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放飛微夢想
-
2 # 傻人美食
我的家鄉在農村,兩面環山。山上有很多野果。如:山杏、山核桃、山梨、榛子、還有桑葚果等等!這些野果分不同季節成熟。我小時候很少買水果吃,家裡有什麼果樹就吃什麼果。所以野果小孩們是不會放過的,山上的果子成熟,我們都會利用不上學的時候或者放學後成幫結夥的上山,所有山上有的果子基本都吃過。現在想起來感覺挺有樂趣的。
-
3 # 我是鄭小二
第一個圖中這小小的紅果叫做羊奶奶,也是在三月底成熟,酸酸甜甜,也是山中動物喜愛之物。
第二個圖中四月梅,植株高達3米左右長有很多刺,和草莓相似摘了茬又一茬,也是春天的美味。
第三個圖中小果子叫做“牛奶棗”,和平時吃的棗大有不同,此果肉白汁多,很甘甜。看起來個頭不大不小,不過這種小果子吃起來的話比起其他的青棗子的味道是好了很多。也是在春季不可多得的野果之一。
-
4 # 清真名師回小廚
“春風吹,天氣暖,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杏樹開花……”,這篇一年級的第一天課的語文有誰還記得,記得的都老了!
小時候由於生活不是太好,好多水果都吃不到,說實話,香蕉都是長大以後才吃到的。但是有一種味道一直留在童年,直到現在依然難以忘懷,那就是鄉間果的味道。
1沙棘
那時候不知道這東西叫沙棘,我們都稱它為刺豆子,綠的時候澀的要命,成熟了以後有黃色的,有黑紅色的,味道酸酸的,帶一點甜味,不過吃起來還可以,這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是不可多得的零食。待到成熟時採一些回來摟到懷裡慢慢吃。現在這東西聽說都商業化了,有人都拿來做飲料了。說還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商機呀,在我小時候或許發現我就會成為第二個馬雲,而我只是拿它來當零食吃。
2酸草莓
酸草莓
-
5 # 你好玉露
1.沙果 ,是我童年時經常吃的一種野果,姥姥家後院就長出一棵野沙果樹,秋天把它們摘下來曬果乾,野很好吃,沙果是一種近似海棠的野果,味道上有所差異,沙果偏酸甜,海棠果偏酸
2.東北山核桃 東北山核桃與南方的核桃外觀差異較大,外殼較厚,質地也更堅硬,外皮偏黑色,核桃肉不好剝離,但很香
3.野生山裡紅 野生山裡紅,那也是我童年經常吃的野果,比現在人們經常吃的糖葫蘆裡的山楂要酸,長的很好看
4.野生草莓,又叫高梁果,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一種野果,姥姥家房子後面是一片松林,我們小孩子們經常會一起去松林裡玩,暖和的季節松林裡的草地裡就有這種野草莓,我們摘來吃,酸酸甜甜的口感讓人很滿足
5.李子 野果子長在樹上,每年的8月份開始結果成熟
6.小櫻桃,也是一種野生的果子樹,小小紅紅的,酸酸甜甜的,小時候媽媽會摘來用冰糖一起熬櫻桃罐頭,涼透了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吃,酸甜可口超滿足
總結:以上就是我小時候在家鄉經常能看到或吃到的野果子,滿滿的回憶
-
6 # 愛偉琪
我的家鄉坐落在一個小山村裡面,四周被大山包圍著,茂密的樹林,枝葉繁榮,滿山遍野的果木樹!
1羊咪咪(羊奶果)酸酸甜甜,還可以當盆景
2醉櫻桃小小粒紅彤彤,讓人陶醉,記得跟我弟弟上山摘,因為太好吃了,吃多了,就給自己給吃醉了!
3野楊梅超級酸,吃多幾顆牙齒都軟了!一般是摘了泡酒喝或者拿白糖醃製起來蓋住酸味!
4茶樹泡只有老樹才接的,味道清甜!
5血葡萄(五味子)這個味道酸甜,有點點澀,我很喜歡吃
6揦子(八月瓜)這個很甜,就是裡面的籽太多了
7野酸棗,這個肉才一點點,裡面的核好大一粒,有時候不小心就把核給吞下了!
8野山核桃,這個肉有點澀,特別的難翹裡面的肉
9野生羊桃子(獼猴桃)這個在樹上是生的,摘回來放到米糠裡,過幾天就熟了,這個酸酸甜甜特別的好吃,維生素特別高
10野圓柱子(錐慄)這個洗乾淨用鹽醃製幾天很好吃,我一天可以吃一兩斤!還有很多都說不上名字的,我就不一一說了!
-
7 # 魚頭星星Li
1.山坡角落裡孤零零的一顆櫻桃樹是孩童時期的美味
2.跟著哥哥姐姐到山上撿栗子撿的慢慢一口袋笑呵呵的帶回家。
3.小溝溝陰涼處生長的野草莓也是玩耍疲憊時的小驚喜
-
8 # 豪豪媽是我
在自然資源豐富的野外,不管是什麼樣的角落,總是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的美味,像是路邊的野草,或者田間的野菜,還有樹上的野果子等等;另外一些,還能是藏於大山中的山貨,或者是水裡面河鮮之類的了。
就像圖中的這位大叔一樣,就正在野外的大山裡面尋找一些野味,走到一處山地的時候,就讓他發現了一些,自然就要過去將它們採摘下來了,到底發現了啥呢?來瞧瞧吧!
大叔發現的這些,其實是一種野果子,就掛在了茂密的樹立拿裡面,因為是長在有坡度的地方,所以採摘起來其實還挺麻煩的就是了。不過對於經驗豐富的大叔來說,也不算什麼,很快的就來到了樹下,然後開始了採摘的作用。
果子長勢非常不錯,很多都是一個枝頭就結出一簇的果實,所以採摘起來,效率還算不錯,經常就是摘下一根枝頭就能弄到很多的果子。
果子其實就是圖中的這些了,相信有一些小夥伴已經看出來是什麼樣的果子了。這種野果子其實就是獼猴桃了,當地叫做野獼猴桃。這種果子與平時看見的獼猴桃的外貌非常接近,顏色相似,不過野獼猴桃上面有白色的斑點,沒有絨毛,這是和我們常見的獼猴桃的區別
野獼猴桃和市面上的獼猴桃還有一個區別的點就是個頭了,很明顯的就是,野獼猴桃的個頭比起市面上的獼猴桃要小上很多,看起來很迷你;而切開之後,裡面的構造其實和普通的獼猴桃類似,也是中間淺綠色,外圍深綠色的,有籽。
雖然區別挺大的,不過味道方面就一點也不比市面上的獼猴桃差了。吃起來的口感也是非常酥脆爽口,汁水飽滿,味道雖然有一點酸澀,不過會回甘,而且熟了之後的味道還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總體來說是非常不錯的美味。不知道大夥覺得這樣的野獼猴桃,感覺如何呢?有沒有想要品嚐一下的想法呢?
其實農村是個寶,現在好多人都喜歡到農村去找東西。很多的城裡人都喜歡去農村買東西,因為那裡的東西更加的真實。還有好多的野東西,城裡人有的都沒見過。但是這些野東西的味道絕對好,農村最好吃的野果子,前三種城裡都沒吃過,買不到。夏末秋初是農村最好的季節,莊稼基本收割的差不多了而且山裡的野果子也熟透了;山上野菜到處都是,村裡的孩子們也都在放假,農村生活過的你估計也很喜歡這個時節,相信這些野果子大家都吃過,你還記得他們叫什麼名字嗎?還知道什麼味道嗎?
十幾年前,還在農村的時候,清明是一個挺歡樂的節日,一群孩子跟著家族裡的大人們去掃墓,帶上香火、紙錢、鐮刀、鋤頭翻過一座座山,茶耳就是我們這群孩子們最愛的零食了。中午回家時每個孩子的口袋基本上都裝滿了。該菌可食,黏滑可口,民間常用於治婦科病,具有一定開發前景。據卯曉嵐(1990年)記載,湖北襄樊等地有小量栽培。其袋栽方法與血耳、銀耳相同。
黃泡,說起黃泡就想起村裡老人們常念,黃泡好吃剌戳手,櫻桃好吃樹難栽。黃泡樹全株長滿了毛絨絨的刺,摘的時候就增加了難度,一不小心就會把手劃破,越是這樣,越逗饞孩子們的嘴。在田邊,在山箐溝,一大片黃泡樹在黃泡熟的時候結得黃生生的,我們就會帶著口缸,碗,飯盒去採摘。先吃了個飽,一大把一大把塞到嘴裡,吃到嘴巴泛酸,在摘到口缸裡做明天的零食
這個真心不怎麼好吃,不過對於嘴裡空蕩蕩的農村娃來說總比沒得吃強。採摘枳椇比較麻煩,因為這樹不是一般的高,並且果實還是長在枝頭的,爬樹都不好使,只能拿一根竹竿把它給敲下來,這也是很考驗眼力(落葉很容易掉眼睛裡)和臂力(長時間舉著竹竿很累啊)的。沒有成熟的枳椇非常的澀,一般都是放在家裡陰上幾天,等到它變成乾癟癟的就可以吃了。附加價值:枳椇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蘋果酸鈣,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促進乙醇的分解和排出,顯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濃度,並能消除乙醇在體內產生的自由基,阻止過氧化脂質的形成,從而減輕乙醇對肝組織的損傷,避免酒精中毒導致各種代謝異常,誘發各種疾病。
這些野果子都是在農村成長的,現在有的已經可以自己培育了。但是前面三種還是沒得賣,一般是農村人才可以吃到。每到這些果子的成熟季節的時候,許多人都會跑到山上去找。農村最好吃的野果子,前三種城裡都沒吃過,買不到。
-
9 # 農人小鳳鳳
小時候的家鄉有那個琵琶,嗯,有李子,有桃子,還有野生的果子很多,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反正都是很好吃的哦,小時候自己家沒有,真的好像,去別人家裡偷,又捱罵又捱打哦,太難了
-
10 # 玥玥媽美食
每每到了秋天野果收穫的季節,我和弟弟倆從屋子裡的窗臺,直接跳到小園裡,去園圍的角落裡找野果吃,我們這裡俗稱叫’甜星星’,直接擦擦就這麼吃了,滿嘴巴都是紫丟丟的,那可是純綠色食品,現在住樓房了,很少能看見這些野果了。
父母每每做飯的時候,讓我去摘豆角,柿子,一看到姑娘果熟了,久久不能離去,不吃夠,是不回屋子裡去呢。我媽就訓我,但我也不生氣,就是覺得好玩,好吃。
還有我家房屋後面,有一顆很大的榆樹,從我一出生就在那個地方,應該比我的年紀還要大,每年春天來了,枝繁葉茂,越來越茂盛的榆樹錢,看著也特別誘人,我和同村的同學,一起爬上樹,折榆樹錢給他們吃,吃夠了,就禍害,玩。後來,我家要鋪院子地面,由於這棵樹,在院子中間,就讓我爸給鋸掉了,現在我爸也成為了一名地下工作者。
都是童年的回憶,現在40歲了,感覺自己真的老了!
-
11 # 二叔做美食
1羊咪咪(羊奶果)酸酸甜甜,還可以當盆景
2醉櫻桃小小粒紅彤彤,讓人陶醉,記得跟我弟弟上山摘,因為太好吃了,吃多了,就給自己給吃醉了!
3野楊梅超級酸,吃多幾顆牙齒都軟了!一般是摘了泡酒喝或者拿白糖醃製起來蓋住酸味!
4茶樹泡只有老樹才接的,味道清甜!
5血葡萄(五味子)這個味道酸甜,有點點澀,我很喜歡吃
6揦子(八月瓜)這個很甜,就是裡面的籽太多了
7野酸棗,這個肉才一點點,裡面的核好大一粒,有時候不小心就把核給吞下了!
8野山核桃,這個肉有點澀,特別的難翹裡面的肉
9野生羊桃子(獼猴桃)這個在樹上是生的,摘回來放到米糠裡,過幾天就熟了,這個酸酸甜甜特別的好吃,維生素特別高
10野圓柱子(錐慄)這個洗乾淨用鹽醃製幾天很好吃,我一天可以吃一兩斤!還有很多都說不上名字的,我就不一一說了!
-
12 # 四九媽宅家美食
小時候,我生活在大東北的一個小鎮上,哪裡漫山遍野的紅花綠草,還有那叫不出名字的各種野果子。
我印象比較深刻得有:
1、山裡紅-紅彤彤酸酸甜甜的打著字嘴巴里都返酸水了[捂臉]
3、天天果-這個黑色小果子我一直也不明白它為啥叫天天?誰知道?請告訴我一下[呲牙]
4、託巴-這個叫法也不知道哪裡傳下來的,現在好像學名叫樹莓。這個很好吃 一摘下來像個小酒盅。
5、圓棗子-這個吃得最多,我爸總是上山去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家採。
6、電果-這個都長在藻澤地裡面,採這個要穿著大靴子,到大腿根的那種揹帶的,畫面感好強!用飯盒拌白糖吃!無敵美味,現在來看這個味道跟藍莓差不多
腦瓜有點嗡嗡的,就列舉在這裡吧,
-
13 # 廚味fusion
你好我的家鄉山上野果有好多
有山葡萄.軟棗子.山菇孃兒.山杏.桑椹.橡子.榛子.松塔(松仁).野山楂.託牌(野生的樹莓)都是讓人回憶的食物
記得小時候父親凌晨起來放牛回來,會拿回家帶樹枝子一起的託牌(野生樹莓)把我從夢中叫起來去吃,那個酸酸甜甜的味道現在想起來都感動
-
14 # dfkbs-lt
我自寫的《田間地埂的野菜》一文:春天來了,冰雪消融的春天,春風將大地吹得漸漸鬆軟,泥土散發出芬芳的氣息,柳樹萌出嫩嫩的綠芽,百花盛開,萬物復生……此時此刻,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的小根蒜,取麻菜丶婆婆丁總是率先拱出地面,覆蓋在田間地埂,向人們傳遞著春天的資訊。記得小時候,每到春季基本上沒有什麼蔬菜可吃,留到這時的白菜爛得剩個心兒了,土豆子也發芽了,蘿蔔也糠了,只能吃夏天晾曬的乾菜,諸如干豆角絲丶乾土豆片兒,茄子乾兒什麼的,人們常把此時此景叫做“苦春頭子”。於是,我昨天去郊野挖了些小根蒜丶取麻菜丶婆婆丁這些綠色美味佳品,真是好吃極了。小根蒜又名野蒜,大腦瓜,屬多年生百合科植物,真氣味接近蔥。小根蒜的根和葉都可以吃,根部是個微縮的獨頭蒜,生食丶涼拌丶醃菜丶燉吃均可。通常的吃法就是小根蒜蘸醬,它還有健胃,袪痰等功效。取麻菜也叫苣蕒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將取麻菜摘去老根,用水清洗幾遍,便可做蘸醬菜,味道微苦,但吃起來很爽口。婆婆丁學名蒲公英,屬菊科植物。婆婆丁可生吃丶炒食`熬湯丶熗拌丶也可以做餃子或包子的餡兒。入藥的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利尿。聽母親說,很早以前的饑荒年景,青黃不接,家家斷了炊煙,只有田間地頭的野菜依舊茂盛地生長,彷彿是老天爺特意賜予窮人的果腹之食。這普普通通的野菜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命,充分體現了它們的價值所在。當時我問母親,蒲公英為什麼又叫婆婆丁呢?母親說,它不是很苦嗎?就像老婆婆的嘴一樣,對兒媳婦總是挑東揀西的,難聽的話雖苦,可卻是好心,不管婆婆對兒媳婦罵得多難聽都是為了她好,就像這野菜,能當菜能治病一樣啊。我不知道母親說的是否是婆婆丁的真實來歷,卻覺得很有道理,所以我至今不忘。
-
15 # 教授4328
春天裡,百花開,萬物生結碩果累累。家鄉在偏僻的山區。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每當提起往事,孩童時候的趣事立刻跳出來浮現眼前,歷歷在目。
每當金秋時節,漫山遍野,紅黃綠顏色交錯,放眼望去就是一幅豔麗的山水大畫。進入畫卷之後,頓時感覺人在畫中行,草草叢中有非常爽口的酸滴溜,上手可摘的託蟠,刺玫果,再往上就可以摘到山葡萄了,紫色的酸酸的味道略也有點甜意 。你可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啊!最好吃的還頂屬山梨了。一個人爬到山梨樹上,猛力揺晃,熟透的山梨如同冰雹一樣噼裡啪啦落下。小夥伴們蜂擁而上品嚐酸甜可口的美味(在當時確實是那代人最誘人的)。用現在話說有點樂不思蜀的感覺 。現在吃什麼樣的高階水果也趕不上那種山梨好吃!永遠,永遠!!!
-
16 # 麗麗姐愛美食
我是東北的,我們小時候都是散養,小夥伴們一起上山採野果,別提多開心了。我記得有“高粱果”圖一,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它的香甜,雖說個頭小,沒有
-
17 # 邊華芳
我從小長在東北吉林省、臨江,每到春天到來,首先報春的是冰凌花,有黃色白色的。山坡上開滿了映山紅,一天天的百花齊放,萬物重生,香氣撲鼻讓人難捨難忘,哈哈若是能重生,真想回到每好的童年,回到久別的東北大山。
-
18 # 李梅6613
真是不辛,因為網路問題,同一問題又回答了二次。
春天來了,百花盛開。花謝後結的果實,有很多不僅顏色鮮豔,而且是人和其它動物的盤中歺。
小時候,田間地頭長滿了不少野生喬木、灌木,上面結滿了誘人的果實。我和小夥伴們到了季節,就會爬樹上牆採摘,滿足自己的口福。
1、桑葚。
生產隊的井邊,長了一棵一個人都抱不住的大桑樹。每到夏天,就掛満了桑果。我和小夥伴們經常上樹去摘。紅色的偏酸,黑色的甜,手上臉上時常抹的花裡胡哨。2、枸桃。
枸桃是枸樹的果實。紅色園園的果子,味甜多汁,不僅人喜歡吃,有些小鳥也喜歡吃。但枸桃性熱,不宜多吃。3、沙果。
沙果樹是農村常見的樹種。沙果味道酸甜,很合小朋友的胃口,我們一群小不點時常上樹去摘。我會在一個外形好看、顏色鮮豔,帶有樹把的沙果上,拴上一根線,轉圈把玩。
4、野葡萄。
長得雖沒有家葡萄大,但味道同樣好吃。5、野酸棗。
常長在崖邊、溝邊、路邊,我家墳地裡也長了一些。到了秋天,撥開草叢摘酸棗,不小心不是扎破手,就是掛破了衣服,為此,還捱過打。6、五味子。
過去田間地頭常見,現在只有山裡或人少的地方才有,一到秋天,那紅色鮮豔的果實真可愛。小孩子嘴饞,只知道好吃,並不知道它是一味能治多種疾病的中藥。
-
19 # 一石的城堡
我的家鄉是甘肅天水秦安,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小小縣城,渭水的第一大支流葫蘆河穿城而過,小縣城的居民散居在河流兩邊,世代交替,已有兩千多年。
2020年的春天和往年輪替的每一個春天一樣,但2020年的春曉顯然又和任何一個往年的春曉相比來的更讓人刻骨銘心。只是不管瘟疫對人的生命的威脅多麼緊迫,春日爛漫的山花,在徐徐暖風和冷暖交替的春雨催逼中,從黃土高原乾涸的土壤縫隙裡湧出來。
在給母親燒七七的路上,嫩白豔潤的李子花、顏如舜華的桃花、鋪地點染的紫花地丁、星羅棋佈的牻牛兒苗……雖然心有嘆息,但春天的腳步任誰都阻擋不住,阻擋不住許諾心中的愛,阻擋不住如擁抱如火如荼的生活———
備註:
圖片1:李子花(西北方言鬱黃子)
圖片2:裂葉堇菜(和紫花地丁同屬堇菜屬,但比紫花地丁好看,我還發現了另外一種早來堇菜,《秦安縣誌》上並未詳細記載,在我的《西北草木記》裡我專門寫過母親河紫花地丁的事)
圖片3:牻牛兒苗
-
20 # 瑪利亞257773737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天最好的時期,春暖花開,花開富貴,給我們大家帶來美滿的幸福![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回覆列表
茅針
早春時節,總有那麼幾個幼小的身影,在河邊或者田埂上,彎著腰,尋找著什麼,找到一根,放到口中嚼著,有種青澀的甜。
這是春天的田野帶給我們的第一批“美味”——茅針,是茅草剛長出地面不久後形成的花穗,因長而細而得名, 老家話為“茅yan”,我卻實在不知道yan是怎樣一個字。
茅針
從茅草裡把花穗拔出,剝開兩層薄薄的綠色包衣,裡面是長長的白色絮狀物,放到嘴裡,吃起來軟軟的,帶著股香甜。
茅針很細,又在茅草中間,很難辨別哪裡是穗,哪裡是葉,拔起來也不是太容易。
有眼尖手快的小夥伴每次都會拔上一口袋,在課間休息時,和要好的同學躲在一個角落,吃得津津有味。
關於茅針,有很多兒歌,我只記得幾句:田埂上,拔茅針,後拔老,先拔嫩。茅針嫩的時候也就是那幾天,一旦老了,好似棉花,怎麼嚼也不爛。
茅針拔掉之後,好像對茅草也沒有影響,如果不拔,這些茅針長大後白絨絨的,狀如蘆花。
茅根草
茅根草也就是茅草的根,繁殖能力很強,田野裡到處都是,需要拿著工具,順著茅草到地下去挖。
挖上來的茅根草帶著泥土,在河裡洗洗,露出白白的根,一節一節的。拿起一根,放嘴裡嚼著,脆生生的甜。
茅草根
茅根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挖來晾曬儲存下來,如果誰感冒咳嗽了,取幾根剪成段,放到水裡煮,有很好的效果。
蜜糖般的夏天(3種)
桑葚
平原比起山區,果樹很少,印象中除了柿子樹、梨樹、棗樹,就是能結桑葚的桑樹了。也許是氣候的原因,柿子和梨樹幾乎沒有結過果子,即便結果,也是又小又澀,棗子也算可以,但是因為有很尖的核,總是怕卡,記憶中倒不怎麼鮮明。
桑葚
那時覺得最好吃的,就是桑葚了。每年夏天剛到,桑樹上就掛滿了一簇簇又大又紅的桑葚,摘一串放到嘴裡,比蜜都甜。記得村裡的桑葚不但有紫色、紅色,還有白色的,味道也很好。
今天,當柚子、菠蘿、藍莓、櫻桃出現在鄉村集市上的時候,村頭一樹一樹的桑葚,還是那麼繁多和飽滿,可樹下再也看不到那些吃得滿手滿臉都是紫色的孩子了。
楮桃
楮桃是楮樹的果實,說是果實,其實是由紅色絮狀的花蕊,密密麻麻圍成的花球,只吃外面的花蕊,留下核心。如果任其成熟,花蕊會脫落,核心從青到黃,長成圓圓的果實,非常好看。
楮桃
也許自幼就不喜歡甜食,楮桃甜的發膩,我一口都吃不了,有小夥伴卻非常喜歡,一把摘幾個,慢慢品味。
後來聽說楮樹全身上下都是藥材,而那時,因為家裡養了幾隻羊,我知道羊很喜歡吃楮樹葉,小朋友們摘楮桃吃的時候,我就去摘葉子餵羊,日子之苦可想而知,當時竟全然不覺。
蒲棒
蒲棒位於蒲草的植株中心,也算是果穗,由一層層棉絮狀的茸形成的圓柱,嫩的時候可以啃著吃,沒有特別的味道,只有淡淡的植物清香。
蒲草長在池塘或河邊,暑假的時候,我們常常來到河邊,摘一根蒲棒,一邊啃著,一邊看男孩子們抓泥鰍和螃蟹。
蒲棒
後來聽朋友說,在他們老家,成熟的蒲棒曬乾後點燃能燻蚊子,還可以揉碎成蒲絨,做枕頭。想來,自然界許許多多的植物對人類都有特殊的用處,值得我們去保護。
酸酸甜甜的秋天(5種)
苘麻
苘麻,又叫青麻,我們當地叫麻,果實叫麻梭子。我在百度搜索苘qǐng麻,卻出現茼tóng麻,圖片、資料都一樣,其中茼麻的解釋中有一句:應該是苘麻,唸作qing ma。後來又搜尋《辭海》,只有苘麻,茼麻應該是誤讀太久而成為習慣吧。
苘麻的果實很漂亮,圓圓的帶著稜角,在果實發青的時候剝開,裡面是芝麻粒大小的白色種子,吃著很清香,只是剝籽太麻煩。
苘麻
苘麻開黃色的花,很漂亮,掐斷花莖,會有很多粘液,女孩子會把花朵粘到耳垂上,做耳墜。苘麻很有韌性,可整株的拔下來,扯斷旁枝,主根內徑留下一截,其餘折去,再用外層莖皮編成玩耍的鞭子。
夏天鳳仙花開的時候,奶奶把鳳仙花和白礬一起搗碎,給我們染指甲,再用苘麻葉把指頭包起來,第二天一早,睜眼就可以看到鮮豔的紅指甲,天然的顏色,非常自然。
姑娘果
關於這種野果的名字,很多,前不久我以為它叫燈籠果,現在感覺它是姑娘果,可以圖片為準。
姑娘果
我們當地叫香芒榴,熟透時從包衣到果實都呈淡黃色,味道香甜,在夏秋季節的田野裡自由生長,尤其是在收割過的玉米與黃豆地裡。大人們幹活,小孩子則去找姑娘果,有時候發現一棵,有很多果實,又沒有成熟,如果等幾天,肯定被誰摘走了,當時拔下來又不能吃,真是左右兩難。
馬泡瓜
馬泡瓜是比較實在的野果了,說是實在,其實就是比較大,比男孩們玩的彈珠還要大,如果吃上十個八個,很是耐餓,畢竟名字裡帶了個“瓜”字,但是一定要熟透,才會是那種特有的甜。
馬泡瓜
馬炮瓜有兩種,一種很甜,一種極苦。一般來說,甜馬泡瓜成熟後顏色發黃,很圓,那種青色而橢圓的,多半是苦的
龍葵果
龍葵果如紅豆大小,我們當地叫xie kou,實在聯想不出是哪個字,或許是黑扣(當地把hei讀成xie),黑色的扣子?不得而知。
青的龍葵果還沒成熟,一般在黑的發紫的時候,口感最佳,酸中帶著甜,一把一把的吃非常過癮。
龍葵果一棵上能結很多果實,如果遇上一棵熟的差不多的龍葵,我們會連根拔下,撿黑紫的吃,剩下的放在透風處讓其自然成熟。
龍葵果
龍葵好像很多地方都有,即便現在他鄉,每到秋天,只要看到成熟的龍葵果,都會像小時候一樣,摘下來就吃。
山藥豆
山藥豆在我們老家叫山藥翎子,是山藥秧上結的果實,秋天成熟,可以食用,只是熟食要好吃一些,也聽說生吃有毒,不知可否定義為野果。
山藥豆
雖說是易做熟吃,但在我看來,最簡單好吃的做法就是在鍋裡蒸熟或者煮熟,剝皮後直接吃,味道實在是又軟又糯,百吃不厭。那個年代山藥也是奢飾品,偶爾有鄰居種一點山藥,摘了山藥豆蒸熟,送來一碗,也是非常難得的美味。
風裡帶著香的冬天(2種)
在豫東平原上,最晚收割的莊稼,大概就是紅薯與胡蘿蔔之類了,這時候霜降就要來了,馬上立冬。在週末的時候,三五成群的孩子,在收完紅薯的地裡,特意尋找一些個頭小的紅薯,最好是帶著根鬚的,掛到樹上,或者放在屋頂上,等著霜打日曬。
野地裡烤紅薯
在收紅薯的時候,有的大人也特意給孩子留下一串串小紅薯,他們知道小紅薯比較容易晾曬風乾,更知道孩子的秘密,是的,每個小孩子都在等著那份甘甜。
當過冬的麥子發芽長葉,此時的野外,常常升起一股股的炊煙,這是孩子們在架起柴禾烤紅薯,經霜後的紅薯糖分得到轉化,生吃脆甜,烤熟糯甜,風裡都帶著紅薯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