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淘學書法

    關鍵要看紙和墨,紙洇的程度和墨濃的程度決定你加水的多少。熟宣可以多加,生宣少加。還要看你書寫的體別,楷書少加,草書多加。寫之前可以一點一點加,然後試試,自己感覺書寫流暢就好。

  • 2 # 快樂逍遙遊

    一般不需要加水,墨汁廠生產墨汁的時候就已經調好了。書寫的時候,墨汁太濃,拉不開筆、容易滯澀;墨汁太淡,筆一上紙就洇墨,總之濃淡不合適的話都會影響到書寫。

    書寫前最好找相同的紙試一下效果,感覺濃,拉不開筆發澀時才加水,用注射器慢慢少量兌入,當在試紙上流暢滿意時就可以了。

    很多書法高手在使用時都會根據作品風格來取出部分墨汁適量加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加水後的墨汁千萬不要再倒入瓶內,否則會造成瓶內墨汁變質。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前幾天寫字留下的墨汁過幾天再用時,發現已經臭了,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兌了水的墨汁更容易臭掉,這就是因為墨汁變質的緣故。

    冬季凝凍是傳統墨汁的特性,所以應在高於10℃的室記憶體放。如果凝凍,可以用溫水浸泡瓶身即可融化,質量如初。

    不同書體建議用不同濃淡的墨汁:寫楷書,一般多用較濃的墨,而寫行草,墨汁就要相應的淡些。有的書法家追求一定的藝術效果,在用墨上是非常講究的。所以我們在一開始學習書法、練習毛筆字的時候,就要懂得用墨,無論是用研墨,還是用墨汁,都應該在不斷的練習中,掌握它們的規律,才能更快地把字寫好。

  • 3 # 陸小漫

    中國藝術中,無論是中國畫還是書法,都十分重視對墨的駕馭,從古今書論中對墨的規定和各種傳世墨跡來看,最為常見的用墨之法大概有以下九種。

    1.濃墨:書法創作,一般以濃墨為主,因為濃墨與紙的對比度大,且在書家眼裡,只有用濃墨才能表現出其力度和精神。

    2.淡墨:國畫創作中普遍使用,從審美效果上講,淡墨則更適合表現清淡幽遠的意境,明代董其昌喜用淡墨,他以淡墨追求清雅嫻靜的藝術風格。

    3.焦墨:是指點畫中的墨不僅濃重,而且極少水分,像幹皴之筆,一般在書法作品中不大量使用。

    4.幹墨:是指點畫中含水較少,但比焦黑要溼,尤其在行草書中,能時時出現飛白,增強書法墨色層次,富有表現力。

    5.溼墨:與幹墨相對,一般指點畫中水分較多,用溼墨書法,點畫可以有渾厚滋潤而豐腴的“筋書”效果。

    6.渴墨:與幹墨、焦墨屬於同一墨法序列,但在表現程度和審美效果上,渴墨介乎幹墨與焦墨之間,時見飛白之線條,用得好,亦有點睛之效果。

    7.漲墨: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與溼墨屬於同一墨法序列,只不過其主要的效果表現在筆之外,用漲墨書寫筆畫,其點畫中的水份多滲出點畫之邊緣。

    8.宿墨:此法本為中國畫中常有,古人作畫,往往於文詞書法之餘,漫興揮灑,殊非率爾,所謂惜墨如金,既不欲浪費筆墨也。

    9.衝墨:在點畫寫完之後,乘筆畫尚溼以水點於筆畫之上、讓墨衝出畫外的用墨方法,現代派書法作品中多用之。

    當然,在書法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不可孤立的看待每種用墨方法,相反,一件優秀的書法藝術作品應該同時運用幾種不同的用墨方法,加水比例視個人用墨習慣和喜好而定,沒有嚴格統一的標準。

  • 4 # 木目人

    這個要從多個方面來考慮了。

    首先要看寫的材料也就是說如果是練寫寫字用的毛邊紙的話,加水的量就可以多一點因為普通一點的毛邊紙,它的吸水性沒那麼強,所以寫在紙上不回那麼滲開,也就是說稍微多一點和稍微少一點不會那麼體現在紙面上。

    此外,還用從墨本身來考慮,如果墨水放置久了之後,由於墨水中墨會揮發所以隔夜的墨可以多加一些水,然後在攪勻,這樣墨就不會太乾導致不易書寫。

    還有就是如果是在宣紙上水寫,如果覺得墨太乾的話一定要謹慎加水,可以先拿一個瓶蓋把水先倒入瓶蓋,再從瓶蓋中引流倒入墨盤中,以免倒多了,影響書寫,因為宣紙加水多的話及其容易滲開。

    最後就是如果是在生宣紙上寫字一定要加水少一點,在熟宣上寫字的話可以多一定,如果不覺得墨乾的話,可以不加水。

  • 5 # DDD咚

    看你想想什麼墨色的字型。

    比例無固定比例,只要能行筆就好

    一濃墨

    古人作書多用濃墨,墨濃如漆,寫在白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秀麗,神采外耀。

    二淡墨

    淡墨介於黑與白之間的一種間色,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淡墨與用水的技巧密切相關。近代有不少書家喜用淡墨,用得好自然增強作品的表現力

    三漲墨

    漲墨指的是過量的墨水在宣紙上溢位筆畫之外的現象。然而漲墨之妙,在於保持線條基本形態的同時又有朦朧的墨趣,使線面交融。若以宿墨書寫,水分從點畫中分離,滲化出來,筆畫清晰,有骨有肉,則另有一番情趣,明未清初神筆王鐸在漲墨的運用上別有滋味。

    四幹筆(渴筆和枯筆)

    渴筆指筆中淡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枯筆則指筆中濃墨所含墨水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前者由於水的作用蒼中見潤澤,後者由於濃墨的作用蒼中見老辣。二者皆易出現飛白效果。

    五溼墨

    溼墨是指筆中含水多,書寫出的點畫的豐腴。倘筆力不足,運用溼墨會出現見墨不見筆,成為有肉無骨的“墨豬

  • 6 # 薇薇同學今天讀書了嗎

    一般我是十滴墨加三滴水,但是都不是一定的,這個要根據你自己的具體需求來定。

    加水的目的是為了讓墨走的更加順暢不澀,呈現出來的線條更有質感,但是水一定不可以多加,因為太稀了沒有層次感。

  • 7 # 小先生348

    墨水需要加水,一般是兩個情況。

    一是畫國畫的時候加水,俗話說“墨分五色”,需要加水來表現不同的景物,所以這個時候加水比較難掌控,但是對於真正的國畫大家來說,就很簡單。另一個是書法的加水,對於書法加水要求不是太高,一般性的練字,隨便怎麼加水都可以,甚至可以用水來直接寫字也是可以的;如果要寫書法作品的話,這個時候不需要不加水,直接用毛筆蘸墨水來寫就好了。如果墨水乾了,可以用毛筆尖在水裡點一下,把幹了的墨水化開就好了。

  • 8 # 張程鈞ZCJ

    無論是中國畫還是書法,都十分重視對墨的駕馭,墨色的濃淡相宜更能體現出作品的魅力,“墨分五色”便是如此。濃淡乾溼焦。這五種墨色就可以充分的表達自然界裡的景物。墨的五色實際就是墨裡的水分的多少所表現的黑與灰。國畫裡的灰色,基本上是溼墨中再加水,水的比例越多墨色越淡,也就是從黑色往灰色的漸變直至灰白。

    在繪畫當中,濃淡墨色也是需要相互襯托,有著鮮明的對比,這樣才能使得畫面表現的更為豐富,更有神采。

    墨色的濃淡,是一個書者,繪畫者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摸索,總結出來的,是和勤學苦練有很大的關係的。

  • 9 # 臥蓮廬劉兆輝

    書法用的墨汁,裡面加水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調節

    我們用的墨汁是化學產品,它有它的優點,用起來方便,顏色濃黑統一,但是在書寫的過程當中,如果天氣乾燥的話,水分揮發會造成墨汁過於濃重,就需要加水,加水的過程要和書寫者所書寫的書體以及工具都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寫行草的話,加水量要大一些,如果楷書他要求墨色的統一,那麼呢就要略少一點,同時也要在相同的紙張上進行試鞋,達到不過分洇出為目的。如果比較乾燥的話,可以透過在屋裡用加溼器進行加溼來調節空氣中的水分,會對墨汁的使用起到一定的幫助,同時,紙張在略微潮溼的環境下,會更好用一些

    如果寫小一點的字,最好還是用沒調來顏陌比較好用,研出來的麼呢嬌比較輕,會寫起來更加流暢,同時墨色也會更加豐富。

    不管怎樣,水墨的調和都是一個經驗的積累的過程,透過多次的書寫除錯,那麼每一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書寫習慣養成不同的調和的比例

  • 10 # 興趣z書法

    其實墨汁兌多少水,沒有固定比例。根據每次寫字的不同字型、不同紙張、不同書寫效果來確定,靈活調墨。細說如下:

    1、首先,取決於書法用紙,是生宣、熟宣還是半生熟。生宣吸水性好,墨水一沾上去就會滲開,所以兌水少一點。熟宣紙的吸水能力弱,可以適當多兌水。半生半熟宣紙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

    2、其次,取決於書寫什麼字,通常書寫楷書、隸書、篆書。兌水也需要適當減少,如果是行書、草書。就適當兌多一點。

    3、第三,根據書寫效果確定,濃、淡、焦、枯、溼,加水比例各不相同。你想表現篆隸的古拙、厚重,行筆要艱澀,不能油滑,加水就少;要想表現行草書輕快流暢,可以多加點水;如果要多幹枯、飛白的筆畫效果,可以少加水。

    4、最後,調墨過程中,可以使用一張廢紙,一邊調墨一邊試寫。達到不滯筆、書寫流暢、墨色有光澤即可。加水太多一般寫起來流暢,但是墨淡無神,字不好看。

    當然,在書法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不可孤立的看待每種用墨方法,相反,一件優秀的書法藝術作品應該同時運用幾種不同的用墨方法。另外,要產生豐富的墨色變化,蘸墨之法也是關鍵,實踐告訴我們,一般蘸墨時不要飽蘸深浸,深浸不僅筆毫無力,而且在紙上書寫(尤其是宣紙),極易臃腫肥拙,所以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說:“濡染亦自有法,作書時須通開其筆,點入硯池,如篙之點水,使墨從筆尖入則筆酣而墨飽,揮灑而下,使墨從筆尖出則墨後而筆凝。”除此以外,用水和選墨也是墨法運用的關鍵。在書法臨摹與創作中,我們只有多練、多觀、多思、多悟才能熟練的掌握好用墨的規律,形成自己獨特的墨法意識。

  • 11 # 宋子渝—書法鏡子老宋

    一、對於書法中墨的要求一般來講是有以下說法,中國藝術中,無論是中國畫還是書法,都十分重視對墨的駕馭,從古今書論中對墨的規定和各種傳世墨跡來看,最為常見的用墨之法大概有以下九種。

    1.濃墨:書法創作,一般以濃墨為主,因為濃墨與紙的對比度大,且在書家眼裡,只有用濃墨才能表現出其力度和精神。2.淡墨:國畫創作中普遍使用,從審美效果上講,淡墨則更適合表現清淡幽遠的意境,明代董其昌喜用淡墨,他以淡墨追求清雅嫻靜的藝術風格。3.焦墨:是指點畫中的墨不僅濃重,而且極少水分,像幹皴之筆,一般在書法作品中不大量使用。4.幹墨:是指點畫中含水較少,但比焦黑要溼,尤其在行草書中,能時時出現飛白,增強書法墨色層次,富有表現力。5.溼墨:與幹墨相對,一般指點畫中水分較多,用溼墨書法,點畫可以有渾厚滋潤而豐腴的“筋書”效果。6.渴墨:與幹墨、焦墨屬於同一墨法序列,但在表現程度和審美效果上,渴墨介乎幹墨與焦墨之間,時見飛白之線條,用得好,亦有點睛之效果。7.漲墨: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與溼墨屬於同一墨法序列,只不過其主要的效果表現在筆之外,用漲墨書寫筆畫,其點畫中的水份多滲出點畫之邊緣。8.宿墨:此法本為中國畫中常有,古人作畫,往往於文詞書法之餘,漫興揮灑,殊非率爾,所謂惜墨如金,既不欲浪費筆墨也。9.衝墨:在點畫寫完之後,乘筆畫尚溼以水點於筆畫之上、讓墨衝出畫外的用墨方法,現代派書法作品中多用之。當然,在書法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不可孤立的看待每種用墨方法,相反,一件優秀的書法藝術作品應該同時運用幾種不同的用墨方法,加水比例視個人用墨習慣和喜好而定,沒有嚴格統一的標準。

    二、現在我們使用的桶裝墨一般來講的話不用進行加水。因為他已經進行了比例調和,但是唯有不足的是它裡面有的墨汁,裡面加的膠比較大比較多,我們在書寫行草的時候,有可能拉不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再加一點水進行調和,這個到底加多少,要根據我們個人的喜好,有些人特別喜歡給裡面多加一些水,這樣書寫時墨能拉得開的時候比較爽利,一般來講,寫行草就加點水,寫正書一類的,那我們就需要一些濃墨。

    三、其實還有一種是墨塊或者叫墨釘,一種墨是老式的用法是要用硯臺來研墨的,我用過這樣的墨,這些墨塊的話,相對來說他比我們桶裝的墨汁要好一些,真正的好墨,它磨出來有一股清香,這個墨子嚴的時候,包括你在加水的時候,我們也是要根據我們自己所書寫的書體來進行調和加水。

  • 12 # 永書101

    這個問題我記得以前回答過一次,輕車熟路,再說一遍也無妨。

    買墨汁加水多少是一件很複雜、很具體的事情,實在難有固定的比例,最好是寫字之前根據創作或練習的具體條件或具體要求,即配即用,用完拉倒。

    首先,用墨加水多少,取決於你買的墨汁的濃淡。

    現在國內市面上賣的墨汁有的標明是濃墨,有的說是開瓶即用,不需加水。但其實都要加水,標註濃墨型的要加多一點水,一般加水量應該在30%至50%(100毫升原汁加30至50毫升水);標註開瓶即用型的墨汁應適量加水,一般在20%左右為宜。

    第二,加多少水還要考慮使用生宣還是熟宣紙。

    生宣洇墨,加水太多會漲墨頻頻,書法不是說不能漲墨,是怕你駕馭不了。使用熟宣不洇墨,加多一點水無妨,但水太多則無墨色,看起來黯然失色,雅趣全無。

    第三,加水多少還要考慮書寫的字型,甚至要考慮書法作品要表達的意境。

    越說越複雜了!沒辦法,這是實際情況。寫行書草書,要求流暢,拉得開,那就要加水多一點,否則要麼枯筆連連,要麼寫一筆,舔一下墨,根本走不動。反之,如果寫楷書、隸書、篆書,由於書寫速度比較慢,加水不宜太多,否則,就不用我說了。

    綜上所述,您買來墨汁使用前,先按照我說的第一步大概加水,再根據第二步、第三步進行微調,要根據情況一點點除錯,直到滿意再動筆。套用股市裡的老話,書法有風險,加水需謹慎!

    隨文附上幾幅書法作品,是我的近作,請大家點評!

  • 13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書法作品中關於墨相,古人有“墨翻五彩”的論述。通俗地說,就是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濃淡楛溼焦”這五種墨色。

    一般在創作中不同的書者有不同的習慣。比如,一些書者喜歡研磨,在研磨的時候根據作品控制墨的濃淡。而一些作者習慣用墨汁,在書寫過程中會根據需要用筆鋒蘸一些清水。

    而墨色的表現除了調墨外,也可以透過書者用筆來表現。在草書創作中,許多書者喜歡飽墨入紙,墨枯收筆,也就是透過書寫中墨的自然損耗來表現不同的墨相。

    而行楷創作中,一般只書寫中感覺到墨濃或枯的時候,用筆鋒蘸一點清水浸潤筆鋒,使書寫流暢。

    通常不建議直接在墨汁中加水,因為這樣會是原墨變淡,在書寫中出現無法表現濃墨和焦墨的效果。

  • 14 # 設計師陳雙

    墨汁加水1:1的比例,也只是一個大致的原則,千萬不可僵化理解。

    實際情況是,墨汁究竟加多少水,與你使用的紙張有著直接關係。

    而這個變化總的原則是:

    你在紙上書寫時,感覺行筆比較流暢,能夠寫出筆鋒,而字的效果又不那麼滲墨,這就算是合適了。

    如果行筆比較遲滯,字跡比較焦枯,則需要再加點水。

    如果字跡滲墨比較明顯,則需要再加點墨。

    這個需要你在長期的實踐中去慢慢體會,寫得多了,就有經驗了。

  • 15 # 李老師書法A

    在用毛筆寫字時確實要控制好墨水的濃度。如果墨水太粘了,會影響運用,寫不出勢來了;如墨汁水多了,又會洇墨,使道筆的軌跡都不清晰,更有甚者會使整個紙面成墨團。那麼怎麼樣控制好墨和水的比例呢?

    1、不同的紙,墨和水的比例不同。熟宣紙水稍兌多點,半生半熟的宣紙次之,生宣紙在墨汁裡面少兌點水。

    2、用“試兌法"控制好墨和水的比例。先倒上墨汁少加點水,用毛筆蘸一點,在與作品紙相同的紙上寫一寫,再加點點水,加點水再寫一寫,加到自已感到滿意為止。

  • 16 # 星星之火259045055

    這個沒有一定的比例標準,要看墨汁的濃淡而說。

    首先,取決於書法用紙,是生宣還是熟宣。生宣吸水性好,可以兌水少一點。熟宣吸水差,可以適當兌的多點。

    其次,取決於書寫什麼字,比如書寫楷書、隸書、篆書。兌水也需要適當減少。如果是行書、草書,就適當兌多一點。當然,如果書寫草書,而且喜歡多一點白峰幹筆,也可以少兌水。

    最後就是根據寫字的大小兌水。寫大字兌水要多些,寫小字兌水少一點。

    如果水放多了你可以在報紙和毛邊紙上練習,因為這兩種紙較為廉價,也比較實惠,最重要的當然是你說到的關於對水過多會產生一筆下紙馬上渲染開來的問題,因為你一旦用了宣紙直接在上面寫,這肯定會馬上渲染開來,這些都是每個書法愛好者剛開始會提出疑問的問題,所以加水加多了不必著急,換成報紙或毛邊紙就行了,這樣一來可以不浪費你剛才對水過多的墨汁,二來可以練練書法的間架(即結構),而用宣紙練主要是練筆法,當然結構也練到。還有就是你提到的比例問題,我認為比例的調配是因字的大小而言的,比如你寫榜書大字時,可用1(水):3(墨汁),這可以達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而大楷、中楷、小楷則可以倒入適量的墨汁外加一點點水就可以。

  • 17 # 晉風

    題主這個提問涉及的是書寫用墨的問題。提的好!在我們書寫當中,常常會提到“筆墨”這個詞,比如“筆墨當隨時代”這句話,就直接把筆墨二字當成了書法藝術的代名詞,可見筆墨在書寫當中的重要性。題主今天求問的是墨汁裡怎樣加水的問題,我就個人數十年的用墨經驗給大家談一談。

    首先我說明一點,題主在墨汁中加水按比例的說法不正確。原因是各種墨汁本身濃稠度沒有象藥品等化學用品有嚴格的比例配方,加之各種墨汁又會遇到各種不同屬性的紙,既使是同一型別,也由不同廠家生產,你說,好!就在墨計中加20%的水,然後醮著這個墨汁寫出來。這樣能達到目的嗎?我看未必。再加上每個人用筆的速度不一樣,說不定大多數人寫出的效果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所以說,在書寫用墨里加多少水,不能籠統地用百分比去定標準,還得依每個人的情況而酌定。請書友們切記這一點!

    那麼,我在書寫時怎樣用墨的呢?請題主及書友們謹供參考。

    一,寫正書用墨加水。把原墨汁倒好後,醮筆,先在所寫紙上試寫一下,如果書寫舒適流暢、筆劃兩邊清晰潤澤,就無需加水,直接用原汁即可。如果,書寫時粘紙乾澀,寫出的筆劃兩邊殘缺不全,說明墨汁太稠需要加水。但加水一定控制量,否則會出現墨洇導致筆劃含混不清,甚至染成一團。二是寫行草書時用墨加水。大家知道,書寫行草因用筆速度和節奏比較快,墨汁裡的含水量也相對多一些,方法如(一),酌情兌水後,先試寫幾個字,如果書寫乾澀,墨色不豐潤再酌情加水。要注意的問題是,加水不可過量,過量雖能書寫,但導致的問題是墨色過淡,點劃無神。三是特殊紙類的用墨。宣紙除了常用的生、熟、半生熟紙外,還有臘箋、粉箋書寫紙,除臘箋必須用濃墨外,粉箋用墨是個難點。常見的問題是,因紙上有一層顏色粉質,導致墨不入紙。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一是在墨汁裡邊適當新增白酒,以增加墨水的滲透力;二是在書寫前,把紙面用乾淨的溼毛巾擦一遍,除去浮在上面的粉質。當然,這兩種辦法也要適可而行、靈活運用,切不可削腳適履,弄巧成拙。

    以上方法,實際上都是對書法初學者而言。筆墨功夫深的書友一般都明白用墨之法。象我現在不管書寫什麼書體,墨汁里加水不加水,加水加多少,一看墨汁就基本定局。這個問題不難,只要大家寫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好,回答到此為止。

    最後祝題主及書友友們書寫時用筆有理,用墨有成,在學書之路上筆墨雙贏!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等知識方面同學習,多交流,共提高!

  • 18 # 九歌堂

    墨水加自來水時間久了會發臭,因為水裡面有細菌,建議加茶水最實惠,而且寫出的效果好會有光澤,也可以加白酒,涼開水或純淨水。調和比例要看使用墨水品牌,還有每種品牌墨水本身的濃度有多種規格的,本人用的紅星一般不調水,除非墨水倒出來久了,先適當加一點點,用筆調勻試試,不夠順,再新增少許,千萬別一次加太多,墨太淡寫出來的作品灰了不好看,最好是寫一段適當潤下筆,這樣全幅作品還有濃淡乾枯變化。

  • 19 # 悠悠的藝術小世界

    這個沒有一定的比例,首先要看墨汁的濃淡,比如寫毛筆字:

    首先取決於書法用紙,是生宣還是熟宣。生宣吸水性好,可以兌水少一點。熟宣吸水差,可以適當兌的多點。

    其次,取決於書寫什麼字,比如書寫楷書、隸書、篆書。兌水也需要適當減少,如果是行書、草書。就適當兌多一點。

    再次,就是用墨水作畫,濃淡相宜,近實遠虛,近處的加水少,遠處的稍微加點水即可。

    如齊白石的水墨畫,有字有畫,濃淡相宜,完成一次作品可能會多次調墨水的濃度。

  • 20 # 山中老月

    書法用墨加水沒有固定的比例,古人用模組磨墨加水,現在的墨汁基本上是不用加水的,例如紅星墨、一得閣等。有些特殊墨法可以加一些水,比如漲墨法等。總之根據實際情況,和用紙書體都有一定關係。圖一是不加水寫的。圖二是加水的漲墨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燃氣機油能當柴機油用嗎?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