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晚來風L

    這個是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為什麼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呢?

    皇帝愛長子這個要從古代的繼承製度“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說起!這一制度最早出現在商,在早期王位繼承是按照“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個時候的繼承製度還不完善,這種互相配合的制度也是一種解決方式!到了後期,由於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私有制觀念的加強,人們對權力的佔有與渴望改變了原有制度,這種“兄終弟及”的制度慢慢的被“父死子繼”取代!老皇帝死了,不想再傳給自己弟弟了,因為兒子才是自己血緣的延續!到了周代這種制度進一步完善,有了統一的標準。發展出來“立嫡不立長”的制度,成為歷代君主選擇繼承人的標準!

    所謂嫡長子就是正妻的大兒子,在王位繼承順序上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位!王公大臣也把這種制度當做祖宗法制,並堅決的捍衛。在許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也經常看到這種情形。比如康熙立嫡子胤礽(老二)不立長子胤禔(老大)!西漢第二位皇帝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呂后所生!劉邦後來屢次想廢掉劉盈,立自己寵愛的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如意,但是遭到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對,甚至請出商山四皓為劉盈站隊,劉邦這才作罷!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種“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的制度已經深入人心,帝王和大臣都深知,如果在選繼承人問題上違背了這個制度,國家就會出麻煩!秦始皇正因為在繼承人問題上的含糊態度,導致胡亥即位,大秦王朝二世而亡!晉獻公寵幸驪姬,驪姬欲立自己兒子為嗣君,導致公子重耳流亡而致晉國內亂!

    其實帝王也有愛幼子的心理,歷史上很多皇帝在選繼承人的時候,就選擇了幼子!劉邦後期想立劉如意是個例子,還有就是漢武帝就是一個受父皇喜愛的幼子,同時他也繼承了他父親的傳統,最終殺了自己的嫡長子劉據,立了自己的幼子劉如意為太子!

    民間的百姓愛么兒也是有道理的,么兒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任何人的感情其實都有側重的,首先大兒子長大了,不需要刻意的照顧了,而小兒子在年齡上是吃虧的,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以至於小兒子雖然長大了,但是在父母眼裡還是覺得不如哥哥強大,所以還是有側重,會偏袒小兒子!

    其實,不管帝王之家還是尋常百姓,拋開江山社稷,拋開權力傳承,都是最疼小兒子的,小兒子始終是父母的心頭肉!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呢?

  • 2 # 歡快的飛機

    有啊!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悲催的明朝萬曆皇帝。他媽李太后更疼愛他的弟弟潞王。而萬曆皇帝也是更喜歡他的小兒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身原因沒辦法餵奶,大家都選擇什麼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