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丁山軒

    先自問自答拋磚引玉。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歪解李白,專門拍了張渝州照片,還佔得四句:

    兩江環繞抱半島,綠水清波浮高樓。

    藍天碧落映宵燈,人間煙火滿渝州。

    好像正好回答了李白為什麼“思君不見”要“下渝州”的問題,雖屬歪解,但也合情合理。因為到了渝州,大江大河,山山水水形成的“城在水中游,水在城中流”的獨特景觀,以及“燈火山水間,山水燈火中”的奇特美景(重慶夜景可不是現在才有的哦,古代點蠟燭和煤油燈的時代就有“字水霄燈”的美稱了),不但“思君不見”的離愁別緒,自會煙消雲散,而且在滿城飄香的人間煙火中,更會樂而忘憂。所以,渝州從來就是個不會讓人多愁善感的地方,只會讓人忘情于山水樓宇,燈火輝煌,和煙火飄香中,失戀的人,想家的人,離愁別緒的人,都可以學一回李白,去一次渝州,與渝州的自然山水,燈火輝煌,和煙火飄香水乳交融,樂而忘憂。

    李白《峨眉山月歌》全詩: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前兩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看是寫景實則抒情,抒發離開故鄉依依不捨之情,故鄉熟悉的一切都已遠去,只剩下故鄉的月亮映入江水伴隨著自己獨行。第三句“夜發清溪向三峽”寫出此行目的,就是要從三峽出川去爭取功名。但剛離開家鄉,前途還一片迷濛,所以對家鄉父老和青梅竹馬的思念之情尤其濃重,太讓人憂愁,必須先排遣掉這“思君不見”的離愁別緒,才能輕鬆出行,一展抱負。於是就有了第四句“思君不見下渝州”的想法,因為渝州自古以來就是個不會讓人多愁善感的江湖城市,到了渝州自會讓人樂而忘憂。既然家鄉的人見不到了,與其帶著愁緒出行,不如先到渝州去玩玩先把憂愁派遣掉吧。這樣分析全詩,才邏輯連貫,意境雋永。

    所以,李白這首詩的中心思想,並不是簡單的寫第一次離開家鄉要經過哪些地方,而是寫離開家鄉前要先到重慶也就是渝州去玩一玩,以排遣思鄉的憂愁。

  • 2 # 左國曹

    此詩是作者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兩句是說,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別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句式,是說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靈入妙。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後兩句是說,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這位“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捨。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而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達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詩人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以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豪邁,也有思鄉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是超越時空。但這首詩在時間和空間跨度上達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個字中出現了五個地名,共計十二個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人們不但不感到重複,而且認為是絕唱,其原因就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江行的經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穿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它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有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讀起來就覺得不著痕跡,自然入妙。

  • 3 # 我心你聆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此詩是作者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兩句是說,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別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句式,是說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靈入妙。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後兩句是說,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這位“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捨。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而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達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詩人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以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豪邁,也有思鄉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是超越時空。但這首詩在時間和空間跨度上達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個字中出現了五個地名,共計十二個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人們不但不感到重複,而且認為是絕唱,其原因就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江行的經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穿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它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有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讀起來就覺得不著痕跡,自然入妙。

     

  • 4 # 還是詩最美

    這首詩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輕時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問作於開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賞析:作者不僅擅用地名,不露痕跡,更值得注意的是其答對於絕句詩藝的嫻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轉很見工夫。

    作者是從平羌江順流而來,所以第三句的"夜發清溪"是實接,如果再是實轉,由清溪直下渝州,則成了水上碼頭名稱的羅列,便可能詩味索然,而"向三峽"卻是在專虛實之間,作屬為地名,"三峽"屬實,但此時詩人尚未抵達。它又是在想像之中。由於第三句承轉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順水之舟,並把一系列普通地名賦予濃郁的詩情畫意。變成了詩中的佳境。全篇說來亦巧亦壯,不愧為古今絕唱。

  • 5 # 秋若出

    。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

    這句寫的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這位“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捨。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而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達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c手機版怎麼樣獲得自己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