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百讀齋主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戰亂紛起,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玉文化的發展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致使葬玉一落千丈,僅為趨向寫實而又簡括的玉豚、玉蟬之類的玉雕,在有限的範圍內流行。此時佛教乘戰火烽起、生靈塗炭之機,深入民間,擴大影響,促使玉工藝轉向新領域,以和田玉雕造佛像或引進玉佛,在民間以曲陽白石和黃花石替代和田玉造“玉佛”供養。總而言之,在這一時期,玉器工藝比兩漢顯得蕭條,傳世或出土玉器也寥若晨星,做工也顯得簡略樸素,精工者極少。表明古代玉器史已由高度發達的、處於巔峰地 位的兩漢玉器工藝,漸漸向它的低谷滑落。同時又出現了向新功能、新領域轉化的萌芽。

  • 2 # 玉見沈華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到589年),戰亂頻繁,社會生產力受到嚴重的破壞,玉器製作,因為種種條件的限制,由兩漢的高峰時期衰落下來,因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玉器的數量較少,工藝粗糙而且品種相對來講比較缺乏。重新制造出來的玉器新品種,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衰落現象。

    第一點、魏晉南北朝時期考古遺址分佈。

    此時期的考古挖掘遺址主要有:南京堯化門、幕府山,鄧府山,富貴山,童家山,郭家山,象山,光華門石門坎。板橋石閘湖,鎮江丹徒。山西的太原王郭村,壽陽賈家莊村,陝西的西安水寨,咸陽。湖南安鄉,漢陽的蔡甸,湖北的宜昌市一中,河北的吳橋,貴州的平壩馬場,遼寧的北票西關營子等都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葬出土。在這些墓葬當中,也都有同時期的玉器遺存,是作為我們考古研究和學習的重要標誌性連線物品,為斷代和研究提供了非常準確的參考資料。

    第二點,魏晉時期玉材與玉色特點。

    玉器材質主要有地方玉、和田玉、瑪瑙、琥珀、滑石、綠松石、青金石。玉料的使用中有青玉、青白玉,質色純潤的白玉比較少見,滑石增多,由此一點可以看出魏晉南北朝的時期玉材料的運輸相對匱乏,大量滑石的出現就是來彌補玉料材質不足的主要原因。

    第三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造型與紋飾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器造型主要有幾何形和動物形,幾何型的造型有碧、環、管等等,動物的造型有龍鳳佩、螭紋佩、蟬等。其紋飾的主要圖樣有龍紋、鳳紋、螭紋、雲紋、谷紋,乳釘紋、羽人紋和熊紋等等。這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玉器的紋飾特點。

    第四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玉器的工藝特徵。

    魏晉南北朝時期玉雕的工藝上基本延續了漢代的風格,明顯的可以看出還是有漢代的玉器工匠或傳承人繼承的加工手段,但是已逐漸出現衰竭的狀態,大多數做工簡略樸素,精工品極少,這一時期的玉器製作工藝,可分為片雕、鏤雕和圓雕三種。在製作加工上沒有什麼太多的亮點,可以讓人耳目一新。

    第五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器種類。

    魏晉南北朝時期所見到的考古出土玉器中,數量相對少許多,我們看得出出土的玉器與市場上傳世的玉器存實量都不是很高。就目前所見而言,大部分可分為葬玉、裝飾品,日用品三種。此外還有少量的佛教題材的玉器造型。

  • 3 # 小王和你講道理

      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玉器文化1 歷史文化背景

    這一時期(公元220年—589年)歷時300多年,除了西晉初年統一外,整個中國出在分裂割據和南北對峙的局面。從漢文化上講華夏-漢族的文化中心是黃河流域。但異族的野蠻戰爭和瘋狂殺戮,使得文明的黃河流域變成了荒無人煙的地方。人類生存都是問題,文化更無法維持。因此,文化重心不得不向四方分散。主要是向江南和西北轉移。居住在中國的眾多不同的異族,在混戰種互相殺戮,導致這些不同的民族大多絕種了。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各個民族大遷徙,對華夏-漢族文明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幾乎都是負面的,華夏-漢族文明幾乎到了滅亡的邊緣。直到隋朝,華夏-漢族文化才得以復興。

    2 玉文化背景

    統治者對玉器的抑制,由於社會動亂提倡儉樸,統治階級對玉器的使用加以限制。如;。三國時期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致使葬玉一落千丈,僅為趨向寫實而又簡括的玉豚、玉蟬之類的玉雕,在有限的範圍內流行。同時由於戰亂導致玉器製作方法的失傳和精美的玉器遺失。如漢末戰亂,玉佩失傳,經魏侍中王傑“始復作之”。政權的更換導致專門從事玉器的工匠大量減少。以至於到東晉時期很難有完整的玉器作坊。由於晉朝的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以及統治者的態度影響了其商業交流的進行。

    3 玉器發展過渡階段

    中國古玉主要可以分為3個階段,神玉—王玉—民玉。一、神玉階段:距今10000-4000年為巫玉階段。二、王玉階段:從夏至清為王玉階段(夏商周—清代)。三、民玉階段:間於玉文化的王玉階段之中,民玉文化也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從宋至清為中國玉文化的民玉階段(宋—清代)。從出土玉器可以看出神玉—王玉在漢以前佔主要成分,從三國兩晉南北朝民俗文化才逐漸溶入玉器製作中。這一時期正是民玉的啟蒙階段,王玉從此開始逐漸沒落,從葬玉的被禁止到大量寶石衝擊玉器製作行業。由於佛教在民間盛行以及清談名士社會風氣的影響成為以後民玉造型文化的基礎。從玉器的發展看:當時從商周、秦漢以來,中國玉器以禮儀用玉和喪葬玉為主的古典玉器傳統,至唐宋玉器逐漸以裝飾玉、實用鑑賞玉為主的中古風格的過渡時期。從玉器的製造水平看;當時是介於以傳統風格為主的漢代玉器輝煌期,至開放的唐代玉器高峰期的中 間低谷期。從玉器歷史文化價值看:這一時期的玉器既不如漢以前承載文化歷史意義,同時也不如唐以後的逐漸繁榮,但從玉器風格上講卻兼有新舊文化的特徵。

    4 玉器的風格特點

    其玉器的風格特點是簡單,用途簡化,裝飾簡。漢代以前盛行的禮儀玉,魏晉南北幾乎不見,偶爾所見琮璧禮玉,或是前代舊玉,或是仿摹,沒有創新。喪葬玉在此時期,也大為減少,不受重視。魏晉南北朝玉器,有所創新並打上時代特點的,要推日用玉和裝飾玉。當時日用玉有玉杯、玉帶具和玉印等。從晉代起,古式禮器、佩飾的生產和利用逐漸減少,而代之以金銀珠寶、金銀鑲嵌珠寶、首飾等。當時的裝飾玉承襲漢代風格,有衣著飾玉和劍具飾玉兩類,但品類、造型及雕琢風格,均遜於漢代。玉珩,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流行玉佩,多數作如意雲頭狀。當時的玉劍飾,也已是風燭殘年,自西漢達到頂盛時期以來,逐漸走下坡,至魏晉時期僅見劍首、劍等零星飾玉。當時的鑑賞陳設玉,有玉辟邪、玉瑞獸等,目前所見多為傳世玉。

    主要用途

    4

    (1)生活用具~有玉杯、玉帶鉤、玉印等。沿襲漢以前的風格,如玉印、玉帶鉤都是身份等級的象徵。東晉時期皇帝就經常將高品質的玉帶賞賜給有功勞的臣下。玉杯,玉製器皿大多出現在皇室以及皇室宗親中。少見於士族,在平民中幾乎沒有。在士族中出現玉製生活用具說明玉器已經不單一作為皇家王族的專署品了。但當時玉器的民間收藏還在萌芽階段。

    (2)裝飾呈美用~主要是玉珩及其他佩。由於戰亂導致漢玉佩的製作方法遺失,經過晉人重新設計風格上獨樹一幟。漢之前的玉器多有特定的限制,雖然造型上有所差異但是依然受到很大的桎梏,從晉開始玉佩美學價值逐漸得到發展。由於當時特殊的文化影響,清談之風大盛對道家老莊崇尚導致將更多構型引入玉器製作中。

    (3)陳設鑑賞用~多為玉辟邪玉瑞獸。從山海經記載以及其他文獻記載可以發現當時玉器很多造型連帶著上古傳說。單以龍的形象而論,龍以及傳說龍的九子就大量出現在各種鑑賞用品。這一時期由於戰亂不斷,玉器上多以辟邪祈福為主。隨著佛教在中國強勢發展,以佛教形象出現的玉器開始出現。佛像形象今天以成為了玉器製作的主流。同時出現了粗陰線裝飾等新的工藝手法。

    5 代表性玉器

    主要從神玉-王玉-民玉三方面看這一時期的玉器,神玉以禮儀用玉為主,王玉現今出土比較多的都是隨葬玉器。民玉這一時期並不特徵,大多由王玉派生出來的。以禮儀玉為例,所謂的儀禮玉器,即古人在祭祀或朝享、交聘等儀禮上使用的玉器,簡稱為“禮玉”。 古代的禮玉,據《周禮》記載,是專指璧、琮、圭、璋、磺、琥等六種瑞玉而言。不同功能的玉器有著自己不可更改的造型,自漢以後隨著祭祀傳統的改變,禮玉也隨之沒落。到唐建立後才從新建立了完整的禮玉製度。前面提到三國時期由於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對葬玉進行種種限制導致葬玉的簡單化,玉豚、含玉、玉蟬、玉塞等陪葬品依然比較常見。玉璽、玉劍飾、玉珌、玉鉤等日常用具雖然少有流傳,但是從流傳品可見做工多以簡單明瞭為主。至於這一時期的民玉多在特殊環境下製作完成的。於這一時期石窟文化相對應玉佛開始出現。但由於當時佛教為了顯示其高大、無所不能的形象,製作上屏棄體積小的物件而宣揚高大形象。

    6. 食玉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魏晉時期玄風盛行,食玉可以健康長壽,長生不老的看法開始出現。在這一時期神仙傳記中常常有所涉及,《河圖玉版》雲:“少室之山有白玉膏,服之成仙”;《十洲記》雲:“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醴,飲數升輒醉,令人長生”;《抱朴子》雲:“生玉之山,有玉膏流出,鮮明如水精,以無心草和之,須臾成水,服之一升,長生”。在後來的醫書上也有此類記載;“搗如米粒,乃以苦酒焙消,令如泥,亦有合為漿者”(李時珍《本草綱目.玉屑》轉引陶弘景語):“作玉漿法,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一升,取白露二升,銅器中煮米熟,絞汁,玉屑化為水,以藥納入,所謂神仙玉漿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玉泉》轉引青霞子語)”。

    以科學的眼光去看,以上記載當然是神仙家的荒誕之語,玉有某種藥用功效,有益於人體健康則是真實的。一般認為玉性“甘平無毒”,可“潤心肺”、“除胃中熱”,對“止煩躁”、“止喘息”、“止渴”。

    當時食玉對整個兩晉時期玉文化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已經無從考證,有些人甚至認為這一現象出現,直接導致了玉器發展進入低谷。從出土文物上看,這一時期的玉器質地相對較差,很少出現那種質地細膩光滑顏色純正的玉器。值得思考的是這一時期白玉很少流傳下來。

    7 兩晉玉器工藝特點

    玉器雕刻方面傳承漢以前的工藝,主要在禮玉、葬玉、玉佩、玉擺件四個方面。紋飾上以谷紋、蟬紋、龍紋、雲紋等為主,但是大多數出土的兩晉玉器都是樸素無紋的。主要圓雕方法處理,值得一提的是已經有了粗陰線裝飾的雛形。同時由於佛教的傳入,以及諸多非漢族文化的溶入,寶石的價值開始被人們重視。如珊瑚在漢之前都鮮有記載,從三國時期吳開始海航,珍珠,珊瑚等珠寶大量出現在記載中。同時玉器製作中也開始嘗試用金銀配玉,但傳檄的玉器工藝多顯得簡略、樸素。做工上比漢代傳世作品較差。與現今的圓雕工藝比較當時手段比較單一,紋飾簡單。從兩晉出土的為數不多的人物雕玉器看,寫實風格並不常見,大多隻單純追求神似,單以葬玉中的玉蟬為例,就可以有十幾種不同的形象。

    8 三國兩晉時期玉器鑑定

    由於這一時期流傳下來的玉器並不是很多而且玉器的技藝也沒有可以獨到的地方,這一時期的玉器市場上比較少見。

    首先,從歷史角度看,玉衣以及一些大件葬玉不會出現在兩晉時期。同樣人物故事的雕件也不是這一時期代表作品。比較常見葬玉品一般較小,除了人身上九竅用玉,少見玉腰帶和頭飾。陪葬品中也多為日常用玉。前面提到這一時期玉佩有著特殊的造型,粗略的講以企求安定、吉祥的內容為主。如飛鳥、心形、鳳凰、飛天等。玉擺設方面從文字記載方面應該是如同奇石一樣多根據其原有形態加工。但從出土文物以及流傳作品中少有其類。玉擺設方面主要受到佛教以及道教的影響,或用作驅鬼辟邪,或用作求仙祈福,最多的是名人雅士中附庸風雅之做。禮玉在這一時期極其少見,如果出現多是後人仿製的。

    其次,從文化角度看,這一時期前期文人主要追求的是隱居類似的清淡平和的生活態度,到兩晉時期尤其東晉玄風大盛,士族間明裡清談探討玄學實際上大多為附庸風雅追求名聲,進而得到重用。但是社會動盪,平民百姓朝不保夕,多追求安定生活。反映到玉器文化上玉器製作上多孕育著玄機或者祈求平安,或者辟邪。表達希望升官發財、求喜求福這類玉器就不是這一時期所長出現的。從佛教方面由於佛教傳入時間較短還沒有和中國文化完全融合,佛像造型多來自印度,特徵上雖然工匠模仿華人形象,但是卻依然帶有異國風采。從歷佛的用器上看,比中國原始禮器大有不同,比後代禮佛用器也大有區分。從道教看,但是煉丹食玉風氣盛行,裝丹丸的瓶子就有很多玉製品。同時出現了許多玉製小劍,玉製所謂“法寶”甚至玉的丹爐。同時玉器在“文房四寶‘中開始出現。

    再次,從工藝上看,工藝過於複雜的作品少見於這一時期。這一時期玉器主要穿自漢代,工藝上少有獨特創新,直到南北朝時期由於外族工匠的加入以及佛教文化盛行,才出現新的工藝改進,最為重要的改進就是從單一的陽線琢磨方式發展為溶入粗陰線的新工藝。但無論如何這一時期玉器工藝比後世的唐朝大有不如,比前朝的漢玉工也有所差距。

    最後,從玉器原料上看,南北方用料區別很大。和田玉、藍田玉、岫玉為主料。值得注意的是翡翠、珊瑚、祖母綠等也出現在記載中。金剛石居然開始用做玉器加工。單純從玉材上並不容易鑑定真偽。道教在這一時期主要採用和田玉,佛教用具龐雜不一,佛教的“八寶”一說尚未提出。從整個時期看和田玉最為常見。

  • 4 # 小僧讀史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主要分為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與五代十國動亂差不多。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大的影響。但也有突出表現的,比如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之所以玄學能在這時期興起,主要原因還是年年征戰,勞苦大眾對精神上的一種寄託罷了!

    這時期的玉雕風格方面與漢唐鼎盛時期相比,兩者相差甚遠,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社會動盪 不安,戰亂紛起.

    其二,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禁止厚葬,葬玉製做雕刻自此一落千丈.

    其三,當時崇尚虛無的玄學,佛教和道教在南北朝時期與儒教分庭抗禮,儒家賦予那種道德內涵和禮制觀念徹底瓦解,禮玉幾乎絕跡了,但是出現了佛像等 宗教題材的玉雕.

    其四,在神仙思想和道 教煉丹術的影響下,當時不愛好琢玉,而盛行吃玉,早期玉器的美術價值和禮儀觀念,這時消失殆盡。

    從玉雕風格特點上看:魏晉南北朝玉器的風格特點為簡單,做工不夠精細,用途簡化,裝飾簡化。禮儀用玉幾乎不見,偶爾所見瓊璧禮玉,或是前代舊玉,或是模仿,沒有創 新。

    葬玉僅存有玉握、玉琀等小件的殉葬品,做工也顯得簡略樸素,精工者極少。

    日常用品和觀賞類、裝飾類玉器卻增多 了,並且還有所創新。這表明,中國古代 玉器已由高度發達的、處於巔峰地位的兩 漢玉器,漸漸滑落低谷,同時又出現了向 新功能、新領域轉化的萌芽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高度發達的漢唐玉雕間的一個低潮,出土玉器極少,精品更少。

    知識擴充套件: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變革時期,南北民族大融合,商周以來玉器中神秘威嚴的色彩基本結束,隨之而來的是以裝飾玉和鑑賞玉為主體的審美用玉。館藏南朝黃玉神獸,肩琢雙翼,尾上卷,呈跪坐狀,肉豐骨勁、昂首挺胸,氣宇非凡,與南朝陳文帝陵前石雕瑞獸神韻頗似,是此時期比較典型的玉石神獸雕琢風格。

  • 5 # 狗子叫妞妞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玉雕,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雕藝術與繪畫、這跟商周及兩漢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東漢時期的玉器特徵由於連年戰亂,國力不支,玉料只能就地取材,功法雖然延續西漢傳統工藝,但雕刻技術也不如西漢時期,但是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儒家、道家、佛教等得到了相互的融合共存。

    秦漢是中國雕塑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秦漢兩代,雕塑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被用來當作宣揚政治統一的工具。隨著宮殿、祠堂、陵墓的大規模興建,雕塑同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數量出現。依其材料可分為陶俑、石雕、銅雕、木雕、玉雕、泥塑等,根據雕塑的功用大致可分為大型紀念性石雕、建築裝飾、工藝裝飾和陶俑等。

    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玉雕主要受佛教影響巨大,做工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北魏雲岡和龍門石窟為中國石窟造像的早期代表。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三大寶庫。雲岡石窟全長約1公里,主要洞窟53個,石雕佛像51000多個。主要造像是曇曜王窟造像,是北魏前期的代表作品

  • 6 # 森林人and花仙子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國家分裂,群雄割據,天下亂戰的時期。由於戰亂,導致經濟發展緩慢,手工藝的發展也不如漢代那樣好,雖然仍有少量玉器出土,但是數量與質量遠遠不如兩漢時期,可以說這段歷史是中華玉器史上的低潮期。

    由於這一時期的佛學興起,所以這一時期的玉器大致可以分為禮儀用玉、喪葬用玉、日常用玉、裝飾用玉等幾類。禮儀用玉主要是璧;喪葬用玉主要以玉晗蟬和玉握豬為主,材質和琢工大打折扣;日常用玉主要以玉容器為主;裝飾用玉主要是玉配飾,例如玉劍飾、龍鳳形玉佩等種類。

    統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器文化,形制簡單,琢工簡略,用途簡化,多數器物的造型和紋飾雖延續漢代遺風,較之卻遜色不少。不過,隨著佛教東漸,來自西域的胡床、凳椅等高位坐具,衝擊了數千年席地而坐的起居習慣,最終導致“水凳”的發明和應用,奠定了玉器製作更趨於個體化和精巧化的技術基礎。

  • 7 # 花世間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器的特點:簡、素、雅。

    魏晉時期的玉器簡單素雅不事雕琢,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美。雖然也有些器物的造型和紋飾仍然延續漢遺風,但總的來說還是和漢玉有較明顯的差異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較為常見的禮玉器為玉璧,玉璧紋飾大致分為以下三型:1、 素面無紋飾。2、淺刻或淺浮雕紋:分為谷紋,六稜形紋、蟠螭紋和 S 紋組合。3、鏤雕龍紋。

    魏晉南北朝時期雕刻方技法主要有陰線刻、剔地淺浮雕、圓雕、透雕、鑲嵌等,其中粗陰線雕刻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創新技法。

    表現圖案有的繼承漢韻,風格卻趨於簡化的谷紋、蟠螭紋、雲紋等,有的在玉器上陰線刻四神像、浮雕虎紋等,出土數量也不多。

    魏晉時代的嵌玉技術、鏤雕技術都都比前代有很大的發展,嵌玉飾品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做工考究精美。

    在制玉方法上多有創新,如刻玉、鏤雕、鑲嵌技術,金剛石刻玉技術都是新的出現,考古資料也發現這一時期墓葬中出土的金剛石指環。

    嵌玉飾種類繁多,做工精美。在紋飾造型上,亦有獨特的創新。魏晉南北朝時期出土最多的當屬各種玉珠飾,造型有圓球形、菱形體、多角形、瓜稜形、動物造型等。

    此外,還有一些能工巧匠,發明了用“蝦蟆”刻玉的獨特方法,使製造出的玉器猶如鬼斧神工般精美,被稱為是“西域鬼作”。《證類草本》介紹“蝦蟆”功用一篇,引注陶隱居雲有詳細介紹這一方法:

    “其肪塗玉則刻之如蠟,故云能合玉石,但肪不可多得。取肥者,剉、煎膏、以塗玉,亦軟滑易琢。”

    在制玉工具上的創新,如砣機,是古代製作玉器的主要工具。

    古代砣機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漢代以前的砣機,操作起來比較麻煩,需要多人合作一起操控。

    一種是改進後“水凳”砣機,一個人一邊用雙腳踩蹬踏板,使砣機的砣子旋轉,帶動解玉砂,一邊雙手轉動玉石,反覆碾壓琢磨而成。

    當時還發明瞭一種叫旋車的工具,東宮李鳳公輯《玉雅》中記載:

    “漢以前,純系刀工。六朝始用旋車以便雕鏤,製作之工巧,以宋為最。”

    六朝時期改進了制玉工具,出現了旋車,製造出各種透雕玉器更勝前代。

    由於魏晉南北朝製作玉器的工具的大力的改進,制玉手工業者有了獨自創作的意識,加上魏晉南北朝思想開放自由不羈的社會風,使得這一時期不僅在制玉技術上有創新和發展,在玉器紋飾、造型上也獨具時代特色,為隋唐時期玉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8 # 張森才非遺玉雕造辦

    我南方可供參考的古玉不多,假貨多如牛毛的前景下當代玉雕人是不會去研究它們的。沒必要去參乎這個行業。把翡翠研究好就已經是功德無量了

  • 9 # 漠宏庵

    魏晉南北朝時期玉器製作已經出現了由王玉、開始向市俗化過渡的萌芽。葬玉較之前大幅度減少,而生活用器逐漸增多。

    雕刻風格較簡樸,做工方粗放,這可能與當時飽受戰爭之苦有著極大的關係;皇室命運尚且朝不保夕,玉匠又豈能安心創作呢?玉製風格主要以仿製前朝玉器造型為主。即使是皇族使用的陪藏玉器,做工也十分簡陋。

    動物造型仍是以龍紋、蟬為主。在其紋飾的雕刻上最常出現的為龍紋、鳳紋、雲紋羽人紋以及熊紋等。所處時代動盪,讓人覺得生命無常,大量出現的龍、鳳、蟬和羽人,可能有一種擺脫現實苦難,羽化成仙的深刻寓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地的朋友們,你們早上都吃什麼早餐?有沒有經常換著花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