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韻詩翁
-
2 # 西部小牧童
先說復活節:
復活節是記念耶穌死而復活的節日。復活節在公元325年的“尼西亞會議”由各地教會代表正式確立,當時確定的復活節日期是逾越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這個符合聖經中關於耶穌受難之後第三天覆活的記載。
後來,歷史學家根據《聖經》的記載和以色列人逾越節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之後月滿後的第一天星期天就是《聖經》中講道耶穌復活的日子。所以,現代的復活節日期是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天星期日。由於每年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復活節具體日期也是不固定的。為什麼不是具體的某月某日呢?當時的曆法不像現在,公元紀年是世界通用的,不同的歷法演算法都不一樣。
那為什麼不簡單一點,定一個具體的日期呢?每年都一樣不好嗎?我個人的理解,是因為當時的基督教社會非常看重這個日子,視為極其神聖,因為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最最核心,因此儘量還願這個真實的紀念日。而不是簡單地每年選某天作為記念日。
再說聖誕節:
聖經中並沒有明確記載耶穌降生的日期,聖誕節僅是一個記念日。聖誕節原本是羅馬的一個異教節日,基督教在羅馬盛行後,當時教廷將這一節日改為聖誕節,是因移風易俗的緣故。
我認為聖誕節沒有復活節那麼重要,且無據可查;便套用了這個羅馬異教節日的日期。
當然,今天聖誕節在社會公眾層面已是一個完全商業化的節日了。
這就是為什麼復活節是不固定的,而聖誕節是固定的原因了。
復活節(Easter),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覆活的日子。因此西方信基督教的國家都過這個節。在西方教會傳統裡,春分之後第一次滿月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逢星期日,則復活節再推遲一週。因此,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復活節是最古老最有意義的基督教節日之一,慶祝的是基督的復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舉行慶祝。
由於復活節復活節是西方傳統的節日,經公元325年尼西亞宗教會議規定,每年過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但是由於曆法計算其日期是不固定的,通常是要檢視經過嚴格計算後的日曆才能知道。所以在公元325年尼西亞宗教會議規定後該年的復活節日期是3月23日。按照複雜的天文曆法分析與計算,最早的復活節日期是3月22日,上一次出現是在1818年,而且要到2285年才會再度出現。最晚的日期是在4月25日,上一次出現是在1943年,要到2038年才會出現。
而聖誕節是耶穌基督出生的日子一個人的生日是不會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