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辰百事通

      早在《食在宮廷》這本書裡就曾記載過蘇造肉這道菜,書中曾解釋道蘇造肉原名是“蘇灶肉”,即蘇為蘇州,灶指的灶房,蘇灶滿譽宮廷內外,並且直到今天的北京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對蘇灶有著瞭解和興趣,所以蘇造肉更是老北京人的心頭愛。

      並且這道菜的背後還有乾隆皇帝的喜愛,相傳是皇帝巡視南方的時候很喜歡廚師張東官烹飪的菜餚,於是便把他帶入了宮中作為御膳房的廚師,他深知乾隆皇帝喜愛味濃厚重的菜品,便依著皇帝的愛好製作出了這樣的一道菜品,乾隆皇帝吃後大為讚賞,此後這道菜品便名聲大噪。

      

      那為什麼又稱它是滷煮火燒的前世今生呢?因為蘇造肉的食材價格在那時候相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比較的昂貴,所以賣蘇造肉的人將其五花肉改成了豬下水,這樣一來人們便吃得起“蘇造肉”了,所以這道菜也被人們稱為滷煮火燒,直到現在仍有不少的人愛吃這個民間版的“蘇造肉”。

      而對於蘇造肉的做法,相較於平時我們吃的家常菜來說要複雜得多,第一步就是要用老肉湯來烹飪,而第二步就是要用丁香、肉桂、豆蔻以及廣皮等十多味中草藥碾磨成粉末放入布袋中入鍋熬製,並且還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鹽、醬油等調料,打造出特殊的蘇造湯。再將肉漂洗乾淨放入鍋中,當老湯開鍋後肉變色時,即達到了八分熟再撈出放入調製好的蘇造湯中煨熟,大概時長達到兩到三小時,每家店鋪都有自己的獨門秘訣,做出來的蘇造肉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吃起來也會細細品嚐到其中的不同滋味。

      

      剛出鍋的蘇造肉肉質軟爛,湯色更是誘人,並且吃上一口能品味到其醇香的口感和絲絲藥材的清香味道,口口下去都能感受到肉汁在嘴裡迸射開來,一點也不會感覺油膩或者是吃得心裡煩悶,所以它被稱為老北京的心頭愛也不是沒有理由的。不管是滷煮火燒還是蘇造肉,只要是贏得老百姓的口碑和喜歡的,都是美食珍饈,想要品嚐一下老北京的味道,這道蘇造肉你就不能錯過。

  • 2 # 清餘fx

    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至少是有這九種。

    自己做的話,用紗布包一個調料包,黃豆醬油50克、冰糖15克、鹽25克、蔥姜各10克、黃醬20克、醋20克、郫縣豆瓣10克、豆豉5克。大料3個、桂皮1小塊、白芷2片、沙姜2片、香葉5片、砂仁3個、花椒20粒、幹辣椒3個、肉蔻1個。

  • 3 # 小逗一把

    滷煮火燒起源於北京的南橫街,是一道漢族傳統小吃,他的前身是“蘇造肉”,關於他的歷史可謂是十分悠久,據說在清朝光緒年間,河北三河縣有位姓趙的人,和一個名字叫做陳兆恩一起賣蘇造肉。因為當時用上好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十分昂貴,老百姓吃不起,於是他們就用價格相對便宜的豬下水代替,大腸小腸豬肺等,這也就是滷煮一開始的雛形,後來久而久之的經過民間的傳播改良,被改造過的蘇造肉也就流傳了下來,久而久之的成了今天市面上深受大家喜愛的滷煮。

    據《乾隆江南節次照常膳》記載,乾隆皇帝每日膳食清單中,第一道菜署名就是張東官,幾乎可以說是乾隆頓頓飯都離不了張東官。其實這道蘇造肉做法也沒有那麼神秘,就是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製出的一道葷菜,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的節氣不同,張東官還會調整不同材料的用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老師對貧困戶學生那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