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976777

    失業會對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帶來很多問題,給未來的生活增添很多煩惱。不過失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對於一個失業者來說,是人生中又一個起點,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或許是一件好事。

  • 2 # 福閩源茶藝生活館

    失業人數的增加對你有沒有壓力,取決於你會如何應對這種狀況。

    在全球目光都集中在股市暴跌時,一個不起眼的資料悄悄公佈了。

      中國國家統計局16日公佈資料顯示,2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

      首次突破歷史。

      我們再來看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長。2020年2月,CPI指數繼續破5。

      老百姓不關心金融市場的波濤洶湧,只關心自己的飯碗和飯碗裡的東西。2020年,他們發現,不僅飯少了,連飯碗可能都保不住了。

      失業率攀升,物價高企,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一時之間,經濟危機論甚囂塵上。

      金融大V秦小明認為,全球經濟目前事實上已經進入衰退初期。並由此給了普通人十點建議,其中第四點,就是謹慎辭職。

      經濟危機,真的來了嗎?

      1

      3月16日,美股再次暴跌,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也是歷史上第四次熔斷。而前一天,美聯儲才緊急降息至零,推出7000億美元大規模QE計劃。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連續的大跌表明了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不看好。

      關注疫情的人也許注意到,這幾天海外疫情確診人數已超中國。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佈的實時疫情資料,截至臺北時間3月17日早上7時,中國以外累計確診病例數已超過10萬例。

      疫情在全球的大爆發,無疑會拖累全球經濟。

      中國能否獨善其身?

      A股提前給出了答案。

      受外圍市場拖累,3月16日,國內股市也出現大跌,前期漲幅幾乎盡數跌完,走出“獨立行情”的夢想破滅。

      韭菜們發出哀嚎。中國疫情不是得到了良好控制了嗎?國內的政策不是很給力嗎?為啥還是這個結果?

      我們只能說,認為中國經濟很快恢復的人,可能對於國內經濟所受到的衝擊過於樂觀。

      2

      有些人對於外國疫情的擴散,抱著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認為這是中國“趕英超美”、崛起超越的大好良機。

      真的是這樣嗎?

      想多了。

      疫情在海外的擴散,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將對中國經濟形成中長期的壓力和挑戰:

      1. 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影響國內產出。

      我們從小時候就學到一個詞,叫做地球村(全球一體化)。反應到製造業上,就是可能普普通通的一個玩具,外殼是中國製造的、內芯是美國進口的、組裝是印度的、遙控器是日韓的。

      假如失去了其中一個部分,這個玩具的生產可能就會陷入停滯。

      中國製造業同理。

      從產業鏈看,全球疫情蔓延或引發生產停滯及貿易管制,暫時阻斷全球供應鏈。當前疫情較為嚴重的海外國家為日本、南韓、歐盟(義大利)、美國,均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國。

      中國的許多中介軟體、零部件都是從外國進口的。舉個例子,半導體材料。

      日韓疫情惡化將造成全球半導體原材料短缺、核心零部件短缺、製造成本上升等主要衝擊,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材料和裝置重要採購國,將受到直接影響。

      今年以來半導體板塊不斷飛漲,其中就包括供給不足的原因。

      2. 海外經濟集體承壓,影響中國出口。

      海外疫情擴散將影響該國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和消費意願,對中國企業出口產生負面影響。

      就拿中國來舉例,疫情期間,經濟陷入停滯,人們錢包縮水。你在期間有大額消費嗎?買了多少進口商品呢?

      就算有恐怕也很少吧。

      外國也是一樣的。

      中國外需主要來自歐美和亞洲,也是疫情受災較重、股市跌幅較大的地區。2018年中國對外出口商品金額2.49萬億美元,前四出口國和地區為美國、中國香港、日本、南韓。

      有從事外貿行業的朋友向我們感慨,這幾年外貿行業真的太難了。前有貿易戰,後有新冠疫情。還沒站起來,又重新跪下了。

      據中國海關總署3月7日公佈的資料,2020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出口貿易資料呈現雙下降。其中出口同比降幅數倍於進口同比降幅。

      3. 全球金融市場動盪,金融危機來襲

      疫情引發恐慌情緒,疊加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原油暴跌、美股暴跌、VIX恐慌指數創歷史新高。這一個月中,我們見證了太多歷史。

      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我們正站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這次全球金融市場雪崩,疫情只是導火索,根源是長期貨幣超發下的經濟、金融、社會脆弱性。

      如果繼續動盪,金融體系的巨大沖擊將傳導並放大至實體經濟,經過資產負債表衰退和債務-通縮迴圈等機制,金融危機最終演變為經濟危機。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相信不少人還歷歷在目。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因此,姑且不論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海外經濟體的衰退都將直接對中國經濟產生中期級別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海外股市大跌,A股也不能倖免的原因了。

      3

      經濟週期下行,全球衰退不可避免。

      圖:全球前十大經濟體的GDP增速下行

      對於投資者而言,難道現金為王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那可未必。

      在權益資產波動不斷增大的時候,有聰明的投資者已經靠做多波動率賺得了第一桶金。可見危中藏機,有眼光的人總能賺到錢。

      不過這種賺錢方式不適用於大多數投資者。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目前短期交易的風險巨大,所以,勝率較高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捨棄投機心理,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中長期來看,我們仍舊看好A股的發展,這時候,指數基金定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種,就是暫時遠離權益類資產,配置固收資產。

      牛市當中,配置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當然能獲得更高的收益。但在如今的震盪市中,像債券、信託、銀行定期、券商收益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反而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許多人不喜歡固收類產品,認為它流動性差且收益不高。但他們忘記了投資的第一原則:不要虧損。

      在當前投資資產風險加大的時候,選擇保守的投資,暫時蟄伏,反而是勝率最高的做法。

      防守,也是進攻的一種。

      4. 寄語

      此次疫情,對於我們的生活和投資,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全球,都處在經濟快速下滑的巨大陰影中。

      這個時候,與其期待中國能走出獨立行情,成為“不一樣的煙火”。不如衷心祈禱全球的疫情能快點結束,經濟秩序早日恢復正常。

      畢竟,就像小米向義大利捐贈口罩包裝上的思想家名言一樣:

      We are waves of the same sea, leaves of the same tree, flowers of the same garden。(我們都是同一片大海的波浪,同一棵樹上的葉子,同一個花園的花朵)

  • 3 # 於洺卉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這個問題。失業人數增加對我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像我這種沒有學歷沒有實力的人,都不知道明天的路該往哪走。沒車沒房沒存款,上有老下有小,我夾在中間可是相當的累。沒有正式工作,如果失業人口繼續增加,那我打工的地都沒有了,真是亞歷山大啊。

  • 4 # ordinary日記

    做個機率統計,當前失業人數有多少。大家一起把這個帖子頂起來。作為天涯人逛經壇的參考,也為自己擇業就業,人生打算做個參考。格式是失業多久,所在地區,上個工作是什麼。比如:兩個月,珠海,電子製造。湊字數,隨便寫點,逛經壇,看到太多崩潰論,看多了也沒啥意義,反而搞得自己很悲觀,不如來點實際的,靠人不如求己。我們自己把生活中的實際資料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勝過看統計局的虛假數字。所謂天下沒有救世主,我們自己就是救世主

  • 5 # 我是梁大壯

    因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而有的卻是因為公司處理不到位或者公司破產而整體失業,不過在我看來這些壓力都是暫時的。

    現在對於那些事業的人來講都在等待一個機會,但是對於這些在疫情中撐過來的企業來說雖然要加緊趕進度,但是對於他們來講也有了更大的機會,有可能因為疫情一些競爭者已經撐不住而關閉了,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從這些因疫情事業的人群中找到自己公司想要的人才還是非常方便的,只要能讓失業者二次反招進公司,對於公司以後的發展也是不可衡量的~

    對於失業者來講,這裡不失各類人才,畢竟我們是人才大國,所以這個時候在選擇公司時一定要擦亮雙眼,先做個對甲方公司的基本調查,自己推測一下公司的各個待遇以及發展,在衡量自己是否可以去上班,也以防之後有類似事情發生~

  • 6 # 發哥打工線上

    疫情影響席捲全球,尤其是發達國家地區,越是影響大,而發達國家地區是整個世界的經濟鏈的上游,所以現在是太多行業因為疫情,而停產的,失業人數就越多的。

    身邊失業的人增加,就是大環境不好,大環境是個人無法左右的,身邊如果失業的人增加,自己也會倍感壓力的,一是情緒會傳染,二是現在誰也說也不好所在行業不會受到疫情影響的,三是可供選擇的餘地很少了。

    大環境影響會造成整個消費市場的萎縮,還有物價上漲。消費市場萎縮,會波及所有的行業,同樣自己的消費也會有所影響。一些必需品物價上漲也是在所難免的,就如2019年豬肉一路上漲一樣,無法控制住的。

    失業人數的增加,同時還沒有失業的人競爭壓力也會增加很多,有可能是全所唯有的競爭壓力,好多工作崗位以前是缺人緊張,隨著失業人數的增加,就會出現,人才過剩,為了保證不失業,壓力會增加很多!

    當失業成為普及的事實,成為常態,還在工作的人,自然而然就會受到影響。同在一個環境下,壓力肯定就會有的。

    也許有的人說,自己能力足夠出眾,無可替代,沒有必要去徒增壓力。但是行業個人無法左右,在一個行業或一個企業,你的確足夠專業,足夠出眾,無人替代,可是行業沒有市場了,你就是無用武之地的啊!

    有人說,我是老闆,我有存款,我不必去求別人,我有足夠的存款供自己用,完全不用有壓力的。那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國內年初疫情剛發生初始,市場根本上買不到口罩,還要一些急需物品,你有錢也買不到的啊!

    當然,有壓力是正常的,但不要去悲觀消極。有壓力,會正確認識自己,正確看待一些事情,有助於更加理性面對問題。

    有壓力,也不必被壓力打敗的。接受事實,面對問題,不逃避現實,壓力同樣也動力,壓力同樣可以幫助自己成長的有效方式。利用壓力,也是可以的,把壓力當做一種鞭策。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一個地球,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一起加油,共同面對壓力,就不會害怕的!

  • 7 # 李佳小妞

    失業人數增加對我有很大壓力的。我現在也差不多快失業了,守著有時一連幾天都零收入的店,唉,頭大啊。

    下到廣東已經差不多兩月了,房租水電,一家五口人在外開銷,再加上老家父母每月養老錢,而生意卻一直差的可憐,沒有收入,每天都在吃老本,快撐不下去了。

    失業人數不斷增加,大家都沒收入了,也有好多人回老家了,我們開實體店的生意也更加難做了,如果繼續這樣入不敷出,我可能也會回老家吧。

    希望疫情快點結束,行情儘早好轉,大家都可以安居樂業吧。

  • 8 # 飛翔的川哥
    一、經濟本來就在下行週期,疫情只是催化劑,沒必要恐慌。

    這幾年好像總是瀰漫著一種悲觀情緒:經濟越來越差,生意越來越難,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加上疫情的衝擊,裁員縮招,失業飆升。這些都是事實,但這就是客觀的經濟環境,必須接受。別忘了,我們的GDP已經高速增長40年了,現在慢下來,進入“新常態”是完全符合客觀規律的,是健康的。即便如此,我們的增長速度依然冠絕全球,這次疫情,我們也把各方面損失降到了最低。就像馬雲說的,要在壞訊息中看到好訊息,大家都不好,都有壓力,又不是你一個人揹負,何必那麼悲觀呢?

    二、大環境對個體有影響,但我們沒必要人為放大這種影響。

    每年都說大環境不好,市場不好,但有些企業就是活的很好;大家都說錢不好賺了,有的人偏偏就賺到了錢,甚至比環境好的時候更賺錢。誠然,每個人都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關鍵是,你是否被動的接受環境影響而不去改變。還說馬雲的名言:不是實體不行了,是你的實體不行了。別人都在擁抱網際網路,利用社群營銷、直播帶貨,小程式引流,你還做店等客戶上門,能做好嗎?能不失業嗎?人是要適應環境來發展的。況且,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我們也不是李佳琦,我們都是普通人,每月只賺幾千工資,環境再影響,能影響到哪去呢?

    三、向內求才是關鍵,失業的人本質上還是因為不夠優秀。

    商場如戰場,任何時候都是優勝劣汰的,裁員降薪年年有,只是今年特別多。我們更要關注的是:裁員的時候,哪些人最危險?招工的時候,哪些人不入法眼。很明顯,最容易被裁的是基層員工,因為他們最容易被替代,離職成本也低,然後像金字塔一樣,越往上走被裁的機率越小,當然也包括一些投入產出比不合理的老員工和高管,本質上都是在崗位上不夠優秀,存在價值低的人。企業用工也是一樣道理,需要良好的崗位匹配和薪資匹配,本質上都是要優秀的,存在價值高的人。

    總結:經濟下行,倒閉潮,裁員潮,失業率,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悲觀和壓力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相反,保持樂觀和淡然的心態,反而有可能給我們更多機會。無論是就業還是擇業,我們都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斷為自己增加砝碼,你若強大,便無懼暴風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4月9日OPEC會議召開後,原油價格最終大幅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