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患難,進德之階;富貴安佚,陷身之壑。
這兩句話講的道理差不多,概括一下就是貧賤難求道,富貴求道難。
出自宋代的劉炎《邇言》,這兩句話接下來的兩句也非常重要,可以幫我們理解本義:"惟下愚不以貧賤患難有進,惟上智不為富貴安佚所陷"。意思是隻有非常愚鈍的人,才不把貧賤患難當成培養德的土壤;只有真正智慧的人才能不在安逸生活中淪陷。這講的是古人修身
宋代理學成就頗高,劉炎的這篇也是在探討闡述修身之要,上智、下愚的意思,也可參考《論語》中"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但用在此處,可能稍微有些偏差。上智是講聰慧之人,具大智慧,易於開悟,而下愚也並非貶意,原意有自性純樸不為外界所擾之意。
劉炎這篇文章很有價值,被收進[四庫全書目錄], 我們來具體看一下這兩句。
貧賤患難,進德之階;富貴安佚,陷身之壑。這兩句也是針對不同身份地位處境的人而言,修身踐道不在於貴賤,而在於面對不同境遇時,所想所做。
貧賤生盜心,這是凡夫俗子,苦難之中,想要生存,難免會經受不住誘惑,做出偷盜等等事情,自然道德往下了;能做到以貧賤患難為進德之階,那是君子所為,所謂安貧樂道就是說的這個理。因此接下去原話又說了,下愚之人不以貧賤患難為進德之階。
富貴安逸,陷身之壑,也就好懂了。人在富貴中,很難經受住驕奢淫逸的誘惑,往往耽於享樂,難有道心,就難守住心志本性。所以說富貴之人求道難,沉迷五欲自比天,把自己當天人在享樂了,那還能修身呢?所以後面還說,只有真正大智慧的人才不會被富貴所耽。
貧賤患難,進德之階;富貴安佚,陷身之壑。
這兩句話講的道理差不多,概括一下就是貧賤難求道,富貴求道難。
出自宋代的劉炎《邇言》,這兩句話接下來的兩句也非常重要,可以幫我們理解本義:"惟下愚不以貧賤患難有進,惟上智不為富貴安佚所陷"。意思是隻有非常愚鈍的人,才不把貧賤患難當成培養德的土壤;只有真正智慧的人才能不在安逸生活中淪陷。這講的是古人修身
宋代理學成就頗高,劉炎的這篇也是在探討闡述修身之要,上智、下愚的意思,也可參考《論語》中"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但用在此處,可能稍微有些偏差。上智是講聰慧之人,具大智慧,易於開悟,而下愚也並非貶意,原意有自性純樸不為外界所擾之意。
劉炎這篇文章很有價值,被收進[四庫全書目錄], 我們來具體看一下這兩句。
貧賤患難,進德之階;富貴安佚,陷身之壑。這兩句也是針對不同身份地位處境的人而言,修身踐道不在於貴賤,而在於面對不同境遇時,所想所做。
貧賤生盜心,這是凡夫俗子,苦難之中,想要生存,難免會經受不住誘惑,做出偷盜等等事情,自然道德往下了;能做到以貧賤患難為進德之階,那是君子所為,所謂安貧樂道就是說的這個理。因此接下去原話又說了,下愚之人不以貧賤患難為進德之階。
富貴安逸,陷身之壑,也就好懂了。人在富貴中,很難經受住驕奢淫逸的誘惑,往往耽於享樂,難有道心,就難守住心志本性。所以說富貴之人求道難,沉迷五欲自比天,把自己當天人在享樂了,那還能修身呢?所以後面還說,只有真正大智慧的人才不會被富貴所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