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兵74837481
-
2 # 讀未見書
“家有萬貫,不如均瓷一片”,這是清代以來瓷器收藏界流行的一句話,這句話道出了均瓷在歷史上的價值和地位。
均瓷是中國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窯瓷器之一,因為產地是河南禹州的鈞臺,因此命名。唐代開始創燒,宋代達到鼎盛,也是這時期的“宮廷御用瓷器”,價值大,地位很高。
宋代均瓷最顯著的特徵是,因為燒製時掌握了豐富而高超的窯變技術,形成了炫麗多彩的釉色,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譽,另外,均瓷燒製時常常在瓷器上留下燒製的痕跡,叫“蚯蚓走泥紋”,這也是鑑定鈞瓷真偽的一個重要依據。
古代均瓷的地位高價值大,收藏界趨之若鶩,現在它依然“高居尊位”,是中國在外交往來中常用的尊貴國禮。
-
3 # 蘭逸冰塵
禹州鈞瓷,始於唐盛於宋,是河南省禹州市特產,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極高的藝術價值,2008年,鈞瓷燒製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鈞瓷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發展歷史,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窯“鈞、汝、官、哥、定”之一,歷經千年而不衰,它以古樸、端莊、粗獷、雄烈的造型,再現了炎黃子孫的豪爽。
鈞瓷燒製工藝複雜,是世界上惟一經1300度高溫的窯變瓷,歷來就有“十窯九不成”之說。自唐宋起被歷代帝王皆欽定為御用貢瓷,專有於宮廷而嚴禁於民間,亦“君無雙”之意。五大名瓷以鈞瓷為首,謂瓷之君也。其它瓷上可供於貴宦高堂,下可於布衣陋室,唯鈞瓷自帝室之下,民間罕見。設官窯每年燒製三十六件,遴選入宮,其餘全部砸碎深埋,唐玄宗立令“鈞不隨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甚為稀少。世界著名各大博物館雖有收藏,為數亦寥寥無幾。有“雅室無鈞瓷,不可自誇富”之說。 自古就成為人們身份地位的象徵,當今仍是國家領導人饋贈各國政要的首選珍貴國禮。
鈞瓷藝術經歷了一個由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漫長歲月,期間又受到其他姊妹藝術的影響而逐漸成熟和發展起來。鈞瓷屬北方青瓷系統。中國青瓷歷史悠久,唐以前,青瓷一直是陶瓷生產的主流。歷代青瓷均系單色,裝飾藝術全靠人工。到唐代陶瓷藝術得到高度發展,除手工裝飾外,釉色上打破了單一的青釉而趨向多樣化。除三彩、絞胎、絞釉瓷、釉下彩繪外,大量產品是黑釉花瓷。山西交城、陝西耀州、河南魯山段店、郟縣黃道等地都生產過這種品種。禹州市萇莊鄉和神垕古鈞窯遺址比較集中的下白峪村,發現有多處唐代花瓷窯遺址,還出土大量花瓷殘片和少量的完整器物,說明唐代禹州的陶瓷生產相當發達,陶瓷匠師在裝飾藝術上也有不少新的創造,為宋代鈞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唐代花瓷不僅釉的特點和宋鈞有相似之處,而且胎釉的化學組成也有相同之點,實為後來的鈞釉窯開創了先河。
北宋前期,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科學、文化、藝術得到高度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有所提高,要求陶瓷的產品更加精美,過去雍容厚重的作品逐漸被典雅秀麗的風格所代替。考古工作者在神垕及附近的古窯遺址中發現,北宋早期青釉瓷已相當發達,其造型、釉色和藝術風格較之唐代產品技高一籌。對乳濁釉的應用和還原焰的燒成規律已能掌握。神垕附近生產的鈞釉原材料比較豐富,特別是銅礦石和木灰等對釉的乳濁和銅紅釉的出現起關鍵作用。
陶瓷匠師經過長期探索,把銅礦石和木灰等加入釉內,經高溫還原燒製,鈞瓷的出現就水到渠成了。同時,鈞瓷由於受到其他瓷器特別是臨近汝窯姊妹藝術的影響,使之更加完美。由於鈞瓷的乳光狀態和窯變現象,構成鈞瓷的特殊美感和藝術效果,具有很高的藝術魅力。它一問世,就受到世人的珍視,並進入名窯行列之中。
-
4 # 廣陽梁山
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就是鈞窯,當然是屈指可數,在中國陶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鈞窯瓷器色彩之多不可列舉,最著名的有天青、玖瑰紫、海棠紅、茄皮紫、硃砂紅等。有的雜以紅色、紫色、深淺不一,或成斑塊狀、或呈現放射狀,其變化微妙,因為燒製時掌握了窯變技術,形成了炫麗多彩的釉色,鈞窯瓷器素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譽,另外,均瓷燒製時常常在瓷器上留下燒製的痕跡,叫“蚯蚓走泥紋”,這也是鑑定鈞瓷真偽的一個重要依據。有人曾有“夕陽紫翠忽成嵐”的詩句來形容它的美麗。鈞窯瓷器釆用的是支釘燒造,底部刻有從一到十的陰文數碼。過去對數碼的用途有多種猜測,直到對鈞窯考古發掘才解決了這個多年疑案。根據出土器物的排比分析得出來一條規律,那數碼越大器物的口徑越小或器身越低。
-
5 # 以瓷惠友
歷史上,鈞瓷的歷史地位如何?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歷史上,鈞瓷的歷史地位如何?
“歷史上,鈞瓷的歷史地位”是無比崇高的,僅僅比宋代“五大名窯”之魁首的汝窯瓷器略微低上那麼一小丟丟而已,但就其知名度、普及度而言卻又有過之而不及,僅僅是在“君子以玉喻德,以德寓玉”的崇玉尚玉的宋代人的眼裡其純粹和純淨度略有欠缺而已。
鈞瓷與汝瓷、哥瓷、定瓷一樣,都屬於“貢窯”,“貢窯”的本質還是屬於“民窯”,只不過要年年向宮廷進貢一定數量最好的瓷器而已,屬於“半官窯半民窯”的性質,“貢窯”制度極大地刺激了宋代瓷業的蓬勃發展,開創了宋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瓷業大好局面。
鈞瓷雖然隸屬於青瓷範疇,但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和“鈞無對,鈞無雙,鈞無重樣”鈞紅釉的特徵、特色和特點,卻讓人們崇尚新穎、崇尚變化、崇尚新奇、崇尚個性、崇尚審美、崇尚奇妙的意願、心情和心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尤其是渾然天成的“蚯蚓走泥紋”更是令人神往。
“鈞紅釉”雖然叫“紅釉”,但由於溫度、氛圍的不同和差異而呈現出“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等五彩繽紛、五色斑斕、五顏六色的全色譜系的諸多單一、兩色或多色駁雜的彩色釉面,令人驚奇,令人感嘆,感嘆造物之神奇,感嘆造物之精妙,感嘆造物之豐富。
鈞瓷恰好利用並充分發揚、發揮了“鈞紅釉”“以紅為貴,以紫為尊,以綠為奇,以紋為妙”的全色譜系的成色和呈色特點,燒製出了色彩斑斕、瑰麗明豔、富於想象的多姿多彩、多種多樣的景觀類、紋理類、圖案類等獨一無二、獨領風騷、獨樹一幟的完美鈞瓷,馳名豔絕天下。
鈞瓷製品可以說大俗大雅、雅俗共賞、高下通吃、婦孺皆喜、官民都愛,每個人都能從鈞瓷處獲得美的薰陶、美的享受、美的鼓舞,獲得藝術的共振與諧振,從而感受到事物、生活與人生的美好、美妙與奇妙!不知不覺間就深受感染,潛移默化中就備受鼓舞!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藝術的感染力、藝術的認知度、藝術的認同度的角度來講,“歷史上,鈞瓷的歷史地位”最高,無出其右,沒有之一!
上幾件宋代鈞瓷圖片,以證上言,以餉同道。
北宋鈞窯鼎盛期神級臻品大紅正綠釉蚯蚓走泥紋特大斝。
北宋鈞窯鼎盛期神級臻品內外玫瑰紫釉白色凸起和平坦式蚯蚓走泥紋筆掭。
北宋鈞窯鼎盛期神級臻品蘋果綠釉蚯蚓走泥紋小雞心罐。
-
6 # 龍叔易之道
鈞瓷,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被稱為國寶、瑰寶。
不看鈞瓷,不知什麼才是風華絕代。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汝、哥、官、鈞、定”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被稱為國寶、瑰寶。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
長久以來,河南地區都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鎮。歷代的古窯址,就今日所知的便有一百多處,其中,屬於北宋早期的鈞窯的遺址就有好幾處,它們都集中於今禹州八卦洞一帶。一提到鈞瓷,便會想到河南禹州市。
鈞瓷的發展可以概括為四個階段:一是北宋初年八卦洞窯(今河南省禹州市內)的草創期;二是,北宋晚期鈞臺窯(今河南省禹州市內)及大峪店東溝窯(今河南省汝州市內)的成熟期;三是元代的鼎盛期,這時鈞瓷系的窯址在河南省的有鶴壁窯、安陽窯、臨汝窯等,在河北有有磁縣窯,在山西的有渾源窯、介休窯等;四是清代景德鎮窯的復古期。整個鈞窯系瓷器是在不同的時期與不同的地點逐漸發展出來的。
鈞瓷之美,美在窯變。鈞瓷的窯變現象主要指鈞釉的各種變化。鈞瓷施釉入窯燒成以後,產品上出現不同的色彩、紋路、圖畫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變化,稱之為鈞瓷的窯變。鈞瓷窯變,一窯中沒有釉色完全相同的產品,“鈞不成對,窯變無雙’’即指此。即使同一件產品上也會出現多種不同的色彩紋路,並形成神奇的意境圖畫,給人以千變萬化而神秘莫測的感覺。
鈞瓷美在釉色,千變萬化。青如藍天,紅如海棠、胭脂、雞血、玫瑰、硃砂、火焰;紫如茄皮、葡萄、丁香,綠如蔥翠。
冰片紋也叫“開甲”,即在釉面上出現像冰片一樣不規則的裂紋。釉面開裂,在日用陶器上本是一種致命的缺陷,而它有幸出現在美術瓷上,卻是一種藝術美。
鈞瓷造型嚴謹穩健、或自由大氣,或清新高雅,或端莊古樸,渾厚大氣,體現著古代宮廷的崇高和法度。無論何時以何種方式看,鈞瓷都以她所具有的獨特的美讓人沉醉,流連忘返。鈞瓷生產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說,主要是講其生產工藝複雜。如以現代生產工序劃分,鈞瓷生產一般需要經過原材料加工、造型設計、制模、成形、素燒、釉燒、檢選七大工序。
鈞瓷生產工序多,燒製不易。從選料到燒成產品,其間要經過數十道生產工序,無論哪道工序稍有不慎,即便是小小的差錯也會造成前功盡棄,這也是鈞瓷珍品率極低的原因。
-
7 # 堂器茶集
鈞瓷是中國五大名窯之首;
鈞瓷鈞瓷,君王之瓷!
在古代是皇家御用的;
你說歷史地位如何?
回覆列表
鈞瓷的地位猶如瓷器中的“大師兄”,
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
生產工藝極為複雜,
因而常有燒不成的現象,
即“十窯九不成”之說。
既如此珍貴,
鈞窯瓷自然不同於其它瓷器的民官兩用,
一直是作為君王專用瓷,定量進貢給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