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功始於勤奮9
-
2 # 湘野狂客
趙匡胤是開國皇帝,趙光義是繼位之君。可以這麼說,趙光義是坐享其成,他的文治武功都是在趙匡胤打來下的基礎上建立的,北宋時期的基本國策其實都是由趙匡胤制定,而宋太宗只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完善。所以,很明顯趙匡胤對宋朝的影響更大。
武功太祖趙匡胤武功上的雄才偉略堪比秦皇漢武,他一手結束了五代割據亂國的局面,一手建立了大宋王朝,不管是平定淮南,還是滅亡後蜀、南唐,宋太祖都沒有敗績。趙光義的對外軍事行動大多以失敗而告終,兩度伐遼都遭到了失敗。雖然他也曾經收降了北漢和吳越,但這也是在趙匡胤武治的基礎上實現的,他統一南方,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趙匡胤打下的基礎。從武功謀略上來看,宋太祖趙匡胤都遠遠高於趙光義。
文治趙匡胤時期,北宋已經確立了重文輕武,以文治國的基本國策,當時,趙匡胤遵照謀臣趙普的建策,削掉了禁軍將領的大權,並將調軍權收歸於中央。這個決策,極大的調動了北宋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併為宋朝後續三百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趙光義繼位後,依照趙匡胤定下的執政框架,設定監察機構,進一步擴大了對地方的控制,透過一系列的軍事和行政改革,北宋徹底改變了五代以來武將掌權,威脅中央的局面。因此,趙光義的政治改革都是建立在宋太祖執政理念上的,趙匡胤更是一個開創者,而趙光義無疑繼承了趙匡胤的治國理念。
-
3 # 尋找被人遺忘的角落
肯定是趙匡胤了,唐宗宋祖不是白叫的。趙匡胤奠基了宋朝的基本國策,抑武重文。因為趙匡胤自己就是武將權利大了反的,上臺後就肯定是抑制武將的權利。趙光義就是在他哥制定的方針下平穩發展。也是一個好皇帝。抑武政策也導致了宋朝經濟繁榮,外戰不行的局面。
-
4 # 知無為而有益
應該是趙匡胤影響大 ,整個大宋基本國策基本上都是趙匡胤訂的。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解決了中唐以來藩鎮割據,尾大不掉,地方威脅中央的局面。重文輕武這一政策,貫穿兩宋 ,兩宋的每個皇帝這一點做的非常徹底。
趙匡胤是大宋的建立者,結束了五代以來近百年的戰亂,掃平地方割據政權,基本統一中國,趙匡胤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
趙匡胤寬仁愛民,注重發展經濟,使當時社會的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趙匡胤改革科舉制度,發明了密封制度,對後世考試製度影響深遠,就是在民間趙匡胤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
-
5 # 666山野村夫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諡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詩作《詠初日》傳世。
宋太祖趙匡胤歷史功績:
1、恢復了華夏主要地區的統一,推進社會進步。
2、以“文以治國,武以安邦”這一理念實施“右文抑武”的基本國策,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
3、採取“收起精兵,稍奪其權,制其錢穀”的三大綱領,巧用“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罷黜支郡”“強幹弱支”“內外相維”“三年一易”“設定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將軍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牢牢控制。一舉產平了藩鎮割據武夫亂政的歷史狀況。
4、減輕徭役,賦稅專收,以法治國,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澄清吏治,勸獎農桑,移風易俗等一系列英明決策,推進宋朝的繁榮昌盛。從正面意義來講趙匡胤對宋朝的影響比趙光義大。
宋太宗趙光義(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字廷宜,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趙匡胤名諱而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駕崩,趙光義繼位。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三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讓宋朝軍隊開始懷疑自己的作戰能力,失去了必勝的信念,整個宋朝的對外戰略也從之前的主動出擊調整為消極防守。並且,趙光義不懂軍事卻喜歡提前畫好陣圖,遙控邊疆將士,這也給宋朝帶來很大的損失。正如毛澤東所說——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宋人終不省。趙光義在處理民族外交問題上,先由“備邊通好”轉向“圖制契丹”,再由“圖制契丹”轉向“聯夷攻遼”,最終由“聯夷攻遼”轉向“修德以懷遠”。此後終宋一朝無人敢再北伐,可以說都是趙光義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趙匡胤對宋朝的影響不如趙光義。
-
6 # 一枚帝飄
一,太祖皇帝仁義治國,作為世代官宦之後,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閱歷。難得的仁君明君。唐末以來神州大地軍閥亂戰,生靈塗炭,懷著一顆大愛之心,平定五代十國的亂期,為蒼生著想!太祖皇帝組訓,不殺柴氏子孫,不殺上書言事者。知道皇位得以後周,知道感恩,不為難後周子孫,這是仁君。忠言逆耳利於行,方能鞭策成長,所以明令後世子孫不得弒殺文臣諫言,這是明君。最後值得佩服的是杯酒釋兵權,沒有屠戮,沒有殘忍,解決了潛在威脅中央集權的武將隱患,這是英明博愛的義君!這是趙匡胤的總結。
二,再看太宗趙光義;暫不說燭影斧聲是否真實,太宗皇帝起到了過度皇帝的責任。滅北漢完成了中原王朝的統一。這是太宗皇帝功績。但是高粱河一戰損失殆盡,沒有滅掉遼朝,守缺半壁江山。科舉制度太宗朝極其氾濫,加大宋朝冗官冗員,士兵戰鬥力每況日下,有安穩享樂的意思。沒有進一步朝政和軍事改革,為後期地方武裝抵抗不了外來侵略者埋下伏筆。
綜合分析,太祖皇帝仁義治國理政,得民心造就最幸福的歷史王朝。太宗皇帝完成中原統一,奠定北宋疆土面積。太祖讓老百姓更加安居樂業創造財富,幸福指數高。太宗卻讓中華民族尚武精神不再成為社會主流,好鐵不再打釘。文人氣息越來越濃。
-
7 # 市井九公子
首先,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題目中的兩位人物;
趙匡胤: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出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政治家,北宋開國皇帝。有詩作《詠初日》傳世。 趙匡胤趁周恭帝即位時年幼,尚根基不穩,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契丹佔據的燕雲十六州。976年,趙匡胤逝世,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1008年,加諡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稱帝后所作政績:
北宋初年,國家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下,北有契丹和北漢、南有南唐等國家。趙匡胤在位期間,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使國家逐步走向統一。同時透過採取“收其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的三大綱領,巧妙施行的“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罷黜支郡”、“強幹弱支”、“內外相維”、“三年一易”、“設定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改革,革除了五代弊政,使國家呈現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趙光義:
趙光義(原名趙匡義,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即宋太宗,字廷宜,即位後改名為趙炅,出生於開封府浚儀縣,宋太祖趙匡胤之弟,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976年,趙光義登基為帝。次年他親征太原,滅北漢,一統全國。此後他欲乘勝攻遼,兩次都遭到失敗,便對遼採取守勢。他在位期間鼓勵農業、擴大科舉、進一步限制節度使權力,改變了重武輕文的陋習。997年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飲酒,當晚共宿宮中。二十日清晨,趙匡胤忽然駕崩。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
登基後所作政績:
趙光義擴大科舉的取士人數,他在位時期,第一次科舉就比宋太祖時代最多的數字猛增了兩倍多。科舉使不少有才華之人都有機會入仕。
南征北戰
趙光義穩固帝位後,繼續統一事業。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在宋朝的政治壓力下,割據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割據兩浙的吳越錢氏相繼向宋廷納土歸降。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趙光義先派大將潘美等揮師北上,圍攻北漢都城太原,趙光義於二月率軍親征,宋軍擊退遼國援兵,滅亡北漢,終於結束了自唐末黃巢之亂以來近九十年藩鎮割據混戰的局面,再次形式上一統全國。
人物評價(個人見解,廣大讀者勿怪)
1:趙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地區的統一,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飽經戰火之苦的民眾終於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趙匡胤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宋朝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
2:在中國歷史上,廟號被尊為太宗的皇帝,大多能得到後世較高的評價,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極。不過這一位太宗皇帝卻是例外,他就是宋太宗趙光義,他一生的最大功績莫過於攻滅北漢,結束了自唐末以來的群雄割據局面,基本完成統一大業。按理說,憑此一項功業就足以讓宋太宗傲視歷史上的諸多帝王了,然而後世對宋太宗的評價卻以負面居多………(此處就不詳細介紹)
如果只是正面回答題主這個問題的話,兩位帝王對宋朝的影響應該是各有千秋!我個人感覺的話,應該是宋太祖趙匡胤更高一些(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8 # 心懷家園
肯定是宋太祖趙匡胤,結束五代十國以來割據混戰的局面,黃袍加身後建立了宋,吏治清明,知人善任,努力恢復民生等。下面分別介紹下:
趙匡胤
宋朝開國皇帝,(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人 ,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次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趙匡胤在後漢時投奔樞密使郭威,致身行伍,並於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期擊北漢、南唐,屢建戰功,逐漸成為禁軍的重要將領。柴榮病重時,升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最高統帥。顯德七年(960年),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 。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後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帝,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或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他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據傳,他還設立“封樁庫”,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累加諡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詩作《詠初日》傳世。
總評:趙匡胤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地區的統一,結束了自唐末五代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飽經戰火之苦的民眾終於有了一個和平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趙匡胤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宋朝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如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勤政愛民、嚴於律己、崇尚節儉等過人的人格魅力,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
趙光義
宋太宗趙光義(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字廷宜,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趙匡胤名諱而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駕崩,趙光義繼位。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的國策。
宋太宗趙光義在位共二十一年,至道三年(997年),趙光義去世,時年五十九歲,廟號太宗,諡號神功聖德文武皇帝,葬於永熙陵。
-
9 # 大都督大都督
宋太祖趙匡胤一生很少有敗績。宋太祖在建國前,他就是後周的大將,當時,趙匡胤官居後周禁軍最高軍事長官,位高權重,就連後周世宗柴榮也對其是非常信任。宋太祖一生曾進行過多次戰役,不管是平定淮南,還是滅亡後蜀、南唐,宋太祖都沒有敗績。
太祖趙匡胤的雄才偉略堪比秦皇漢武,他一手建立了大宋王朝,也是他一手結束了五代割據亂國的局面,單這一個貢獻,宋太祖趙匡胤就要高出太宗許多。
我們再來看看宋太宗,宋太宗雖然也算一位雄主,但是其所做的貢獻卻遠遠不及太祖皇帝。趙光義的對外軍事行動大多以失敗而告終,高粱河一役,北宋損失了數萬人馬,雍熙北伐,北宋又折損了數員大將。可以這麼說,宋朝後期的一蹶不振,很大程度上和宋太宗對外軍事行動的失敗有關。宋太宗兩度伐遼,兩度又遭到了失敗,這完全不是一個能君所為。雖然太宗時期北宋曾經收降了北漢和吳越,但這也是在宋太祖武治的基礎上實現的,宋太宗統一南方,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他的兄長宋太祖。
宋太宗一手造成了遼宋對峙的局面,太宗在軍事上的指揮才略完全不能和自己的兄長同日而語,太宗喜好陣戰,所以他常常在北伐時期隨意干涉軍事主將的戰術指揮,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主將的主動權。太宗要求軍士完全按照他的陣法而戰,殊不知遼軍完全卻不按宋軍的套路對敵,如此這般干涉,宋軍焉能不敗。
其次,宋太宗的文治都是建立在兄長執政基礎上的,北宋時期的文治國策其實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完成,而宋太宗只是完善了兄長的體制。宋太祖時期,北宋已經確立了以文治國的國策,當時,宋太祖遵照謀臣趙普的建策,削掉了禁軍將領的大權,並將調軍權收歸於中央。這個決策,極大的調動了北宋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併為宋朝後續三百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宋太宗繼位後,他依照兄長執政的框架,再次設定監察機構,這樣,就進一步擴大了對地方的控制,透過一系列的軍事和行政改革,北宋也徹底改變了五代以來軍人掌權的狀態。
宋太宗的改革都是建立在宋太祖執政基礎上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宋太祖更像是一個開創者,而宋太宗則為坐享其成者,故而,宋太祖的成就要遠遠高於宋太宗。
-
10 # 子曰歷史
如果從影響來看,自然是趙光義對於宋朝的影響更大,因為終宋一朝,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都沒有完全繼承宋太祖趙匡胤的遺志。
我們現在對於宋朝的印象用四個字來講,那就是“重文輕武”,這也是宋朝一直延續的基本國策。很多人都會覺得重文輕武是趙匡胤一手造成的,因為他杯酒釋兵權,因為他提高士大夫的待遇,但不要忘記,趙匡胤是一位馬上皇帝,他在擔心武將造反的前提下,更知道武將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更何況他還有收復燕雲的理想。
以前我在讀到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就有疑惑,他把這些武將的兵權都給剝奪了,那以後打仗誰去領兵?
於是去查詢當時相關史書,才發現原來趙匡胤做的不是簡簡單單的將幾個武將的權力給剝奪,他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現有的軍事制度進行改革。
其措施用十二字總結便是“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
稍奪其權:具體便是設立樞密院制度,用來制約之前掌握禁軍力量的殿前司,原本掌控全國軍隊的殿前司在這之後只有領兵權,發兵、調兵的命令都需要樞密院發出才行,兩者之間相互獨立,相互制約,使得軍隊更容易掌握在皇權手中,而不是手下某個節度使再次上演黃袍加身。
制其錢穀:在各地設定轉運使,將原本歸屬與地方的財政收入,在僅留以日常運作後全部上繳中央,直接剝奪了地方的財政權,失去了經濟基礎。
收其精兵:這個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將各地方精銳的部隊都調往汴京,直接歸屬中央所管轄。然後地方上計程車兵,不定期需要更換戍守的地點,但是領兵的將軍卻不得移動,形成了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局面。
但在趙匡胤時期,不管怎麼改,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軍事掌管的權力,而不是削弱部隊的實力,因為趙匡胤還想北上立一番基業。但是很可惜,趙匡胤在不明不白中駕崩了。
小弟趙光義繼承趙匡胤的位置,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擺脫趙匡胤的影響。為了達到目的,直接提拔一批早期跟隨自己的親信去代替趙匡胤提拔的重臣。
同時為了掌控輿論,提拔文官集團的地位,趙光義在位期間一直在擴充科舉進士的入取名額,如此一來,大量在太祖時期無法考上進士的讀書人,就迅速獲得了出人頭地的機遇。也為後面的文化繁榮,文官頻繁湧現奠定了基礎。
更重要的是趙光義在趙匡胤的基礎上進一步的限制了武官的權力,最終導致的結果便是北伐的屢次失敗,如果說燕雲十六州在趙匡胤的手中還有收復的可能話,在趙光義時期基本就成奢求了。
趙光義的“去太祖化”做的十分成功,往後不論哪位皇帝都再也無法追上趙匡胤的步伐,宋朝也在趙光義手中逐漸成為孱弱的代名詞。
-
11 # 幾世浮沉幾飄零
趙匡胤和趙光義沒有可比性吧!
一武功
趙匡胤平定了五代十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一手棒法舞的是出神入化,太祖長拳更是當時官方的標配。
二文治
經過黃袍加身可以反應出,他以他超凡的人格魅力,讓他手底下人才輩出,趙普 、 曹琳、潘仁美等人都是當事之俊傑。這些人堵上自己身家性命幫助趙匡胤登頂皇位。
杯酒釋兵權在當時看來是結束後唐時代節度使手握兵權與中央朝廷對抗的一種溫和的政治手段,以不見血溫和的手段一舉解決了武將作亂的可能性。
趙光義
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平定了北漢,然後不等士兵修養就急於攻取燕雲十六州,導致數萬人慘敗而歸,自己也是被人一路追殺,騎著驢車返回宋境。這一戰導致數十年間大宋的皇帝面對遼國一直心存恐懼。
這兩人無論文治武功都不在一個水平上,趙光義一輩子都想追趕上他哥哥的步伐或者超越他的哥哥,事實證明他在個個方面只能算得上平庸之主。
-
12 # 瀋陽有青山
趙匡胤和其弟趙光義做比較,就其個人而言,趙光義要比其兄趙匡胤相差良多。
公元960年,遼國聯合北漢入侵後周,後周即任命趙匡胤領兵出征。這足以證明趙匡胤的領兵能力、指揮能力和組織能力。雖然趙匡胤之後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發動了“陳橋兵變”,並且迅速率兵回朝逼周恭帝禪位,雖然遭遇一點抵抗,但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也充分證明了趙匡胤在後周的巨大聲望。趙匡胤在取得政權後,在對北漢用兵的同時,他的眼睛已經瞄向了燕雲十六州,這也不是一個普通人所具備的戰略眼光。
再聊一聊趙匡胤的胸懷氣度,趙匡胤奪得後周政權後,並沒有大肆屠殺後周柴氏後裔,而是保全了他們。就算是在之後的滅國之戰中,趙匡胤也沒有做到趕盡殺絕。包括吳越王、李後主、蜀漢王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割據勢力,趙匡胤都給他們留了活路 ,可謂是仁至義盡。
但趙光義就不一樣了,他最大的功績就是滅了北漢,但這也是在“斧聲燭影”之後了。他不但用各種方式方法殺了他哥哥以前放過的人,而且手段都是極端惡劣的,在這裡就不一一說了。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都會認為趙匡胤對整個宋朝的影響最大,可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趙光義對大宋的影響最為深遠。
趙光義其他的不足或者劣跡不說,單說他有一個特殊愛好就只能有後世某民國委員長可比 。他喜歡親自指揮打仗,即使不去親自指揮,他也會畫好陣圖讓領兵將領帶走,並且要求將領按圖佈陣,敵方如有變動,則必須快馬回報,由他修改陣圖,再快馬送到前線,由將領按圖佈陣。當時的領軍將領每次收到這樣的陣圖,都會感嘆,此戰敗矣!這種方式一直延續到宋朝滅亡,不可不說影響深遠 。
因此在學界有“強漢、盛唐、弱宋”之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這絕對和趙光義的性格,謀略,戰略眼光有關。所以我認為趙光義對宋朝的影響大於趙匡胤。
-
13 # 天楓說
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兩兄弟分別是宋朝的第一位和第二位皇帝,兩人對宋朝和中國歷史的影響是巨大的!哥哥趙匡胤開創了大宋王朝,基本上完成南北一統,弟弟趙光義繼承哥哥的遺願,滅掉北漢最終完成一統,兩人對大宋都有著不小的貢獻。如果要說兩人誰對宋朝的影響最大,那就要分開來說。
我們首先說說趙匡胤,趙匡胤是武將出身,最後透過陳橋兵變,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宋王朝,我們知道大宋王朝終結了唐末以來的亂世,也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戰亂不休,所以說趙匡胤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很大,他結束了戰亂,讓百姓可以安居樂業。
再者,趙匡胤結束了五代以來戰亂割據的土壤,讓武人再也沒有可能叛亂成為一方的軍閥,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王朝的穩固,也為後代王朝提供了借鑑,也算一個巨大的貢獻。
從開國和建制方面,趙匡胤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但是趙光義也不是廢物呀,人家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巨大的影響。
趙光義是趙匡胤的弟弟,他登上皇位有一定的疑雲,但是他畢竟成為了趙匡胤的繼承人,成為大宋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最大的貢獻應該就是拓展了大宋的版圖,並將大宋的版圖給穩定下來,從這一方面來說他貢獻也很大。
但是趙光義沒有他哥哥那樣的武力值,也沒有他哥哥英明神武,對外戰爭屢戰屢敗,最終讓他的雄心消磨完畢,從此大宋將對外的政策轉變為徹底對內,也就是說大宋的政策,在趙光義時期徹底改變,從對外勇敢轉變為對內強悍,再也沒有辦法和外敵對抗,也徹底失去了對外的脊樑,這對大宋影響很壞。
如果說趙匡胤奠定了大宋的基業,讓大宋能完成一統,那麼趙光義就徹底改變了大宋的政策,這對大宋的影響是致命的,從這一點上來說趙光義對大宋負面影響比趙匡胤大的多。
-
14 # 常棣tandy
自然是趙匡胤影響最大!因為宋朝的制度設計大部分都是趙匡胤時完成的,這也對宋朝三百多年影響深遠。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闡釋:
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天,宋太祖與趙普有一段對話。太祖問:“天下自唐未以來,帝王換了十姓,兵戈不息,蒼生塗炭,其故何在?我想息天下之兵,為國家建長治久安之策,其道如何?” 趙普說:“陛下能問到這事,真是天地神人之福。
其癥結就在於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天根治的方法,也沒有什麼奇巧可用,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 話音未落太祖就說“你不必再說,我已經明白了。
趙普以“君弱臣強”一語道破中唐以來政變頻繁、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又以“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作為解決這歷史大問題的三大綱領。
趙普的回答,最初似乎是為解決藩鎮問題而發的,但其後太祖君臣的政治實踐,卻把三大綱領推廣到強化中央集權的各個方面:
一、先說消除藩鎮之禍的問題
藩鎮因控制土地、人民,擁有財賦、軍隊,所以敢於作威作福,坐大犯上。
1.在“削奪其權”上,太祖主要採取了三條措施。
其一,罷領支郡。中唐以來,節度使一般統轄若干州郡,其駐地以外的州郡稱為支郡。宋平荊湖後,下令這些地區節度使駐地以外的州郡劃歸中央直接管轄,中央派遣文官擔任支郡的知州和知縣等州縣長官,三年一任,直接向朝廷奏事,不再聽命 於藩鎮,使藩鎮的轄區和權力大為削弱。 這一做法其後推行到 新統一的南方諸國,至於全國三十餘名節度使先後都不領支郡, 已是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以後的事了。
其二,添置通判。建隆四年,荊湖初平,朝廷始向當地諸州 派遣通判。這一做法後來推廣到剛被平定的原後蜀、南漢、南唐 地區和全國各地。這種由朝廷任命的新官,身負特殊監視的使 命,頗有恃權驕縱的舉動,他們名義上既不是州府長官的副貳, 又不是屬官,故而往往與知州、知府爭權,動輒聲稱:“我是監郡, 朝廷命我監督你!” 太祖頒詔要求通判與知州協調,凡有文書,知州必須與其同簽署才能生效。
有則趣事頗能說明通判對知州權力的分割和制肘:杭州人錢昆嗜蟹,有人問他希望外放哪一州,他說:只要有螃蟹沒通判的地方就行。通判之設,原先旨在削奪罷領支郡以後兼知軍州的藩鎮的權力,後來節度使僅成虛銜,通判在演變為知州的副貳的同時, 還起到制約知州的作用。
其三收司法權。五代藩鎮跋扈,以致枉法殺人。建隆三年,太祖下令,各州死刑必須由刑部審復。同年,恢復前代縣尉 的建置,取代原來由藩鎮親隨擔任的鎮將,執掌一縣司法治安的權力。開寶六年,禁止藩鎮以牙校審斷州府刑獄的陋規舊習,代 以朝廷委派的科舉出仕的文官,剝奪了藩鎮對州府一般案件的審理權。
2.在“制其錢穀”上,太祖主要採取四條措施。
其一,嚴禁佔留。中唐以來,方鎮都掌握地方財賦,絕大部 分截留自用,名曰“留使”、“留州”,小部分用以上供奉貢或賄賂 朝廷。五代後周,依然如此。太祖在乾德年間屢下詔令,規定各州所收財賦稅課,除留最必要的開支,悉送京師,不得佔留。不能支配地方財賦,無異於釜底抽薪,連養兵自大的本錢都剝奪光了。
其二,設定漕司。漕司是轉運使司的別稱,掌一路財賦收人,以保證向朝廷足額上供和地方州郡開支充足。乾德三年,太祖最先設立準南轉運使。這一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的重大組織措施,不久就推行到全國諸道。作為朝廷外派的使臣,轉運使權勢頗大。開寶五年,李符出任京西南面轉運使,把太祖親賜的八個大字“李符到處似朕親行”書於大旗上,常以自隨。
其三,監臨場務。場務是指徵收各種商稅、專賣稅的機構五代場務多由藩鎮差造牙校管理,不立章法,大肆誅求,成為方鎮重要財源。太相派京朝官監臨各處場務,制定條禁,整齊文簿,有關稅收直接歸公,節度使不再有過問場務稅課的權力。
其四,禁止販易。五代藩鎮常派親吏前往諸道進行長途販易,沿途免徵商稅。宋初,包括少數藩鎮在內的數十功臣仍承襲舊風。到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頒佈了內外臣僚不得“回圖販易”的詔令,把藩鎮經商利的渠道也給堵死了。
3.在“收其精兵”上,太祖主要採取了三條措施。
其一,選拔精銳。乾德三年(965年),太祖命包括各藩鎮在內的各地長吏挑選本道驍勇精兵,補充中央禁軍的缺額。同時選拔強悍士兵作為兵樣,分送各地照樣募兵。後來又以木梃為高下之等,散發諸州依樣遴選。這樣就使節鎮精兵盡入中央禁軍,自知在軍事上無法再與中央抗衡。
其二,撤罷節鎮。開寶二年(969年)的一天,太祖在後苑宴請王彥超等五位節度使,席間,太祖對他們說:“你們都是國家宿舊久臨大鎮,公務繁劇,不是朝廷禮賢之意呵!王彥超立即心領神會,自求告老還鄉。武行德等四節鎮卻大談自己攻戰的資歷,太祖打斷他們的話頭:“那是異代事,何足為道!”次日,任命 他們擔任些榮譽的虛銜,卻把他們的節度使全給撤免了。
這個 故事似乎是杯酒釋兵權的克隆版,其真實性恐怕也不無問題,也許都與酒筵有關,故而導致後人將兩者混為一談。但太祖撤罷 節鎮確有其事,其後太宗也撒兔了石守信、張永德等七節度。
其三,文臣代闕。在藩鎮因死亡、遷改、致仕等原因出缺,太祖便不再新任節度使,概由京官權知,而京官毫無例外都是文 臣。為了提高取代節鎮的知州的權威,他們往往帶著中樞職銜權知州府,例如,乾德元年,鳳翔節度使王景死,任命高防以樞密 直學士權知。
太祖以後諸朝,這種情況幾乎未見,應是太祖為削要藩鎮所採取的變通辦法 以三大綱領收藩鎮之權,由趙普建議,太祖施行,某些政策至太宗時仍在繼線推行,其完成的過程遠較罷宿衛典領禁軍為長,決不是一杯酒所能完事的。
二、再說分割相權的問題
北宋初年之所以能夠徹底解決安史之亂以來的藩鎮問題,舉割除了長期以來導致政局動 蕩、社會戰亂的毒瘤,雖說其中有內在的歷史必然性,但太祖君 臣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出來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智慧,也起了關 鍵性的作用 。
方鎮太重不過是中唐以來君弱臣強的表現之一,解除藩鎮 權力也不過是三大綱領付諸實施的一方面的成效。而相權的強 弱消長總是直接影響到君權的安危存亡,這類例證在歷史上是 屢見不鮮的。
太祖便舉一反三把三大綱領推廣運用到分割相 權上。 趙普雖是開國第一功臣,開國之初實際上也承擔著宰相的 職責,但他直到乾德二年才真正做上宰相。
太祖把原先的相權一分為二,分為中書和樞密院,一文一武,號稱“二府”。中書又稱政府、東府;樞密院又稱樞府、西府。中書即中書門下的簡稱,是最高行政機構,其長官即宰相,官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或平章事),有時也以侍中為宰相,其議事辦公場所稱政事堂,俗稱都堂。
但是太祖似乎感覺宰相之權還是太尊太重,於是設參知政事。並且把參知政事職權和地位,提升到與宰相接近,他首先命參知政事得入政事堂與宰相同議政事,而後命參政與宰相輪番掌中書門下的相印,押百官上朝班次,用意是防範宰相專擅,分割宰相權力。
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使,另設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院事為副長官,資歷淺的副長官也稱籤書樞密院事或同籤書樞密院事,樞密院多設副長官是為了防止大權壟斷於樞相一人之手。樞密院正副長官一般由文臣擔任,他們與宰相不在一起辦公和奏事,所奏兩不相知,皇帝不僅將原屬宰相的那部分軍事權力劃給了樞密院,而且也可以在不同的奏事中,瞭解全面情況,作出正確裁決。參知政事與樞密院長貳合稱執政,他們與宰相起則合稱宰執。
在以樞密院分宰相兵權的同時,太祖設三司總理全國財政,這是僅次於中書和樞密院的中央行政機構。其最高長官是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僅次於執政,實際上與宰相樞密使分掌了全國行政軍事、財政大權。
值得注意的是,太祖分割相權執行的也是三大綱領: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即削奪其權”,以樞密院與中書並稱二府,即“奪其精兵”;設三司總理財政,即“制其錢穀”。也許,這是作為這一綱領的始作俑者,其後久居相位的趙普所始料未及的。
三、最後說地方分權的問題
1.機構設定
三大綱領後來也貫徹在地方政權上,雖然這種運作已在太祖朝之後,我們且在這裡並交代,順便把宋代政區也作一介紹。宋代一般被認為是二級政區制:即縣為二級行政區劃;府州、軍、監為一級行政區劃。一級行政區以州最普遍,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以後,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全國諸州都直屬中央,通判成為分知州之權的副長官。
在一級行政區中,府的地位最尊最重,都城(北宋的東京開封府和南宋的臨安府)和陪都(北宋的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稱為京府, 其他則稱次府。府都是由州升格而來,升格的原因除地理位置重要外,主要是皇帝未即位以前的封地或在該州任職的緣故,或因皇帝駐蹕而升。
直屬於路的軍,地位與下州相似(另有隸於府州的軍,與縣同屬二級政區)。 監專為管理礦冶、鑄錢、產鹽等區域而設,兼治民政,直屬於路的監地位與下州彷彿(另有隸屬府州的監,則與縣同級)。關於路的性質,雖有學者認為是一級政區,但一般認為路只是中央派出的監察轄區,不屬一級政區。
宋太祖時,承襲唐制,全國分十三道,諸道設轉運使以總財賦,旨在削奪藩鎮的錢穀之權。太宗時,轉運使在掌管一道財賦之外,還擔負起監察的職能。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全國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等十五路,路正式取代道。其後,路屢有分合,京東、河北、淮南、江南路各分為東、西,京西路分為南、北,陝西路分為永興軍路和秦鳳路,西川路與峽路分為成都、利州、梓州、夔州四路,至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全國增至二十三路。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增設京畿路,全國為二十四路。
2.職能界定
宋代路級機構名目頗多,主要有漕司、憲司、倉司和帥司。
漕司是轉運使司的簡稱,是最先設定的重要路級機構,其長官為轉運使,如前所述,其目的在於對藩鎮起“制其錢穀”的作用。
憲司是提點刑獄司的簡稱,太宗時始設,長官稱提點刑獄,初為轉運司的附庸,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成為監察一路的最高司法官員。
倉司是提舉常平司的簡稱,正式成為獨立的監司機構在神宗熙寧初年,長官即稱提舉常平,掌管一路常平新法和水利、茶鹽等事。
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和提舉常平司分掌財賦、刑獄和常平新法,並監察所屬州縣的官吏,故也統稱監司。
帥司是安撫使司的簡稱,長官稱安撫使,原為諸路災害或用兵而派遣的專使,真宗以後漸成為專治一路軍政和治安的長官,往往由這一路分的帥司所駐州府的知府或知州兼任。
漕司、憲司和帥司的路分有時並不盡同,例如元祐元年(1086年),漕司為二十三路,而憲司僅十八路,政和元年(111年)漕、憲二司都是二十四路,而帥司倒有二十八路。即便漕司憲司和帥司的路分相同,其各自的治所也不一定同在一處,如以政和元年的京東西路為例,漕司治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憲司治濟州(今山東鉅野),帥司則治鄞州(今山東東平)。
前述北宋十五路、二十三路和二十四路,都指的是轉運司路。乍一看去路級機構給人以疊床架屋的感覺,實際上正體現了宋代地方行政貫徹三大綱領的特點。太祖、太宗朝,轉運使逐漸擁有比較完整的治理一路的權力,成為一路的最高行政長官。
可以說,宋初的轉運使實際上是漢朝的刺史、唐代的藩鎮在新時期的翻版。正是看到這點,才有其後提點刑獄、提舉常平和安撫使的設立,將有關權力依次從轉運使那裡剝離出去,徹底杜絕了路級長官重蹈前代藩鎮覆轍的可能。 漕、憲、倉、帥四司是並行的路級機構,各司其職,互不統屬,不但監司之間互不統屬,帥司與監司之間也互不統屬,分別直接向中央有關部門負責。
不僅如此,宋代實行路級長官互察制度內容包括監司之間的互察、帥司和監司的互察。這種互相牽制的權力結構,使任何路級長官都不可能專權獨斷,更不可能出現類似藩鎮割據那樣尾大不掉的局面。
三大綱領對宋代削奪藩鎮權力、分割宰相權力和制約路級權力,都起了不可替代的指導性作用,僅憑這點,趙普就無愧是見識透徹的政治家,而趙匡胤對於宋朝的影響也遠遠大於其弟趙光義。
-
15 # 當代曹植
雖然北宋一系,由太宗傳承。但是,如果從影響來看,自然是趙匤胤對於宋朝的影響更大。
趙匡胤是武將出身,最後透過陳橋兵變,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宋王朝,終結了唐末以來的亂世,也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戰亂不休,所以說趙匡胤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很大。
趙匡胤結束了五代以來戰亂割據的土壤,讓武人再也沒有可能叛亂成為一方的軍閥,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王朝的穩固,也為後代王朝提供了借鑑,也算一個巨大的貢獻。
很多人都會覺得重文輕武是趙匡胤一手造成的,因為他杯酒釋兵權,提高士大夫的待遇,但不要忘記,趙匡胤是一位馬上皇帝,他在擔心武將造反的前提下,更知道武將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更何況他還有收復燕雲的理想。
太祖把原先的相權一分為二,分為中書和樞密院,一文一武,號稱“二府”。中書又稱政府、東府;樞密院又稱樞府、西府。中書即中書門下的簡稱,是最高行政機構,其長官即宰相,官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有時也以侍中為宰相,其議事辦公場所稱政事堂。
太祖感覺宰相之權還是太尊太重,於是設參知政事。並且把參知政事職權和地位,提升到與宰相接近,他首先命參知政事得入政事堂與宰相同議政事,而後命參政與宰相輪番掌中書門下的相印,押百官上朝班次,用意是防範宰相專擅,分割宰相權力。
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使,另設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院事為副長官,資歷淺的副長官也稱籤書樞密院事或同籤書樞密院事,樞密院多設副長官是為了防止大權壟斷於樞相一人之手。樞密院正副長官一般由文臣擔任,他們與宰相不在一起辦公和奏事,所奏兩不相知,皇帝不僅將原屬宰相的那部分軍事權力劃給了樞密院,而且也可以在不同的奏事中,瞭解全面情況,作出正確裁決。
太祖在各地設定轉運使,將原本歸屬與地方的財政收入,在僅留以日常運作後全部上繳中央,直接剝奪了地方的財政權,失去了經濟基礎。
太祖將各地方精銳的部隊都調往汴京,直接歸屬中央所管轄。然後地方上計程車兵,不定期需要更換戍守的地點,但是領兵的將軍卻不得移動,形成了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局面。
但在趙匡胤時期,不管怎麼改,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軍事掌管的權力,而不是削弱部隊的實力,因為趙匡胤還想北上立一番基業。
宋太宗在軍事上的指揮才略完全不能和自己的兄長同日而語,太宗喜好陣戰,所以他常常在北伐時期隨意干涉軍事主將的戰術指揮,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主將的主動權。太宗要求軍士完全按照他的陣法而戰,殊不知遼軍完全卻不按宋軍的套路對敵,如此這般干涉,宋軍焉能不敗。
其次,宋太宗的文治都是建立在兄長執政基礎上的,北宋時期的文治國策其實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完成,而宋太宗只是完善了兄長的體制。宋太祖時期,北宋已經確立了以文治國的國策。宋太宗繼位後,他依照兄長執政的框架,再次設定監察機構,這樣,就進一步擴大了對地方的控制,透過一系列的軍事和行政改革,北宋也徹底改變了五代以來軍人掌權的狀態。
趙光義在趙匡胤的基礎上進一步的限制了武官的權力,最終導致的結果便是北伐的屢次失敗。
宋朝也在趙光義手中逐漸成為孱弱的代名詞。
-
16 # 微史春秋
若從長遠影響來看,我認為宋太宗對宋朝的影響更大。
作為一代君主和二代君主,其實兩人都算的上“創業”君主,開國皇帝是奠基者,這功勳自然無與倫比,北宋不少國家制度、政策卻是在宋太宗時期最終定型的。
一、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北宋的統一大業終止於宋太宗時期北宋的統一大業在宋太宗時期徹底廢棄,這影響無疑是左右北宋國運的
宋太祖在統一大業進行中去世,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繼位後的宋太宗本來也是繼承宋太祖的統一遺志的。
“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陳洪進、錢俶相繼納土。未幾,取太原,伐契丹。”
取太原滅滅北漢後,中原地區基本統一,宋太宗想繼續北上奪取幽雲十六州。
但是兩次北伐慘敗之後,再也不“銳意進取”了,再也不想著收復幽雲十六州了,開始了“守內虛外”的國策。
二、重文輕武,漢民族血性被消磨,也是定型了宋太宗時期宋太祖處於得國自立的方式,便開始重文輕武,然而重文輕武的最終成型卻是在宋太宗時期。
這和上面提到的北伐慘敗也有著很大的關係,沒有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志向,武將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價值,國家無大事,從此留給武將的只剩下防範了。
而武將被壓制,也使得漢族血性骨氣大為降低,對遼患上了恐遼症,加之後來的大興文教,更是惡化漢人的血性。
三、興科舉、重文教,造就了輝煌燦爛的大宋文化如果說兩面兩點是不好的影響,這一點主要就是好的影響了。
北伐慘敗,宋太宗的武功不顯,那就勢必要顯示文治成就,所以“抑武事、興文教”正是在宋太宗的大力推行大為流行(這也將重文輕武國策徹底定型)
宋太宗大開科舉,大幅度提高錄取比例,籠絡文人士大夫,且組織文人編書,這在文教上的成就古往今來是很好有人可以比擬的。
更重要的是,透過大興文教,北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也形成了,這個影響無疑也是巨大的。
綜上所述,從長遠影響上看,我認為宋太宗對宋代的影響更大一些。
-
17 # 藍藍的天空有點雲
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是兩位親兄弟皇帝。作為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可能名氣最大,宋太宗的文治都是建立在兄長執政基礎上的,北宋時期的文治國策其實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完成,而宋太宗只是完善了兄長的體制。宋太祖時期,北宋已經確立了以文治國的國策,當時,宋太祖遵照謀臣趙普的建策,削掉了禁軍將領的大權,並將調軍權收歸於中央。這個決策,極大的調動了北宋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併為宋朝後續三百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宋太宗繼位後,他依照兄長執政的框架,再次設定監察機構,這樣,就進一步擴大了對地方的控制,透過一系列的軍事和行政改革,北宋也徹底改變了五代以來軍人掌權的狀態。
宋太宗的改革都是建立在宋太祖執政基礎上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宋太祖更像是一個開創者,而宋太宗則為坐享其成者,故而,宋太祖的成就要遠遠高於宋太宗。
-
18 # 西江夜行
你認為趙匡胤和趙光義相比,哪位對宋朝影響最大?回答此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對宋太祖和宋太宗二人的歷史功績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只有把二人的歷史功績做一個對比才清楚他們對宋朝的影響。
一、宋太祖的歷史功績:
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生於927年3月21日-卒於976年11月14日),趙匡胤是宋朝的初創者,也是宋朝的開國之君。趙匡胤於宋朝建立之前就在中國北方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是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原籍燕趙之地,出身武將世家,父親趙弘殷為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匡胤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但其父親僅僅是中級軍官,對趙匡胤並無多大幫助。青年時代的趙匡胤較早就離開父母,闖蕩江湖,在混社會的這段歲月裡他嚐遍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經歷了風雨,正是這段艱難的歲月錘鍊了他的性格和毅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後周太祖郭威處當一名親兵,其親兵身份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後周皇帝郭威的外甥柴榮(後周第二個皇帝)並受到柴榮的賞識,從此開始斬頭露角。因其天資聰慧,善於指揮,屢次建立戰功,在30歲左右官封后周節度使。
宋太祖文以治國,武以安邦,其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歷史成就是恢復了華夏主要地區的統一,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中國長達200年的諸侯割據和軍閥戰亂局面,使得人民能夠安居樂業享受太平世界。
趙匡胤重視文化,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新修水利,減輕徭役積極發展經濟,勵精圖治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經濟文化空前繁盛,史稱:建隆之治。以至於後人有稱“宋朝是文人的樂園”的稱譽,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稱的上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後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宋朝是中國古代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所以趙匡胤是這個歷史時期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趙匡胤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宋朝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如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勤政愛民、嚴於律己、崇尚節儉等過人的人格魅力,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為後世史學家所敬佩。
二、宋太宗的歷史功績:
宋太宗趙光義,字廷宜,(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趙匡胤名諱而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宋太祖趙匡胤駕崩,趙光義繼位。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的國策。
趙光義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早期一直跟隨哥哥趙匡胤南征北戰,立下不小戰功。光義即位後,改年號“太平興國”,以示成就一番事業。趙光義政治上並沒有太多建樹,主要還是沿襲太祖舊制。但是他注重培植和提拔自己的親信,任命其弟趙廷美為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封齊王,侄趙德昭為節度使和郡王,趙德芳也封為節度使。宋太祖和趙廷美的子女均稱為皇子皇女,宋太祖的三個女兒為國公主。宋太祖的舊部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和楚昭輔等人都加官晉爵,他們的兒孫也因此獲得官位。對於太祖在世時曾加以處罰或想要處罰的人,趙光義都予以赦免。
趙光義即位後其一生主要是做一件事,那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軍事上繼續統一事業,他先後發動五次較大規模戰爭,經過大大小小的戰爭終於結束了自唐末黃巢之亂以來近九十年藩鎮割據混戰的局面,再次形式上統一全國。《宋史》評價:帝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宋太宗主要歷史功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軍事,透過戰爭為宋朝開疆拓土並建立文官政治,改變武人當政的局面,這些措施順應了歷史潮流,為宋朝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積極重視和發展文化,本人喜好詩賦,政府也因此特別重視文化事業,宋朝重教之風因而展開。
問題結論:
宋太祖和宋太宗二人都對宋朝的建立和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二人施政對宋朝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但是就對宋朝的影響和歷史功績來說趙匡胤作為一個承前啟後時代的開國之君其歷史地位不言而喻。作為五代十國的終結者和中國重要朝代宋朝的開拓者,趙匡胤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其建立的宋朝是中華文明得到空前繁榮、發展、延續的重要朝代,他為此做出了巨大歷史貢獻。
-
19 # 雪峰居士
眾所周知趙匡胤時期為了解決五代以來武將擁兵自重禍亂一方弊端,採取“重文抑武”的國策,以至於有宋一代皇帝都對武將極其不信任,而與文人士太夫共治天下。故而,大多數人將宋朝的弊端都歸功於宋太祖趙匡胤身上,認為是他讓整個宋朝沒有了骨氣、沒有了能征善戰之將。
殊不知,趙匡胤在位時期除了幹了上面的事情,還立志於全國統一大業,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步伐,逐步推進全國統一大業。並設“封樁庫”,志在賒回“燕雲十六州”,如遼願意用銀錢交換就罷、如不願意則動刀兵,可見趙匡胤做了兩手準備。
在位期間,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曾提出遷都洛陽而遭到群臣反對而作罷。當考慮進攻北漢、契丹事宜時,在宮中離奇而亡。
然而趙光義呢?即位以來在哥哥趙匡胤的基礎上,繼續加強中央集權和重文抑武,最終確立北宋文官政體;對外進行統一大業,滅北漢,對遼用兵,完成全國形式上的統一。然而,對遼用兵兩次失敗,於是對遼轉為守勢,燕雲十六州無望;對交趾作戰再敗,漢唐故疆自北宋開始後再也未能恢復;在與西夏党項族幾次戰役中,北宋也屢戰屢敗。
宋朝定都開封,轉為守勢的北宋必須增兵以拱衛首都,於是宋朝中央禁軍從宋太宗開始就逐漸增多,乃是宋朝冗兵的開端。
宋太祖趙匡胤想遷都洛陽,宋太宗趙光義力阻遷都,以“在德不在險”為由而拒絕遷都,致使北宋首都開封無險可據。由於“燕雲十六州”始終未握北宋之手,首都開封始終命懸敵手、膽顫心驚。
如此,影響後世北宋非常嚴重的“三冗”問題及其北宋首都無險可據問題,都出自趙光義之手筆。相比趙匡胤而言,趙光義對宋朝的影響非常深遠,奠定了有宋一代的基本形態。
-
20 # 世界全史羅銳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是他結束了自唐末以來的地方割據狀態。無論從文治上來看,還是從武略上來看,宋太祖趙匡胤都遠遠高於宋太宗。
首先,宋太祖趙匡胤一生很少有敗績。宋太祖在建國前,他就是的大將,當時,趙匡胤官居後周最高軍事長官,位高權重,就連後也對其是非常信任。宋太祖一生曾進行過多次戰役,不管是平定淮南,還是滅亡、,宋太祖都沒有敗績。
太祖趙匡胤的雄才偉略堪比秦皇漢武,他一手建立了大宋王朝,也是他一手結束了五代割據亂國的局面,單這一個貢獻,宋太祖趙匡胤就要高出太宗許多。
我們再來看看宋太宗,宋太宗雖然也算一位雄主,但是其所做的貢獻卻遠遠不及太祖皇帝。趙光義的對外軍事行動大多以失敗而告終,高粱河一役,北宋損失了數萬人馬,雍熙北伐,北宋又折損了數員大將。可以這麼說,宋朝後期的一蹶不振,很大程度上和宋太宗對外軍事行動的失敗有關。宋太宗兩度伐遼,兩度又遭到了失敗,這完全不是一個能君所為。雖然太宗時期北宋曾經收降了北漢和吳越,但這也是在宋太祖武治的基礎上實現的,宋太宗統一南方,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他的兄長宋太祖。
宋太宗一手造成了遼宋對峙的局面,太宗在軍事上的指揮才略完全不能和自己的兄長同日而語,太宗喜好陣戰,所以他常常在北伐時期隨意干涉軍事主將的戰術指揮,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主將的主動權。太宗要求軍士完全按照他的陣法而戰,殊不知遼軍完全卻不按宋軍的套路對敵,如此這般干涉,宋軍焉能不敗。
其次,宋太宗的文治都是建立在兄長執政基礎上的,北宋時期的文治國策其實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完成,而宋太宗只是完善了兄長的體制。宋太祖時期,北宋已經確立了以文治國的國策,當時,宋太祖遵照謀臣趙普的建策,削掉了禁軍將領的大權,並將調軍權收歸於中央。這個決策,極大的調動了北宋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併為宋朝後續三百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宋太宗繼位後,他依照兄長執政的框架,再次設定監察機構,這樣,就進一步擴大了對地方的控制,透過一系列的軍事和行政改革,北宋也徹底改變了五代以來軍人掌權的狀態。
宋太宗的改革都是建立在宋太祖執政基礎上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宋太祖更像是一個開創者,而宋太宗則為坐享其成者,故而,宋太祖的成就要遠遠高於宋太宗。
最後,依照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人個人的魅力和執政手段,宋太祖也是遠高於宋太宗。宋太祖仁慈,對於開國功臣的問題,一個杯酒釋兵權就解決了問題,而宋太宗呢,他的猜疑之心要多於仁慈,對於朝臣,他更多的是利用,而非推心置腹。宋太祖有無窮的個人魅力,這也是宋太宗所無法比擬的,正因為如此,宋太祖才代替了周室而建立北宋。
回覆列表
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是兩位親兄弟皇帝,這在宋朝歷史上也是很不多見。作為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可能名氣最大,不過,宋太宗趙光義也可以算作是一代雄主,北宋疆域的雛形就是在宋太宗手裡完成的。那麼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他們二人誰對北宋的貢獻最大呢?或者這麼說,他們二人誰的治國才能最高。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是他結束了自唐末以來的地方割據狀態。無論從文治上來看,還是從武略上來看,宋太祖趙匡胤都遠遠高於宋太宗。
首先,宋太祖趙匡胤一生很少有敗績。宋太祖在建國前,他就是後周的大將,當時,趙匡胤官居後周禁軍最高軍事長官,位高權重,就連後周世宗柴榮也對其是非常信任。宋太祖一生曾進行過多次戰役,不管是平定淮南,還是滅亡後蜀、南唐,宋太祖都沒有敗績。
太祖趙匡胤的雄才偉略堪比秦皇漢武,他一手建立了大宋王朝,也是他一手結束了五代割據亂國的局面,單這一個貢獻,宋太祖趙匡胤就要高出太宗許多。
我們再來看看宋太宗,宋太宗雖然也算一位雄主,但是其所做的貢獻卻遠遠不及太祖皇帝。趙光義的對外軍事行動大多以失敗而告終,高粱河一役,北宋損失了數萬人馬,雍熙北伐,北宋又折損了數員大將。可以這麼說,宋朝後期的一蹶不振,很大程度上和宋太宗對外軍事行動的失敗有關。宋太宗兩度伐遼,兩度又遭到了失敗,這完全不是一個能君所為。雖然太宗時期北宋曾經收降了北漢和吳越,但這也是在宋太祖武治的基礎上實現的,宋太宗統一南方,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他的兄長宋太祖。
宋太宗一手造成了遼宋對峙的局面,太宗在軍事上的指揮才略完全不能和自己的兄長同日而語,太宗喜好陣戰,所以他常常在北伐時期隨意干涉軍事主將的戰術指揮,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主將的主動權。太宗要求軍士完全按照他的陣法而戰,殊不知遼軍完全卻不按宋軍的套路對敵,如此這般干涉,宋軍焉能不敗。
其次,宋太宗的文治都是建立在兄長執政基礎上的,北宋時期的文治國策其實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完成,而宋太宗只是完善了兄長的體制。宋太祖時期,北宋已經確立了以文治國的國策,當時,宋太祖遵照謀臣趙普的建策,削掉了禁軍將領的大權,並將調軍權收歸於中央。這個決策,極大的調動了北宋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併為宋朝後續三百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宋太宗繼位後,他依照兄長執政的框架,再次設定監察機構,這樣,就進一步擴大了對地方的控制,透過一系列的軍事和行政改革,北宋也徹底改變了五代以來軍人掌權的狀態。
宋太宗的改革都是建立在宋太祖執政基礎上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宋太祖更像是一個開創者,而宋太宗則為坐享其成者,故而,宋太祖的成就要遠遠高於宋太宗。
最後,依照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人個人的魅力和執政手段,宋太祖也是遠高於宋太宗。宋太祖仁慈,對於開國功臣的問題,一個杯酒釋兵權就解決了問題,而宋太宗呢,他的猜疑之心要多於仁慈,對於朝臣,他更多的是利用,而非推心置腹。宋太祖有無窮的個人魅力,這也是宋太宗所無法比擬的,正因為如此,宋太祖才代替了周室而建立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