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第一反應就是直接告訴老師了,而老師只是讓同學道歉而已。這就造成了一個死迴圈,打人的一直在打人,被打的一直告老師,換來的一直是道歉。
5
回覆列表
  • 1 # 八桂晨跑歐

    我認為孩子受期負,無論在任何場合均不要鼓勵孩子還手,因為孩子小,對事件判斷能力有限,以免釀成嚴重後果。

    如果在校內或在上下學的路上,知道是本校同學欺負的,應告訴老師,由老師出面處理。不要還手,更不應該先動手。

    假若在校外受不認識的人欺負,最好不要爭強好勝,因為往往對方勢力比你強才敢欺負你,見你不還口不還手,覺得無聊會主動離開。要是被打傷了,請附近的叔叔阿姨打電話報警並告訴自己的家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儘量不還手更不先動手,否則遇到流氓團伙會造更大的傷害。這不是膽小怕事,是為了自身安全。“進一步驚濤駭浪,退一步海闊天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2 # 優質家庭教育

    我的觀點是孩子受欺負了告訴老師為好。

    講個我朋友孩子的例子:之前我們單位都是子弟學校,家長和孩子們素質普遍高,一般不存在孩子受欺負的事。08年,我們調到現在工作單位,一個城鄉結合部。

    一天,那孩子放學回家帶了一個男孩進了房間,過了幾分鐘那男孩就走了。因為剛來此地,家長對孩子同學也不認識,就以為是同學之間互相串門玩。

    直到有次無意說起,那孩子才說,那個男孩他不認識。但是在上學路上拿著小刀威脅他要錢,他害怕就帶回家給了幾十塊錢,就連父母當時在家都沒敢告訴。

    我朋友知道後很後怕,好幾天不放心路上接送孩子,並去學校和老師溝通了此事。學校也在每個班就此事進行了教育,後來的話也沒發生此類事情。

    說這個事例的意思,就是受欺負了鼓勵還手,後果可能會不可預料,和現在社會上有些“以暴制暴”行為性質是一樣的,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可取,只能是悲劇收場。

    找學校老師幫忙解決,小事化了,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理智的做法。孩子透過這個事件也會學習家長處理問題的思路,值得各位家長效仿。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時時處處起著表率作用。教育無小事,做一個用心的家長,理智處理孩子成長中的每一件事,孩子的成長才是良性且可控的。

  • 3 # 暖爸萌媽育兒記

    首先必須明確地說明,以暴易暴絕對不是什麼好手段。

    不過,那也要看是對誰。對於那些臉皮太厚死不悔改的熊孩子,似乎也只有那一條途徑了。但我覺得這一招只能在最後關頭使用,千萬不要濫用。

    如果孩子被欺負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告訴孩子:你應該友好地和他講道理,讓他們知道欺負人是不對的。

    當然了,這一切的收效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孩子們那麼講道理,就不至於欺負人了。

    那麼,忍讓有用嗎?或許很多孩子用採取忍讓。這樣做,無非就是跟大人一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怕就怕,你一再忍讓,對方卻得寸進尺,正所謂專挑軟柿子捏。所以,讓一讓可以,但是一味地忍讓就沒必要了。

    所以,下一步便是告訴老師了。畢竟,對於年幼無知的孩子們來說,老師的判決往往是最公平的了。是非對錯,老師說了算。對於那些欺負人的熊孩子,老師也肯定會採取一系列的懲戒措施。那麼,到了這個時候,目的也往往達到了。受罰後的孩子,多數都能夠銘記於心,不敢再明知幫犯。

    事實上,對於這類問題,老師的介入是最有效果的。哪怕只是對方的道歉,一般也不至於走入惡性迴圈。畢竟老師的權威擺在那兒。

    當然了,碰到那些極少數油鹽不進的“賤人”,那麼你只能使用“賤方式”了,就是靠自己,用拳頭來顯示你的權威。這也是最後的辦法了。

  • 4 # 小周閒話世事

    你好,我覺得在幫你做決定是回擊還是告訴老師這個問題之前,個人建議你得先讓孩子明白他為什麼會受欺負。

    如果是偶然的事件的話可以心態大一點,私下和孩子的家長商量處理。能交個朋友還是沒壞處的吧!

    因為孩子太小的話,他實際上是不太懂得怎樣和別人交流的,特別是幼兒園或者低年級的小孩子。我們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那個孩子跟我們家孩子鬥著玩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為了引起我們家孩子注意,想和他玩。但是他又沒有正確的方式,他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和溝通。

    有的時候對小年齡的孩子不能太上綱上線。偶然的事件可以稍微大方一點。但要讓對方瞭解有這麼個事情!

    非偶然的事件就是你們家的孩子,經常性地被同一個孩子欺負的話。那麼就要找對方的原因,也要找自家的孩子的問題,這兩個孩子要麼就是不對付的那種緣分。就告訴老師避免到一個空間裡,別靠得太近。

    小孩子之間小矛盾,小衝突,儘量不用上升到雙方的家長兩個家庭之間對仗!

    孩子還不還手,就看具體情況了,孩子被氣急了肯定難自控會還手,但是什麼程度得和孩子說,拍打都算對方承受範圍之內的,太傷人的部位就要手下留情了,鬧事不怕,鬧出大事就可怕了!

    偶爾傷害在可控範圍之內的還手有點必要,起到威懾作用,因為人性本就是複雜的,別看孩子小,但他們也是從小就在各種大人身邊長大的呢。他們身上的惡魔也好,天使也罷都可能存在的!沒有絕對單純善良的人,只有相對的!

    總之,做人也好,教育人也罷,不惹事,也不怕事,會來事,也會消事。都是要學會的人際關係學!

  • 5 # 十三哥喂

    我個人覺得小學的時候,可以告訴一次老師,但是中學之後,如果只是校園霸凌,不存在和社會上的流氓有聯絡的話,應該選擇自己解決,包括像霸凌者亮肌肉;如果和社會上的流氓有關係,那就要教孩子更加智慧的對待這個問題,要學會保留、收集證據,緊急情況下可以緊急、或者提前報警。

    我當年小的時候,身體孱弱,加之父母不在身邊,所以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我也告訴過老師,老師的處理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有時候有的老師甚至說:你說他打你,那他幹嘛老打你,不打別人呢?

    另外如果真的跟社會上的流氓有聯絡,老師特別是女老師,他自己都還害怕呢,怎麼幫孩子?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求人都是不如求己的,只是要有智慧,有方法的解決問題。

    繼續說我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我太弱了,以至於經常霸凌我的一個傢伙都看不下去了,於是在我離開北京的最後一個暑假,(因為我戶口不在北京,不能在北京讀中學)他和另外幾個同學一起帶我晨跑,還教我一些打架的方法,並對我說:你要走了,我是怕你會四川之後受欺負,畢竟咱們都是北京人,也算是最後幫你一把。

    結果被他一語成讖,我回到四川后,由於口音的關係,和當地的孩子果然出不來,我看上去又文弱,所以受欺負成了家常便飯,終於在一個冬夜我爆發了,以一敵二,幹翻了兩個嘴最賤,最喜歡在我這兒找優越感的壞小子,自那之後,一直到我當兵走,再也沒有受過其他同學的欺負。

    孩子在受到霸凌的時候,鼓勵他還手,不僅僅是在叫他打架,也是在教他自立和自強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修衣櫃傢俱是定製好還是現場打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