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的世界NoName
-
2 # 重慶房產預報
朋友們,如果你的年齡在30+,是否還記得那場對80後的聲討。現在回憶起來,那些聲討大多數是所謂的“家長”對晚輩居高臨下的偏見。
那個時候,韓寒有句話說得有理:之所以出現對80後的聲討,只是因為話語權還被掌握在60和70後的手裡罷了。
現在80後成了家長,我們又要開始對00後品頭論足了麼?
我不希望是這樣!
另一方面,人類對未知事物的預判能力總是不理想。早年的馬雲被認為是騙子;王思聰認為移動充電寶不可能成功,並立帖吃翔……就拿前面提到的當年對80後的評價,現在看來也太不準確了。
我們對下一輩人的預判的準確度能有多高呢?
我也不知道。。。。。。
-
3 # 一蓑寒雨
說不符略顯絕對、片面,準確來說是與絕大多數的“後浪”們的實際處境不符。
影片中的年輕人現代、時尚、前衛、科技感十足,個個都是光鮮亮麗,放佛新時代之驕子,儼然大中華之棟樑。殊可知,還有大量的八零後九零後甚至零零後,每日裡尚被一日三餐困擾,被一房之貸重壓,被一家生計奔波。
每個人的社會、生活、教育、家庭等背景不同,導致每個人發展、進步、創造的起點也必然不同。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理想狀態下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談何容易!
龐大的農村人口隊伍和有限的城市資源,坐享其成的優越和背井離鄉的孤獨,這就是現實。我也是農村出來的,不是我看不起農村人,現實中我們確實沒有優勢,我們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犧牲,但也許終其一生,也不足媲美別人的起點。
總而言之,前浪對後浪的讚許、鼓勵和欣賞、認可是一件好事,但請不要片面,請顧及大多數人的平凡、普通、卑微甚至渺小。不要因為參天巨樹,就忽略了小草,畢竟那些普通的小草,也是大自然綠意盎然的一部分,一大部分!
-
4 # 黃季季Y
當下絕大多數年輕人的生活狀態不是後浪描述的那樣,而是過著負債的日子,網貸,信用卡,房貸,車貸。一身債,你哪來的輕鬆日子
-
5 # 雲淡風輕別問我是誰
我沒有完整的看過這個影片,主要是年齡大了,經歷的東西太多了,不願意再被忽悠了。看著別人慷慨激昂的說假話,我替他尷尬。
-
6 # 美美紅658
指引和傳授下一代的接班人,去對社會事物不斷地進化和不斷地開拓,使人類歷史社會走向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從歷史直至今天的變化和發展,就是世紀的後浪推前浪,一浪高過一浪,特別是在快速發展變化新時代的這些70、80、90後的青年人,在如今數字資訊化時代的奮發精神一代更比一代強,工作上每天上下班,都是加班加點的工作,辦點不得馬虎的態度,以及自己婚姻上的事與家庭裡的事都是超符合的壓力,每每練就了他們一身勤奮向上的鬥志,早已把過去一切落後古老式的機械化生產推塵出新,突飛猛進的高科技創新發展和全面的走向網際網路連結的新時代,真是無極限的後浪奔向千層浪,而今天的偉大新時代,經歷了千變萬化而收穫的豐碩成果,都是與世代文化領域的所有文化知識的延續和年青人的學習智慧,以及他們在事業上的創造才富與創業精神是完全分不開的,他們有著年青的朝氣,有著向前蓬勃發展的動力,推動著歷史社會走向了全面發展的偉大新時代,而新時代的巨浪一浪高過一浪!正如毛澤東主席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向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和寄託在你們身上》!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向年青人學習,學習他們為社會的發展不怕一切困難和辛苦,用他們學到的文化智慧和創新創業的精神力量,去為社會快速向前發展推波助藍,我們老一輩子人們為他們而驕傲!為年青人點贊
-
7 # 阿當NY
《後浪》是什麼?明明白白的雞血雞湯,既然是雞血雞湯,圖的是個勵志,並不是寫實。
說句不好聽的,奧運開幕式代表中國老百姓狀態嗎?巴西狂歡節是日常生活寫照嗎?美華人歐洲人三天兩頭遊行示威,那政府就倒掉了嗎?你拋開一個作品的定位來談內容的真實性沒有意義。
有沒有老一輩說一代不如一代的,肯定有。是不是所有老一輩都這樣?不可能!有沒有年輕人後浪推前浪的,肯定有。有沒有壓根浪不起來的年輕人,少不了。是不是有沒有活的瀟灑的年輕人,當然有。
角度就是勵志雞血,心靈雞湯,而且篇幅就三分鐘。三分鐘怕是連所謂中國年輕人人口多少都說不清楚,你雞湯怎麼寫實?中國那麼大,情況那麼複雜,任何一個紀錄片也就是一個視角罷了,跟著個勵志短片要寫實,是要幹嘛?客觀的說,不符的年輕人鐵定多餘符合的,但是你怎麼做在三分鐘也做不出個“符合年輕人真實狀態的”。
這個影片只是從一個角度出發而已,也沒有欺騙,沒有無中生有。作為雞血雞湯也算很不錯了。
-
8 # 在田之龍
凡事總有例外,沒有隻是你沒有發現。
《後浪》裡不論是前浪對後浪的態度還是後浪現在的生活狀態、心理特徵,都是一個概況的結論。不可能是每一個人的狀態。只能是大多數人是這樣的,或者每個人或多或少的有這樣的狀態。
可能提問者看到的年輕人,是《後浪》中的特例,他們超越了這個狀態,甚至已經成了前浪,或者後浪中的佼佼者。自然也不符合現實的狀態。但是,我想提問者並不是表達這種意思。
可能提問者看到的年輕人,還不如《後浪》中年輕人,現實中他們終其一生還不及一些後浪的起點;他們意志消沉,成為浪中的沙子;他們疲於奔波,忙於生計,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其他。但是,我依然認為,這些人只是少數,畢竟這個世界是屬於年輕人,但是世界的發展並沒有倒退,說明大多數的年輕人是好的,是像《後浪》裡描述的年輕人一樣。
可能提問者接觸的年輕人,身上體現《後浪》裡的年輕人特徵少。但是隻要關鍵地方、起決定性作用的地方的特徵一致就可以了。畢竟同一種性格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後浪》也沒有細數現在年輕人的每一種特徵。
-
9 # 滄海三聲笑紅塵
當下青年人的生活狀態很複雜,社會壓力大,競爭激烈,面對前路也許感到憂傷和迷茫,那麼不如安靜下來,試著改變一下思想,調整一下觀念,思考著能否拒絕來自金錢與娛樂的誘惑,改變也許會讓你覺得生活也不是很喪,精神面貌自然換新了,所以人生的路是需要精神和意志來引導才不會迷失方向。
新冠病毒讓我們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同時也讓我們收穫了太多的感動,來自前線還有後方,感動來自前浪的鐘南山,李文娟,來自後浪的李文亮,雨衣妹妹,來自南方的蘇大強,來自北方的魯大壯等等很多很多,山東宣傳部門的工作者們更是給力,無時無刻不在播撒著感動,傳播著無畏的意志和團結的精神!我們的社會需要太多的感動來促進。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體育鍛煉不僅是鍛鍊人的體質,更是鍛鍊人的意志,這個社會是需要青年人來改變的,20年前,馬雲就是後浪,他改變了社會,馬雲就是一種精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濟善天下”,精神是心中有火的激情,精神是眼中有光的堅定,當前的後浪不會想到現在的樣子,所以,既然上路了列車不會停止,更不會逆轉,那就勇敢前行吧,管他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這個社會上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生長環境不同的兩人在上海同時畢業同時工作,本地人擁有住房,那麼兩人的生活狀態又怎會相同,所以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一粒種子,不可能在任何氣候環境下都能生長,所以選擇定位很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才能開花結果,成熟收穫。
回覆列表
首先要定義一下:這是廣告還是祖國官方在五四青年節給青年的禮物?
其實影片最後的官方“權威”媒體的出現,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我覺得從這個層面講,就有點過了!
第一,現在挑戰大於美好
從學習,從工作,從生活,現代的青年的都面臨巨大壓力,雖然能各個渠道過的新知識,從祖先寶貴遺產中獲得更多精華!但擺在眼前的升學壓力,就業壓力!
還有買車買房結婚壓力,都遠遠大於社會的美好的!因為我們沒時間,反觀影片中年的年輕人冒險,度假,購物,玩高達等等,都在描述青春在消費,享受!這怎麼可能是現在年輕的生活狀態?
第二,青年的定義模糊
其實如果按照年齡劃分,無論是社會的中流砥柱,還是嗶哩嗶哩的UP主們都在28-35以上,已經和青年擦肩而過!從這個角度講,這些人並不算青年!
從生命活力上講:只要還在努力的人,還在奮鬥的人都應該屬於青年!所以這裡把青年廣泛定義為只管享受和自我的少年!我覺得不符合!再說五四青年是18歲左右的孩子們,生活在特殊的年代,他們奮發圖強!
所以單純的說青年本身就是個問題,抗疫的年輕人,鎮守邊關的戰士,不斷探索的青年科學家等等這些才是真正的“後浪”!
第三,宣揚奮鬥和無悔的選擇才是正確的“五四青年”
因為對比,很多人也找來了北野武給日本青年的寄語:生命只有一次,落子無悔,可能會遇到很多苦惱,那就去奮鬥吧!
當今和平年代,奮鬥和青春無悔,才是青年還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