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絕對歷史
-
2 # NatureVoice雨人
其實很早以前古人就會製作玻璃產品了,只是產量少價格非常昂貴,不是普通百姓能用的起的,讓我們一起看下古人玻璃發展史吧。
“玻璃”這種材質的物品,在今天已經是非常尋常的了,做杯子,做窗戶,做門,各個領域或許都能夠用得到,然而這種看上去充滿現代氣息的物品,你能想象早在兩千多年之前,中國就已經誕生了嗎?這些看上去就像是穿越了的玻璃製品,第一眼的時候沒準都會認為是山寨貨,但是古人何其聰明,他們發明的玻璃又是什麼樣的呢?
1.玻璃
有記載的玻璃製造,最早並非是在中國,而是在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蹟裡,出土過小玻璃珠。從十二世紀開始,商品玻璃問世,開始成為工業材料,十八世紀出現了製造望遠鏡的光學玻璃,之後,玻璃一路發展,被運用在各種用途上,擁有各種不同的屬性,如今,早已經是“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2.中國古代的玻璃
“玻璃”這個詞,是後來誕生的,戰國時期《尚書》中有一個“璆琳”,是古人用來稱呼像玉一樣的玻璃的詞。而到了漢代,出現了“琉璃”,在《鹽鐵論》中,琉璃被認為是和璧玉、珊瑚一樣的國寶,而且,琉璃這種叫法一種沿用到明代,甚至如今有些地方仍舊使用這個詞。
成書年代大概在戰國時期的《穆天子傳》中,將其稱為“藥玉”,《元史》稱為“瓘玉”,明朝《格古要論》稱為“罐子玉”,由此可見,不同時期的人們對於玻璃的叫法也是不一樣的。不過,每個時期出現的玻璃也不盡相同,從燒製手法、色彩表現、用途等方面,與每本古籍當中記載的玻璃的名稱都是有關係的。
3.中國古代玻璃器
既然古代存在玻璃,自然也就有人們製造出來的不同的玻璃器。漢朝時期,東漢墓葬中出現過單色的玻璃珠,還有玻璃耳璫,也就是玻璃製造的耳飾。魏晉南北朝,就已經掌握了玻璃吹制的技術,能夠製造出器型較大並且玻璃壁比較薄的器具,玻璃當中的成分也有很大的變化,這一時期是玻璃製造和西方玻璃進口的一個重要時期。
唐宋時期的玻璃有所發展,但是更受歡迎的卻還是西方製造的玻璃器,比如伊斯蘭進口的玻璃器。之後的元明清三朝,玻璃比之前更加普及,故宮博物院收藏有非常多的具有很明顯的清朝時期特點的玻璃器,工藝繁複,例如雕刻、琺琅彩、描金等,器具有鼻菸壺、玻璃瓶等。
當然了,清朝時期的玻璃器製作與皇帝的個人喜好有很大的關係,乾隆皇帝一直被吐槽的“農家樂”型的審美,儘管能夠製作出諸如“瓷母”這樣的頂級藝術品,但是這個審美實在是讓人無言以對,所以,乾隆時期的玻璃器,也就以華麗、繁複著稱。相比之下,康熙時期就顯得莊重大氣,雍正的就清新淡雅,這簡直就是個極端。
不過,說了這麼多,你對於“玻璃”這樣東西,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呢?
-
3 # 電視劇情的人生
玻璃這種工業製品最早出現在公元12世紀,而在中國歷史中,玻璃一直都是舶來物,一直都清朝時期才有玻璃製品的出現,縱觀中國的歷史,從最初的石器時代發展到青銅時代,在到最後發展出鐵器,玻璃這種物品一直都是新奇玩意,它在義大利非常盛行,在中國卻鮮有人看到過。
但是在1990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半山鎮中發現了一個古代墓葬,科研人員進行了保護性封鎖,發掘研究後發現,這是一座戰國時期古墓,並且儲存得十分完好,在這座古墓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件奇特的物品,它在Sunny下閃閃發光,雖然被泥土覆蓋,但也不能掩蓋它晶瑩剔透的美感,考古工作者仔細的清理這件珍貴文物,在去除掉泥土之後,一隻精美玻璃杯呈現在人們眼前。
所有的考古工作者們都驚呆了,大家紛紛對這件物品驚奇不已,不過,大家因此也陷入深思中,因為玻璃杯可是現代人才會用的玩意兒,而這座古墓已經距今2000多年了,難道那個時候人類已經學會如何製作玻璃了麼?
當考古學家們仔細觀察這隻玻璃杯的時候,他們發現杯身沒有任何花紋,顏色呈現琥珀色,看起來更像是一件現代品,就與我們平時常用來喝水的玻璃杯別無二致。因此,在這個玻璃杯的由來上,不少人都開始腦洞大開,是不是有穿越者回到過去遺落下來的?難道時間機器真的存在過嗎?
最後,帶著種種疑問,這隻玻璃杯被送到北京進行檢測,科學家經過系統的檢測,發現這個疑似玻璃杯的文物,它的材質其實是水晶,而且由一塊完整的水晶製造而成的,因此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晶杯,只不過這個水晶杯製作十分精良,雕刻嫻熟,尺寸規整而且杯身平滑,弧度自然並且經過多次的拋光,才有了水晶杯光滑細膩,玻璃般的外表,就如同現代工藝品一樣。
此類水晶文物的出土並不只發生在中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也曾出土過類似的水晶製品,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瑪雅文明的水晶頭骨,要知道,古代的製作工藝並不像我們現代人這般先進,所以,他們能夠打磨出如此晶瑩剔透的水晶物品,從現象上來說就已經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蹟了!
關於這隻戰國水晶杯的價值,考古學家們經過分析後,認為它絕對是價值連城的,雖然它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完美無瑕,但是要知道它來源的背後可是擁有著一個極為珍貴的水晶原礦的。並且這隻小小的水晶杯竟然被打磨成現代玻璃杯的樣子,讓人誤以為它是穿越者帶過去的玻璃杯,這一點就很讓人佩服了。
不只是水晶杯,任何一件古代文物都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擔負起保護文物的重擔和責任!你說呢?
回覆列表
在出土的文物中,看著像是玻璃,但其實確實是另外一種東西。而並非玻璃。
1.一些水晶器皿被誤認為玻璃
在戰國的這個水晶杯剛出土時很多人也認為它的材料是玻璃,後來經過研究證實是用天然水晶打造而成。有些水晶因為純度比較高,經過打磨之後從外表看跟玻璃基本上是沒有差別的,有很多人被誤導了。所以才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戰國水晶杯
2.琉璃製品
琉璃也被稱為人工水晶,但是它的通透度跟天然水晶天差地別。琉璃是在一千多度的高溫下人工燒製而成。
琉璃跟水晶比起來質地太脆,跟玻璃比起來渾濁不清,通透度低。但是琉璃製品晶瑩剔透,光彩奪目。因為燒製琉璃需要很稀有的金屬材料,在古代有人甚至認為琉璃比玉器還要珍貴。
古代中國真正的玻璃全是進口貨
目前國內出土了一些唐朝時期的玻璃製品,比如下面這個玻璃杯
但是這是正兒八經的進口貨,古代中國大部分地區缺少造玻璃的主要材料石英砂,即使有些地方有,但是因為純度和技術原因,玻璃製品也製作不了。
清朝以前,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玻璃製品無一例外都是國外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