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4
回覆列表
  • 1 # 蘭臺說

    朕,是中國古代皇帝的自稱。

    但有意思的是,除了中國,還有個國家的皇帝也自稱為“朕”。它就是日本。

    按照常理,外國古代也有封建君主制度,皇帝也自有稱呼。只是由於歷史文化、文字的不同,外國的皇帝不可能也自稱“朕”。

    我們看到小說、影視劇等文藝作品裡,外國君主自稱“朕”或者被尊稱為“陛下”等,都是因為翻譯者為了便於華人理解,而意譯過來的。

    但是,日本的國情特殊。

    在古代,日本在很多方面長期模仿中國,而且時有超越之作,對國君的稱呼就是一例。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於是創下“皇帝”一詞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專屬稱謂。

    而且為了突出自己至尊無上的地位,將“朕”定為帝王自稱專屬之詞。

    這個慣例一直沿用至清朝。

    那麼,為什麼日本的皇帝也自稱為“朕”呢?

    這有個歷史發展的過程。

    秦朝、漢朝都是大一統的帝國,國力強盛,疆域遼闊,威震四海。

    而當時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島,尚處於部族林立的落後弱小的社會階段。而且也受到了秦、漢帝國的影響。

    其中一個較大的部落首領,派使者覲見東漢朝皇帝。當時的光武帝劉秀嘉許其遠來恭敬之情,便賜國名以“倭”,授以金印。

    《後漢書•東夷列傳》中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說文解字》中解釋道:“委”表示隨從之意,加上人字偏旁即“倭”,表示順從、恭敬的人。

    從此,倭國(即日本)經常向中國王朝進貢,交往日益增多。

    日本統治者長期稱為"王"或"大王"。

    到隋朝時,倭國(即日本)不願被視為藩屬國,而是想竭力維持一種對等的地位。

    《隋書•東夷傳•倭國》記載,大業三年,倭國國王王多利思北孤遣使向隋朝進貢。

    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天子至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倭國國王引用中國皇帝的稱呼,自稱為“天子”,心態可見一斑。

    當時隋煬帝很生氣,就對大臣說:“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大意是說,倭國屬於蠻夷,不懂禮教,不想再聽到這種事情。

    此後,倭國國王的自大心態日益明顯。

    公元681年(唐高宗統治時期),日本天武天皇著手製定了旨在加強皇權的《飛鳥淨御原令》,其中第一次出現了“天皇”一詞。

    當時的日本已在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於是日本尊稱君主為"天皇"。

    “天皇”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名號,出現在遠古中國。盤古之後是天皇時代,天皇又稱天皇氏,是傳說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唐朝時,高宗李治於公元683年去世後,諡號天皇大帝。

    因而,可以推測,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也就採用了"天皇"稱號。

    然而,中國皇帝都很剋制地自稱為“天子”,即天帝之子。而日本國王則毫不客氣地稱為"天皇"。

    公元702年,日本向大唐又派出了一批“遣唐使”,通報了改國號為日本、君主稱為天皇等事項。

    日本君主對於"天皇"和“皇帝”兩個稱號並用。例如到近代的明治天皇時期,日本致外國首腦的信件、國際條約批准書、宣戰詔書中,也有使用“皇帝”稱號。

    後來,日本以"天皇"的名義發動侵華戰爭,到中國國土上燒殺淫掠,作威作福。

    日本國王也自稱為“朕”,日文寫為“よ”,讀作“yo”。

    “二戰”中,日本最終戰敗。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裕仁釋出"終戰詔書",代表日本帝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在這份"終戰詔書"中,第一個字就是“朕”,這是裕仁天皇的自稱。

    因為美國的干涉,裕仁天皇在戰後免除了審判,日本建立了議會民主制。

    為了順應日本民意,允許天皇作為象徵性的國家元首保留下來。

    但是美國迫使昭和天皇裕仁發表了"人間宣言",承認天皇與平民無異,只是受國民擁戴的國家象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醃鴨蛋放了醋跟酒會壞嗎?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