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水如山的閱讀和思考

    這句詩寫的是蟬,也就是 知了;

    出自

    唐初 虞世南的《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古人喜歡託物言志,認為蟬是餐風飲露的(古人的誤解),而且喜歡高高地趴在樹上,所以就認為蟬性情高潔,是讀書人效仿的典範!

  • 2 # 左國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賞析詩人筆下的蟬是人格化了的蟬。

    三、四句借蟬抒情:品格高潔者,不需藉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

    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

    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

    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

    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

    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

    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

    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

    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

    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

    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像曹丕在《典論。

    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

    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

    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

    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

    比興不同如此。

    這三首詩都是唐代託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託,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本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 3 # 將門府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出自唐代詩人虞世南所作詩篇《蟬》,原文為: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意為: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隱喻為品格高潔者,不需藉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暗示著冠纓高官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

  • 4 # 彩雲飛翔

    這是出自唐朝虞世南的詩 中的詩句:

    《蟬》·

    唐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

  • 5 # 無名草2020

    古人託物言志,抒發感情。

    小小的蟬鳴,云何聲音傳得如此曠遠?這並

    非是憑藉了秋風的力量之所致。而是因為它

    站得高(棲在高枝上),居高才使其然。

    也暗喻一個人,如果能高瞻遠矚,也定將

    成就一番事業。

  • 6 # 青藏高原141012026

    用現代的觀點來說平臺的作用有時很重要,它可以使微聲放大到悅耳的效果,常言道名人之所以出名,離不開媒體這個放大的平臺,即便是有少許瑕疵也會被當作獨特的個性。

  • 7 # 尤利利

    寫的是蟬。

    原句為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此為唐人詠蟬詩歌最早一首。蟬的頭部兩個觸鬚伸出來很像古人下垂的冠纓,此處借蟬喻人,蟬棲息高處、朝飲露水,以蟬為喻讚揚性情高潔之人。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意指立身高潔之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如曹丕《典論•論文》所說“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 8 # 轉運中的幸福

    謝敬!

    一提起知了,有跟我有同樣感覺的嗎!就是知了達到叫聲高峰的時候,再加上潮熱,它不斷的叫聲此起彼伏!吵得你中午都睡不了覺,你是想把樹都要砍了去,有同感的舉手!這小小的知了它叫的聲音是熱浪滔天呢!一浪高過一浪!聲聲刺耳!擾的你是心煩意亂,說實在的,我最怕的就是知了開始叫喚的季節,那簡直就是叫囂!不堪入耳!!!

    那麼,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聽網友們說它是指的知了,可是我反覆的想了,知了到臨秋的時候,它已經死了,無需藉助秋風,那這個景物就展現出來了,知了爬在高高的樹上叫喚!這個時候,可能也是它們蛻變的過程之巔峰!

    它們是在6—7月中旬達到最高峰期,在這個炎熱的夏天,知了就跟夏天較上勁了!看誰的熱情高漲!它是撕心裂肺的嚎叫!夏天是頭暈腦脹!炙熱難耐!知了跟夏天是一決雌雄!亮出嗓門誓比天高!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外力,更跟秋風沒任何關係!

    我們可以不去依靠什麼哪個朝代的詩句,你就單從字面解釋!就很容易的多,並不複雜!也可算是一目瞭然!有時候,人們想看到你的理解!並非去查閱資料!

    本人才疏學淺!而我看到的是另一幅景象!!不知對否!敬請指正!

  • 9 # 徐夢建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表現了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聲因此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而不是由於憑藉秋風一類外力所致.說明了一個人高潔的品質,不借助他人,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實幹,暗示著: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

    原文: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蟬低著頭飲著清澈的露水,從高大的梧桐樹上發出叫聲。它身居高處,聲音自然能夠傳的很遠,並不是藉助秋風的吹送。

  • 10 # 九思堂筆記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寫的是什麼景物,怎麼解讀。

    這是唐代虞世南詩作《蟬》的前兩句,寫的是蟬,喻的是人。試著解讀一下。

    《蟬》詩解讀。

    《蟬》,是唐太宗重臣、初唐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虞世南所做,只有四句的小詩。前兩句: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垂緌”:古人系官帽的帶子,結在下巴後,餘出而下垂的部分。蟬的觸角與此很像。“疏”就是稀、不密。

    譯文:蟬垂下緌一樣的觸角吸飲清瑩的露水,清麗的鳴叫聲穿越稀疏梧桐樹。後兩句: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蟬是因為身在高處聲音自然傳的遠,而不是憑藉了秋風吹送的力量。

    全詩簡要賞析:本詩用比興,借蟬喻人,因為古人認為蟬高潔。垂緌意指地位高的官員,暗喻“貴”;同時又與蟬的觸角相似,結合的貼切,為可以看到古人對物象觀察把握的精準。“清”意清明、清廉,運用絕妙。全詩的意思就是,我雖然身份顯貴,但我潔身自好、廉潔清明,高潔的名聲是自然傳播出去的,不是靠他人的吹噓。

    這首詠蟬詩,是作者虞世南在潔身自律、或者說自我鼓勵。也有點自我欣賞的意思。他還真不是自吹自擂。

    延展閱讀:虞世南此人以及另一首小詩《螢》。

    虞世南的確是個“大人物”。政治上,他是唐太宗朝的光祿大夫、弘文館學士,追贈禮部尚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文學藝術上,他是初唐四大家之一,著作《北堂書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遺作有詩文四卷。

    他品格高尚、耿直、忠誠,直言善柬,博學多才,深得唐太宗欣賞和信賴。唐太宗說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

    還有一首與《蟬》類似的詩《詠螢》,我們來欣賞一下:

    《詠螢》

    唐 虞世南

    的力流光小,飄颻弱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這首小詩是借“螢”自喻。光亮小、身子輕,也要努力發光,頑強地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表現出鮮明的個性和追求的執著,還有自謙、不恃才傲物的胸懷。虞世南從來不把自己自喻成獅、虎、馬等,由此可見他不一般的德行修養。

  • 11 # 九日文談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出自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這兩句表面上是寫秋天蟬的鳴叫,實際上是借詠蟬寓意,詩人以蟬喻君子,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格的嚮往和追求。

    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在獄鳴蟬》和李商隱的《蟬》並稱為唐代“詠蟬”詩三絕。

    虞世南的《蟬》詩是唐代文壇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詩人詠蟬寓意,抒發了自己的清遠高潔自信之情。

    虞世南,博學多能,品行高潔忠耿,官居高位,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立下汗馬功勞,是太宗“十八學士”之一,唐太宗贊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為“五絕”,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深得唐太宗的賞識,常伴太宗左右。一次,君臣賞景吟詩,虞世南便寫下了這首《蟬》詩。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垂著觸鬚,飲著清清的露水,清脆的長鳴聲從高大挺拔的梧桐樹中傳出來,在樹林間迴盪。棲居在高高的樹枝上,用不著藉助秋風的傳送,聲音自然遠揚。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兩句,詩人獨具慧心,寓意君子只要品格高尚,做好自己,就不需要憑藉外力的幫助,聲名自然能夠遠播。這也是詩人自己品行高潔的寫照。

    駱賓王《在獄鳴蟬》一詩,是詩人因言獲罪入獄有感而發,詩人詠蟬寓意,抒發了自己幽憤苦悶悲痛之情。

    駱賓王,七歲能詩,是“初唐四傑”之一,曾官居侍御史,為人正直。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上書議論政事觸怒皇后武則天,被誣以貪贓的罪名而入獄。入獄後的秋天,有一次聽見外面蟬叫,就寫了這首《在獄鳴蟬》。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深秋季節的寒蟬還在鳴叫,悽切的聲音引起了我這個階下囚的許多感慨。我不能忍受正當雲鬢的美好年華,卻只能獨自吟誦哀怨的《白頭吟》。

    秋天的晚上露水很濃,沾溼了薄薄的蟬翅,想要飛的時候,卻難以前進,秋天多風,風力越來越強,蟬發出悲哀的鳴叫聲很容易被風吹散,沒有人能聽得到了。我真的是高潔的,可是沒有一個人相信我的高潔,又向誰來表白我的這一份高潔的情意呢。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這兩句是喻託,即蟬即人,合二為一,“露重”、“風多”表示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惡劣,武則天專政,迫害漸多,詩人自己空有抱負不能有所作為。“飛難進”是說詩人沒有辦法在官場進步,“響易沉”是說詩人上書勸諫沒有人聽,言論沉落消散。

    李商隱的《蟬》詩,寫蟬來暗示自己的窘況,詩人詠蟬寓意,抒發了自己因高潔而貧窮以及哀苦無告的悲憤之情。

    李商隱二十六歲登進士第,因被捲入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屢受排擠,仕途不順,一生困頓沉淪,鬱鬱寡歡,堅持自己的道德底線而始終不棄。無題詩是他的一大特色,七言律絕成就頗高。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本性清高,只飲清露,難得一飽,不得溫飽而發出不平的鳴叫,只不過是徒勞枉費聲響而已。五更的時候,鳴叫聲疏疏落落似要斷絕,而那高高的大樹,依然碧綠沒有一點兒同情。

    我的官職卑微,生活就像樹梗浮於水面一樣,漂流不定,故園早已經荒蕪,雜草叢生,沒有自己的安身之地。勞煩你繼續鳴叫,對我再作警醒,我全家也會和你一樣,清貧而高潔。

    詩人借蟬寄寓自己的身世遭遇,自己不肯同流合汙而屈就,落得生活艱難的下場,曾尋求幫助,無奈世情炎涼,無人賞識,只是徒勞罷了。詩人官職微小,漂泊不定,故宅不存,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全詩借詠蟬寓意詩人自己本性清高,而不被世人接納,不能融入世道。

  • 12 # 西瓜麒麟文藝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是虞世南《蟬》這首詩的後兩句。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蟬身居樹上高處,發出聲響。由於身居高處的原因,所以發出的聲響就會傳的很遠,並不是憑藉秋風的吹送。故這兩句話所寫的是“蟬鳴”的景象。

    這兩句話怎麼解讀呢?這裡作者運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表面上是寫蟬居高鳴叫,聲音遠播。實際上是寫自己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

    “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詩人高度的自信,和一種雍容不迫的風韻氣度。同時也表現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充高品質。

  • 13 # 清風巖塘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句詩出自虞世南的《蟬》。景物是寫蟬,實質是“託物言志”,表達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

    虞世南其人及該詩的創作背景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書法“初唐四大家”。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登位後,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成為重臣,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深得唐太宗賞識,經常邀他參加一些典禮活動。一天,唐太宗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唐太宗詢問,各位學士是否有新的詩歌作品,虞世南便誦讀出該詩。

    原詩的字面意思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詩的大意是,蟬垂下像帽帶似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綿的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住在高樹上,而不是藉助了秋風。

    此詩對蟬的描寫十分形象,說明作者平時善於觀察事物,對蟬的觀察很仔細,如觸鬚飲甘露,聲音傳得遠的原因都分析很到位。全詩簡樸明瞭,又意韻深厚,把“知了知了”叫個不停,比較煩人的“蟬”寫活了。

    原詩的深層意思

    虞世南原是陳隋舊臣,入唐後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於世,顯示出一種內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徵。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讚歎:“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

    虞世南借蟬詠懷,把自己比喻為一隻不甚起眼的“蟬”。他經常論當政得失,直言敢諫,但並不是為了顯露自己,想憑藉聲名遠揚,而是盡到一個臣子的責任。

    在詩中,他還以蟬用細嘴吮吸清露,語義雙關,暗示著冠纓高官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

    給我們的啟示

    從《蟬》這首詩中,我們可以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就是為人要正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取信他人,不要藉助權力、地位、吹捧等來達到個人的目的。

  • 14 # 老街味道

    問題: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寫的是什麼景物?怎麼解讀?

    前言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兩句詩,出自隋唐詩人虞世南的名作《蟬》,這首詩和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被稱為詠蟬三絕。

    其中虞世南的這首寫成最早。

    一、虞世南其人

    虞世南(558年-638年)跨越了南北朝、隋朝(581年-618年)、唐朝(618年-907年)三個時期。

    作為官宦世家子弟,虞世南在陳朝(557年-588年)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年少的虞世南與哥哥虞世基在顧野王的門下讀書,還在徐陵和智永門下學習文學和書法。陳朝滅亡後,虞世南與虞世基一起到隋朝京師長安,時人喻為二陸(陸機、陸雲在東吳滅亡後北上 洛陽)。

    二、虞世南《蟬》

    虞世南在生前常常勸諫李世民,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起著積極的作用。

    他的這首《蟬》託物寓意,棲高飲露的蟬比喻高潔傲世的人格之美: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點睛之筆為“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我站得高因此聲音傳的遠,並不需要接觸秋風。在這裡,虞世南以蟬喻人,描寫了品行的高潔 ,言語中透露著一種自信:我的能力、名聲、品德並不是藉助外力或者地位 。

    這兩句詩的實際含義,曹丕在《典論論文》中也說過:

    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太史公司馬遷也曾經《史記·李將軍列傳論》寫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蟬常常被詩人用來象徵廉潔、清高、悲哀的品格。《唐詩別裁》中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可見蟬是詩歌中一種特別的意象,具有象徵意義。

    三、比這首詩更早一點的詠蟬詩

    比虞世南更早一點,南北朝時也有不少人詠蟬。

    1、《聽蟬鳴應詔詩》[南北朝] 沈約

    輕生宅園籞,復得棲嘉樹。豈敢擅洪枝,輕條遭所遇。葉密形易揚,風迴響難住。

    風迴響難住。這裡的蟬聲,藉助的就是風來傳播了。

    2、《詠早蟬詩》[南北朝] 範雲

    生隨春冰薄,質與秋塵輕。端綏挹霄液,飛音承露清。

    飛音承露清。詠蟬詩,常常和“清露”在一起描寫,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寫到:

    夫秋蟬登高樹,飲清露,隨風撝撓,長吟悲鳴....

    3、《賦得蟬》[ 南北朝]褚沄

    避雀喬枝裡,飛空華殿曲。天寒響屢嘶,日暮聲愈促。 繁吟如故盡,長韻還相續。飲露非表清,輕身易知足。

    四、詠蟬三絕

    古人作詩,常見到後人借用或化用前人作品,但是自出新意便成好詩。

    相比南北朝的作品,唐人的幾首詠蟬詩就被更多人所熟識。同是詠蟬,因個人際遇、環境、時代、地位不同而各有風貌, 施補華《峴傭說詩》曾經評價過:

    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李商隱一生坎坷、官場失意,因此是牢騷語。駱賓王被誣陷入獄,因此是患難人語。而虞世南則被稱為:清華人語“,即清高華貴之人的清麗華美之語,言語中透露著從容和自信。

    結束語

    隋末之亂時, 哥哥虞世基死於江都之變,弟弟虞世男先後跟隨了宇文化及與竇建德。 竇建德被滅後,虞世南跟隨了李世民,為唐"十八學士"之一,也是凌煙閣的二十四勳臣之一。

    不過,虞世南的詩中,大多是應制、奉和、侍宴之作,繼承了陳、隋詩歌的舊習,但是也有《出塞》、《從軍》、《飲馬》等詩被稱為“唐音之始也”。這首《詠蟬》是其最優秀的作品。清代沈德潛稱此詩:

  • 15 # 梧桐樹邊羽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寫的是什麼景物?怎麼解讀?

    這兩句詩出自初唐名臣虞世南的名作《蟬》。

    賞析這首詩和李白的詩有點不同,因為詩仙大家都熟悉,直接講背景、創作意圖、文字結構、內容意境就可以。而對於這些名氣稍小的,我們就先來聊聊詩人。

    凌煙閣功臣

    有些朋友可能對虞世南不是很熟悉,《蟬》可能學過,但是詩紅人不紅,遠不如李白、杜甫、王維那麼知名。這不是學詩者的問題,因為虞世南的成就重心本來就不在詩文,除了是隋唐名臣之外,我們總結他文學藝術方面的造詣,他的名號也是在另外一個領域裡稱雄。

    在書法界,如果我們不知道虞世南,那就是個笑話了。

    初唐主要是楷書行世,最有名的當屬歐陽詢,我們平時稱“顏體”、“歐體”,那是自成一家的體式。虞世南在書法史上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初唐書法有四大家:歐陽詢,褚遂良,薛稷,虞世南,日本學界則稱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為“初唐三大家”。虞世南曾經拜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和尚為師,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

    虞世南原本是南朝的陳朝人,歷隋入唐。他是浙江慈溪人,出身很高,曾求學於大學問家顧野王、徐凌,盡得真髓。這個徐凌,就是和庾信比肩的南朝文人,他們兩個再加上各自的父親,庾肩吾、徐擒共同形成了一種詩文風格,稱作“徐庾體”,而這正是“宮體詩”的別稱。我們又稱作“齊梁宮體詩”,或者直呼“齊梁體”。

    所以虞世南的老師是宮體詩大家,那麼他的詩文是否繼承了宮體詩“彩麗競繁、興寄都絕”的特色呢?是有的,幸運的是他所在的時代發生了鉅變,虞世南的個人經歷導致了文風的變化。

    他的仕途生涯是豐富的,早期在陳朝擔任西陽王幕僚。陳朝滅亡後,他和哥哥虞世基一起進入隋朝京師長安,成為“北漂”,其實是滅國之臣。江都事變後,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虞世南跟隨到聊城,隨後宇文化及兵敗被殺,他又被竇建德抓獲。兩年後,秦王李世民滅竇建德,虞世南進入秦王府,終於遇到了正主。他個子矮小,但是性格直爽敢言,就像魏徵一樣敢於直諫,加上文采飛揚,因此深受李世民器重。

    李世民對虞世南是非常敬重的,以至於後來修建“凌煙閣”,入閣二十四位大功臣,虞世南是排上了號的。這是非常了不得的榮耀,類似於我們今天的開國十大元帥之類的排名。

    一生功名,混到凌煙閣,也算是再無高處可去了。

    但是對於虞世南個人來說,未必就很爽。為什麼呢?因為他老是被滅國。就算在新朝當官,新皇帝對他非常器重,而實際上虞世南在舊主不斷滅亡的過程中是遭受了一次次心理打擊的。這種感覺就在虞世南的詩文中若隱若現,雖然不能明言,但是整體的風格、氣度可以感覺得出來。

    清高現寒涼

    我們具體來看這首《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詩看起來很像五絕,唐詩的味道已經出來了。因為當時雖然沒有平仄的概念,但“永明體”已經開始按照四聲對格律作出要求。所以詩的音律是清朗通順的。

    我們看內容。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緌,讀ruí,因為這個字不常用,左邊的絞絲旁沒有簡化,所以我們在寫的時候還是要寫原字。古代的官帽垂著兩根帶子,就叫緌,這裡是指蟬頭上的兩根觸鬚。“飲清露”,我們今天都知道蟬是透過嘴扎入樹皮吸取樹汁生存,但是古人不清楚,他們認為蟬就是靠飲露水活的。“流響”,就是蟬發出叫聲。這兩句就是寫蟬的形態。

    鳴蟬飲用清純的露水,發出的叫聲從稀疏的梧桐葉中傳了出來,飄得很遠。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藉,在這裡念jiè,就是憑藉的意思。聲音傳得遠,並不是藉助了秋風,而是因為我自己站得高。

    我不需要藉助別人,憑我自己的能力,就能讓聲名遠播。這是一種獨立的人格體現。

    蟬這種昆蟲,在大自然中來說是一種微弱的生命,一直並不為文人重視。而將蟬寫出獨立人格,就是從虞世南開始。後來的駱賓王、李商隱都曾經詠蟬,雖然味道各有不同,但是也算是在詠物詩中開出一個類別來。這就得益於虞世南寫蟬,寫出了一種不憑藉他人力量,不巴結誰,全靠自身實力的高傲精神。

    這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借物自曠,就是詠物詩的存在基礎。看起來是在寫蟬,實際上句句都是在寫自己。這首詩在虞世南,就是寫出了文人獨立、清高的一面,而這種感覺,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都沒有。因為這是虞世南的生活經歷、生活背景所決定的。

    他有實力清高,他也想清高。

    秋蟬易悲我

    《在獄詠蟬》主要是抒發自己被冤枉下獄:“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一腔心思,無人可訴,詩意一發不可收拾,縱橫而不低垂。正是這裂帛一問,將自我高潔表露無遺,也因此成為千古名句,為後世文人所喜愛和引用。

    而李商隱的《蟬》則偏重於對個人仕途不順,生活挫折鬱悶情緒的抒發:“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本來就因為棲身高枝之上難以飽腹,即使悲鳴不斷卻無人同情。因為吃不飽而悲鳴,這裡是詩人的自身生活的對映,因為志氣高潔,不同流合汙,導致生活艱難,多方求助卻無人關照。

    “詠蟬三絕”中,駱賓王、李商隱的書寫角度、出發點不一樣,所以也很難寫出虞世南的“清高之氣”。因為虞世南的身份不一樣,他的清高之中透著一份自得,就是自視甚高。第四句提到秋風,實際上蟬到了秋天,基本上就沒戲了,這也是秋蟬普遍帶有悲傷、悲涼之氣的原因。但是虞世南的詩一點都沒有那種感覺,那是因為他過得不錯,雖然三朝之臣,但是三朝的君主都是相當地厚待他。

    他只是在心裡隱隱有一絲絲寒涼。我們從這首小詩也很明顯能感覺出來,“清露”、“疏桐”、“秋風”這些意象的聯結,透露出虞世南心境的清冷。他雖然有才而自負,卻因為自己的人生經歷,在文字中自帶了一絲淡淡的憂傷。

    在幾個朝代更替中,他屢次背離舊主,人生定位上可能把自己看作一個投降派,而受到的教育,讓他無法完全抽離傳統觀點而釋懷。被抓了兩次,國家被滅了兩次,都跟著勝利者繼續當官,這對正統文人之骨來說,可以算作是恥辱。雖然在當時還沒有很重的“臣為君死氣節高”的概念,但總歸是不讓人愉快的。

    我們讀懂了虞世南這個人,就會發現這首小詩,不但清高,還有一絲無能為力的自曠在裡面。

    而這種意在言外、言在詩外的特色正是唐詩的未來。

    虞世南的蟬,清高,自負,骨氣,卻透露出一絲冷清。

  • 16 # 晉唐風骨

    唐朝詩人認為蟬餐風飲露,棲高獨鳴,是一種高潔的品性。所以唐朝詩人運用託物寓意的手法將自己對人內在品格高尚的讚美和追求寄託在蟬的身上。這樣唐詩中就產生了許多“詠蟬”的名篇,如虞世南的《蟬》,這首詩被公認為唐人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以及後來受虞世南影響駱賓王在獄中創作的《詠蟬》也有叫《在獄詠蟬》。還有李商隱的《蟬》詩,這三首詩因為富有個性的藝術特徵,被後世稱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這三首詩都是唐代用“詠蟬”來託物寓意的名作,由於作者所處時代、環境、地位、氣質、遭遇的不同,雖然同樣是比興寄寓,卻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下面我們就淺析一下這三首詩。

    《蟬》—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緌”是古人帽帶結在下頜垂下的部分“垂緌”蟬的頭部垂下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帽帶。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垂緌”暗示詩人高貴的身份。“飲清露”表明詩人具有高潔的品格。“流響”是蟬的長鳴聲,寓意詩人高遠的志向。“疏桐”梧桐是高樹,又加上“疏”字,更顯得枝幹的挺拔高勁,這句是一語雙關,既暗示詩人高貴的身份,又表達了詩人具有的高潔品格。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句是全詩的託物寓意的點睛之筆。寫蟬聲遠傳並不是藉助秋風的傳送,而是由於“居高”才能遠傳。寓意品格高潔的人,是不需要憑藉外在權勢地位、達官貴人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強調的是人格美和人格的力量。詩人筆下的“蟬”被賦予人格化,詩人將其自比,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讚美和追求,表現出一種雍容高貴的風度氣韻。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今浙江餘姚)人。唐貞觀年間,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人稱“虞永興”。他的文章寫的很好,又擅長書法,在當時的文壇有很高的聲望。唐太宗曾經稱讚他身具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寫這首詠蟬詩時,虞世南正身居高位,春風得意,他自比品行高潔的蟬,表達出士大夫的高度自信和文人清高的風骨氣韻。

    如果說虞世南的《蟬》展現出來的是高高在上士大夫的清高,那麼駱賓王的《詠蟬》呈現出來的卻是患難中不屈的高潔。

    《詠蟬》—唐·駱賓王

    西路蟬聲唱 ,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 ,誰為表予心?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在朝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怒武后,遭誣陷,以貪贓枉法的罪名被捕入獄。詩人在獄中寫下此詩,透過對栽贓的辯白,表達自己不肯屈服的信念。

    “西路蟬聲唱 ,南冠客思侵”秋蟬高唱,聲音悽切,不禁引起了詩人在獄中對家鄉的思念。詩句一開始就交待了時間、地點,時間是秋季,地點在獄中。秋季的獄中寒冷潮溼,再加上寒蟬悽切的鳴叫,詩人思鄉的愁緒,給人以淒涼抑鬱的感覺。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詩人數次諷諫武則天,以至被誣下獄。正直青春年華,卻因經歷了政治上的磨難,頭上增添了些許白髮。在獄中看到這秋蟬的高唱,還是兩鬢烏黑,兩相對照,不禁自傷,同時也因此回想起自己少年時代,也何嘗不如秋蟬的高唱,而今一事無成,甚至入獄。詩人把這份悽切的感情,委婉曲折的表達出來,同時,運用漢樂府“白頭吟”的典故,進一步比喻執政者辜負了詩人對國家的一片忠愛之心。

    “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這兩句字字說蟬,又字字都在說自己。“露重”“風多”比喻環境的壓力,“飛難進”比喻政治上的失意,“響易沉”比喻言論的不自由。蟬如此,我也如此,蟬與詩人在這裡渾然一體,已不可分了。

    “無人信高潔 ,誰為表予心?”秋蟬高居樹上,餐風飲露,有誰相信它不食人間煙火呢?這句詩人自喻高潔的品格,不為時人所瞭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在這種情況下,有誰為詩人鳴冤呢?只有蟬能為我高唱,也只有我能為蟬而長吟。

    駱賓王在患難之中,於詠物中寄託寓意,為自己的冤屈鳴出了不平之聲,這聲音穿越時空,響徹在李商隱的耳中,憤懣中終於激發了他的牢騷人語。

    《蟬》—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 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 ,我亦舉家清。

    “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在高樹餐風飲露,所以“難飽”,這又與作者身世暗合。作者由於清高,所以生活清貧,雖然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最終卻是徒勞。

    “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蟬鳴的聲音到五更天亮時,已經稀疏的快要斷絕了,可是一樹的葉子依然碧綠,並不為它的“疏欲斷”而悲傷,顯得那樣冷酷無情。這裡詩人藉助身世的遭遇,把不得志的感情進一步推進,達到了抒情的頂點。

    “薄宦梗猶泛 ,故園蕪已平”詩人仕途坎坷,只能流轉於各地的幕府,當個幕僚,所以稱“薄宦”。四處奔波,寄人籬下的生活,使得他懷念家鄉。彷彿看到家鄉田園裡的雜草和野地裡的雜草已經連成一片了,詩人思歸之心更加迫切了。

    “煩君最相警 ,我亦舉家清”上句詩人用了轉折,從蟬轉到自己身上,這句又回到詠蟬上來,蟬的難飽正與我也舉家清貧相應;蟬的鳴叫聲,又提醒我這個與蟬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家鄉的故園,不免勾起思歸的情感。

    李商隱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情志不得舒展,只能寫詩以託寓意,這首詠蟬詩,就是抓住蟬的特徵,結合詩人的情思,抒發自己積鬱已久的憤懣,所以說這首詩中的蟬,也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這三首詠蟬詩,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士大夫清高之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中不屈之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是潦倒中牢騷之語。同為唐代託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地位、遭遇、氣質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雖然藝術特徵不同,卻都指向一個精神內涵,就是對高尚人格的讚美和追求。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這句話及其準確的說出了唐朝“詠蟬”詩的思想。

  • 17 # 大唐文史局

    題主好,這兩句詩出自虞世南《蟬》詩,《蟬》是一首唐代五言絕句。

    作者虞世南身歷隋唐兩朝,是唐太宗時期的名臣,太宗認為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不過,我們現在知道他,除了這首蟬詩,就是他的書法作品了。

    虞世南是一介文弱書生,體若不勝衣,但為人以剛直著稱,敢於直言進諫,從來不怕駁唐太宗的面子。

    比如李淵去世,李世民為父親治喪修陵,花費很大,工期很緊,虞世南就抗顏進諫。唐太宗沒搭理,他再一次上疏,太宗終於同意把喪葬的規格降低,喪事從簡。

    太宗喜歡打獵,虞世南認為頻繁打獵,會荒廢政務,非人君所宜,又一次掃唐太宗的興,提出建議。

    唐太宗曾作宮體詩,要求虞世南和作。虞世南一看唐太宗的詩品格不高,當即義正辭嚴地拒絕:“陛下之詩的確詞藻華美,但是體格有失雅正。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臣恐此詩傳開,天下風靡,影響惡劣。陛下拿出這樣的作品命臣和作,恕臣無法從命!”

    我們看看一代雄主唐太宗的宮體詩吧:

    “隔棟歌塵合,分階舞影連。”

    “還將眉裡翠,來就鏡中舒。”

    ……

    太宗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於是有點尷尬地解釋說:“愛卿言重了,朕不過試探你一下。恭喜愛卿闖關成功了。”非但沒有龍顏大怒,反而更加器重他,還賜他帛五十匹,感慨地說:“假如所有大臣都像虞世南這樣,天下哪有治理不好的?”

    虞世南去世後,唐太宗每有新作,就禁不住感嘆:“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現在你不在了,我寫了詩又能給誰看呢?”頗有英雄寂寞之慨。

    我們看虞世南這首《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曹丕《典論·論文》中所言:“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千載以後的今天,我們還知道虞世南這個人,絕非因為新、舊《唐書》都為之立傳,也不是因為他曾做過高官,恰恰是因為他的人格力量,他的書法和文學成就。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正是虞世南的夫子自道,它體現出虞世南對自己內在品格的高度自信,也顯示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範氣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闖紅燈到一半會扣分嗎?