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知剋星
-
2 # 塹壕中的大遊民
直-20,這款10噸級通用直升機算不算“摸著鷹醬過河”?平臺本身就相當優秀,短時間內迅速衍生出了多個軍種各有側重性的產品,任務定位甚至是外形跟原版“黑鷹”相比差別也不大。
通用導彈垂直髮射器,算不算“摸著鷹醬過河”?最初的AJK-03因為只能適配海紅旗9而只安裝在052C上。比起這個,可以發射紅旗16和魚-8反潛導彈的AJK-16在結構、外形上與MK41相差多大?而某型950mm冷熱共架通用垂直髮射器完全是最佳化版本,可預見的是這兩套艦載垂直髮射器在未來將是中國驅護艦的主力裝備。
通用迷彩,這個也能算是“摸著鷹醬過河”的吧?在鷹醬正式裝備了MC全地形迷彩後,2015年的勝利日閱兵上的閱兵迷彩也是這樣的色塊結構:只不過在後來這種全地形迷彩敗給了偽裝效能更好的星空迷彩。
至於07式常服,就完全是“摸著鷹醬過河”的了。從85式軍服以後,中國軍人的軍常服就逐漸吸收歐美風格——87式軍服顯然是最好看的一套,駐港部隊的97式軍服更是成了最“西化”的一代:士兵、士官配夾克式常服,軍官配西裝式常服。貝雷帽等元素的加入,更是為常服增色不少。到了07式軍服,則吸收了不少美軍從1954年一直使用到2014年的常服元素。
類似的東西還有很多。一場中美正面交鋒的戰爭結束後,中國逐漸走上“火力不足恐懼症”的道路,美國也開始大力發展夜戰。 美軍在科技、戰略戰法和實戰經驗上長期引領全球,值得借鑑的東西自然多,也就形成了“摸著鷹醬過河”的局面。
-
3 # 冬雨AK
第一,52式57mm無後坐力炮仿製自美製M18無後坐力炮
我軍在朝鮮戰場上繳獲的M18無後坐力炮後,認為其效能先進,於是進行仿製,並作出一些改進,主要用來攻擊坦克和碉堡工事。
第二,56式75毫米無後坐力炮仿製自美製M20型75毫米無後坐力炮和52式無後坐力炮一樣,也是在朝鮮戰場繳獲的後仿製的。
第三,SLC-2車載機動炮位偵測雷達,仿製自美製AN/TPQ炮位偵測雷達中美蜜月期時,中國訂購了四套AN/TPQ炮位偵測雷達,但只交付了2套,對於幾百萬的中國軍隊來講,兩套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在AN/TPQ的基礎上,我軍研發出效能更先進的SLC-2炮位偵測雷達
第四,“霹靂”-2空空導彈仿製自AIM9B“響尾蛇”紅外製導導彈1958年9月24日,國民黨空軍F-86F發射AIM9B“響尾蛇”擊落我軍一架戰機,同時一枚響尾蛇沒有爆炸,被我軍獲得轉交給蘇聯,蘇聯在其基礎上研製出“K-13”空空導彈(北約編號:AA-2,“環礁”),我軍引進後仿製型號為“霹靂”-2
第五,”長劍-10“巡航導彈借鑑了“戰斧”式巡航導彈美軍使用戰斧空襲阿富汗時,有幾枚因故障墜落在巴基斯坦境內,憑著我們和巴基斯坦的關係,獲得了一些相對完整的殘骸,這成為我國“長劍”-10的重要參考物件
第六,“魚-7”魚雷仿製自MK46反潛魚雷我國漁民在撒網捕魚時撈出一枚美製MK46反潛魚雷,我軍工部門立刻研究、仿製出魚-7反潛魚雷,使我國的魚雷技術一下躍居世界先進水平。
第七,直-20仿製美國的黑影通用直升機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購買了一批黑鷹民用版,成為陸航的主力,憑藉著優異的效能,這批黑鷹成為出勤率最高的機型,也是唯一可以上海拔6000米的高原機型,在我國吃透其技術水平後,終於研製出直-20,並且很快發展出反潛型的直-20
總之,我們透過各種渠道獲得了一些美製裝備,並將其研究運用到我們的裝備體系中,雖然很多人會嗤之以鼻嘲諷不過是仿製,進而否定我們軍工人的努力!但借鑑吸收別人的先進技術,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快速提升軍工科研水平和軍隊裝備水平,提高國防實力,何樂而不為呢?引進-借鑑-吸收-發展-自主創新,這是技術薄弱的國家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有效方式,難道非要自己閉門造車,走好多彎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那不叫獨立自主,而叫愚蠢!
-
4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兔子是最大的美粉。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在硝煙中誕生的軍隊,在與國內外敵人的鬥爭中,人民軍隊善於向對手學習,逐步完善自己,從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現如今,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美軍雖然是我們的假想敵,但是我軍也在很多方面學習強敵。軍迷中有一句戲言:兔子是最大的美粉,走對手的路,最終讓對手無路可走。
與海、空軍不同,人民陸軍在幾十年與國內外敵人的軍事鬥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由此也建立了“地表最強陸軍”的自信,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裝備體系,摸著鷹醬過河的例子不算多,但是這也不代表人民陸軍固步自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以直20。
如果不是軍迷,一般人很難從外觀上分辨出直20與黑鷹。作為當今最成功、最經典的通用直升機,黑鷹為美國陸軍插上了翅膀。人民陸軍在“全域作戰、立體攻防”的指引下大力發展空中突擊力量,美國陸軍就是最好的老師。
相比于于陸軍,海、空軍“以美為師”的例子更多。海軍方面,人民海軍正在以美國海軍為模板,打造一支能夠在遠洋獨立作戰的藍水海軍,電磁彈射航母、052D/055驅逐艦、075兩棲攻擊艦等一系列主力艦艇,都能在美國海軍中找到樣板。
正在上海某造船廠建造的003型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母,某種程度上就是中國建造的入門級或者乞丐版福特級,由於在核動力等關鍵技術方面尚達不到美帝的水平,先建造這樣一款入門級福特找找感覺,傳聞中使用核動力、排水量約10萬噸的004型航母才是我們的目標艦。
而我們的052D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國阿利伯克級的縮水版,而055型驅逐艦則是阿利伯克PLUS。
至於075型兩棲攻擊艦,則就是中國版的”黃蜂級“。075型1號艦今天發生了不小的意外,真是讓人捏了一把汗。
行文至此容筆者歪個樓,我們的海軍不僅在裝備上緊跟藍星最強,而且在軍服上也積極學習,看看上圖,只能靠臉部特徵來分辨哪是美國海軍、哪是中國海軍。
空軍方面摸鷹醬過河的例子也不少。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西蜜月期開始,中國空軍就開始從蘇式空軍向美式空軍轉變,在戰機的研發上全面轉向美國標準。
殲10是我國第一款完全按照美軍標規範研製的戰鬥機,各方面都跟美國的F16很相似。
而殲20則完全對標F22,當然也憑藉後發優勢針對F22的缺陷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提升,比如載荷航程新能。
至於沈飛的這款四代機,大家自己體會。
除了戰鬥機,中國空軍在其他機種上也向美國同行學習,比如運20就是對標美國的C17,運9對標C130,還有下面這個大傢伙......
雖然嚴格保密,但是這個大傢伙應該與B2差不多一個模樣。
相比於陸海空軍向強敵學習的熱潮,我國火箭軍作為全球範圍內都獨一無二的武裝力量,與美國同行交流很少,但是也有案例,比如長劍10巡航導彈。
長劍10巡航導彈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國的”戰斧“。
當然,作為全球範圍內都非常獨特的軍事力量,我國火箭軍部隊在幾十年的發展中積攢了不少獨一無二的”撒手鐧“,比如中程彈道導彈和超聲速導彈技術,美國同行現在也向咱學習呢。
在推出《中導條約》後,放開手腳的美軍正在大力發展中導技術,正在研製的某些裝備正是以我軍為模板。
總之,善於學習是一支優秀部隊的良好品格,而且我們學習的對手是世界第一軍事力量,這沒什麼丟人的,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但是,人民軍隊一路走來,從勝利走向勝利,並不僅僅依靠武器裝備,這支軍隊一往無前、戰無不勝,靠的是獨一無二的靈魂,這一點是我們與其他軍隊最本質的不同。人民軍隊,向前、向前、向前!!!
-
5 # 勇戰王聊歷史
最經典的“摸著鷹醬過河”,將是003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
我國的第一艘航母是改裝自前蘇聯的“瓦良格號”,在我國被命名為“遼寧號”。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該艦已經於2019年12月17日交付海軍使用。
以上兩艘航母的服役,標誌著我國有能力組建雙航母戰鬥群。但是,以上兩艘航母,都是滑躍起飛。我國自己的彈射起飛航母,要到下一艘,也就是003型航母。
而003號航母,據說比“遼寧”號與“山東”號要更大,達到8萬噸。而且,還將使用電磁彈射技術。而這個電磁彈射技術,就是“鷹醬”先弄出來的。並在2013年,用在了福特號航母上。
電磁彈射技術相比之前的蒸汽彈射技術,有很多優點:體積小,重量輕,效能可靠;可根據飛機大小,精確調節彈射力的大小;消耗的能量和淡水少。也是因此,電磁彈射技術成為未來航母發展的趨勢。
而我國搞電磁彈射技術,也是在“摸著鷹醬過河”,少走彎路。不過,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雖然“後發”,但是,技術可能比美國的還要先進。
這就要感謝馬偉明院士了。
-
6 # 科技之重
我軍摸著石頭過河,仿製美軍的武器有不少。如“直-20仿黑鷹”,“魚-7魚雷仿製MK46”,“DSI進氣道”,“中華神盾級驅逐艦仿製宙斯盾”,“BL904型中程炮位偵察雷達仿製AN/TPQ-37雷達”。另外還有尚未服役的“轟-20”戰略轟炸機。
仿製黑鷹的直-20通用直升機我國於1984年-1985年期間引進了24架黑鷹直升機,而在34年後服役的直-20通用直升機的外形和黑鷹直升機極為相似,基本上也可以看做是仿製黑鷹直升機的。
仿製MK46魚雷的魚-7型魚雷早些時候從美國一共引進了4枚MK46型魚雷和1套中級維修站裝置與部分技術資料。只不過當時並沒有開始仿製工作,而在1978年和1979年漁民在南海撈上了兩顆MK46-1型魚雷,隨後國內的仿製工作展開,代號109工程,也就是國產的魚-7型魚雷。
DSI進氣道最早使用DSI進氣道的戰機是F16Block 30戰鬥機。在1990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就開始對DSI進氣道展開了研究,先在F-16 Block 30戰鬥機上實驗過了,隨後出現在F35戰鬥機上。而我國對DSI進氣道的研究成功在2005年左右,隨後就出現了梟龍戰鬥機,殲10B/C戰鬥機,殲20戰鬥機,殲31戰鬥機。可以說,DSI進氣道是美國最先研究出來的,而我國是將其大規模應用的國家。
仿製宙斯盾的中華神盾級驅逐艦052C/D型和055型驅逐艦可以說都是仿製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的,畢竟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率先安裝4面相控陣雷達天線的用於防空的艦艇。隨後052C/D型驅逐艦才開始安裝346系列雷達服役了。
仿製AN/TPQ-37雷達的BL904型炮偵雷達,AN/TPQ-37型雷達在1988年交付2臺,1992年交付2臺。BL904型炮偵雷達也是脈衝多普勒體制,只不過體積要比AN/TPQ-37小一些,效能估計類似或者不足。
轟-20戰略轟炸機從圖片中來看,轟-20轟炸機的外形應該與B-2有所不同。B-2整體呈現三角形,而轟-20的前部呈現突出的三角形。
-
7 # abc老生常談
早在20年前都已經被中國的網友神級預測了,中國的軍事裝備是集美俄兩大有點與一身,具體的可以參考紅警之共和國之輝
-
8 # _華劍客
我軍裝備發展歷程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起初的模仿,到有自己的核心專利技術的研發製造,經歷了近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歷程。從建國初期的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建成了現在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我國的經濟實力、軍事裝備有了質和量的全面發展。
陸軍從機械化到整合化的網路指揮作戰體系已經形成。陸軍裝備的各種新型坦克,在俄國軍裝備比武中取得好戰績。各種火控榴彈炮配備型號齊全。陸航部隊裝備了國產的武直-10和更先進的直升飛機。
海軍的發展像是雨後春筍節節拔高。在近幾年,052C,052D中華神盾艦,055萬噸大驅,核潛艇094,都相繼下水服役。遼寧艦,山東艦二個核母戰鬥群也形成了戰鬥力。第三艘航母正在建造中。
空軍,雄鷹展翅飛藍天。從殲擊機系列的發展,到從引進俄國蘇27戰機,我國從消化到慢慢吸收,經過科學技術團隊不懈的努力研究,不斷地摸索攻關,對蘇27的核心技術,慢慢轉化為我空軍所用。形成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殲擊機國產系列。殲20隱身戰機的問世更是一鳴驚人!讓國外對手都刮目相看。運20運輸機也捷足先登了,就差20系列的隱身大轟嘍!
導彈鳴長空,導彈東風送。導彈軍,是我國的震國之利器,各種型號導彈一應俱全。為守護我國的邊境及南海隱藏在四通八達的路上,進入一級戰備態勢,等待下達快遞的命令。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從頭躍,大國崛起龍飛躍!
-
9 # 月夜汪
其實我軍開始“摸著鷹醬過河”的時間,並不久遠。我軍打50年起,就全盤引入蘇聯的軍事戰略思想,並以此為根源來建設自已的國防建設。
蘇聯的軍事戰略思想是什麼?陸權主義、核戰核心、大縱深、鐵甲洪流的立體化突進等。中國自50-90年間,其實基本的核心也是這個,重視發展大陸軍建設,甚至陸軍火力都躍為世界前列(一直笑稱兔子患有火力不足症)。即使80年代中期有所謂的“和平之光”,從美、英法等國引進了一系列的裝備,但其實不能說是 “摸著鷹醬過河”!只能說是在中蘇關係緊張的前提下,利用能得到的裝備科技來建設自已的軍事核心。
但海灣戰爭改變了一切,很少有人知道海灣戰爭對中國的衝擊和影響。無數戎馬一生的老將軍發現,原來戰爭可以這麼打?
從那時起,可以說兔子的主要軍隊組織、裝備配置、作戰方略,都是在“摸著鷹醬過河”。其實,這才是最根的。,然後都是細節。
1、步軍槍械小口徑化,步兵加強直升機力量,增強垂直突擊力量,最佳化步兵火炮配置,減少步兵數量,調整士兵、軍士的比例等。
2、重點加強空軍力量,90-2010年間,增強空軍是兔子頭等大事,甚至在不計成本的傾斜資源。
3、加強海軍力量,2010以後做為頭等大事,改淺海艦隊為深海艦隊,逐步加強境外拒止力量
4、發展衛星、遙感、C4ISR戰爭指揮體系。
-
10 # 喵眼看書
關家堖戰鬥,使八路軍開始認真學習日軍出色的土工作業技能、小組及班排的戰鬥戰術。實事求是,日軍的步兵戰鬥力在當時可算超強,這樣的敵人也是老師。透過學習與磨鍊,解放軍不斷成長,首先成為一支龐大而優秀的輕步兵大陸軍。
抗美援朝,與美軍在火力上的巨大差距,使得軍隊迅速向蘇聯學習大炮兵的技術,並用於戰場之上。總之,當時的最有效提高部隊戰鬥力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加強炮兵建設。然後,一直到80年代末,國防核心的大陸軍,主要還是依靠步兵加炮兵。
到了,海灣戰爭之後,全面建設一支現代化高技術軍隊成為嚴峻的剛性需要。這時候,美軍正式成為了研究學習的物件。隨著國力的增強和技術的進步,北斗導航和航母、無人機、殲20、資料鏈一體化……開始成為軍隊裝備建設的主力發展方向
-
11 # 貓哥的視界
從80年代起中國就開始拼命壓縮軍費開支,將有限的財力投放到經濟建設中。
當時某些人認為這是拿國家安全冒險,但是現在看來,這確實是高瞻遠矚極為高超的策略。
1986年到1998年的14年間,中國軍隊做出了巨大犧牲,那時候中國的年度軍費僅夠勉強維持——部隊還出現了“官兵找物件難、安家落戶難、轉業安置難”的三大難題。
所以,在90年代我們被美國處處欺辱——銀河號事件、96年臺海危機、北約轟炸我大使館等等。
面對挑釁,中國仍然剋制並用最少的錢維持基本的國土安全,集中大部分資源拼命發展經濟。
一方面,中國遠端運載火箭、一箭多星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已經具備洲際核打擊能力。若是哪個國家敢侵略中國,就有被核打擊的風險。
另一方面,中美GDP差距太大,因此軍費差距的根本還是因為經濟差距太大,只有將經濟搞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90年代初期的海灣戰爭是戰爭歷史的轉折。
其他國家還沒有電磁控制權的概念時,美軍就掌握了戰場的電磁控制權,對伊拉克軍隊實施降維打擊。
海灣戰爭之後,我軍摸著鷹醬過河,開始了科技強軍之路。
2019年大閱兵,除了大國重器東風系列“快遞”外,還有4個資訊作戰方隊,配備了多種電子戰裝備。——這足以說明,我軍已經有一套完整的電子作戰體系。
精確測定輻射源方位的電子戰車輛
區域攔阻式干擾系統--對作戰區域內各類無線型號實施干擾
微波偵察干擾車
除了對電磁空間爭奪的能力的資訊作戰部隊,我軍還有智慧化的無人作戰部隊,以前美軍壟斷了這兩個領域,現在在這兩個領域我軍在已經擁有與美軍相抗衡的能力。
比如去年河南暴雨致災後,從貴州安順起飛,歷時4.5個小時長途飛行抵達河南省鞏義市米河鎮恢復通訊的翼龍無人機,直接驚呆了網友。而翼龍系列的翼龍-1E平臺效能直接對標美國的MQ-1C灰鷹無人機。
現在除了建設陸軍,我們還在大力建設海軍與空軍。
三十年滄海桑田,從90年代忍辱負重,到現在中美隱然雙雄並立的態勢。
再過十年十五年,或者就是另一番局面。
-
12 # 魂舞大漠
網路語法,摸禿魯鷹醬我們好過年,摸著鷹醬我們過了河,說得非常有趣。作為後發展國家,借鑑參照都免不了,當年鷹醬把德國的裝置和人才搜刮一空,正說明摸的有理無可厚非,那麼我們呢?
應該說,不能說沒有,是有那麼一點點,但主要是借鑑了一點技術經驗和思路。如果對比與俄合作,借鑑美國是最少的。
有人聽到可能會嚴重表示不服說“黑鷹”與我們的直-20太神似,至少也有八分像,那麼我問你,“黑鷹”進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事,為何當時沒有照抄照轉?幾十年過去我們才推出了自己的直-20,“黑鷹”是那麼好仿的嗎?說仿製本身就嚴重違背科學,看一眼就懷孕,誰有那麼神?唯一正確的解釋根本不可能。
如果有誰不服可以仿一個試試?再說直20與“黑鷹”不像的地方也很多,怎麼造我們有自家判斷。直20是四代,“黑鷹”的升級版也就是一個3.5代水平,技術上不是一回事。
你懂得美國技術轉讓從來對我嚴格限制,一丁點也看得仔細,我們以資金換其技術轉讓的事,從來就沒有過。
所謂“和平典範”就是一個半拉子,殲8就是一個失敗的案例。然從中也學到了不少,比如技術標準的事,使得我們從那時開始建立了自己的標準,對促進軍民技術發展具有十分重大和現實意義。從那一刻起我們變得不一樣。因此說,像不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對技術規律的構建,掌握和熟悉,從此知道如何更快發展自己。
回覆列表
大至航母(遼寧艦買自烏克蘭,前身其實是一艘能搭載數架戰機的重型巡洋艦,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不夠摸的,各種發展只能摸著鷹醬走)、電磁彈射(介麼高階的玩意毛熊沒有)、核潛艇(段子說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靈感來自於美國兩美刀的核潛艇玩具,不知真假)、殲轟運20系列(運20應該相對沒怎麼摸鷹醬,殲20摸自F22,發動機推力不夠,氣動來湊,所以我們是鴨翼佈局,轟20還沒出來,不好說,但官方CG圖明顯模仿自B2)、無人機(各種偵查、查打一體無人機,自全球鷹開始摸)、武直10(編號不知有沒記錯,摸自黑鷹,不得不說這是我兔的一個短板,至今仍看不見阿帕奇的尾燈)等等等等,小至95槍族(貌似無託設計源自歐洲)……毛熊摸完摸鷹醬,鷹醬被摸禿嚕皮了就換我們自主研發[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