一詞”共存一冊,叨光不少,樂何如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一過60歲,就沒有了奮鬥和創業的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