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杳杳無歸期

    我認為會,安史之亂的爆發並不是偶然的。安史之亂的爆發表面上看是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而實際上是因為大唐帝國舊有的軍事體系逐漸崩潰。

    在唐王朝建立初期征戰天下、無往不勝的府兵制度到了唐玄宗時期幾乎已近完全崩潰,大量府兵失去土地變為佃戶甚至大量逃亡,這就使得朝廷無法徵收到足夠的軍隊,因此只能轉而採取募兵制,但是我們知道募兵制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私人化,誰養活計程車兵,士兵就聽命於誰。

    而大唐王朝的問題也不僅僅在於募兵制,也在於逐漸崩潰的財政體系,越來越多的人不交稅,帝國的運轉全靠越來越少的自耕農和小地主階級,使得他們不堪重負。

    種種問題造成了大唐的由盛轉衰,猝然哀逝…

  • 2 # NatureVoice雨人

    說到安史之亂,就要了解安史之亂始末發生原因最後怎麼平定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前世今生吧!

    唐朝安史之亂是從155年12月至763年2月,一共持續了7年多的時間才被平定下來。實際上安史之亂本可以提早結束,卻被拖延了好幾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759年發生了一件比較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從史書上的描述來看也十分詭異。當時安慶緒已經被打的節節敗退,就快有破城的風險,但最後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導致這場戰事變成了一場拉鋸戰。當時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呢?

    戰場上出現的詭異的事件很多,但是在“安史之亂”中發生的一次詭異事件,卻讓人疑惑不解。

    唐肅宗元年(758年)八月,唐朝九個節度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圍殲安慶緒。先是在獲嘉打敗安慶緒,斬首4千人。接著在衛州,郭子儀等人用計大敗安慶緒,斬首4萬人。同時還獲得叛軍十萬甲冑,殺掉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再接著,安慶緒收拾殘軍與唐軍作戰,唐軍又斬首安慶緒3萬人。

    唐肅宗二年(759年)二月,安慶緒不得不逃入相州(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鄴城)城裡。安慶緒彈盡糧絕,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接著,郭子儀引水灌溉相州,相州岌岌可危,眼看就要破城了。

    這時候,史思明率軍前來救援。當時史思明的人數還是不少的,有30萬大軍。不過,唐軍是九路節度使,人數更多。唐軍和史思明軍隊在交戰過程中,一開始打得比較膠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史思明的軍隊漸漸落於下風。如果這樣打下去的話,史思明一定會被打敗。就算不會被完全消滅,但是救相州的計劃也就落空了。安慶緒肯定也就死了。安慶緒一死,九路節度使圍攻史思明,他也不會堅持多久了。

    然而,這時候,忽然吹來一陣大風,一時間天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這樣一來,唐軍只得撤退,史思明也逃走了。但是史思明逃走,實際上稱得上是反敗為勝。最重要的,還是相州之圍被解,安慶緒活了過來。這樣,“安史之亂”又繼續往前推進,再延續4年,一共打了八年才結束。

    對這件事,《資治通鑑》上是這樣記載的:“未及布陳,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兩軍大驚,官軍潰而南,賊潰而北。”另外,《新唐書》和《舊唐書》也做了類似的記載。

    那麼,當時為什麼會出現如此詭異的事情呢?

    當然了,我們不否認當時可能確實出現了一場大風,但是,一場大風就吹散了一場戰爭,這確實是咄咄怪事。

    所以,很可能這並非是自然現象造成的,而是人事造成的。為什麼是人事造成的呢?

    唐肅宗在靈武即位,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於是他成為天下共主,肩負起了帶領天下兵馬,平定“安史之亂”的重任。

    不過,唐肅宗畢竟能力有限,他也不是軍事指揮官,不可能調集天下兵馬指揮作戰。而當時唐朝的平亂,實際上是各節度使自發起來,帶著各自的人馬進行的。這樣做,雖然是一種全民皆兵的樣子,但是,卻也因為缺乏統一指揮,顯得有些一盤散沙。

    唐肅宗當時最好的做法,是確立一個天下兵馬大元帥,由這個兵馬大元帥統一指揮排程。全國各節度使形成一盤棋,這樣才能做好協調配合,協同作戰。但是,當時唐肅宗卻以郭子儀和李光弼功勞都比較大,不好選擇為由,沒有確立兵馬大元帥。

    其實,這並不是唐肅宗真實的想法。唐肅宗之所以不願意確立一個兵馬大元帥,是因為他擔心確立了這麼一個大元帥後,這個人會成為第二個安祿山。這樣的話,就算平定了“安史之亂”,可能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安史之亂”。

    但是,這樣一來,也就形成了各軍無法協同配合的現象。唐肅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讓他身邊的親信宦官魚朝恩來協調。魚朝恩懂得什麼,他怎麼可能指揮打仗?同時,那些將軍們也不服他,不願意聽他的指揮。

    因此,可能當時確實有一場大風,不過,這場大風並沒有記載的那般厲害,但是,那些節度使們可不願意在風中瞎打。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最終都趕緊命令自己的部隊撤退。也因此,一場好好的圍殲戰,就這樣被一場風給“吹散”了。

    節度使們都紛紛帶著自己的部隊,回到自己的藩鎮,史思明鬆了一口氣,安慶緒活了一條命。

    這場圍殲戰被風吹散以後,魚朝恩把責任推在郭子儀身上,認為是郭子儀的兵力沒有及時到位的緣故。實際上,郭子儀是這場戰鬥中,是出力最多的一個。但是魚朝恩為了打擊他,因此這樣汙衊他。而唐肅宗趁機奪了郭子儀的兵權。直到後來,“安史之亂”無法平定,唐肅宗不得不又讓郭子儀出山。

    同時,宦官干政和藩鎮割據的局面,也就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漸漸形成。最終“安史之亂”平定了,但是唐朝出現的矛盾反而更多,更不好解決了。

  • 3 # 小龍女5505

    唐朝中期安史之亂的發生有多種原因導致,唐朝吏治腐敗、君王昏庸奸臣專權、軍事國力衰弱、叛將野心萌發慾望膨脹等原因才最好引發了安史之亂,所以即使唐玄宗提早退位、將皇權傳於其子唐肅宗李亨,安史之亂依然會發生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 4 # 閆廣鑫

    “安史之亂”。這個詞你肯定聽過,那麼鼎盛的唐朝,就是因為安祿山突然造反,整個唐朝就不行了。

    但是你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中國古代王朝,遇到類似的大動亂,一般都是在王朝的中後期。比如漢代的黃巾之亂,清朝的太平天國。國力不行了嘛,各種矛盾積累久了嘛,一場病來了,扛不住很正常。

    但安史之亂不一樣。它是一個特例,它爆發在唐朝最鼎盛的時期,那是開元盛世啊。如果沒有這場大亂,那唐玄宗在歷史上的地位,可能就超過唐太宗了。奇怪,在一個朝代最強盛的時候,為什麼也會出現這種病來如山倒的情況?

    過去的解釋,要麼是說唐玄宗沉迷女色,年老昏庸,這當然沒有什麼解釋力。要麼就說,這是因為唐玄宗對安祿山掉以輕心。這對不對呢?要知道,皇帝這種職業,是孤家寡人,整天最擔心的就是被奪權,是職業疑心家。何況唐玄宗這種一輩子英明神武,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皇帝,他怎麼會犯這種低階錯誤呢?什麼人會對他造成威脅,皇帝會本能做出反應。這件事仍然很奇怪。

    我先來說結論,安史之亂,是因為唐玄宗在自己的故事裡難以自拔。

    在什麼樣的故事裡?開疆拓土的故事。

    如果再早上個100年,就是唐代開國的初年,這種事根本就不會發生。為什麼?因為從漢代滅亡之後,所有的皇帝都知道,自己最大的風險在哪裡,當然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幾百年,無數血的教訓放在那裡,皇帝又不傻,當然就搞出了一套防範像安祿山這樣將領的手段。到了南北朝的後期,北方朝廷的兵制叫府兵制,這套制度,已經能夠很好地防範將領擁兵自重了。

    大概說一下府兵制。就是,上百個軍府分散在全國各地。這些當兵的人,平時務農,也不用交稅,自己養活自己。一旦要打仗,那就從周圍的軍府中抽調兵力,仗打完了呢,你們這群府兵再打道回府,等待下一次的徵召。這樣一來作戰計程車兵都是臨時抽調的,你邊境軍隊的指揮官想擁兵自重也沒有機會。士兵和將領是基本分離的嘛。

    我們熟悉的花木蘭的故事,就是這種典型的府兵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這就是朝廷從軍府當中臨時調兵啊。

    但是到了唐玄宗時代,這一招就不好使了,為啥?因為開疆拓土攤子鋪大了。你想,軍府不是在什麼地方都能建的,你起碼得有足夠的耕地,能讓這幫府兵自己耕種養活自己啊。所以很多邊境地帶,比如草原,高原地區,那是建不起軍府的,那要是打仗了,就只能從內地的軍府調人,而且你還不能調太久,也不能調太勤,因為府兵都是自己養活自己,你調的太久,那家裡的田就荒了,你調的太勤呢,府兵自己就出不起一來一回的路費了。

    所以到了唐玄宗的時候,整個兵制就變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就是朝廷出錢來徵兵。府兵用不起,我養職業軍人總行了吧?國家專門劃出一片區域在邊境養兵,按時發軍餉。中央給軍餉太麻煩,那就派個地方領導,叫節度使,一面掌管軍隊,一面在當地籌措軍餉。

    這個制度一出來之後,軍隊的人數增加了,而且是職業軍人,訓練時間也提高了,邊關的戰鬥力提高的那不是一星半點。你站在唐玄宗當時的眼光,這是個了不得的制度創新。他在長安當皇帝,得到的全部反饋,都是在證明這個制度是有效的。

    在西邊,原本膠著的吐蕃勢力被一下趕回了本土,在北邊,契丹和突厥的勢力也被逐出了河北。那對於唐玄宗而言,對內呢,他已經是搞出了一個開元盛世,經濟文化極大繁榮,對外呢,又是捷報頻傳。你要是唐玄宗,你心裡在想啥?當然是想當文治武功,古來無雙的千古一帝啊。

    杜甫在他的詩《兵車行》裡面就留下了一句話,叫“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這裡的武皇是指誰啊?當然就是當今皇帝唐玄宗。邊關都打得慘成那樣了,流血成海水,但是皇帝還是要開邊啊,還是要開疆拓土啊,成就夢想啊。

    所以,安祿山這樣的節度使,在唐玄宗的眼睛裡,是好用的、高效率的工具,越鋒利越好。在他沉迷的這個開疆拓土,當千古一帝的故事裡,已經完全忘了這把劍還能調轉過來,對準自己。

    有一個旁證。當時邊境軍隊,也就是節度使掌握的邊軍,一共有49萬。那面對這隻力量,中央有沒有制衡力量呢?當然有。直接歸中央指揮的軍隊呢,有13萬。這基本是夠用的,因為邊軍不會同時造反。如果對邊軍稍有警惕,唐玄宗就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這13萬中央軍了。但事實上沒有。當時雲南出了狀況,唐玄宗說,邊軍不動,那得槍口衝外。平雲南的叛亂,得我中央軍來,結果,派出去7萬中央軍打雲南,結果全軍覆沒。

    等到後來安祿山叛亂的時候,中央軍也才不到8萬人。而安祿山這一邊呢,有18萬人。你說這個仗怎麼打?

    這也說明,唐玄宗對邊軍的力量幾乎是全無戒心的。

    請注意,這不僅是唐玄宗一個人的盲區,幾乎整個中央朝廷,都沉浸在自己的故事裡,沒有看到這個風險。

    比如唐玄宗前期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不是奸臣,咱們暫且不論,但是他有兩樣是肯定的。第一他有能力,第二他是個謹慎的人。史書上對李林甫的評價,有四個字,叫“每事過慎”,他的謹慎程度是超乎常人的,這麼謹慎的一個人,他就察覺不到安祿山的危險嗎?

    對。李林甫也有自己的故事。他作為大唐中央的執政宰相,心目中最大的敵人,才不是什麼邊軍節度使呢,而是國內的那些世家大族。你要是熟悉魏晉南北朝和唐代前期的歷史,對此應該也不奇怪。初唐的那些皇帝,包括武則天在內,心頭大患都是什麼關隴集團,世家大族。

    你要是李林甫,你要對付世家大族,你也會像他那樣,拼命提拔安祿山這樣的人:出身行伍,靠軍功起家,沒文化,沒有根深蒂固的家族淵源,沒有在中央的政治影響力。這樣的人,你提拔他,他的功名富貴都是你給的,他還不像狗一樣忠心耿耿嗎?

    所以在李林甫心中,安祿山就是杆槍。那這杆槍要想好使,是不是應該口徑搞大一點,火力搞猛一點呢?所以,當時唐玄宗一共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的位置,後來李林甫提拔安祿山,一口氣讓他兼任了三個。

    後來等到李林甫一死,楊國忠上臺,跟安祿山的關係不好了。站在安祿山這頭一想,完了,上升無望了,甚至富貴也不保了。但是再轉念一想,不對啊,我手頭有18萬軍隊,而且是能征善戰的邊軍。而唐玄宗他們手裡只有不到8萬老弱殘兵,這個皇帝該我做啊。那還不造反嗎?然後就是白居易那首詩裡寫的“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裡用的這個驚破的“驚”,用的真是好。中央當年是真的沒想到啊。

    今天我們回顧這個過程,不是在嘲笑古人傻,唐玄宗昏庸,李林甫笨蛋。而是在說,每一個人其實都活在自己的故事裡。這個故事,越偉大,越輝煌,時間越久,裡面就越有清晰的敵人和朋友,目標和工具的分工。

    但是很可惜。故事是人對世界的理解和想象,而不是真實世界本身。在真實世界裡,敵人和朋友,目標和工具,隨時是會發生逆轉的。當一個人在他的故事裡,陷得越深,對這樣的逆轉就越會意料不到。

    所以,安史之亂的故事,哪是什麼皇帝沉迷女色,哪是什麼朝廷對危險掉以輕心的故事?

    它是一個刀客在磨刀的過程中被刀所傷的故事,是一個準備炸藥打仗結果炸藥庫在自己家裡爆炸的故事啊。

  • 5 # 一葉小舟168521774

    要想這個假設成立,必須搞清楚幾個時間點。一是李亨什麼時候被立為太子。二是安祿山發濟的時間。只有這樣,這個假設才能成立。

    唐玄宗在武惠妃的鼓動下廢了太子李瑛後,武惠妃在憂怖恐懼中死去。太子一位也暫時空了下來,雖然,李林甫不止一次敦促玄宗立壽王李瑁為太子,可是玄宗始終下不了決心。<<唐玄宗>>

    高力士給玄宗建議:大家何必如此虛勞聖心,但推長而立,誰敢復爭?

    玄宗豁然開朗,說:汝言是也!汝言是也!

    這一年是公元738年,李亨被立為太子。

    公元736年,安祿山因驍勇善戰,屢立軍功,被升為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後來,安祿山在討伐奚,契丹的戰鬥中打了敗仗,按律當斬,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念其有功,不忍誅殺,把他送到東都洛陽,交給朝庭發落。

    當時一代名相張九齡親審,下的批語是: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玄宗卻讓其免除官職戴罪立功。<<安祿山>>

    張九齡不同意,他說: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後患。玄宗堅持把安祿山放了。

    公元742年,唐朝廷把帝國邊境劃分為十大藩鎮,安祿山出任平戶節度使,手中的兵力三萬七千人。安祿山強勢崛起,成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

    此時,距離安史之亂爆發,還有十三年之久。

    也就是說,如果,唐玄宗把李亨立為太子那一年,就把大權交出去的話,唐朝的歷史會有兩個變化,一,安祿山會被殺掉,因為,他犯的是死罪,並且,主審官是名相張九齡。二,李林甫不會當宰相。剛登上皇位的李亨才二十八歲,他不會換掉張九齡。<<李亨>>

    果真如此,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安史之亂了。唐朝的歷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或許就此改變了。

  • 6 # 杯酒釋

    安史之亂是一個帝國體制性的危機,財政空虛,藩鎮做大。李亨是有所作為,但是短時間內難以解除。可能會延緩一些,也可能不會這麼劇烈,但是不太可能避免的了。

  • 7 # 山情水意最通靈

    真不好說啊,也許他及時退位給肅宗,可以緩和一下矛盾,安史之亂就能避免;但也有可能,玄宗在位太久,問題已經積累了太久,安祿山也積蓄了太久,即使玄宗退位,他還是會反叛的,所以都不好說,不過歷史也沒有假如啊。

  • 8 # 西江夜行

    如果唐玄宗及時退位將大權交給太子李亨,安史之亂還會發生嗎?可以肯定的說,玄宗就是在安史之亂髮生前把皇位交給李亨,安史之亂還是會發生。為何這樣說呢?因為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唐朝中央集權和地方藩鎮權利之間的一場角力。分析這個問題時候我們先從安史之亂髮生的背景、原因、影響來看。安史之亂是大唐王朝從輝煌昌盛走向沒落的開端,曾經世界上最繁華的帝國從此一路走向衰敗,大唐盛世成為歷史的記憶。

    發生的背景:

    安史之亂髮生於唐朝中期的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即公遠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整個過程歷時8年。事件是邊鎮守將安祿山、史思明二人掀起的反唐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其發生的背景是唐玄宗晚期開始滿足於現狀,沉溺於享樂,導致朝綱鬆弛、吏治腐敗、聽信讒言、任用宦官,把朝政交給一個什麼不懂,只會阿諛奉承拍馬屁的李林甫。此人利用職權,專橫獨斷,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李林甫死後,玄宗又聽信楊貴妃之言將宰相之位交給其堂兄楊國忠,楊國忠主政下,整個唐王朝更加混亂起來,唐朝轉向衰落固然有李隆基的過失,但楊氏兄妹特別是楊國忠這個哥哥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他為非作歹,胡作非為。在楊國忠的一手遮天之下,政治更加腐敗,致政局混亂嚴重影響了國家的執行,加上當時唐朝土地兼併劇烈,貧富差距嚴重,社會、政治、經濟等逐漸呈現衰敗趨勢。

    發生的原因:

    安史之亂髮生是在玄宗晚期政治日益腐敗、朝局混亂的時候,大量的土地兼併導致很多人流離失所,無依無靠,民不聊生,人民一旦失去土地就會變成流民,生活更加困苦,社會負擔不斷增加,而統治集團卻過著腐敗奢靡的生活,僅楊氏一族就權傾天下。這些都加劇了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這種矛盾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越積越重。安史之亂的導火索是中央的楊國忠和地方藩鎮勢力代表安祿山之間的你爭我鬥,爭權奪利。楊國忠任人唯親、排除異己、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把地方藩鎮放在眼裡,他幾次都想搬倒安祿山,安祿山起兵也是打著清除奸臣的旗號。這些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錯綜複雜使玄宗後期朝廷內部君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終點燃了導致安史之亂這把大火。安史之亂髮生實際上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唐朝藩鎮勢力一直很強大,導致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長期存在,地方藩鎮節度使擁兵自重,不受節制,尾大不掉,他們的權力大,大到“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安史之亂之所以造成巨大影響是其首領們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

    事件影響:

    司馬光《資治通鑑》:“(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問題結論:

    安史之亂的發生是唐朝統治階級和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加重,發起叛亂的人正是利用人民對朝廷不滿情緒來鼓動大家響應。實際是唐朝中央集權和地方蕃鎮割據勢力之間矛盾的激化,這是安史之亂髮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就算玄宗把皇帝位子提前讓給太子李亨,也是沒有多大用處,最多隻能延遲或者推延安史之亂髮生的時間。對安史之亂髮生起不了決定性作用。

  • 9 # 玄坤文史

    安史之亂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並且這和唐玄宗讓不讓位給太子李亨關係不大,只要唐玄宗稍微把心思放在朝政上就足夠了,但是這樣一來,李亨可能就和太子之位無緣了。

    唐肅宗李亨

    唐玄宗在他執政的前半段時間裡是位非常傑出的君王,大唐國力空前強盛,開元三年時李瑛被冊立為太子,在這段時間,唐玄宗選賢任能,將國家治理得非常繁榮,李亨在和賀知章,皇甫彬等名士學習,太子之位和他沒啥關係。

    唐玄宗在一群名臣的輔佐下,終於開創了盛世,國民幸福指數不斷攀升,玄宗皇帝也十分滿意,古往今來有幾個帝王能創立如此基業?這種繁榮的景象讓玄宗皇帝開始沉迷享樂,後來在武惠妃的挑撥下,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殺了。

    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個階段的唐玄宗已經有些昏庸了,而李亨也就是在這樣劇變的朝政下,經過唐玄宗再三斟酌才被立為太子的,李亨在開元二十六年正式被冊封為太子,在這之前李亨很少參與朝政,此時張九齡已被罷相,宰相由李林甫擔任,這也是唐玄宗一朝的轉折點的開始。

    李林甫是個嫉賢妒能的小人,自從李亨被冊立為太子後,他就一直處於政治風暴的中心,李亨前面已經有三個兄弟給他足夠的警示了,所以李亨當上太子後,一直謹小慎微,但是仍然沒少被李林甫攻擊,而唐玄宗在這期間始終以旁觀者的身份看著,也有可能是他想要歷練李亨,李林甫下臺後,等著李亨的是楊國忠。

    楊國忠因為有楊玉環這一層關係,更加肆無忌憚的挑釁李亨,李亨沒有實權只能忍耐著,在李亨當太子的這些年,他三次險些被廢,經歷了兩次婚變,身邊很多親信在政治鬥爭中被殺害,李亨沒有抑鬱而終真是奇蹟,而造成這一切的人就是唐玄宗,他對李林甫,楊國忠的放縱,對李亨的不信任,讓李亨不得不面對一次次的迫害。

    朝廷內部的鬥爭都如此激烈,這些問題延伸到社會中只會被無限的放大,安史之亂雖然是楊國忠和安祿山內鬥的導致的,但是在李林甫,楊國忠擔任宰相的這十幾年裡,大唐表面上十分繁榮,實際吏治腐敗,百姓不堪重負,軍隊也荒於訓練,安祿山造反只是導致大唐衰落的導火索罷了。

    安祿山畫像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出逃,這才給李亨找到了反擊政敵的機會,李亨拉攏陳玄禮同自己的親信們發動了馬嵬坡兵變,將士們將楊國忠亂刀砍死,逼唐玄宗賜死楊玉環,唐玄宗在楊玉環死後也許才能體會李亨的感受,李亨也是在這個時候終於掌握了主動權,最後在朔方軍大本營靈武宣佈登基。

    唐玄宗在執政晚期,雖然親信李林甫,楊國忠,但是朝政大權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能隨便把李亨折騰得死去活來,會搞不定楊國忠,李林甫,安祿山嗎?而李亨被冊立的為太子的時候,政治經驗為零,也沒有自己的班底,難以擔當重任,李亨之後經歷的磨難很殘酷,也正是這些經歷磨練了李亨。

    唐玄宗畫像

    所以任何事件都是有兩面性的,唐玄宗及時退位,李亨執政能力有限就登基,這對國家未必就是好事,但的確可以避免安史之亂髮生,真要說找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還是應該在唐玄宗身上下功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認為劉伯溫的《燒餅歌》是出自劉伯溫本人還是後人杜撰呢?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