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僧讀史
-
2 # 張顧之
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挺不錯的,把問題本身剖開,問的其實是皇權和權臣、奸臣之間的關係。
會提出這個問題,說明題主是知道,在古代,是存在有權臣威脅皇權的情況的。
但這事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我掌握了權力,我就可以威脅皇帝了。
並不是如此。
首先我們要知道,皇權、權臣、奸臣之間的關係。
奸臣不一定是權臣,權臣也不一定是奸臣。拿三國時期來舉例(有點極端啊),諸葛亮是當仁不讓的權臣,但大家都知道他不奸;後主劉禪身邊的太監黃皓,就是奸臣,但一直也沒啥權力。
至於皇權,就更復雜了,這裡不展開。
無論是皇權還是下面的臣子的權柄,都不是上天賜予的,同時,有著微弱的平衡。
皇權來自於朝代的合法性,而朝代的合法性往往是由武力、民治、德行等因素綜合而來的;臣子的權力是來自於皇權的給賦,如果皇權否定你,那你就沒有權力。
歷史上存在一些權勢滔天、架空皇權的權臣,包括但不限於我們熟知的秦二世時期的趙高、西漢的霍光、東漢末年的十常侍、大將軍何進、太師董卓、丞相曹操,以及唐朝的安祿山、明朝的嚴嵩、魏忠賢等等。
但是仔細對比,其實題主可以發現,和珅和這些人有很大的區別。
第一,這些權臣把持皇權的時候,皇權本身就已經被王朝內部制度的缺陷給駐空了,各地方的官員自主權很大,而皇帝想要掌控任何一個領域都非常的困難。
第二,這些權臣不光把持了皇權,還把持了皇帝的性命,東漢末年的皇帝基本上就是坨肉,誰想都可以揉兩把。
但即便如此,真正殺皇帝的,也只有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然後又逼迫劉辯自盡),安祿山屬於造反,任務線不一樣。
無論你權力多大,都是皇帝賦予你的,即使這個皇帝已經成了傀儡,你也不能去威脅皇權。除非,你像司馬家一樣,已經深耕數十年,將絕大部分臣工都培養成了自己一條褲子的,有人支援你當皇帝了,你才能夠威脅到皇權。
我們來看和大人。
和大人是鈕鈷祿氏,正紅旗人,屬於滿洲八大旗的核心骨幹。和大人年輕時是乾隆帝的御前侍衛,後來因為表現出色(會拍馬屁)而正式入仕,擔任官職,最高做到了內務府總管(御用財務總監)、翰林院掌院學士(滿清學政機構一把手)、戶部吏部刑部理藩院尚書(國家級四大部委的部長)、步軍統領(陸軍總司令),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電視劇裡讓紀大人懟得啞口無言的小胖子那是王剛老師,不是和大人。
但是,和大人和他的“黨羽”,並不是司馬懿一般鐵桿擁護者,而是由純粹的金錢利益結合起來的“利益共同體”。這麼說吧,有朝一日,和大人不能庇護這些黨羽們了,那麼他是第一個被拋棄的。和大人假如當了皇帝,下面這些黨羽們也不一定能夠比現在撈到的好處更多,可風險更大。
和大人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絕對不會去試圖給皇權造成哪怕一點點的威脅,乾隆帝巡江南,國庫沒錢,和珅自己掏腰包;乾隆要打仗,沒錢,和珅自己掏腰包……雖然和珅自己掏了還讓黨羽一起掏錢,但大家都知道,求的是財,不是皇位。
同時,滿清時期,至少到乾隆為止,皇帝對皇權的掌控還是非常牢靠的。康熙雍正有多厲害不用多說,就算是剃度出家的順治爺,也因為背後的家族、八旗子弟、鰲拜等元老重臣的存在,根本不擔心皇權旁落。
嗯,康熙爺倒是擔心過一陣子,鰲拜確實有點尾大不掉了,但實際上,即使康熙不出手解決鰲拜,身埋半截的鰲大人怕是也威脅不了康熙的皇權,只不過,那樣一來,康熙的皇帝權威就被消解了不少,所以他才會在自己還很年輕的時候就出手誅殺鰲拜。
同理,乾隆知道他十全武功之後的大清已經是外強中乾,皇權難免出現鏤空的跡象,所以才一直留著和珅,同時在交接權力的時候,給了嘉慶帝足夠的暗示,等待乾隆一死,嘉慶馬上就查抄了和珅的府邸,並在盛怒之下賜死了這位權勢一度滔天的和大人。
權臣的生活就是這樣樸實無華,且枯燥。
-
3 # 阿u閒談歷史
嘉慶確實很急,乾隆於1799年2月7日一死,僅僅過了半個月,嘉慶便在2月22日這一日賜死了和珅。
乾隆皇帝雖然在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便禪位於嘉慶,可是一直到乾隆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清朝的大權始終掌控在乾隆的手裡,嘉慶只能看,卻不能碰。
乾隆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向所有人宣佈了一個訊息,他將立永琰為皇太子,然後禪位於皇太子
不過,他為了繼續掌控皇權,又在十二月釋出了一條命令:朕在明年雖然會歸政於永琰,可是,今後所有的軍國政事,你們仍然上奏於朕,你們在奏書中稱朕為太上皇即可!
這條命令一下,所有人便知道了乾隆的用意,嘉慶雖已即位為帝,但是仍然作不得主,皇權仍然被乾隆皇帝死死地拽在手裡。
嘉慶被乾隆壓制了四年,這四年的時間裡,他幾乎處於被架空的狀態,幾乎沒有任何的威信可言,所以乾隆一死,他想要坐穩皇位,想要將皇權收回自己的手中,想要牢牢地掌控皇權,便得立威!和珅是乾隆的寵臣,拿和珅祭旗無疑是最好的立威方式,嘉慶要用和珅來告訴所有人,乾隆時代已經過去了,從此時此刻開始,清朝,由他嘉慶說了算!
嘉慶立威的這第一刀看似砍向的是和珅,實則是乾隆。
此外,嘉慶立威的第二刀出了是砍向和珅之外,實際上也包括了朝堂上的所有王公重臣——朕能處死和珅這樣的權臣,也能處死你們,所以呀,你們還是乖乖聽話吧。
當然,嘉慶處死和珅的原因除了立威之外,也想著趁機撈一筆錢,畢竟康熙、雍正兩朝的積累,幾乎已經全讓乾隆給揮霍光了,嘉慶上臺後手頭也是頗為拮据,所以只能從和珅身上刮油。
傳說和珅“二十億兩有奇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入而強”,即便沒有二十億,《清史稿》中所記載的數額也已讓人驚歎,“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此外珍珠寶石更是無數。
可見,“和珅倒,嘉慶飽”這六個字所言不虛。
嘉慶處死和珅,在立威和撈錢之餘,實際上也是在藉機進行政治利益的再分配,打完了棍棒,當然也得給幾根胡蘿蔔。所以,嘉慶掌控實權之後,自然少不了要給這些曾經被和珅壓制的人一點甜頭,以此收買人心。
然而,和珅作為乾隆時期的權臣,勢力如此之大,為什麼嘉慶能夠這麼快、敢這麼快便處死他,卻不怕他和他背後的勢力反撲呢?和珅的勢力究竟有多大,從一件事便可以看出一二。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要冊封皇太子,然後讓皇太子即位當皇帝,和珅聽說了這事之後心中便一直忐忑不安,乾隆已經老了,或許很快便會死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時候他又該如何自處?他想要保住自己的權勢和利益,實際上便是投靠新皇帝,獲取新皇帝的信任。
為此,他在乾隆還沒有宣佈到底立誰為皇太子的前一天,便偷偷跑去找嘉慶,然後告訴嘉慶,乾隆將會立嘉慶為皇太子,試圖以此獲得擁戴之功,讓嘉慶當皇帝之後繼續重用他。
當時,除了乾隆自己,知道乾隆會立嘉慶為皇太子的人,也只有和珅了,可想而知乾隆有多信任他。
皇帝的信任,便是和珅能夠成為權臣的根本。
嘉慶之所以敢這麼快處死和珅的原因,實際上在嘉慶和熊光的談話中便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熊光說:“凡懷不軌者,必收人心,和珅則滿、漢幾無歸附者,即使中懷不軌,誰肯從之?”
和珅雖然是一個權臣,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追隨他,更不用說忠於他了,更何況和珅和軍方也有衝突,所以,他想要對嘉慶反撲,想要造嘉慶的反的話,沒有幾個人會冒險去追隨他。
熊光的這句話很清楚地告訴了嘉慶,以和珅為核心的政治利益集團實際上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麼牢不可破。
然後,熊光又繼續說:“不速治其罪,無識之徒觀望夤緣,別滋事端。發之速,是義之盡;收之速,是仁之至。”
這是在告訴嘉慶,處死和珅一事越開越好,你的動作越快,和珅越來不及反應,一些試圖觀望局勢的牆頭草會被嚇得不敢滋生事端。反之,如果嘉慶的動作滿了,便會讓人誤以為嘉慶是在忌憚和珅,讓人認為和珅確實有和嘉慶掰一掰手腕的實力,這麼一來,朝堂上的人便不得不考慮考慮究竟是戰隊嘉慶還是站隊和珅了。
當然,嘉慶能夠這麼快便剷除和珅,說到底還是因為和珅手裡沒有兵權。別看和珅權極一時,但是他手上拿著的卻是財、政之權,手裡沒有兵權,想要反撲,想要造反?這是在找自尋死路。
清朝的皇權的集中程度也堪稱歷代之最,所以和珅這樣的權臣在皇權面前,也終究難逃一死。
-
4 # 狸貓聊影視
其實嘉慶也是慌的一逼,對於辦和珅一事也是相當謹慎,所以選擇在乾隆皇帝駕崩後在乾隆剛入殮後,馬上就派兵把和珅家包圍拘押起來了……速度之快!連和珅都沒有反應過來,當時和珅還在吃飯桌上被直接帶走,切斷他與外面的所有聯絡,然後再蒐羅和珅罪狀,等他的門生和死黨反應過來為時已晚!而且和珅死後嘉慶前前後後一共辦了好幾十個官員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和珅這個人:
和珅:鈕祜祿氏,本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奉天府開原縣(今遼寧省清原縣)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門蔭入仕,精明強幹。透過李侍堯案,鞏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寵信,並將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促使和珅大權在握,成為皇親國戚。先後擔任和兼任眾多關鍵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Quattroporte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隨著權力地位的成長,私慾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建立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的商業往來。
又因他是乾隆帝的寵臣,以大貪官之稱而深入人心!
就是這樣一位朝廷大員,卻在乾隆死後的短短几天裡,就被後繼皇帝嘉慶拿下賜死。 那麼大家肯定會問嘉慶與和珅之間到底有啥恩怨呢?
說起嘉慶和和珅的恩怨,早在乾隆這個太上皇還活著的時候就結下了。乾隆是個有意思的人,讓兒子做皇帝,自己還要撈了太上皇噹噹,這個太上皇可不是擺設,凡遇軍國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親自過問,如此說來的話,嘉慶這個皇帝倒更像是擺設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傀儡皇帝。
只要乾隆大權在握,和珅就有好日子過。但這和珅也怕,一旦嘉慶真正掌握大權,就會對他這個炙手可熱的人動手,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所以光擔心還不成,還得有應對之策,怎麼應對? 那就限制嘉慶的權力吧!嘉慶想把自己的老師時任廣東巡撫的朱珪調到朝廷中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嘉慶針對將來的政治佈局。和珅不想讓嘉慶做大,這個時候就插了一槓子,在乾隆面前告了一狀,拿著嘉慶寫給老師表示祝賀的詩稿,誣稱“嗣皇帝欲市恩於師傅”。就這樣,嘉慶的第一次權力佈局因和珅的攪局而腹死胎中,不但事沒辦成,嘉慶還惹了一身騷,差點受牽連。這還不算,和珅還把他的老師吳省蘭派到嘉慶身邊,名義上是幫助嘉慶整理詩稿,實則監視嘉慶的言行。
和珅這只是在恐懼下的一種自保之舉,但問題的關鍵是嘉慶不這麼認為,嘉慶認為和珅這是對皇權的挑釁。嘉慶能不恨和珅嘛? 恨歸恨,但現在還不是爆發的時候,所以事事順從太上皇,政事不做任何更張,實際上就是容忍和珅繼續專權。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八十九歲高齡的乾隆壽終正寢,和珅的靠山頃刻間倒下了。也就在同一天,嘉慶在悲痛忙亂之中仍不忘傳旨召他的老師朱珪即速回京。這個訊號是再明顯不過了,在他老子屍骨未寒之時,嘉慶即刻啟動了對權力的重新佈局,雖然還沒有動和珅,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
初四,嘉慶專門發了一道上諭,譴責前方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將帥“惟思玩兵養寇,藉以冒功升賞”,矛頭已直指後臺的和珅。當天,即突然解除了和珅、福長安的軍機大臣之職,命其晝夜在大內守靈,不許出入,隔斷二人與外界的聯絡,將其軟禁在宮中。這一招玩得好,嘉慶以霹靂不及掩耳之勢將和珅軟禁了。緊接著,初五日,給事中王念孫、御史廣興等紛紛上疏,彈劾和珅種種不法情狀。
第一天軟禁,第二天就彈劾,這種刻意安排的痕跡真是明顯。初八,在公佈太上皇乾隆遺詔的同時,嘉慶宣佈革除和珅、福長安的一切職務,交由刑部收監,並命成親王永 、儀親王永璇、額附拉旺多爾濟、定親王綿恩及大學士劉墉、董誥,兵部尚書慶桂等負責查抄其家產,會同審訊。
根據記載,嘉慶從逮捕和珅到將其賜死在監獄中,只用了短短十餘天,而抄家卻用了四個月!就是這樣一位朝廷大員,卻在乾隆死後的短短几天裡,就被後繼皇帝嘉慶拿下賜死,最令人不解的是,和珅作為乾隆的寵臣,位高權重,案情複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調查清楚。嘉慶行動如此倉促,顯然不合情常理,況且和珅被捕後對他的審理並不順利,與和珅一同入獄的軍機大臣福長安,始終不交代關於和珅的各種罪行,最終公佈的12條罪狀時,按照當時大清的法律,還談不上大奸大惡的地步,比較靠譜的一條是說和珅報喜不報憂,導致鎮壓白蓮教久戰不能取勝!
而關於和珅鉅額資產的問題,則被擺在最後,但就是這些罪狀,卻被嘉慶安上大逆的罪名,以罪大惡極為由剝奪和珅作為皇族親貴減罪的權利!
另外根據記載,嘉慶在徹查和珅案時就明確表示:“朕所以重製和珅之罪者,實為其怠誤軍國重任!而種種貪瀆營私,猶其罪之小者,至其營骫法,原所不計”。由此可見,嘉慶處死和珅的目的主要原因並不是貪腐,那麼嘉慶的真正動機是什麼呢?
在和珅死後不久,嘉靖在給江西巡撫的奏摺中批覆:“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實出於萬不得已”。處死和珅的原因正是這句“天下人只知和珅不知有朕”。
其實嘉慶這樣做也是很正常,嘉慶雖早早繼位,但大權仍掌握在太上皇乾隆手中,而乾隆年邁力衰,將許多工作交給和珅處理,沒有皇帝嘉慶什麼事,反而形成內有乾隆外有和珅的格局,和珅享有特權,自然被嘉慶視為威脅。根據歷史經驗,和珅不除恐會出現第二個鰲拜,對於剛擁有實權的嘉慶來說,這點還是十分清醒的。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站在和珅的位置都逃脫不了被新地處死的命運。所以歷史有說,和珅倒嘉慶飽的說法。
在嘉慶一系列的政治運作下,僅用半個月就把樹大根深的和珅給清洗掉了。不得不說,搞政治嘉慶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但後來的歷史也證明,在治國理政方面,嘉慶還是有所欠缺的。
和珅的存在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嘉慶皇帝,他身居多個要職,已經全然掌握了政治核心,不得不除。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忍了那麼久的嘉慶也是想借助除掉和珅的機會來一個殺雞儆猴,讓那些貪官汙吏都知道,即便是曾經得到乾隆如此賞識的和珅他也不怕,又有誰還敢隨便興風作浪。即便是和珅多年培養的勢力,也會順其自然的。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