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歷史的天窗
-
2 # 天刑17
當然不是。
對馬海戰東鄉平八郎的旗艦,是三笠號戰列艦。
這艘戰列艦是日本“六六艦隊”(六艘戰列艦、六艘裝甲巡洋艦)計劃的一艘。1897年向英國訂購,同級共一艘,即“三笠”號(Mikasa)。該艦原是作為朝日艦的姊妹艦訂購,但卻採用了更為新式的炮術、裝甲、防禦和動力設計,因此單獨劃為一級。
造價120萬英鎊。
1903年12月28日,
三笠號戰列艦成為聯合艦隊旗艦。
而日本俘虜北洋水師的戰艦,是鎮遠號,也就是有名的定遠級戰列艦的第二艘,管帶林泰曾。
該艦被日軍俘虜後,進行了改裝,調整了速射炮炮位,增加了駕駛室,最主要的是換裝了兩門152速射炮,並在後部加裝了兩門152速射炮。
鎮遠參加了對馬海戰,編制在日本第三艦隊第五戰隊。參與擊沉了受傷的俄羅斯旗艦蘇沃洛夫號。
第三艦隊: 司令片岡七郎中將
第五戰隊: 嚴島(第三艦隊及第五戰隊司令旗艦)、鎮遠號、松島、橋立。 -
3 # 歷史吐槽機
這個說法完全就是扯淡,如果東鄉平八郎用北洋水師被俘的鎮遠號當旗艦打對馬海戰,最大的可能性是在1905年5月27日14點12分被俄國艦隊擊沉,整個對馬海戰的歷史都要重新書寫,因為那個時間東鄉的旗艦被擊中了右舷。
鎮遠號確實參加了對馬海戰說來這事挺悲催的,曾經號稱“東亞第一堅艦”的鎮遠號在當時已經算不上很牛的戰艦,所以被日軍編入以警備和哨戒為主要目標的第三艦隊。這支艦隊基本老朽破舊戰艦集合在一起發揮餘熱,不算主力,直到1094年3月才編入聯合艦隊。
更諷刺的是鎮遠號與橋立、嚴島、松島三艘船同屬第五戰隊,當年鬼子造那三艘船完全是為了針對鎮遠號,也就是說昔日的死敵在對馬海戰中居然並肩作戰,吐槽機每次想起都覺得有點堵得慌。
在日俄戰爭中第三艦隊也算立功不小,支援了鬼子陸軍在金州的登陸,還率先偵查到波羅的海艦隊的準確位置。對馬海戰日本海軍的敵情報告也是出自第三艦隊,在哨戒方面確實挺給力的。
東鄉的旗艦叫三笠號甲午戰爭後日本被列強幹涉歸還遼東後一直耿耿於懷,所以海軍開始了一系列的補強計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謂“六六艦隊計劃”。也就是說他們準備在數年中建造6艘戰列艦和6艘裝甲巡洋艦。
三笠號就是那6艘戰列艦之一,1899年1月24日在英國動工,1900年11月8日完工下水,前後耗時三年,共耗資八百八十萬日元。這條船排水量達到15140噸,足足是鎮遠號的兩倍有餘,可見鬼子確實下了血本。
但是這條船最初的艦長並非東鄉平八郎,它的初代艦長叫早崎源吾,是個不太有名的大佐。1900年早崎源吾接手三笠號後一直在舞鶴訓練,直到1903年12月28日才交給東鄉平八郎,從此成為日本第一艦隊的旗艦(當然也是聯合艦隊旗艦)。
三笠號的悲催後事對馬海戰當然是三笠號服役生涯的巔峰,然而巔峰過後這條船卻直線向逗逼領域滑落。就在打完對馬海戰的4個月後,三笠在佐世保港內因為後部彈藥庫的爆炸事故而沉沒,據說原因是水兵在彈藥庫門口玩“點燃訊號用酒精並吹熄後聞臭味”的惡作劇。
好不容易撈出來後,這倒黴孩子又在1921年9月16日在濃霧中觸礁,觸礁地點還在海參崴。鬼子費了牛勁總算把它拖回了日本,可是在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中這條船一頭撞上碼頭,船艙大面積浸水......
屈服於命運的日本內閣最終決定把這條船退出現役,然而命運卻依然不肯放過它,二戰結束後蘇聯非常不爽這條帶給自己慘痛記憶的破船,力主將其拆除。相對親日的尼米茲等美軍將領費勁力氣才把它保留了下來。
你當那群美國佬只是對日本人比較親密嗎?錯了我的朋友!他們有更缺德的提案!可憐的三笠號被美軍改成了“東條夜總會”,美國大兵紛紛表示在這裡和日本姑娘幽會的感覺好極了......
最後三笠號的孃家人實在看不下去了,英國佬約翰·S·魯賓(John S. Rubin)在報紙上強烈抗議美軍如此羞辱大英帝國製造的軍艦,顧慮盟友感受的尼米茲最終在1962年下令修復這條破船,現在它依然停靠在橫須賀市的三笠公園裡。
-
4 # 1664真難喝
三笠號,現在還在。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要是有兩艘三笠級戰列艦替代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估計日本根本不敢應戰,代差太大了,一個是15000噸級的前無畏戰列艦,一個是7000噸級的鐵甲艦。
甲午海戰時東鄉平八郎是浪速號的艦長,當時還只是海軍大佐,時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最高指揮官是伊東祐亨(海軍中將)。甲午海戰後東鄉就坐上了直升飛機,1895年晉升為海軍少將,1898年晉升為海軍中將,1900年就當上了日本海軍常備艦隊司令。
-
5 # 不沉的經遠
當然不是,對馬海戰時東鄉平八郎的旗艦“三笠”號,實際上“鎮遠”在被日本俘獲後不久,就已經落後了。
1895年2月17日,日軍攻佔劉公島以後,包括“鎮遠”艦在內的北洋水師殘餘各艦都被日軍俘獲。隨即受傷的“鎮遠”由“西京丸”拖航到了旅順,進行檢修。3月16日“鎮遠”正式被編入日本艦隊,保留了原有的艦名,並被列為二等戰艦。
此時的“鎮遠”是日本最大的軍艦,不過因為在甲午戰爭前,日本已經向英國訂購了“富士”、“八島”兩艘12000噸級的大型戰列艦。並制訂了以前無畏艦和裝甲巡洋艦為海軍主力的方針,舊式鐵甲艦“鎮遠”相比之下已經有些過時。加上其改裝餘地比較小,所以日本也並沒有在“鎮遠”上花費太多功夫。只是把“鎮遠”前後的副炮換成了安式6英寸速射炮炮,並在艦尾加裝了兩門同類型的火炮。
改裝後的“鎮遠”
在日俄戰爭時,日本的戰列艦增加到了6艘,“鎮遠”被編入了由老舊軍艦組成的第三艦隊,並和自己曾經的對手“松島”、“嚴島”、“橋立”同屬第五戰隊,可謂諷刺至極。
此後“鎮遠”參加了1904年8月10日的黃海海戰和1905年5月27日的對馬海戰。這兩戰日本海軍的主力是新式的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鎮遠”只是一個配角角色,當然更不可能充當旗艦了。
日本時期的“鎮遠”
-
6 # 紙上的宣仔
並不是,對馬海戰的旗艦是“三笠”號戰列艦,是日本19世紀末從英國定製的。三笠號1899年才開工,已經屬於前無畏艦。所以和北洋水師的鐵甲艦壓根不是一個時代的。
當年東鄉平八郎發出“皇國興廢在此一戰”電報的三笠號,今天已經成了一個博物館
三笠號擁有2座雙聯裝305mm(12英寸)主炮炮塔,口徑上和定遠鎮遠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威力和射程都遠超定遠鎮遠二艦,因為三笠的305mm阿姆斯特朗炮是40倍徑的長炮,定遠鎮遠的只有25倍徑,出膛速度差太多。更別說三笠還有14門40倍徑152mm(6英寸)副炮,此外還有20門,76mm炮,火力不在一個層面上。而且前無畏艦的火力佈置也要比蒸汽鐵甲艦科學得多了。裝甲方面三笠號用上了表面硬化裝甲,抗彈能力也強得多。速度上三笠號可以達到18節,北洋水師最快的戰艦致遠也才能達到這個速度,還是以犧牲防護為代價的。不客氣地說,定遠和鎮遠跟它對線,幾輪炮擊下來就會分出勝負。三笠號所以既然實力差距這麼大,日本人也沒有道理選落後的鎮遠,靖遠或者其它繳獲的戰艦做旗艦。實際上在日俄戰爭黃海海戰中,俄羅斯的“皇太子”號也是一艘前無畏艦,排水量和火力與三笠號相差不大。
三笠號305mm主炮炮塔沿中軸線佈置,副炮部署在兩側,屬於典型的前無畏艦特徵
北洋水師的鎮遠定遠二艦兩側佈置主炮的方式只是曇花一現,德華人並沒有在這種佈局上停留太久
日俄黃海海戰中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旗艦“皇太子”號
19世紀末期,西方的軍艦上的技術進步,配套武器裝備的升級,作戰理念乃至設計理念的迭代速度實在太快了,19世紀80年代橫行東亞的定遠、鎮遠二艦,到甲午戰爭前夕已經明顯落伍,而到了1900年代在作戰序列裡幾乎毫無用處了(甲午戰爭期間日軍的松島、嚴島也是一樣)。日本雖然繳獲了鎮遠艦,並於1898年編入聯合艦隊的作戰序列,但連日俄戰爭期間它只是一個二等戰列艦,日俄戰爭後更是退居二線成為一艘海防艦。
被日本繳獲的鎮遠艦。此時艦艏尚保留著大清帝國的龍紋
回覆列表
不是。對馬海峽海戰中的日本海軍是三笠號戰列艦。三笠(みかさ)是舊日本帝國海軍的戰列艦,為敷島級戰列艦四號艦。艦名由來源以奈良縣的三笠山命名。同級艦有敷島、初瀬、朝日。在1904年(明治37年)日俄戰爭中,擔任聯合艦隊旗艦、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座艦
三笠是六六艦隊計劃中的最後一艘戰列艦,該艦向英國的維克斯(Vickers)公司訂購,設計師是詹姆斯·鄧恩。1899年1月24日在巴羅因弗內斯船廠動工。1900年11月8日下水。1902年1月15日至20日海試,3月1日在南安普頓舉行交接儀式交予日本海軍。
三笠號船身建造費為88萬英鎊,兵器費32萬英鎊。橫須賀。艦籍舞鶴
1923年(大正12年)因華盛頓海軍條約成為報廢艦。1923年(大正12年)9月20日除籍。該艦現在在橫須賀市的三笠公園以紀念艦形式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