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上俠chenxiliang

    陸游這首七絕詩寫;“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詩反映了陸游對金兵南侵造成北方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深深哀痛,對南宋官兵沒有收復被金兵侵佔的失土而即深深遺憾。陸游是浙江紹興人,父祖都是北宋官員,自己在南宋做官,忠君愛國思想強烈。他和辛棄疾一樣,多次向南宋朝延獻策,要北伐抗金,但夙願終久沒有實現。這詩的題目“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一個“涼”字一語雙關,既指秋夜寒涼,亦表一年又一年官軍北伐沒成功而內心深感冰涼。直到85歲去世時,願望也沒實現,痛苦作《示兒》詩為遺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告訴兒子,清明和歲末祭祀的時侯,一定要把北定中原的訊息告訴他,心情是何等堅定而悲傷啊!

  • 2 # 莫道疏狂

    導語:我們品讀鑑賞詩歌,首先要了解詩人在創作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準確把握詩人階段性的經歷和情感變動,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在詩中要表達的思想和感受。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組詩作品,共有兩首。分別如下:

    其一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其二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1、這兩首詩有著強烈的陸游詩作風格,其一寫微觀環境和個人情感,其二寫宏觀世界和家國情懷,感情色彩極為濃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創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也就是公元1192年的秋天。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兩首詩,都出自陸游的《劍南詩稿》,屬於七言絕句。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陸游創作這兩首詩的時代背景。

    陸游是浙江紹興人,南宋時稱作越州山陰,家裡世代名門望族。生於兩宋之交、長於偏安南宋的生活經歷,讓他對國家不幸、民族矛盾和家庭困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給他的詩作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陸游的詩中大都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凸現了個人命運和時代環境的深度交織。

    陸游的個人經歷和國家同樣曲折,他能夠在愛國的同時並付諸實際行動,但多次獻策無果,堅持北伐卻權微言輕,屢次起復又屢遭罷黜,讓這種個人命運的曲折連帶家國情懷一同融入了他的詩作。

    紹熙元年(1190年),官任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的陸游上書宋光宗,請諫“廣開言路、慎獨多思”,並勸告光宗“勤儉節約、以尚風化”,遭到主和派彈劾,最終以“嘲詠風月”的名義被罷官。

    罷官後,陸游回到了家鄉山陰,憂憤於國家大事,愁緒滿懷又無可奈何,只能終日讀書作詩,《秋夜》二首創作於1192年,正處在罷官時期。

    2、罷官回到山陰之後,陸游無心賞景遊玩,他一方面時刻關心著朝廷大事和北伐大計,一方面又憂心於個人命運,在一個秋日清晨,寫下了這首組詩。

    我們先分別來看這兩首詩表達的內容。

    其一:

    天邊的銀河正在向西南方向墜落,天光欲曙,鄰家的雞在不住的鳴叫。大病初癒後,自己的壯志已經快要消磨殆盡了,出門時回想起自己無奈的一生,也只是搔了搔頭上的白髮。

    其二:

    三萬里長的黃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向上聳入雲天,北方金國佔領地區的人民已經在胡人戰馬激起的塵土裡面流乾了眼淚,向南盼望著朝廷的軍隊收復失地已經過去了一年又一年。

    詩人在第一首詩中根據自身的所見所感描述了了一副場景,已經不復年輕的詩人在這個清晨走出家門時,看見了西南方向的銀河,聽見了隔壁鄰居家的雞叫,似乎這只是再平淡不過的農家景象。因為詩人曾多次在詩中描述家居情景,比如在《遊山西村》中的: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以及在《臨安春雨初霽》中的: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和本詩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在《秋夜》中的這句遠不及以上兩句那麼膾炙人口,這主要是為了表現詩人在出門時的所見所聞。

    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忽然感慨自己年華不再,只剩下了杜甫所言的“白頭搔更短”,猛然生出一種淒涼悲愴的感覺來,讓人從所見所聞的平淡怡然忽然轉換為對自己身世的無奈慨嘆。

    然後其二的格局倏然變化,從詩人的身邊、詩人的個人情感,拔高到對世界對家國的關注上來,黃河和華山增加了空間上的遼闊浩淼,遺民和王師的對立表現,則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

    整首組詩放在一起來看,詩人用四個畫面來勾勒出從微觀到宏觀、由自身而世界的場景。民俗風情引人入勝,家國苦難發人深省,從短短的兩首詩中,詩人的情感顯露無遺,這種“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激揚四射,令人感慨萬千。

    3、《秋夜》兩首中,詩人多用動詞,用以串接起不同的畫面,更給這些動作賦予了力量,讓讀者能夠充分感受到詩人的情感,筆筆鮮活,躍然紙上。

    先說其一。

    詩人在首聯中描寫的情景非常符合實際情況。“落”字將銀河在曙光中淡化的速度驟然加快,把讀者目光聚集在遠方,剛剛起床出門的詩人自然而然的先向遠處望去,也側面表明了天光破曙、長夜將盡。在頷聯中,詩人先用“喔喔”的擬聲詞描寫雞鳴,再用量詞“一再”表示頻率,似乎對擾人清夢的雞叫聲頗為不滿,又似乎是徹夜未眠的自己更為煩惱,將出門時的所聞所見描寫的頗為生動。

    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從周身景象轉變為對自己的感嘆。尤其是尾聯中的“搔”字,既與頸聯中的“病來”呼應,又對年華已逝、心殘軀老給予具體動作,似乎用一個字,寫盡了自己平生的萬千感慨,不禁悲從中來。

    當我們以為詩人只是清晨出門,看見秋色寂寥,觸景傷情時,詩人隨即寫下了其二,整組詩的格調出現了昇華。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這裡面先用量詞,“三萬裡”和“五千仞”是對黃河和華山的形容,這裡的誇張手法是為了烘托整個客觀世界的宏達,與其一的景色描寫相比,其二的景物變得無比宏達起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再之後的頸聯和尾聯,則來到了組詩的思想中心,前詩的鋪墊,都是為了抒發最後的情感。在這裡,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詩人的早起,是真正的心憂國家偏安,感慨失地難復、人民苦難。

    對於失陷金國的遺民,詩人將他們的痛苦全都融入了“淚盡”裡面,眼淚都哭幹了,這該有多絕望?這一點,詩人用自己代入換來了感同身受。尾聯中的“望”字,是本詩的詩眼,所有的精華都凝聚在這一個望字中,遺民淚盡但仍然南望宋朝軍隊,表現了渴望,又展現了絕望,但仍然留存了希望,一年又一年的等待,詩人和遺民是相信能夠見到王師的,也表達了詩人對南宋朝廷的期待。

  • 3 # 石潤居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善詩工詞,能文能武,尤以詩的成就更高。其詩歌語言平暢易懂、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特別是愛國主義詩歌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一面光輝的愛國旗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作於宋光宗紹熙三年的秋天,這時陸游已經六十八歲高齡,罷歸山陰(今浙江紹興)故里已經四年。但平靜的村居生活並不能使年老的大詩人心平靜下來。南宋時期,金兵佔領了中原地區。

    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於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在山陰鄉下看似悠閒,但其心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儘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時值初秋,暑熱未退,天氣的熱悶與心頭的悶熱互相交織,使他不能安睡。將曉之際,他步出籬門,以舒難耐,情景觸悵,寫下這兩首詩:

    其一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其二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其一的大意是說,萬里迢迢的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雞的喔喔叫聲在鄰家不斷長鳴。疾病折磨我幾乎把救亡壯志消磨殆盡,出門四望不禁手搔白髮抱憾平生。

    其二的大意是說,三萬裡的黃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的華山高高插入雲天。在金人統治下的中原老百姓流乾了眼淚,遙望南方,在期盼著宋朝的軍隊收復失地中又過了一年。

    第一首落筆寫眼前的夜空和雞鳴景象,渲染出一種蒼茫靜寂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有心、無奈和無力迴天的感慨。第二首展開聯想寫遙遠廣闊的大好河山陷於敵手的現實,表達了詩人希望、失望而終不絕望的心情。

    兩首詩圍繞收復祖國河山意願,實現祖國早日統一這條主線,互為一個整體,前是序幕序曲,後是主題主奏,由近景向遠貌中推開深入,從沉鬱到雄渾中推進交融。意境可謂遼闊、蒼涼、悲沉。

    下面圍繞題主提出的詩中"關鍵詞"來看看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是什麼?

    詩的關鍵詞,其實就是其詩中的"詩眼"。

    那麼這兩首詩中或句中的"詩眼"又是什麼呢?

    第一首詩的"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這兩句中,以"落"和“鳴"字為眼

    這裡的落和鳴看似是講凌晨的早晨天將要亮了的自然景觀,其實是詩人似乎聽到了遺落在中原失地上的百姓呼救聲、哀鳴聲,讓出來透冷的人心更糾結,卻又無力迴天。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這兩句詩中,以“盡"和"愴"為眼。詩人是在擔憂一腔的熱血會被身體的疾病慢慢消耗殆盡,更是焦急朝廷的北伐收復失地夢想和意志被西湖的鶯歌燕舞、酒綠燈紅消磨退盡。

    第二首詩的"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這兩句詩,以"河"和"嶽"為眼

    這裡的河是指黃河,嶽是指五嶽或華山。詩人用"三萬裡"寫出了黃河的長,用"五千仞"描繪了華山的高,從高低縱橫交錯中拓展詩的意境,失地山河的美好,從山河的壯美中為下面的悲傷埋下伏筆。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兩句詩,以"淚盡"和"南望"為眼。這也是整首組詩的精華和高潮部分。這十四個字可以說字字珠璣,字字含著血淚。

    詩人是站在金佔區百姓的角度下筆,從金佔區漢民的心境來表達收復失地的感受,一下把我們帶入到遙遠的中原故地,真切感受金佔區的漢人受盡了苦難。一個"南望",把百姓這種向宋之心沒死,天天望、年年盼朝廷派兵來把金兵趕走,可惜等了六十餘年還是沒有等到的絕望與希望寫絕了,也寫神了。

    那麼整首組詩的詩眼又是什麼呢?我認為整首組詩的詩眼是"迎冷"

    這個"迎冷"就是大詩人詩名"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的迎冷。

    從表面上看是初秋夜裡屋熱心悶,詩人熱得睡不著,屋外的冷快。其實不然,這裡的"迎冷"是作者一顆永遠年輕的心與歲月無情催人老的對抗與抗爭,是內心深處的熱血男兒之熱,迎對朝廷對失地的冷落和冷默的對抗反抗。這種不屈不撓、不服輸的精神是詩人一生的生動寫照。

    "迎冷"有著詩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氣和魄力,有著收復山河失地的悲壯與豪情,也是詩人性格使然。

    結語

    陸游的這首組詩,句句經典,寓意深刻。既繪了自然景觀的變化和祖國山河的秀麗壯美,更是描寫了失地百姓的水深火熱和對迴歸祖國大家庭的熱切期望,也以此詩表明自己寶刀未老的雄心壯志,希望以自己的滿腔熱血喚醒沉睡了的朝廷。

    通過於景寓情,借物生情,樂中寫悲,悲中言志,可謂大開大合,氣象萬千,充滿著為民愛國的濃厚感情。讀罷意味深長,令人難忘。

    我也為古稀之年大詩人所作之詩的豪氣、血氣和膽氣所折服!

  • 4 # 徐徐升起438

    天將破曉群雞鳴,

    平生失意病纏身。

    萬里江山雖錦繡,

    失地收復待何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珠格格》你最喜歡裡面誰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