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熊貓看世界
-
2 # 老街味道
問題:與張栻同一時代的詩人有誰?前言
張栻(1133—1180)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他是名臣張浚之子,據說是西漢張良之後。
他不但是個詩人,也是一個學者,曾創辦城南書院,與朱熹、呂祖謙合稱“東南三賢”,在明朝又和韓愈、周敦頤、李寬、李士真、朱熹、黃幹六人合稱石鼓七賢
張栻生於南宋高宗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他所處的年代,正是宋高宗、宋孝宗當皇帝的時候。與他同時代的著名詩人太多了。
一、朱熹湖湘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張栻,同時期程朱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朱熹。
朱熹曾經稱讚張栻:
餘竊自悼其不敏,若窮人之無歸。聞張欽夫(即張栻)得衡山胡氏學,則往而從問焉。欽夫告予以聞,餘亦未之省也,退而沉思,殆忘寢食”。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世稱朱文公。他是理學大師,但是也有千古流傳的佳作,例如《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曾經有《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張敬夫即張栻。
納湖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小山幽桂叢,歲暮靄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風渺何極!
二、陳亮宋光宗時期的狀元陳亮曾經評價說:
“乾道間東萊呂伯恭(呂祖謙),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荊州(張栻)鼎立,為一代學者宗師。”
陳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字同甫,號龍川,人稱龍川先生。他是辛棄疾的好友,也是最堅定的主戰派,其代表作是《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曾向藁街逢。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羶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三、辛棄疾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比張栻小了7歲。辛棄疾南下歸宋的第二年,張栻的父親張浚領導了隆興北伐(1163年),這一年辛棄疾23歲。
剛剛歸宋時,辛棄疾曾經拜見張浚,陳獻分兵北征之計:
某向見張魏公(張浚),說以分兵殺虜之勢……為吾之計,莫若分幾軍趨關陝, ……。”
但是隆興北伐以慘敗告終,宋孝宗失去恢復中原的信心,與金國簽署了隆興和議,宋金進入了幾十年的和平時期。
致力於北上收復故土的主戰派們從此失勢,辛棄疾就是最鬱悶的人之一。《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四、通家之好陸游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比張栻大了8歲。隆興北伐時,陸游為張浚所賞識,陸游除左通直郎、通判鎮江。陸游名作《水調歌頭•多景樓》就是寫於此時。
隆興時期,陸游曾經以通家子往謁張浚,與其子張栻過從甚密:
隆興甲申,某佐郡京口,張忠獻公以右丞相督軍過焉。先君會稽公,嘗識忠獻於掾南鄭時,事載高皇帝實錄,以故某辱忠獻顧遇甚厚。是時敬父從行,而陳應求參贊軍事,馮圜仲、查元章館於予廨中,蓋無日不相從。迨今讀敬父遺墨,追記在京口相與論議時,真隔世事也。《跋張敬夫書後》
隆興北伐失敗後,陸游因通判鎮江府期間曾“力主張浚出兵”,遭彈劾罷免官職,閒居山陰。
隆興二年(1164)八月張浚離世。陸游《送王景文》詩裡寫道:
“張公(張浚)遂如此,海內共悲辛,逆虜猶遺種,皇天奪老臣。深知萬言策,不愧九原人。風雨津亭暮,辭君淚滿巾。”
結束語張栻詩詞傳世數百首,不過佳作不多,因此並不被現代人所熟知。
他的時期南宋名家眾多,除了上面所說的陳亮、辛棄疾等人,還有張孝祥、劉過、楊萬里、范成大、程垓、姜夔等等。
回覆列表
南宋教育家 學家 和朱熹 呂祖謙為南宋東南三賢 他主任嶽麓書院的教事!潛心心理教育學 是中興張浚之子,張曾編寫《細顏錄》 在嶽麓書院任教時期小有名氣行成一派學術。死後葬于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