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韓先鋒
-
2 # 愛妮品歷史
中國古代有很多的封建王朝,因為我們有著十分輝煌的歷史和文化,而且這麼久的歷史中大一統的王朝肯定會有,但是還有很多國家分裂的時候,整個社會動盪不安。我們呢不必說在秦國統一之前的混亂的春秋和戰國時代,只說在秦國統一以後就有很多的動亂,秦朝滅亡以後的楚漢之爭還算是比較小的戰爭,然後就是到了漢朝滅亡的時候,三國爭霸時代是時間比較長的動亂時代,再然後就是魏國滅掉其他兩個國家又統一了全國,但是好景不長,晉朝很快就有陷入了一篇混亂之中,內有八王之亂,外有強敵入侵,很快就把中國北方攪得像一鍋亂粥。
接下來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時代了,隋朝統一全國,唐朝讓中國的國力達到一個頂峰,但是在後面的幾個王朝看來,漢人的統治力不在像原來那樣強大了,所以之後就被蒙古人建立了政權,在後面就是明朝和清朝兩個時代了,可以看到的是中國古代不只是表面上看著那麼平靜,更多的時候是動亂和紛爭,真正和平統一的時候還是非常少的。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真正讓漢人的實力下降的一段歷史。
晉朝我想大家應該不是很熟悉,因為這個朝代在中國歷史中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因為這個朝代的來源就是不正當的,透過叛變和奪權得到的王朝,這不符合中國的價值觀。而且這個草袋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很低,因為它的統一時間不長,而且沒有在歷史上留下沒有豐功偉績,留下的只是一段我們不願意在回憶起來的歷史,所以我們更多的時候是迴避這個朝代,但是今天我們就要聊一聊當時的歷史。
這場動亂的起因其實很簡單,就是自己的貴族不滿足統治者,想著自己來當皇帝,因為晉朝皇帝司馬家族就是這樣在曹魏家族手裡把政權奪過來的,建立國家不長時間就被自己家族內部推翻了,但是被推翻以後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趕緊平定叛亂,而是逃到了南方重新建立的一個王朝,那原來的北方地區就被那些遊牧民族佔領了,那些遊牧民族正愁沒有機會佔領這些富庶地區。雖然司馬家族還在想著用兵去收復那些地區,而且還帶兵進行北伐,但是到最後也沒有成功。
我們想一下,這樣的王朝肯定是會滅亡的。西晉末年的司馬家族的八個諸侯王不滿足中央集權的統治,進行了大規模的混戰,歷史十幾年之久,這場戰爭嚴重破壞了生產,使得在三國混亂時代剛剛恢復過來的民生又回到了原點,給中原各地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場戰爭過後,中氏族只剩一家,這樣我們就看出這場動亂的可怕之處。
但是更嚴重的事情還在後面,八王之亂以後,北方政權空虛,五大遊牧民族趁亂奪取中原的領土,並且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五大遊牧民族進入中原以後才是漢族真正的災難,因為少數民族一直都受到漢族王朝的壓迫,所以很多時候是和漢族有著很大仇恨的,所以在進入中原以後,他們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屠殺漢人,使得當時的漢人數量急劇下降,而且不光是是在殺漢人,還在同化漢人,迫使漢人接受他們的文化和思想,這才是漢人真正受到的傷害。
因此在西晉末年等那一場大動盪,其實說白了,就是漢民族因為自己內部經常發動鬥爭,所以才使得那些少數民族有了可乘之機。索然這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時間不是很長,但是政權更替使得政治更加的混亂,雖然有人在拯救漢族,就比如說在這個時期曾經有一個叫冉閔的人,他曾經發布了一道詔令,從而把漢族從滅亡的邊緣給拉了回來。但是這個人它並沒有把漢族給真正的解救出來,所以說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
3 # 南巷七木
《晉書》“諮爾晉王:我皇祖有虞氏誕膺靈運,受終於陶唐,亦以命於有夏”。司馬懿在曹操死後,逐步的成為獨攬朝政的大臣。對於他而言,魏王不過是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司馬師和司馬昭等人,紛紛繼承其父之衣缽。正如俗語所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終,司馬炎代曹自立,又將東吳覆滅,結束了三國時代,正式進入晉朝,史稱西晉。
(一)、國事頹廢,軍力衰敗
1. 八王之亂,內憂外患
司馬炎死後,指定次子司馬衷繼位。他自己本身也想勤政務國,但是奈何自己的能力一般,水平有限。於是,在任期間爆發了八王之亂。《晉書》“匈奴郝散弟度元帥馮翊、北地馬蘭羌、廬水胡反,攻北地,太守張損死之”。他非常信任自己的皇后賈南風,因此對於邊陲事務以及內部的事情,全部交由她搭理。而匈奴和其他遊牧民族,也開始蠢蠢欲動。自此以後,西晉的武德便開始急劇的下降。而司馬衷本人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恥辱。
2. 永嘉之亂,衣冠南渡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晉朝的世家大族,把持朝政非常厲害。而司馬家本身也是四世三公出身,所以在世家大族中頗具影響力。也非常瞭解他們的心思。於是當政以後還分封了不少田地以及頒佈了佔田令,以保證豪強的利益。
同時,為了填補勞動力不足和兵源空缺,晉朝皇室開始下令允許胡人內遷。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以後,曾經明令禁止胡人遷往內地。但是晉朝不管這一套,為了暫時的利益打破了這套鐵律。所以,也就是說西晉的兵源大多數都是胡人。這就類似於現在意義上的僱傭兵,他們不分好壞,只是為了錢去做事。此後,匈奴人更是在中原大地上建國。而且,還將晉朝的皇帝擄掠了去。可以說,就是因為八王之亂,所以才導致了後來的永嘉之亂。
(二)、貌合神離,各懷鬼胎
在西晉的上層統治結構裡,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如果出現有能力的君王,尚且能夠壓制一番。但是司馬衷顯然沒有這個能力,他的所作所為不能服眾。而且本身的影響力又達不到能夠控制各親王或者世家大族,所有每個人都會出於自己本身利益的考量去做事。所以,西晉後期的武德下降也不足為奇。
1. 王侯將相互鬥
其實,八王之亂並不僅僅是針對晉朝皇室。他們自己內部,也非常的不和諧。畢竟,大家都是想在亂世之中,分一杯羹。而且大家都是有權有勢之人,誰也不願意去服從別人的統治。趙王司馬倫本來是八王中的領袖,但是他率先稱帝,這引起了其他宗親的極大不滿。齊王司馬冏聯合其他三個王公,舉兵討伐自立的建始皇帝。司馬冏幫助司馬衷恢復帝位,而自己則挾天子以令諸侯。此時的其他王宮貴胄又心生不忿,司馬顒聯合長沙王跟河間王舉兵。司馬乂掌政,成都王司馬穎於鄴遙控。沒過多久,他們的矛盾百年再次爆發。大家在數十年的時間裡,互相攻伐,彼此不休。本來他們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為了爭權奪利就在這一場場的內耗之中逐漸的失去了勢力。最終,豫章王司馬熾繼位,而東海王司馬越專政,這才結束了八王之亂。
可以說,這些王爺們本身的勢力並不弱小。但是卻在一場場爭奪戰中,逐步的喪失殆盡。同時,戰亂四起,民不聊生。即使西晉本身的武德充沛,也在這場拉鋸戰中完全的消耗了。
2. 世家大族尚有實力
“不信晉朝開國日,已聞叛賊樹西方”。禿髮樹機能乃為鮮卑禿髮部族的首領,在西晉攻打東吳期間,趁機崛起自立。“隆以偏師寡眾,奮不顧難,冒險能濟”。西晉的正規軍隊,屢屢受挫,而出身於北方世家的馬隆自告奮勇,請求西征。於是他自己招募了三千兵丁,打敗了興兵作亂,攻佔涼州的禿髮樹機能。除了馬隆以外,還有名門范陽祖氏之後的祖逖。他的北伐也沒有受到東晉朝廷的支援,反而是自己組織兵丁,自己打造兵器。這些都是北方世家大族勢力的代表。而南方的民族們,自然也不弱。
(三)、皇權沒落,故不能興
其實,自從司馬衷繼位以後,西晉的皇室就逐漸的走向了衰微。大家各為其主,各自為政,而且這個傻子皇帝並不能服眾。再加上八王之亂的長期內耗,所以不管是皇室內部還是王公之間的實力都已經非常弱小了。所以,在面對外敵入侵之時也顯得非常無能為力。
1. 並無人才可用
西晉王室一直是自顧不暇,所以根本沒有精力去想著重振武德。而且他們內部也有許多矛盾,大家各懷鬼胎。所以,對於外族入侵,也是沒有反抗能力的。甚至,他們還想透過引入外部勢力,來壯大自己的統治範圍。比如八王之亂的第二個階段,司馬騰就聯合了幽州刺史王俊以及烏丸、羯朱等勢力向成都王展開攻擊。親王在內亂中,多半都去世了,留下來的也已經元氣大傷。但是世族方面,還是有一些能力的。
正所謂“無利不起早”,這種事情對於世族而言並沒有多大的意義。而且天下是司馬家的,並不是自己家的。司馬家自己的人都不願意衝鋒陷陣,怎麼能夠去要求其他人為自己拋頭顱,灑熱血呢。何況,晉朝的皇帝和王公們,也不希望有人能夠分割自己的利益。如果世族打贏了,那麼必定會在晉朝這塊蛋糕上切一塊。
2. 貌合神離,不願出兵
真正聽從於晉朝皇室的軍隊,在內耗中逐漸的都消亡了。不然,他們也不能從邊疆的遊牧民族中選拔士兵。這些人都是給錢就辦事的,再者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難能可貴的。他們自然不願意,為了晉朝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生命。而且當國家沒有能力的時候,自然願意為他效命之人就會少了很多。
結語:
八王之亂使得西晉王室的元氣大傷,這直接導致了胡人內遷以及後來的永嘉之亂,和最終南北對峙的局面。任何一個有秩序的遊牧民族,都可以在中原這塊肥肉上咬一口。而西晉根本沒有能力,去對抗外族入侵,甚至他們還親自引狼入室。
-
4 # 喃喃說史
西晉自司馬炎稱帝,至為匈奴人所滅,立國半個世紀。西晉雖短暫統一,但立國不久即陷入戰亂。戰爭導致中原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社會經濟遭到破壞,國力不強,武力衰退。
政策失誤,人民遭殃
西晉王朝的權利是司馬氏篡奪的,需要大臣的支援。西晉的皇室和大臣多是大地主和大貴族。為維護政權穩定,西晉制定了“佔田法”“課田法”“戶調式”和“九品中正制”等來維護門閥士族的利益。
以大臣石崇和國舅王愷鬥富為例,貴族生活奢華無度,對下兼併土地,盤剝百姓,“奢侈之費,甚於天災”。可以看出雖然國家統一了,但人民沒得到休養生息,依然生活困苦。
晉武帝司馬炎重新實行分封制,又派諸王據守州郡重鎮掌管軍民事務,諸侯王實力日益強大。繼承者晉惠帝司馬衷昏庸無能,且沒有兒子。在外戚擅權和宗室奪權的權力鬥爭中,爆發了“八王之亂”。歷時十幾年的戰爭,人民飽受痛苦,西晉從此衰落。
兄弟鬩牆,牆壞進狼
東漢、魏晉時期,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斷內遷。至西晉時陝西和山西地區的人口,有一半為內遷少數民族。自甘肅至遼寧一帶,大面積的胡漢雜居。甚至少數民族首領掌握實權,出現軍閥割據。
內遷的匈奴人,聯合鮮卑、羯、氐和羌族,趁著中原的八王之亂,積攢實力,舉兵反晉。匈奴等少數民族進軍中對北方漢民野蠻殺戮。“永嘉之亂”晉軍十萬人被殺,百姓更死亡數以十萬計。
西晉統治時間短暫,未能與民休息,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就再次陷入戰亂,幾乎沒有改變自東漢末年開始的政權紛亂和軍閥割據的局面。雖是統一國家,但實力不強,又有北方強敵南下,武力值自然是衰退的。
-
5 # 脫盲春秋
不是西晉統一後武力衰退,而是八王之亂內部傾軋嚴重,各方勢力都僱傭少數民族僱傭兵,最後西晉中央軍死傷差不多了,僱傭兵成勢了。
回覆列表
西晉的軍事實力衰退的很嚴重主要還是西晉的當時的國策與內鬥造成的。
晉武帝司馬炎認為東漢的滅亡是因為州牧制給與地方官員過重的軍權,造成了地方勢力的崛起,中央政府逐漸失去了制約的能力,造成“挾天子,令諸侯”的局面;而曹魏政權的沒落是因為曹丕在位時苛待宗室,逐漸的使宗室退出了權力的中心。宗室權力過小無力抵抗權臣的威逼,而喪失政權。
西晉地圖
司馬炎的解決方法是:1,為了防止地方勢力過大,逐漸廢除了郡國兵,削弱地方兵權。大郡的軍事人員不得超過100人,小郡不得超過50人。
2,為了增加宗室的力量,冊封大量的宗室為王。每個王都擁有私人的軍隊,其中管轄兩萬戶以上的大國,可以有下中上三軍,一共五千人;萬戶左右的次國,可以有上下兩軍,共三千人;五千戶的小國也有一軍共一千五百人。一共分封了三十多個王,這些王共同構成了晉朝防禦政變的軍事體系。
最初為了防止王侯分烈,不讓諸王就番,而是住在京城,但是司馬炎晚年的時候,由於太子是個傻子,隨著外戚勢力控制了中央政府,才讓諸王就番,制衡外戚。
在司馬炎死後宗室與外戚立刻引起了一系列的衝突造成了政府的分崩離析,外族趁虛而入,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造成我們認為的武力嚴重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