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融資諮詢家

    由於2018年4月27日釋出的資管新規要求,保本理財必須在2020年底過渡期結束前全部退場,2018年全年進度緩慢,距離過渡期結束僅剩一年時間,迫使2020年保本理財加速退場。

    所以今年的行情短期保本理財,選擇大平臺,本金相對還是安全的,但下半年開始,本金將不受保護!

    再來看一條最新新聞,銀行承諾保本結果損失本金的官司:

    近日,山東的一位客戶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該客戶在2016年花了100萬在某銀行買的一款兩年期的理財產品,銀行承諾保本並且有4.8%的年化收益率。可兩年後產品到期時,該客戶不僅沒從銀行拿到收益,而且還出現了5萬元的本金損失。在與銀行協商無果後,該客戶最終把銀行告上了法庭。最終的結果,是銀行賠償了客戶本金加利息損失的80%,也就是11.7萬左右,另外的20%由客戶自己承擔。

    所以說今年暫時本金安全,但按資管新規,明年可能就不賠付本金了,更不用談收益。所以投資有風險,想要收益的同時就要承擔必要的風險。

  • 2 # 紅不讓財經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銀行理財產品,都是很安全的。因為有銀行做背書,不過,大家注意檢視銀行產品的介紹就會發現,銀行並不會對所以有的理財產品承諾保本。而且,資產新規出臺之後,明確說明銀行理財產品是非保本的。

    介紹下券商的受益憑證

    收益憑證,指證券公司以自身信用發行的,約定本金和收益的償付與特定標的相關聯的有價證券。特定標的包括但不限於貨幣利率,基礎商品、證券的價格,或者指數。

    一種是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固定收益的“固定收益憑證”;

    另一種是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與特定標定的資產表現掛鉤的浮動收益的“浮動收益憑證”。

    如下圖,只做展示說明。(浮動的為掛鉤相對應標的)

    購買任何理財產品之前,看清楚說明書與風險揭示書尤為重要。避免大意造成損失。

  • 3 # 黃雞娛樂

    首先要看清楚合約,不要聽理財經理忽悠。

    目前金融機構都不兜底的,所有產品都不做剛性兌付,即使有也都是有一定額度保證金,不能全額保障。

    銀行產品還是相對穩定的,不過最好去四大行和招商浦發這種巨頭會比一般地區性農商行風險會低很多。

  • 4 # 獨孤求財先森

    按照監管新規,凡是理財產品不得再承諾保本,即打破剛性兌付。那麼,從理論上來講,即使是短期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有虧本的可能,和資金大小並沒有關係,關鍵取決於產品結構和掛鉤標的。

    目前銀行正規的理財產品都會有相應的風險評級,從低到高,依次劃分為R1、R2、R3、R4和R5,分別表述的意思是低風險、中低風險、風險適中、中高風險和高風險。

    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之前,也會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從低到高,也依次劃分為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進取型和激進型,這五種型別就分別對應理財產品的五種評級,風險承受能力高者可以投資低風險評級的產品,反之則不行。

    所以,選擇哪種理財產品合適,關鍵是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與該產品的風險評級是否匹配。

  • 5 # 牛逼不得瑟落魄不墮落

    你這個問題,我可以告訴你:沒有人能告訴你確切答案!

    如果有人告訴你答案了,那我可以肯定說,他就是一個大豬蹄子!現階段的金融市場就沒有“肯定”這兩個字!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一個遲早要完的泡沫,但沒人知道這個泡沫什麼時間會爆!

    所以,銀行所有的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書裡都明確的告知:不保本!但凡告訴你保本的,在有一天出現(類似包頭銀行,錦州銀行等)問題的時候,反正他已經離職了,他放的所有的彩虹屁都沒用了!你找誰都白扯!

    雖然絕大多數實際情況是,多數銀行都是可以保本並按照預期收益兌付的,因為銀行也有臉,如果一次不能兌付,那相當於現金流出了問題,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和信任危機,那是絕大多數銀行不到倒閉前夜不願意面對的局面!所以,現階段,絕大多數的銀行,雖然壞賬一大堆,但只要沒出現系統性風險,都是可以保本並兌付承諾收益的!

    所以,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選擇銀監會網站上查得到的正規產品,並且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看清楚本金收益和利息收益的標的物!不要被業務員那些巧舌如簧,妙口生花給忽悠了!說實話,她們也不想忽悠你,但她掙的是工資和拉理財的人頭費,她對所有用嘴說出來的東西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以,結論:目前,絕大多數理財產品可以保本!但理財這兩個字就自帶風險!如果你要絕對安全,就存銀行的大額存款,存款只要不超過50萬,是絕對安全的!大額理財,無論推銷人員說的多麼的天花亂墜,它本質上都是一個風險投資!切記!

  • 6 # 理財迦

    朋友們好,標題闡述的不太清楚。初步分析,有可能指的是,銀行大額短期存款,或者存單。如果是這樣,明確的回覆:能保本,但有一定限制,可以透過主動分散風險來獲取全面的保障。

    首先,來分析,銀行大額短期理財最壞能保本嗎:

    第1種情況:購買了大額存款,大額存單,網際網路大金融平臺商業銀行特色存款,智慧存款,以及活期和通知存款等,不僅能保本,而且保息。第2種情況:購買了銀行保本理財,結構性存款,這些產品提供保本承諾,收益浮動。

    第3種情況,購買了,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例如,活期定期理財,基金,等等,不提供本金保障,但是否保本,主要在於該產品的運營情況。大多數情況下,低風險類產品,本金的安全性非常高。小結:銀行大額短期理財,最壞,能不能保本,與購買的具體產品,運營情況,二者有直接關係。

    其次,來分享,大額短期理財,存款,增加安全性的經驗:

    1,結合大額的實際情況分散風險。存款類結合存款保險確保本息合計,同一人,所有賬戶,同一銀行,本息總額不超過50萬元。

    2,非保本理財產品,透過組合投資,分散本金風險,避免一損俱損。

    小結:大額短期理財,儘量主動分散風險。

    最後,來總結分析:

    銀行大額短期理財,最壞,能不能保本,主要還是取決於產品的屬性。存款類,可以保本,而且保息(結構性存款只保本)。理財類不保本,而且是浮動收益。

    作為大額理財,透過主動分散風險,合理規劃組合投資,優選產品,可以極大的提升總體資產的安全性。

  • 7 # 晴天財經閣

    如果你指的銀行大額短期理財是指1萬元甚至於5萬元或者10萬元起步的理財產品,而它的整個產品投資週期基本上維持在90天或者180天,甚至於270天左右,那麼這個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即便是換收益率高於5%以上,那麼它的風險等級對應銀行風險理財產品的等級也就是3~4級。

    那麼動輒我們當前隨便購買一個銀行理財產品,把它的年化收益率整年期維持在3.5%的4.1%的區間內,我們去檢視它的產品詳細說明書上,也能夠看到它的風險等級維持在2級到3級左右,一般風險的標記以大寫字母R開頭後,後邊還分1~5級。

    如果真的會損失到本金的銀行理財產品,那麼一定程度上首先會被他們系統內的風控系統攔截,所以說只要是銀行理財產品上架的年化利率維持在6%以內的理財產品,它的虧損本金的風險是十分小的。其次,我們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即便是購買5萬元起步的銀行理財,時間週期維持在90天或者180天,那麼它的風險只要維持在R4級以下都是安全的。

    這裡的安全說明指的是本金的安全,至於利息和利率的波動性,有可能在年化收益率高達5%或者6%以上是形成我們所謂的淨值理財產品,而它的淨值理財產品收益,是按照當時購買的實際區間內收益波動的,所以最終的收益無法保證但是本金的安全還是完全可以保證的。

  • 8 # 大海侃股

    銀行大額短期理財最壞,能保本嗎?

    不知道您說的銀行大額短期理財指的是什麼?如果是存款,無論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智慧存款和結構性存款那麼都是保本的。理財產品方面,自從資管新規實行以來,理財產品不再保本,實行的是淨值型管理,根據風險險等級,理財產品化為五級:我們可以看到謹慎型的理財產品是保本的,穩健型的理財產品,風險極低絕大部分可以做到保本。除此之外的理財產品都有本金虧損的可能。

    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般不超過6%,首選存款,因為存款是保證本金安全的,存款的時間越長,利息越高,一些中小銀行的大額存單,智慧存款收益率可以達到5%以上。

    結構性存款,實行的是浮動利息,一般是在保本的前提下,給一個最低利息,例如1%,最終收益看存款到期以後的具體運作情況,這是因為在產品裡面嵌入了某種槓桿產品,如果運作的好,有可能達到6%左右的收益。

    券商的收益憑證,是目前唯一一款承諾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收益憑證期限非常靈活,從十幾天到一年都有,投資者也可以和券商協商資金使用的期限和利息,一般可以談到5.5%的利息。

    要想在保本的情況下獲得較高收益,首選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也可以選擇收益憑證和結構性存款。要想獲得超額的收益,也不想虧本的情況下,可以用本金獲得的利息進行高風險投資,那麼可以考慮混合基金,股票型基金和股票。

  • 9 # 愛鋼筆的王大禹

    首先銀行大額理財大額的前提是100萬或者500萬以上(各行有各行的規定),有些銀行會設有私人銀行。

    短期理財收益一般都不高,大概3.5%左右,《資管新規》規定任何理財都不能保本,到目前穩健收益的,如果沒有約定利息收益的,只有利息不達標以外,本金虧損的情況很少!

    如果資金量夠大可以和銀行行長談大額短期定期存款業務,利息也可以達到短期理財的收益。

  • 10 # 涼涼夏風

    會的,非保本的就會。

    理財產品是有分保本型的和非保本型的。

    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一般是屬於比較穩定的,風險較小的品種,往往該類產品是不會導致本金的虧損,而且還有固定的收益,只是收益率相對較低,但一般高於同時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適合懼怕風險,風險承受能力較小的人群購買。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像不保本的理財產品往往收益率會變得更為可觀,但是這是不能保證的,情況惡劣時可能還會導致本金的虧損,但由於是銀行理財產品,一般虧損幅度較小,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大,願意承擔更高風險來換取收益的人群。所以不能單純的說哪一種產品好,哪一種產品差,主要還得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但由於是理財,所以都還是具備一定的風險,只不過風險較小,所以你到銀行購買理財時,理財經理都會和你講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因為銀行人也害怕擔風險。

    但從我的經驗來看,一般銀行理財產品,只要你選的收益率不要太誇張,選擇比定期存款高一點的理財,一般都沒太大風險,而且收益將好於定期存款,所以還是鼓勵選擇理財產品進行理財。

  • 11 # 皮豆麻麻懂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將風險分為了五個等級: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當然,五個等級的風險有著大不同。一般在R2(穩健型)等級以下,風險較低,收益率也不高。所以如果你買R2級別以下的產品一般問題都不大的,不過注意一下銀行理財產品現在除了大額存單以外都不讓寫保本保息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買代銷的產品,最好買銀行主動管理的產品。

  • 12 # 燕子老師的金融課

    銀保監局新的資管政策出來之後,就再也沒有保本保收益這一說了,所以,無論是大額理財還是短期理財,從理論上說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證本金和收益,主要看投資的方向和專案,才能具體分析風險的高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想到紅酒就想到了高階而啤酒卻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