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細思恐集
-
2 # 騎士悠然行
荀子是戰國後期唯物主義思想家,名況,字卿,趙華人。著《荀子》三十二篇。他是儒家八派首領之一,批判地吸收了諸子之長。
他堅持道家認為自然界是物質的那一面,肯定自然執行法則是客觀存在的。反對道家天命論,提出人定勝無思想。他和孟子“性善"相反,認為人性是惡的,主張用禮義教化和懲罰來加強統治。因此,在孔子的“禮"衝灌注了“法”的內容。
他非常重視維護封建等級,實行中央集權,反對世襲,主張尚賢。德治和法治相結合,成為荀派儒學的一個特點。經濟上提出強本節用,開源節流等。
因其主張與孔子相佐不少,因而入孔廟是不可能的。
-
3 # 烏咪愛讀書
荀子沒有進入孔廟,不是他水平不高,而是他的觀點既尖銳又扎心,既平直又純粹,傷害了許多名家的感情,不僅程頤嫌棄,朱熹揶揄,韓愈嘲諷,就連蘇軾對他也看不慣,儒家門人更是把荀子拒之門外,一點餘地都不留。
隨便找一頂儒家“帽子”,譬如“人之初,性本善”,往荀子頭上一戴,就能判斷它不是荀子的款,因為荀子的“性惡論”首當其衝,所以,荀子一直受到儒家的排擠和批判。
直到清朝編修《四庫全書》時,才有考據學家為荀子鳴不平:不能因為他與孔孟標準有出入,就把荀子從儒家陣營裡剔除出來。只要看一看荀子致力建立和諧社會的主要觀點以及現實權力場的效用,就知道,荀子非儒家莫屬,有的觀點甚至比孔子孟子走得還遠。嚴格來說,我們中學就讀過的那句“荀子是先秦時代的最後一位大儒”,就是從清朝正名後確立的。
雖然荀子的觀點一直邊緣化,卻相當重要;儘管荀子的話不好聽,但很難反駁,是不是這樣,從《荀子》中找兩點體會體會。
《荀子》第一篇,《勸學》,中學時我們都學過,第一句稱得上全文的綱領:“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可以通俗的理解成:人活到老學到老。
乍一看,莫名其妙,為什麼一開始就提倡人要終生學習?
不得不先理解《性惡》開篇第一句話:“人之性惡,其善也,偽也!”,這與終生學習有毛關係?別急,這句的“偽”弄通了,就關聯上了。
偽”字釋義古今差別很大,今多貶義,古為中性。唐朝學者楊倞說,“偽”表示人為,凡不是出於天性而是出於人為的,都可以用偽來形容,而荀子本人的解釋是:偽不是天生而來的,是後天習得的。按照他倆對偽的釋義,“人之性惡,其善也,偽也!”應解讀為:正因為人性本惡,如果不學習,人就不會講文明懂禮貌,如果不努力,人就會一惡到底,成為人類的敗壞分子。
不可否認,荀子這句話,就是明目張膽的反駁孟子,如果人天性善良,那還要禮儀幹什麼,還要聖人君子幹什麼,還要社會規範幹什麼,戰國七雄也不會天天干架月月爭霸了!
後來王陽明用行動給荀子的這句話作了驗證,王陽明信奉性善論,他認為可以束書不觀,只要心外無物,就能成聖成賢,所以在陽明心學影響下,很多人真的都不讀書了,明朝就真的成了盜賊叢生、民不聊生、最不值得過的一代。
假如荀子知道王陽明為“性善論”埋單,還順帶為他的“性惡論”免費做了廣告,會是遺憾還是會淡然,我不知道,但我想,他一定會擲地有聲的說:我說過,孟子就是禍亂天下的人,錯了嗎?如果不想再害孟子,聽我的,學不可以已,興許孟子設想的“善”的世界,就會早點實現!
原來荀子一再強調人要終生學習,底氣在這兒呢!
其實,我比較歎服《荀子》裡面提出的一個禮學觀點,這個觀點至今沒有定論,但很有見地,意思是說,有序的不平等才是和諧社會。表現在,人最高貴,有生命有知覺還有禮義,禽獸次之,草木第三,水火第四。人、禽獸、草木、水火怎樣看怎樣不平等,但正是這種不平等關係,這個社會才那麼的參差多型,那麼的有序和諧。
荀子還提出了諸如“合作導致衝突”、“群體合作是每個人得以生存的條件”等政治假設,啟發了許多哲學、社會、政治等領域的學者發散思維和研究,荀子真的是被冷落卻相當有分量的智者。
我猜,進不進孔廟,對荀子的意義不大,因為荀子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社會也知道!
-
4 # 悠然漫步的龒
荀子不完全是儒家,自己也不承認是儒家,荀子近法家,李斯、韓非都是其弟子。儒家把荀子拉到自己陣營,是因為孟子之後,儒家沒有大家可以承擔顯學了。
回覆列表
首先要說明,荀子並不是到死沒有入孔廟,而是在明朝嘉靖九年被從孔廟逐出。
眾所周知,在中國儒家的歷史上,除了孔子之外,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大師就是孟子和荀子了,孔子、孟子、荀子也被並稱為“先秦儒家三鉅子”。
基本上如今中國儒家最主要的思想觀念都來自於孔子、孟子、荀子。
宋朝前,孟子和荀子的地位基本相等,司馬遷的《史記•孟子荀卿列列傳》便將孟子和荀子並提。
但從宋朝開始,孟子的地位越來越高,最後成為與孔子並列的“亞聖”,而荀子卻大幅下降,最後連孔廟都進不去了,關鍵因素就是理學的興起。
孔子去世後,儒家在思想上分成“性善”和“性惡”兩派。
“性善”派認為“人性本善”,思想較為感性,主張以道德教化治理天下,代表人物就是孟子。
“性惡”派認為“人性惡而偽善”,思想較為理性,主張以禮法制度治理天下,代表人物就是荀子。
插播一句:當年新加坡亞洲大專辯論賽的首屆的決賽辯題就是“人性本惡還是本善”,最後復旦大學以反方“人性本惡”獲勝。
荀子認為人的自然屬性(性)是“惡”,而社會屬性(偽)為“善”。源於人類自然屬性的“欲”是不可能消滅的,也不可能被教化,而是要透過禮法制度保持人的社會屬性來控制,這也是作為儒家大師的荀子會教出了法家大師韓非子的原因之一。
另外,思想務實的荀子認為天道天理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類的“性”和“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仁義道德和禮法制度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
因此荀子曾直接批評孟子“守舊”,也是少數正面評價秦國變法的儒家代表人物。
理學認為天理不變而源於天理的“性善”也不變,“性善”不變則仁義道德不變,仁義道德不變則綱常不變,這也是理學宣稱“存天理而滅人慾”,主張禮法森嚴的理論依據。
因為“性惡”就意味著仁義道德可變,所以理學當然擁護孟子的“性善”論。
正因如此,當崇尚“人性本善”、“天理不變”,過於理想主義的理學在宋朝佔據社會思想的主導之後,程朱理學興起,理學家們針對荀子的天人相分說和性惡說展開激烈批評。
明初,當時的儒家就意欲將荀子取消孔廟從祀資格。
明嘉靖九年,皇帝批准張璁建請黜祀荀子的奏摺,荀子也由此被取消從祀的資格,被人從孔廟中趕了出去。
但是,荀學具有學術批判精神,具備相容幷包的意識,而且荀子密切關注現實世界的變化,充滿事功精神。
今天,應該說,荀子思想甚至與現代的一些治國思想有契合,所以有不少學者認為應該重新將荀子迎回孔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