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要氏傳人
-
2 # 皇家橡樹1972
在關島拍攝到的“長征3乙”運載火箭三級火箭故障後,墜落在太平洋的情景。
對於“長三乙”和先前的“長五”火箭的發射失敗,既不能惡意的汙衊,也不能無原則的“洗白”,因為航天工程的技術複雜程度用“萬人一杆槍”來形容不為過,出現了發射失敗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和所以工業製品製品一樣,運載火箭肯定會故障存在的,哪怕是0.000001的機率都會造成“箭星具損”,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兩次發射失敗並不是整體設計上的失敗,而是某些小零件或者飛控系統軟體方面有可能出問題了,查明原因之後再次發射成功機率就會大增。
而對待胡說八道、惡意貶低的人就應該用:你行你上這個詞懟他!但這次“長三乙”的失利確實有些不該,因為它是我國“金牌火箭”不似“長五”那樣的新型火箭,它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出現問題確實要在管理上找出原因。
我國最近三四年運載火箭發射頻率大增,由原來的每年十幾、二十幾枚到現在每年發射超過100多枚,若是想達到100%的發射成功就需要對原來的低發射率執行管理體制進行改進,同時對易出現故障的零部件、飛控軟體繼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發射任務。運載火箭和搭載的衛星都是高價值的產品,發射失敗就是巨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影響到對外商業發射合同,並且對整個航天隊伍計程車氣也是重大的打擊!希望航天人儘快發現失敗的原因,及時調整和改進。我們現在的航天人秉承老一輩的精神和傳統,要不然圖片的這位叫姬濤的空間資訊中繼傳輸技術研究中心的副總師,40歲左右的年紀頭髮怎麼會花白了?她這個水平的人要的到了私企或者外國,收入肯定要超過國內,但是她和他們這些報效國家的人,沒有那樣去做,因為她和他們這些人是真正的民族脊樑!我們對他們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諷刺和打擊。
-
3 # 膳食街
三十年前汽車懟頭的事很少發生,是那時的汽車很少,現在幾乎每天發生交通事故,是因為車太多了,火箭發射也是同理,發射的多也就出現事故多。但是也不能以此為由就放鬆了管理和技術把控,畢竟失敗一次不是一個小損失,還是總理的一句話,保證萬無一失。技術問題解決在地面,不要懷著僥倖心理帶病上天。希望國家的航天事業興旺發達。
-
4 # 郝文史
首先,看到發射失利,心裡很難受。雖然比起國外同行,發射成功率很高。據統計,長征火箭300次發射的成功率約為96%。與前50次發射相比,後250次發射的成功率明顯提升且趨於穩定。在第三個100次發射中,長征火箭共將225顆航天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成功率高達97%,居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2018年,長征火箭年發射連續成功次數達到37次,首次獨居世界航天發射次數年度第一位。但是,仍然希望航天人能夠牢記當年周總理提出的“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
“16字方針”。
作為一個外行人,不懂專業技術,也說不清楚。誠懇建議,一是真心希望讓航天人才、專家們專心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儘量不要搞“專而優則仕”,個人感覺,讓高層次專家從政,有棄長就短之嫌,有些得不償失。二是大力宣傳各行各業的專家名人,增強榮譽感。三是大幅度提高專家們的物質待遇,留住人才,穩定隊伍。
相信專家們一定能夠查出原因,改進技術,杜絕後患,期待早日再發成功!
-
5 # 深圳蝸居之裝修日記
本人完全不懂航天科技,只能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這個問題。歷史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經歷過這樣的失敗,從科學角度看,這是機率的問題。但從一個普通國人認知角度看,近20年來,我們似乎走的都比較順,國運一直呈正向曲線變化,我們潛移默化的接受了我們必將會越來越順,越來越強的規律,勢不可擋是必然趨勢。回頭想想,我們的驕傲好像來的太快太突然,有時連自己都不太敢相信。正如一個企業或者一個人,在走向成功路上必然會經歷很多的挫折一樣,國家發展也如此。所以,我們需要正視類似火箭發射失敗的案例,古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
6 # 達摩吃棗
昨晚約十點鐘左右就報道出來了: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火箭一、二級飛行正常,三級工作異常,根據測量資料監視判斷,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已墜落,衛星發射失利。故障排查及有關處理工作已全面展開
就這我發表一下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有不同看法也多多留言。 其實呢,相對來說,我國在火箭發射上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發射成功率的,近來感覺失敗率多了也只是相對的,你也得要看看我國近年來發射了多少衛星,發射的次數多了,相對來說肯定是失敗的也多,沒有什麼能保證百分之一百成功的,
也有可能是因為發射任務繁重,二個發射的次數多了,相關的人員就開始出現麻木大意了?,思想意識上沒有以前那般的重視和責任心了?還有就是眼看北斗完全成功組網在即,開始驕傲自滿了?又或者是急功近利了?這些都要好好反醒一下,沒有就最好。
再就是是不是另有原因?一個月兩次發射失敗讓人感覺都在第三級點火時失敗有點奇怪。是不是有其它國(敵對國家)利用高科技進行破壞!(前幾天報導美國利用軌道衛星有意破壞碰創我多棵在軌衛星),這個也不得不防,我們國家的北斗系統還差關鍵的兩顆衛星就能全面完成了,一旦完成,我們將徹底擺脫依賴西方國家GPS系統幾十年的壟斷,這是很多國家的政客不願意看到的,特別是軍事運用領域,所以我們的北斗系統一直都是西方國家的噩夢,自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和破壞,所以也得要排除是否人為破壞,要防止間諜滲透,這些可不得不防。
-
7 # 黃斌凌霄花老先生
我就感覺今年"鼠年”是個不吉利的年份!今年一開頭就不對勁!春節還沒過完就發生了CoⅤⅠD_19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全國隨即進入了非常狀態!抗疫!幾乎都是同時,全球先後也都進入到緊急狀態之中至今!鼠年是個動亂之秋!多事之秋!不宜做風險大的專案!不宜多發射衛星,更不利於發射國外衛星!大自然界的許多事物,人類還認識的很有限!這並非什麼迷信,而是人類尚未認識的自然規律吧!接下來,今年還有八個多月的時間,國際形勢複雜而且險惡!國內也是存在許多嚴峻形勢!但願上天有眼,保佑我善良的大中華!
-
8 # 手機使用者高良友
失敗是成功之母。人無完人,感謝航天這些年付出的具大努力,總結經驗,查出原因,吸取教訓。完成偉大的航天事業!
-
9 # 慶偉
“航天發射失敗,具體什麼情況?”對小編提出的問題,我認為,除了這方面的技術專家以外,我們在坐的都是門外漢,誰也沒有資格去枉加評論,至於發射失敗的原因,航天技術專家會調查研究清楚的,自古“失敗乃兵家常事”,失敗與成功在科學領域技術研究方面是正常現象,我想每一個專案在研究過程中,誰也不敢保證能百分百的成功,航天發射失敗情況,只要查明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會很快發射成功的!為科學家們加油![加油][加油][加油]點贊![贊][贊][贊]
-
10 # 科技強哥說首先,火箭發射失利事件詳情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火箭一、二級飛行正常,三級工作異常,根據測量資料監視判斷,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已墜落,衛星發射失利。故障排查及有關處理工作已全面展開。
此前,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
其次,火箭發射失利事件背景長征七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改(長征七號A),是在原有長征七號二級火箭的基礎上加上了第三級,第三級火箭採用的是液氫液氧發動機,箭高也提升到了60米。3月16日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的失敗,其主要原因是這款火箭首飛,全新設計的運載火箭風險本身就非常高。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CZ-3B)是在長征三號甲和長征二號捆綁運載火箭的基礎上研製的大型三級液體捆綁火箭。長征三號乙於1996年2月15日首次發射國際通訊衛星708失敗,1997年8月的第二次發射任務取得成功。其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亦可進行一箭多星發射或其它軌道衛星的發射,也是我國用於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的主力火箭,發射載荷主要為地球靜止軌道通訊衛星、氣象衛星及北斗導航衛星和月球著陸探測器等。
印尼PALAPA-N1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採用東方紅四號增強型通訊衛星平臺,服務可以覆蓋印尼等東南亞地區。PALAPA-N1衛星的任務是接替目前在軌的PALAPA-D衛星,後者在2009年也是由長征三號乙在西昌發射升空。PALAPA-N1專案將改善印尼通訊、廣播事業,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也是中國航天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又一成果。
第三,我國火箭事業未來可期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是一款效能穩定的老火箭,此次發射失敗充分證明航天產業真的是高精尖而且是高風險的事業。長征三號乙的特點就決定了其發射的衛星非常昂貴,此次任務失敗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但一兩次發射任務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航天人能儘快找出問題所在,繼續攻堅,實現新的突破。
此次失利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因為航天人後續面臨的發射任務仍然非常繁重,包括新一代載人飛船、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探測火星工程、北斗全球組網等任務。每一次失利都會成為航天人繼續前進的動力,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查詢問題所在,找到失敗根源,相信中國航天人是一支敢打必勝、勇往直前的隊伍,歷史上多次成功已經充分證明。
結語:古人云‘’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相信科學的路途沒有那麼一帆風順,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中國長征一定會遨遊蒼穹!
那麼,大家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兩次航天發射失敗,是怎麼看的?
-
11 # 盼小暖
今天突然看到震驚的訊息,這則訊息大概是除了新冠疫情之外,第二個讓國民感到痛惜的新聞,就是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射負責將印尼國家的商業通訊衛星送到預定軌道,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佈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在3月16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所以我們在聽到這則訊息的時候,心裡一顫,一個月內連續出現兩次發射失敗。我們的神州飛船都已經從一號發射到十一號了,很多用的都是長征系列的運載火箭發射的。每次都能成功發射,本來應該是很成熟穩定的運載火箭,怎麼發射失敗了呢?第一次失敗原因3月16日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是改進型的,屬於全新設計的一款運載火箭,並且是首次執行任務,風險本身就很高,失敗在所難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能讓我們找到失敗的原因以及技術上的突破點。
第二次失敗原因然而4月9日西昌發射中心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乙是比較成熟的運載火箭,已經有了20多年的服役歷史,主要用來發射商業衛星,總共發射過兩次失敗:第一次失敗發生在執行首次飛行任務時,原因是慣性平臺失效;第二次失利就是此次發射印尼通訊衛星,是三級火箭出現了故障。
總結這次的失敗,中國必定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但是同時也讓我們吸取了教訓,航空航天產業是超高精度的一項產業,儘管它的初始目的是為國家軍事進行服務,但是它對社會生活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
-
12 # LILAN之眼
這次的發射失敗對我們非常不利!損失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國家要確保加大科研投入,並對近期的失利全面總結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作為外行的普通人來講,希望抗疫過程中造成的負面因素能逐漸得以消減和彌補。
更希望我們的航天科研隊伍保持穩定,核心技術能不斷加強;我們的科研人員能保持和發揚刻苦鑽研、細緻耐心的科研工作作風,調整好穩定的工作狀態,堅決克服浮躁心態和所有負面因素影響!也希望國家能更多地關愛科研人員,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增加他們的收入和福利,全面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
13 # 李書華魚臺
失敗是長有的,但是要緊的是接受教訓,人手是不是缺疺通過幾次檢測,責任出在哪裡,怎麼對待,人的思想意思是什麼?有沒有兩彈一星的緊迫感和責任心,這是一個國家發展和進步的推動力!我是中國人,有這一顆中國心,加油中國!加油中國的優秀的心中的星⭐!
-
14 # 大保225329345
失敗是成功之母!
你們是最優秀的!
再接再厲、成功屬於你們!也屬於我們!屬於中國!
-
15 # 沉默的小花臉
個人認為近些年航天的技術工人缺失是原因的一部分,裝配很多需要經驗,對基層工人的不重視導致很多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經驗流失,提高特殊崗位技術工人待遇,留住人才是關鍵,別以為好的工人不是人才,理論落實要好技術工人去完成,發現理論上的缺陷技術工人是在第一環境中,不多說了,明白人自然明白
-
16 # 豫見如顧
首先這是一個正常情況,火箭發射是專業技術性很強的領域,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能迄豈及的。這方面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發射失敗不一定是壞事,我們可從根本找問題,再接再勵。對於中國航天科學家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的努力和貢獻表示由衷的敬仰。
國士無雙,相信大國重器在科學家的強強攻關下能夠以完美的姿態翱翔於祖國的上空。
-
17 # 追風無影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火箭一、二級飛行正常,三級工作異常,根據測量資料監視判斷,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已墜落,衛星發射失利。
訊息出來後,各個媒體,各種聲音都紛紛發聲。有扼腕惋惜的,有長吁短嘆的。技術論,陰謀論也紛紛登場,將這次的墜落事故背鍋給西方某大國,言之鑿鑿,貌似還有圖有真相。
其實,靜下心來,痛定思痛,眼睛向內,我們也需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足和漏洞。我們的基礎科學理論是否紮實,我們的晶片製造是否自主,我們的核心程式碼是否嚴密,我們還有哪些東西不屬於自主掌握。
但願在我們的國防領域,在我們的尖端科學領域,能夠真正的做到人盡其用,才得其所。而不是把重視人才,起用人才,重用人才,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面。
要分清楚我們的高階科技領域是在用“人”,還是用“才”。不要再讓一個人才去給數十個庸才抬轎,用自己的才華和成就,去給許許多多和蹭名聲、蹭職稱、蹭待遇的人裝飾門面。
-
18 # 急速馬力快de原始碼控
2020年4月9日,長征三號乙發射失敗。
2020年3月16日,長征七號甲發射失利。
2017年7月2日,長征5號遙二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19年12月27日,長征五號遙3重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航空航天的發展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有成功也必然有失敗。現在長征系列火箭處於新舊換代的階段,很多新技術的應用必然帶來一些風險因素,感謝航空航天人的努力奮戰,堅信前途光明。
-
19 # 任幫全
航天發射衛星和火箭它是高科技行業,中國航天人胸懷航天報國的偉大夢想,雖敗猶榮,發射次數多了,失敗和失誤在所難免,至我記得,中國至發展航天技術和來載人航天工程以來,從神洲五號到神洲10號都一次性發射成功,再到天宮一號和神洲10號對接,英雄的航天人出艙在太空行走都發射成功,只不過是調整了發射時間。我個人認為,中國的航天技術是世界一流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造成航天災難,發射失敗和多種因素有關,天氣因素,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發射井發射塔架的構造老化等。向60年代的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船還有前蘇聯都曾發生過航天事故,造成航天員犧牲。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堅信,中國航天人將精益求精,查詢原因,繼續努力,為下一次發射成功而不懈努力奮鬥。
-
20 # 零亦非空
目前進入全民娛樂時代,抖音,快手,直播,小影片,關心國防科技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天天討論房子,明星。老一輩的艱苦奮鬥精神,工匠精神精神越來越弱。一次失敗是偶然,連續兩次失敗我們仍可以稱之為偶然中的偶然。但是我們確實應該引起重視了,希望事不過三。
回覆列表
一個月內二次發射失敗,一,先查人,美帝之險惡,不可不防。二,再查裝置,技術引數,輔助問題。科學技術嚴謹,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科技人員辛苦了,向全體科技人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