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關於項羽坑殺20萬已經投降的秦軍,《史記·項羽本紀》是這樣記載的:“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項羽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

    在鉅鹿之戰中,項羽手中只有區區2萬人,而且破釜沉舟只留下三天的口糧,徹底斷絕了自己的後路,保定了必死的決心,這才一舉擊潰章邯。

    《史記·項羽本紀》:“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漳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但項羽擊潰章邯帶有一定的僥倖成分,因為秦國此時依然是趙高掌權,而趙高把持朝政嫉賢妒能,如果不是因為起義軍已經逼近關中,趙高絕對不會讓章邯等人統領近20萬修築驪山陵墓的囚徒去打仗。

    而秦軍的統帥章邯和王離因為害怕趙高日後的迫害,所以本來在沒開打之前就有投降的意思。

    但這20萬秦軍數量過於龐大,很多人都是秦地屬民,老婆孩子都還在關中秦地待著,他們很擔心萬一要是諸侯大軍不能打下關中和咸陽,那麼他們的妻兒老小就絕對會成為趙高的刀下鬼。

    而且很多人實際上並不是真心實意要投降,只不過因為統帥都投降了沒辦法,對於項羽和其他諸侯他們心中並不服氣。

    項羽擔心自己進入關中之後這20萬秦軍在後方鬧事,危及自己的大後方安全,索性留下章邯等統兵將領,然後其餘的人全部坑殺。

  • 2 # 追逐幸福的逐夢人

    中國著名的二次坑殺降卒事件,一次是白起坑殺了趙軍四十萬,還有一次就是項羽坑殺秦軍二十萬。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當時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擊潰趙國的抵抗之心,想一舉拿下趙國。因為當時秦國和趙國之戰已經戰到雙方都筋疲力盡了。但當時秦王覺得不能再繼續戰下去,所以最後使得白起這一次屠殺沒有起任何作用,反而激起趙國的同仇敵愾。那麼項羽又是為什麼要坑殺秦軍二十萬呢?這是知常容讀《史記》的十八篇文章。

    坑殺降卒是一種很忌諱之事,比如西漢的飛將軍李廣就說自己封不了侯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坑殺了降卒。項羽相信也知道這樣是不好,但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原因有這麼幾點。

    一、少糧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項羽自作主張殺掉了熊心立的宋義,那麼他的後勤保障肯定會出現問題,理由很簡單,熊心是被迫同意的,那麼忠於熊心的人自然很多,項羽只靠武力來的,他在朝中的影響力並沒有多少。所以少糧是項羽最大的問題。

    當時同意秦軍投降的原因也是少糧,怕再打下去糧食就不夠吃了。

    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史記·十二本紀·項羽本紀》

    在後勤出問題的情況下,又憑空出現二十萬張要吃飯的嘴。怎麼辦?不給飯吃,那自然不行,給飯吃那沒有糧食怎麼辦?留著自然是禍害。

    二、諸侯恨秦軍

    秦國絕對是六國的仇人,因為六國皆被秦國滅了,而且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遷十二萬富戶到了咸陽等等,六國的貴族死的死,亡的亡,剩下的也如日子艱難。這個時候,忽然有了二十萬秦國,正好可以發洩不滿。

    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史記·十二本紀·項羽本紀》

    原來我們是你們的奴隸,現在你們落到我手中,那麼奴隸翻身做主人那種報復性的心態不用說都能清楚和明白。

    項羽自然也清楚,項羽他留下這二十萬秦軍,那麼諸侯對他肯定要有非議,所以諸侯的意見他必須得考量,除非他打算以楚國一國之力抗天下。項羽的目標是做諸侯長,後來他稱西楚霸王就是這個含義。

    諸侯長就是需要照顧到這群小弟。

    所以諸侯的態度也是項羽殺他們的一個動機之一。

    三、秦軍人心不穩

    二十萬秦軍軍心不穩,因為秦法很嚴苛,章邯為什麼投降,還不是因為怕秦法,因為輸了一陣,回去之後秦法要處置。

    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史記·十二本紀·項羽本紀》

    秦軍很擔心自己投降之後,家裡的人肯定要被殺了,而且現在又受到諸侯的壓迫,兩頭沒有歸宿感。

    所以他們就覺得如果一舉滅掉秦國,那麼還好,他們家人的命還能保住,但如果滅不了秦國,那該怎麼辦?秦國百分百會誅殺他們的家人。

    那麼誰來告訴他們,秦國一定會滅。當時的情況只是相持的情況。項羽的確戰勝秦軍,但沒有給他們必勝的理由。

    所以還會出現一種可能,那就是真正面對秦軍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出於立功贖罪的想法會臨陣倒戈。

    項羽很擔心出現這樣的情況。

    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史記·十二本紀·項羽本紀》

    留著還不如殺了,這對項羽當時是最有利的。

    四、項羽帶兵

    項羽是猛將,但不是統帥,韓信帶兵是給他多少兵都可以,但項羽做不到,項羽沒有大兵團作戰的經驗,這都怪他在少年時期不讀兵法的原因。項羽的特長是帶精兵。他喜歡帶著他的幾千或幾萬精兵就可以橫掃。我們可以看到最後一戰,他帶著幾十個隨從也可以殺死殺傷劉邦幾千人馬,所以項羽的戰鬥力是很驚人的。如此驚人的猛將自然不喜歡帶太多計程車兵,因為嫌麻煩。

    所以當時項羽的兵比秦軍少,很難節制也是一個實情。

    他的能力也無法管理好這二十萬人,他甚至沒有想過打亂秦軍的建制。實際上當時以地域來區分,很難打亂。因為語言和行為,價值觀等都不相同。混了反而更生出問題。

    所以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這二十萬的降卒帶給項羽的都是麻煩。放掉他們自然不現實,留著又是問題。所以項羽最終還是殺掉他們。

    對於屠殺,這不是項羽的第一次。

    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史記·十二本紀·項羽本紀》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項羽自己也很恨秦華人,因為你可以看到劉邦進入咸陽不殺,項羽進入咸陽搶了,燒了,然後殺光秦國公室的方式完成他對咸陽的佔領。當然當時出於對秦國的心裡震懾如當年白起的打算這個因素也是存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願意為對方動手做生活瑣事,對方卻不願意為你端一盆洗腳水,你們怎樣看待這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