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熙熙光明
-
2 # 簫落木
皇帝才不會管大臣早飯。古時候大臣都是天還沒亮就起床,在家吃了早飯再去上朝。有時早朝時間太長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臣怕撐不住,都會提前帶點參片在身上,等到感覺快撐不住的時候含兩片在嘴裡
-
3 # 愛妮品歷史
古代社會,作為大臣每天天不亮都要起來上班,比起現在的人來說,也是隻早不晚。一般情況下都是五點到七點多起來上班,而且他們上班和我們上班還不一樣,我們上班的話如果有急事什麼的遲到一會也沒什麼大事,最多是扣點工資再批評教育一番。可是古代大臣們上班面對的是皇帝,那可是萬萬不能出現遲到情況的,所以大臣們一般都是儘量更早點起來。
這個時間段天還沒亮,那麼作為皇帝和大臣怎麼吃早飯呢?吃什麼早飯呢?畢竟一上朝就要好長時間,作為皇帝和大臣,都是國家的中堅力量,不可能不去吃飯就上朝的。所以接下來就讓我來帶領你們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一番。
作為皇帝,一般情況下早上起來是不怎麼吃飯的,早飯也都是放在早朝之後,然後吃完早飯時間也差不多了,就去再看望太后一番,向她們請安。皇帝的的早飯一般都有自己的規矩,而且不同的皇帝不同的朝代也都大不相同,就拿清朝來說吧,皇帝一天只吃兩餐,那就是早膳和晚膳。
而且皇帝的餐具也是非常的講究,一般都是金銀來打造的,畢竟作為皇帝,所以伙食肯定不差,僅每頓飯就多達一百多道菜,不過他們自己也感覺有些鋪張浪費,到後來就慢慢開始減少了菜品的數量。皇帝在吃飯的時候旁邊有伺候的太監,吃飯時根本不需要自己動手夾菜,太監會把皇帝想吃的菜餵給他。皇帝要是一時高興還會把吃不完的美食打賞出去。
那麼大臣畢竟地位不如皇帝,所以在早餐方面來說就顯得沒有這麼富足了。但是為了早上能有充足的能量,他們在早飯上五花八門的方法也有很多。
大臣們居住得地方雖然距離皇宮不遠,但是畢竟皇宮這麼大,光從城門到上早朝的地方就帶兩三個小時,所以很多大臣就索性不吃早餐。可是不吃早餐又比較餓,所以有很多的官員在嘴巴里含著人參片用來當早飯。
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一般都是管飯的,還會為他們準備一些點心和宵夜,不過天天這麼搞,花銷就太大了,所以一段時間後就取消了。因此為了方便,早飯的問題乾脆在宮裡解決,不但京城專門有賣給早朝官員的早餐地攤,在清朝的內務府,宮裡也開始賣各種早餐了。
-
4 # 流星淺月
你想多了,那個時候皇上是不供飯的,即使是後來整出了類似機關食堂的東西,也是隻管午飯和晚飯。
這個你不能怪皇帝,主要是以前上朝時間太早了,說白了,你要是離宮殿近還好,要是遠了,深更半夜就要起床,所以這麼早,御膳房也起不來啊!
一般來說,以清朝為例,在上朝之前去街道的小攤吃飯,隨便吃點就行了,畢竟上完朝還能夠去睡一會呢。
-
5 # 知行2020
就我知道的唐朝來說,官員早上上朝的早餐是自理。
唐朝官員上朝很早,一般五更(早上3點)就要上朝,一直到辰時(早上8點)才下朝。
《劉賓客嘉話錄》裡面曾記載一位官員上早朝時買路邊攤的小故事。
劉晏是中唐著名的經濟改革家,他早上五更上朝時,天氣很冷,路上見到熱氣騰騰的蒸胡餅,就讓人買來,太燙沒法用手拿,就用袖子包著直接啃,還跟旁邊同去上朝的人說味道美不可言。
“劉僕射晏五鼓入朝,時寒,中路見賣蒸胡之處熱氣騰騰,使人買之,以袍袖包裙帽啖之,且謂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下朝後,一些皇帝會準備工作餐。據《唐會要》記載, 貞觀四年,太宗下令有關部門在朝堂外廊上設定一餐招待下朝的官員,這頓飯後來又被稱為“廊下食”
“ 貞觀 四年十二月詔,所司於外廊置食一頓。”
-
6 # 棍哥觀史
古代的早朝最開始叫做點卯,也就是大概在卯時,早上的五點至七點進行朝會,大臣與君主在一起商議國家政務。既然是早會,那麼就牽扯到早餐如何解決,是由皇帝管飯,還是大臣自備,又是在哪裡進食呢?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也要注意一點,即不同歷史時期,餐飲習慣有所不同,比如很多朝代一日兩餐,早餐基本上都在九點以後才吃;唐代出現富貴人家一日四餐的記載,早餐只吃點心等等。
古代早朝的時間和參與者“天子及諸侯合民事於外朝,合神事於內朝;自卿以下,合官職於外朝,閤家事於內朝。”——《國語·魯語》
早在奴隸制社會,部落領袖召集長老議事的模式就是朝會的雛形。西周時期,形成了內朝與外朝的兩種議政形式,相當於大會、小會,往往大會參與者多,重要性低,小會參與者少,重要性和機密性高。也是從西周開始,朝會以模式向制度完成轉變,形成庭朝、常朝、外朝三個型別。庭朝指君主與宗族成員討論宗室問題;常朝就是影視劇中多見的上朝形式,即君主與大臣聚集朝堂討論國政;外朝則是指接待朝貢的諸侯或者使團。
“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唐六典》
春秋戰國的朝議常以君主召見特定群體的官員進行,比如戰爭問題,就召見軍事類官員,所以時間上並不固定。至秦漢,朝會才逐漸形成固定時間,由京畿三公九卿列席,特殊事項需要討論的,由主管官員提前召令相關各槽官員入朝。至唐朝,官員規模擴大,故而規定京官五品以上者可參與每天的常朝;九品以上五品以下的京官,只可參與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大朝會。
北宋前期與唐制相同,元豐改制以後,將高品階寄祿閒差排除朝堂之外,規定門下省起居郎以上職事官、中書省起居舍人以上職事官、尚書省侍郎以上職事官、御史臺中丞以上職事官才具有上朝資格。並將參與常朝的官員陳為“常參官”,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朝官”。
“將軍先入,次近侍官員,次公侯駙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應天府及在京雜職官員。”——《明太祖實錄》
明朝朝會分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三種。品階要求不高,但會以班列朝會的站位區別各位官員的尊卑,級別越高的官員站位越往殿裡,級別低的甚至站在殿外。另外,明朝朝會的時間是歷代最早的,參與上朝的官員於凌晨三點就得在午門等候,稱為侯朝;到了五點開放午門後,官員們才開始列隊入宮,稱為入朝。清朝朝會時間大致與明相同,但有資格參與朝會的京官限於三品以上,其中一品官可在太和殿內朝見皇帝,二品只可在門外,三品則在更靠外的位置。
歷代餐飲習慣與朝會的餐飲安排上面說到,春秋時期的朝議多以特殊事項的不定時召見為主,也就不存在早餐問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春秋重大禮,公卿大夫受到君主接見時,各種禮節都非常注重,所以在受君主召見之前,大臣往往“不食”,以免在議政的時候出現想“出恭”的尷尬。
說到“禮”,漢初由叔孫通進行過一次禮教的大實踐,這是劉邦為了讓跟隨他的老夥計們不再隨意粗魯,為此叔孫通排練了幾個月。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叔孫通藉著這個機會,組織實踐了漢朝歷史上第一次大朝會。朝會當天,大臣們按照叔孫通的設計分批入場,時間、服裝、參拜手勢等皆有要求。
根據《史記·叔孫通列傳》記載,朝會在天色微亮時,由禮官引導文武百官。禮官喊“趨”,百官則有序入殿,然後東西向分班排列。待大臣們歸位立住,劉邦才在一片鐘鼓禮樂聲中,由內侍簇擁著乘輿臨朝,此時百官集體跪拜。之後便由劉邦發問,臣子對答,整個流程下來之後“置酒,以尊卑次起上壽”。這就是漢朝大朝會的模式,這種朝會與每天的議政不同,規模非常大,且皇帝在會後需要宴請群臣,所以花費非常高。
這種模式幾乎被後世歷代沿用,只不過時間有所差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大朝會後,皇帝肯定管飯,所以臣下不用自行安排早餐,否則行禮時拉肚子就尷尬了。如果在大朝會中,地方官進京必須隨份子,即按照所轄地區的人口計算,向中央繳納每人每年六十三錢,這個稱為“獻費”,所以皇帝管飯可不是白管的。
而常朝時,秦漢以三公九卿出席,也就是說能夠上朝的都是在京的大官,也可以稱為士大夫集團,他們是門閥政治的產物。秦漢時期的一般百姓和低級別官員幾乎是一日兩餐,早晚各一頓;高級別官員有三餐的,也有兩餐的,這個不限於條件,而在於習慣。參與常朝的官員或跪坐或站立一上午,中午加個餐是可以理解的。又或者安排下人提供豐盛的早餐,以保證體力,畢竟武帝以後尚儒,能夠位列三公九卿者,都是飽讀詩書的“老頭”,安排個早餐對於三公九卿來說不是難事兒。
劉僕射晏五鼓入朝,時寒,中路見賣蒸胡之處熱氣騰騰,使人買之,以袍袖包裙帽啖之,且謂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劉賓客嘉話錄》
唐朝時期,社會經濟繁榮,一般家庭都能夠達到一日三餐,甚至出現一日四餐的人家,早餐稱為“點心”,可能由於關中麵食豐富精緻,才有了這個詞彙。這至少說明唐朝官員上朝前肯定會吃早餐的,且有記載,說唐朝的劉晏曾在上朝前,於路邊買了早餐,還帶入了朝堂,曾著開會的時候偷偷吃了起來,說明唐朝的開放是由上至下,由思想到現實的。另外,劉晏的做法也說明皇帝是不管朝臣早餐的,但又有一些特殊情況,如《唐會要》記載的 “ 貞觀四年十二月詔,所司於外廊置食一頓。”這就是朝會耽擱時間過久,皇帝安排的會餐。
“是歲,虜方拏兵北邊,賀使不至,百官皆賜廊食。”——《桯史·紫宸廊食》
宋代也是一樣,參照唐代“廊食”的經驗,在耽擱時間較長,或朝會期間突然接到前線捷報、後宮皇子出生的喜事之後,會臨時賜餐。這種方式往往傳御廚送餐至朝堂外,工作餐較為簡單,臨時的“喜宴”則規格高一些,皇帝會同大臣一起用餐。然而宋朝基本上形成一日三餐的習慣,無論官與民都基本普及,所以官員上朝前也都各自用過餐,也有記載說宋朝官員上朝帶著羊肉的,這個就有點過分了。
到了明朝,由於上朝的時間太早,官員凌晨三點就要在午門外候著,高官可能可以安排下人做些早餐,但一般官員不一定有這個條件。所以朱元璋規定每當散朝時,由宮內廚房做出一些熟食供官員吃。這個規定到洪武后期有所更改,變成初一、十五才有賜餐,每月兩次賜餐的制度延續到明英宗時期徹底廢除,改成每年兩次,一次是元旦,一次是冬至,這兩天其實並不上朝,屬於類似“休沐”的公休假,所以這個飯並不像是恩賜,反而是累贅!
清朝與明朝的制度類似,但在門禁與乾清宮之間候朝的區域,有了對口的早餐攤,這多是太監們的買賣,他們僱傭一些廚子,專給候朝的大臣做早餐,賺點零碎銀子。有些大臣則喜歡讓家奴提著早點,跟著轎子一起候朝,下了轎子擺出早餐,就開始了一天的第一頓飯。據說大臣沿街而食有失體統,在道光時期,由皇帝批准,將內務府掌管的戲曲機構昇平署撥出一個大廳,供大臣們集體用餐,後來太監們的早餐攤也就跟進了昇平署。
-
7 # 四川達州人
一般是不會有早餐的。
原因很簡單——上廁所問題。
早朝是早上五點開始。皇帝大臣都必須在早上三點起床,然後五點準時開會,上午八點多結束之後,皇帝大臣才各自吃早飯。
正因為如此,皇帝大臣早朝結束之前都不敢吃飯喝水,年齡大的大臣甚至只能口含參片以維持三點至八九點的長時間勞累。
吃飯喝水,要上廁所怎麼辦?
事實上,參加早朝的皇帝大臣,頭天晚上七八點之後就不再喝水吃東西,就是怕在大殿之上發生廁所問題。
回覆列表
?大臣早上要天黑黑的起床,五更天在家吃完早餐然後再去上朝,進宮門後在皇帝召見的大殿外候著,內監宣示可以上殿後魚貫入內,按班次排列完成站立,恭候皇帝。
皇帝歷朝歷代在早朝前不管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