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icrophone吳
-
2 # 記錄歷史人生
一、因來為很多歷史已經失傳了,靠後人的口述描繪來的並不真實。二、寫史書的人帶有政治色彩,難免把一些源人的負面能力誇大,而貶低他們正面形象。(如羅貫中的三國)三、古往今來、勝王敗寇,時間短的歷史多是勝利者書寫的,幾百上千百年的歷史多已無從考究、只能從野史或以訛傳下來的“歷史”作參照物。並不確實。四、就度算現在刑事案件仍有一些“無法解開的動機和目的”古人的做某事的動機在當時片面的歷史觀下,他知還覺得是正確的。例如一個族長以“三從四德”逼死他人守寡立貞節牌坊、還有殉葬等,所以勸兄臺不必“看三國流淚、替古人擔憂”還是把握道實際,與時俱進。讓歷史都見鬼去吧!
-
3 # TonyDeng
歷史是當時的人(群體,也叫人民)進行的,留下訊息供後人分析和研究,是誰都可以評論的。但是評論是否讓受眾接納,卻是另一回事。就常理來說,與自己沒有利益糾葛的人進行評論,比較能持中立立場,但實際上卻沒那麼簡單,因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他評論這個歷史,或多或少是為當前的需要服務,這就要回頭看他是甚麼立場和態度來做這件事,與過去沒有利益糾葛,未見得與當前沒有利益糾葛,而評論可能是帶來當前利益的。注意: 這些都是可能性,不是必然,但卻不能排除。所以最終,是受眾自己的判斷。
舉個例子,很多人說陳壽寫【三國志】與自己利益有糾葛,說他沒有客觀評價諸葛亮,這就是沒有客觀審查歷史資料的說法。事實上,仔細看【三國志】的原文,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褒大於貶,即便是貶的部分,也與當時世人存在的一些評論相符,亦即不僅僅是他這樣貶,別人也是這樣貶,可見不是陳壽私人恩怨。由此可知,說存在私人利益糾葛必然導致評價不客觀,才沒有必然性,這只能是以己之心度人,說明自己一定會這樣,並非人家一定會這樣做。
另一方面,也有許多當事人留下的資料,或者過後回憶,往往倒是不可信的。記憶錯誤在所難免,也有迴避對自己不利事實的可能性,甚至會因為死無對證而貶損他人的,很多說話往往以個人感情修飾,更多的問題,是個人侷限性,畢竟只是從他的角度看到全域性的一個側面,是否全面難說,你聽他回憶當作全面角度,肯定有問題(治史不能過分關注細節)。
歷史是歷史學家研究和評論的,但對這些歷史學家的結論,我們更需要關注他的研究作風和工作是否科學。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審查第一手資料(這也是寫文章要給出引用出處的原因)。懷疑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能甚麼都不信,信不信靠自己的大腦。
-
4 # 徐大乎
這要從撰寫歷史的目的談起,撰寫歷史的目的有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兩個。一是“蓋棺論定”。大凡一個人也好,一個機構也好,甚至一個國家在生命終結後,都願意或希望對自己的一生做個總結或結論,因此,有撰寫歷史的需要和衝動。二是接受教訓,“知興替”。任何人的進步、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站在前人肩上,總結前人經驗教訓基礎上進步、發展、成功起來的,沒有前人的探索,沒有前人的經驗教訓,後人就會增大探索成本,多走很多彎路,因此,客觀總結好歷史經驗是十分必要的。
鑑於撰寫歷史的目的,為達到客觀實在的要求,最好有無利害關係的品行高潔的後人撰寫,以保證其客觀公正性,客觀的說,在當前“競選性人格”逐步形成,“選舉性語言”氾濫的情況下,做到客觀公正也不易。
前人做事,後人在看,慎重為好。
-
5 # 廾三戈
古代有專門編寫歷史的史官官職。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早期的職業史官具有某種超越於尋常世俗人士之上的社會身份。除了社會道德的因素之外,這些職業史官“還有一種對於上天的敬畏,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更為恐怖的畏懼——因為若是違逆事實,曲筆書事,必定要遭受天譴神責,而這種懲罰的嚴酷程度是甚於世間一切暴虐君主的。”然而歷史中總包含著上層建築的內容,古代君王多有干涉。當今也是如此,你會發現同樣一段歷史,各國描述都不一樣。
-
6 # 文字域
歷史的記載本應是,公正,客觀的。在寫史書的過程中,原則上力求真實,畢竟歷史是面鏡子,後世之人要從歷史的變更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書寫歷史的人要客觀地對待事實,不對成功者歌功頌德,不對失敗者刻意詆譭。於是乎,歷史一般都是後人對前事的追思,作為利益的相關者,應予以迴避。
在眾多的歷史學家中,我認為最客觀公正的人,當屬陳壽與司馬遷。
他們對待史實的態度是端正的,只寫事實,不寫人品。陳壽拋棄了恩怨,司馬遷遭受宮刑。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們瞭解了最真實的歷史真相。
晉書上記載,陳壽與諸葛亮的恩怨的交集在於馬謖。陳壽的父親,是馬謖手下的將領。馬謖為人剛愎自用,違反了諸葛亮的命令,致使街亭失守。諸葛亮為了正軍紀,就把馬謖斬了。陳壽的父親作為屬下,也受了波折,雖罪不至死,卻也降職了。
於是乎,這恩怨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陳壽在寫史書的時候,稍微帶點自身的感情色彩,那麼他筆下的諸葛亮可能就會被妖魔化了。
很多人先看三國演義,其次看《三國志》,有異議的話,會想當然的懷疑三國志的真偽,而不是《三國演義》真偽,會先入為主的覺得《三國志》中的諸葛亮是被貶低了。《三國演義》作為演義小說,無疑是成功的,羅貫中刻畫了“才智近乎妖”的諸葛亮,為了烘托諸葛亮的偉岸,他很多事都被張冠李戴,這是小說的描繪手段之一。而《三國志》是真實的,未經粉飾,是對既往真相的追思,紀實。
而司馬遷的公正則體現在兩個方面:項羽和李陵。
項羽是劉邦的死對頭,按常理說,項羽的名字,諱莫如深。可司馬遷著作史記的時候卻給他寫了只有帝王才能用的本紀,項羽雖沒有統一中國,但是他對反秦鬥爭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
(項羽,影視形象)
再者就是李陵。
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在糧草斷絕,後無支援的情況下,不幸被俘。
李陵兵敗投降的訊息傳到長安,漢武帝異常憤怒,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紛紛對李陵落井下石。
唯有太史公極力為李陵辯護。他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自己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了。他之所以投降了匈奴,定是想找機會歸漢。"
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在獄中,司馬遷忍辱負重,不忘初心,最終留下了史詩鉅著《史記》。
如果沒有這些史學家的堅持,我們可能會看到不一樣的史實,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在書寫歷史的過程中,為了客觀公正,和歷史相關的人物應該回避,為了避諱,都是後朝寫前朝之事,年代不宜太久,久遠需要反覆考證,又不可談及當朝之事,當朝寫史,可能重演司馬遷的悲劇。 -
7 # 蘭陵不算黑
我們經常說,歷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或者說歷史又重演。這個“歷史”,就是我們所對比的參照。歷史,作為人類社會對過去的人物與事件,系統性的記錄,在保證客觀公正的前提下,後人以其為鑑,並遵循歷史中規律。歷史是文化的積累與傳承,也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分為正史和野史,直接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即可,正史是以紀傳體為主,由朝廷機構史部,專門負責記載與編纂。這樣就可想而知,正史中肯定會有一部分為當時統治階級而服務,多有歌功頌德記載,類似現在官方修訂版,不過雖有刻意修改部分,但因有朝廷背景支援,所以比較全面,權威性高,有一定的客觀性和連貫性。正史中也包括朝代檔案、議朝記錄、公約條款、詔令諭旨等等。
野史,即是非官方的個人或者是團體編寫而成,因為隨意行更強,野史有誇大想象和個人主觀思想的成分摻雜其中,野史會有好多正史不敢寫的東西在裡面,相對於正史,野史會起到一個更正補充的作用。所以野史又有“稗官野史”的稱謂,不過雖然記載個人主觀因素多一些,野史裡大多數記載還是彼時真實發生的事物。野史中主要是採集摘錄了民俗民風或者是秘史、軼事、雜錄、豔史等成分。
我們現在所學歷史,都是正史,可以研究野史,但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是正史與野史相結合,這樣才有歷史的立體感。更加真實的還原當時的歷史。但是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盡信書不如無書,歷史只能是後人評,生前身後名,說的即是後來人作評,正所謂“蓋棺定論,”也是如此。
-
8 #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你好,你這個猜測不太準確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應該是有很多人聽過的,表達了對歷史的不確定與質疑,首先,這句話我們不能否認,對於歷史我們一直都有很多質疑,還有很多歷史不僅有斷層也經不起推敲,但這畢竟都是我們後世的推測,我們瞭解歷史還是大部分都是來自史書。
太平盛世才有時間來記錄校正歷史,而戰亂時代則歷史就會不那麼完整的流傳下來,再加上掌權者的修改,留下的就更少了,可就連這很少的歷史都很少有人去好好研究,然後又在大肆宣揚歷史不真。
當代社會我們接觸歷史大多是學生時期在課本上的學習,在加上電視劇、媒體資訊等,很少有人去認認真真的看一看正史書籍,反而是看演義較多。
而現如今的電視劇為了劇情效果真的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了,選取的題材也大多類似,拍商周是因為《封神演義》,而封神已經是神話了,雖然有一定的歷史,但很少有人去關注,帝辛也就是大家認知中的紂王,但無人少有人知帝辛。
拍秦漢倒是有些歷史元素,但卻有些扭曲。
而三國時期就真的是正史埋沒,演義稱雄,三國時期真正的歷史已經越來越少人知道了,都已經趨於將演義當成正史看。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更是鮮有人知,“五胡亂華”好似被遺忘一樣。
拍隋唐時期的電視劇更是讓人心塞,隋明帝的稱號沒人知道,只知道“煬”字惡諡,唐朝倒是好了一點畢竟是盛唐啊,可是拍的都是人物,什麼武則天、楊玉環、狄仁傑等知名歷史人物,以人物為劇情線的電視劇又能體現多少歷史?
五代十國則更少了,少到我都不知道具體說那部分。
宋朝到是有很多,水滸、岳飛、楊家將、射鵰等這些都是可以說的出來的,就是電視劇稍多但是歷史瞭解就不一定了。
元、明、清也是很多,因為離得近了,歷史考究也就多了,所含歷史也就更多,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一些歷史還是歪曲了,原因大家都懂,畢竟還是要收視率的嘛。
正在慶幸這些電視劇能讓我們瞭解一些歷史呢,這些年又突然轉變,電視劇開始拍當代作者寫的小說了呢,像之前的什麼王朝類的,什麼傳奇也是越來越看不到了,對歷史的瞭解途徑再減一條。
現在再回到最初,連歷史都很少接觸就在妄談歷史,這種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萬一這個勝利者要臉呢?他會不會留下一些真正的歷史?唐太宗李世民手足相殘登上皇位,這都流傳下來了,唐玄宗李隆基娶了兒媳也流傳下來了,為什麼其他不會呢?說歷史不全不真是相對而言的,還有大部分史書是值得一讀的,如果有時間還是希望大家能讀一讀的。
-
9 # 晨本布衣
你好!今天我@語言觀改變你的格局 咱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提出了歷史的本質問題!
後來人學習過去歷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總結勝利者們勝利的經驗,吸取失敗者者的教訓!儘可能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司馬遷受了宮刑,不能說是勝利者。事實上他證明李陵的無辜,是在委婉批評漢武帝,所以歷史有時候是失敗者書寫的。《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先為蜀漢人,後來蜀被魏滅了,很快又成了晉朝人。雖然如此,陳壽也寫了諸葛亮和劉備的過失。
雖然史官也會出於個人好惡、避諱與政治需要會影響可信度。但也不會離史實太遠。司馬遷確實記載了劉邦賴賬、好色,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他是缺點不少,但是大德抓得很好。會用人、肯聽意見、得天下能克私慾。相反項羽雖然道德水平高,但是大德是一點不會!太過於吝嗇,對將士不夠信任。
多數正史,是後朝主持編纂前朝歷史。所以多半存在貶低前朝、拔高本朝的春秋筆法。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存在跨代的情況,例如明朝修宋史,就沒有必要編造了,會盡量還原歷史真相!
史家隱藏在書卷裡的那一點悲憫心,一點同理心,才是歷史上民族傳承的重要核心!古今興亡事,莫作等閒看。
我們要多方面來看待。魯迅先生不是說了嗎?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可以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用辯證法來看待歷史!
所以歷史不止是勝利者書寫的,還有無數的失敗者,旁觀者,他們打開了歷史的一扇窗!
回覆列表
史學歷史,或簡稱史,美麗西安歷史古城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2] 狹義僅指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絡。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所說的意思不是字面意思,他說的意思是歷史只存在於歷史學家對歷史的思想認識之中);毛澤東說:“讀史可以明智,這是先人早就說過的”;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梁啟超說:“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係,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鑑也”《大英百科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蘇聯大百科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今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史學家歷史學家:研究和記錄歷史的人。正史即經過官方編修的歷史,一般較為權威可信。野史正史之外帶有傳說性質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